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在風景如畫的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

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庭院

它既有中華古典園林特有的意境之美

又有西方建築的細膩與雅緻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門前金光閃閃的牌匾

彰顯了它的與眾不同

這裡就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宋慶齡同志的故居

是她在京時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01. 從納蘭府邸到醇王府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北京宋慶齡故居坐落在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後海北岸,始建久遠。

根據現有資料推測,這座宅院修建於元末明初,從它的建築規模可以看出,從一開始這裡就應當是一座貴族宅院。

清康熙年間,此宅由納蘭明珠購置後,又歷其子納蘭性德(納蘭成德)、揆敘、揆方,孫福哥、永福、永壽,曾孫瞻岱、寧琇,玄孫達洪阿,終約至四世孫成(承)安,共六代百餘年。現在的宋慶齡故居內還存有康熙親筆御題“五峰挺秀”一匾,懸掛於“暢襟齋”後面,是明珠府第的遺物。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在明珠長子納蘭性德的《淥水亭集》中有詩曰:

“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榮、疏密共晴雨、卷舒同晦明。”

其中的“雙夜合”指兩棵“明開夜合樹”(俗名衛茅),如今仍生長在南樓的石階前,樹齡當有300餘年。

清乾隆年間,明珠的四世孫成(承)安,因牴觸權臣和珅而被羅織罪名,抄沒府第和家產,這裡因此而成為和珅的別院。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命和珅自盡,抄沒其家產,並將此宅邸賜給他的兄長永瑆,按王府建制改建為成親王府。

後經嘉慶同意,永瑆引玉河水入園,這是在清朝的北京城內,除皇家宮苑外,唯一引用玉河水入園的王府花園。為此,成親王永瑆建了一座“恩波亭”(現仍存),以謝皇恩。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到了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於光緒已經親政,原太平湖的醇王府(俗稱七爺府)因是光緒的出生地而成為“潛龍邸”,不能再作府邸。又因當時成親王永瑆的後代因襲降爵,到了毓橚時已降為貝子,慈禧太后下令將宅邸交與內務府,遂賜給光緒帝的生父奕譞,成為新的醇王府。為與太平湖的前醇王府相區別,稱此醇王府為北府。

1909年,光緒帝死,無子。慈禧太后令其胞弟載灃之長子溥儀入繼同治帝載淳為嗣,兼祧光緒帝以繼皇位,載灃被封為監國攝政王,所以在宣統年間,此府又稱為 攝政王府。

02. 一度荒廢,後成宋慶齡住所

辛亥革命以後,載灃仍舊住在醇王府( 攝政王府),1924年溥儀被逐出皇宮後,也在這裡暫住,後去天津,又去東北。其間載灃曾遷居天津,1938年回到北京,就住在西花園內。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載灃與溥儀

1947年,載灃在王府住宅區(鍾靈所)前院辦了一所競業學校,後來遷至龍華寺(現為後海幼兒園)。

1949年9月,解放軍進入北平以後,載灃將醇親王府全部房屋賣給國家。由於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皇室式微,因此載灃也無錢修繕此座宅院,至新中國成立前夕,這裡已經荒蕪凋敝。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計劃為宋慶齡在北京修建一處住所。1961年,周恩來總理受黨和政府的委託,親自籌劃,決定藉此王府花園,葺舊更新,在原來主體建築迤西,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主樓,作為宋慶齡的住所。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宋慶齡生前住所——主樓

1963年4月,宋慶齡遷居於此,共在這裡工作生活了 18 個春秋,直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在這裡,宋慶齡接待眾多國內外政要嘉賓等。

園內一草一木、一屋一廊,都寄託了宋慶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極深的感情,庭院內的國旗杆是她特意要求豎立的,每逢重要節日必定要升國旗……

03. 對外開放,成“青少年教育基地”

1981年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宋慶齡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10月中央決定把此處住所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並由國務院確定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之後,在鄧穎超、廖承志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對故居進行了全面修整,保留和恢復了宋慶齡生前工作、生活原貌,以其原狀進行陳列,在全國範圍內收集文物、資料,籌辦了“宋慶齡同志生平展”,以使她的生平事蹟和偉大事業更好的展現出來,激勵後人奮勇前進。

1982年5月29日,值宋慶齡逝世紀念日之際,由鄧穎超親自揭幕,故居正式對公眾開放。從此,這裡作為我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烈著後人。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2019年9月底,故居東大門上方的匾額“宋慶齡同志故居”七個金燦燦的大字,在金秋豔陽的照耀下分外鮮亮莊嚴。宋慶齡故居經過近一年的閉館修繕,終於完成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次保護性修繕工程。

修繕後的“宋慶齡同志故居”面目一新,它也將繼續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以宋慶齡先生的事例激勵著後來人。

04. 宋慶齡故居景觀導覽

宋慶齡故居里的主要建築是清一色的灰筒瓦捲棚式頂,大部分保留著原王府花園的佈局和風格。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主樓及濠梁樂趣廳

前廳“濠梁樂趣”(這裡原名”益壽堂”,對面是座戲臺,“濠梁樂趣”匾原掛在戲臺後臺的南面,前臨南湖,故借用莊子《秋水》篇裡知魚之樂的典故而名。在改建宋慶齡寓所時,拆除了戲臺等建築,將此匾換在“益壽堂”上),後廳“暢襟齋”,東廂“觀花室”,西廂“聽鸝軒”(因原“聽鸝軒”接建主樓,而將此匾移到“暢襟齋”的東耳房上)與新建的主樓相接。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暢襟齋

這一組前廳七間,後廳五間兩進,兩廂各三間的四合院,由一條蜿蜓的遊廊與隔湖對立的“南樓”相連。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南樓兩側的假山上,東有扇面形的“箑亭”,西有角形的“聽雨屋”,左右呼應。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南樓為明珠府邸原有建築,二層五開間磚壘小樓,外牆採用古代的“磨磚對縫”工藝砌成。南樓二字為宣統皇帝叔叔載洵所題。清朝大才子納蘭性德經常邀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畫。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在南湖的東北角上,一座六角攢尖頂的“恩波亭”翼然俏立在遊廊當中。這些建築上的匾額現在都完好地保留著。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西府海棠樹

這兩株西府海棠是清醇清王府中原有的古樹。宋慶齡生前在海棠花盛開的時候,經常邀請友人來院內賞花。在果實成熟的時候,宋慶齡用它製作海棠醬,分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品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西面的一棵西府海棠樹被評為北京“最美十大樹王”。

後海邊的這座宅院,本是親王府邸,後來住進了一位奇女子

宋慶齡故居展廳中展出的收藏品有一萬多件,其中有十分珍貴的孫中山先生的部分遺物,宋慶齡母親送給她的結婚禮物,各個時期國內外友人、外國元首、政府饋贈的禮品、紀念品,往來書信手稿、原版照片、宋慶齡的遺物等。

更多美文,敬請關注“遊遍北京”;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