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華爾在上海重組洋槍隊,英國艦隊司令在上海抓捕了他

在晚清中國成立的由美國人華爾領導的洋槍隊,作為統領的華爾曾經有過成為西方階下囚的經歷,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破壞了西方向清廷和西方承諾的“中立”原則。沒有經過西方批准的擅自與太平天國軍隊作戰。

雖然當時華爾軍在早期作戰中毫無成效,可以說是屢屢失敗的,但英國駐上海領事密迪樂得知華爾領導的洋槍隊正同太平軍作戰,盡然只是一些小規模的作戰作戰,但這還是引起了密迪樂的擔心,擔心太平天國方面指責西方破壞“中立”原則,密迪樂給英國新任駐華公使卜魯斯寫了封信,並給美國、西班牙駐上海領事也分別寫了封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擔憂。因為華爾洋槍隊有這些國家的人,密迪樂在給卜魯斯與美國、西班牙領事的信中說,反叛者希望避免觸犯外國人,但他們可能無法把華爾洋槍隊和英國正規軍區別開來,他擔心華爾部隊的不斷活動可能會導致太平軍認為西方破壞了“中立”原則而發起報復行動。

美國人華爾在上海重組洋槍隊,英國艦隊司令在上海抓捕了他

本文根據《晚清官場的洋大人》改寫

密迪樂的擔心,當然是害怕因此而影響太平天國對《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承認,這也是駐華公使卜魯斯所擔心的。本來根據額爾金與太平天國的接觸,太平軍已承諾在1861年底之前不進軍上海。洋槍隊的舉動會不會是太平軍改變承諾,雖然卜魯斯還沒有正式走馬上任,但他還是以外交官的身份拜會了江蘇巡撫薛煥,要求取締華爾的隊伍。那麼卜魯斯的要求,薛煥是什麼態度呢?薛煥的反應並不積極,作為江蘇的一名最高行政長官,他當然是希望華爾領導的洋槍隊在鎮壓太平軍的行動中發揮作用。所以他並沒有把卜魯斯的要求放在心上,而是與吳煦、楊坊商議,為華爾制定戰略目標,要求洋槍隊發揮作用,當然,薛煥是一個聰明人,在咸豐帝還沒有病逝,朝權仍然被肅順集團把持,並不主張利用外國人打擊太平軍的氛圍裡,薛煥明白,無論如何得向朝廷說明此事。

薛煥在給咸豐帝的奏摺中說,“由吳煦僱募呂宋國(菲律賓)夷人一百名作為夷勇,前僕嘉定、崑山與太平軍作戰”,[1]顯然,薛煥的奏摺是打了水分的,隱瞞了華爾軍隊已初具規模的事實。

卜魯斯要求薛煥解散洋槍隊,在上海的外商以及華商都持反對態度,畢竟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在他們看來,洋槍隊的存在,具有象徵意義的能保一方平安。

對於卜魯斯的要求,美國與西班牙領事又是一種什麼態度呢?兩國當然要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形象,他們認為,中國僱傭菲律賓人與英國僱傭中國人是完全相同的。美國與西班牙領事還認為,華爾的軍事行動對保護上海的外國利益是有益的,特別是英國的商業貿易利益。

美國與西班牙領事雖然抬出了華爾洋槍隊的存在,是為了保護英國在上海的商業利益的由頭,但卜魯斯仍然堅持要求取締洋槍隊。為此,卜魯斯還多方活動,製造華爾洋槍隊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印象。

美國人華爾在上海重組洋槍隊,英國艦隊司令在上海抓捕了他

晚清官場的洋大人

再者,華爾每一次戰敗都要招募新兵,而這些新兵大多是從英法聯軍中誘惑而來,華爾每每以高額待遇、興奮、冒險、豐富的劫掠來誘惑聯軍士兵從他們的船艦上逃跑,逃到華爾的隊伍中來,這種行為在華爾看來相當有趣,而卻引起了英法聯軍及駐上海當局的不滿。於是對洋槍隊極盡汙衊之能事。

就在密迪樂給薛煥寫信一個月後,《北華捷報》報道了洋槍隊的成員曾經在上海參與搶劫的事件,該報還評論說,“難道不能說服西班牙領事命令他們這些西班牙臣民回國嗎?我們確信各簽約國的人們會幫助他。這幫人(洋槍隊)由於受到上海道臺僱用就可以無視一切法律,這實在是一種恥辱。”[2]

卜魯斯堅持要求取締洋槍隊,讓薛煥心中很是不滿,暗罵卜魯斯是一個“固執”而吹毛求疵的人,作為華爾的直接支持者,吳煦也當然明白英國人是擔心自己的利益在太平天國那裡得不到承認,也明白英國人士擔心此舉有可能引發太平軍對上海的猛烈攻擊。因而,宣傳上海地方僱傭外國人是“中國人為翦滅海盜而僱的,”[3]從而巧妙地迴避了中立問題。

儘管薛煥、吳煦以及上海商紳百般努力,但在卜魯斯的壓力之下,清廷與美國方面只得妥協。1860年九十月間,英法聯軍攻佔京津,如驚弓之鳥的咸豐帝很擔心僱傭“夷勇”問題再引狼入室;在西方與清廷關係急劇惡化的時刻,英國的反對也是不想讓這樣一支隊伍被清廷所用。面對複雜的形式,清廷只得表示,中國不需要這類軍隊的軍事援助,清廷急於迴避對華爾的僱傭兵活動負直接責任,便向西方表明,華爾的部隊是一種商業活動,他們的行為與清廷毫不相干。

美國人華爾在上海重組洋槍隊,英國艦隊司令在上海抓捕了他

1860年代的上海松江

在清廷做出表態之時,美國駐上海領事施密威良先是指責美國海軍上將高夫支持華爾組建洋槍隊。9月24日,施密威良又照會上海地方官吳煦,指控美國船“哈特福德”號上的兩名逃兵已直奔松江“與叛軍作戰”。他責備吳煦說,這兩人是吳煦或者華爾僱傭的,讓他們參加到太平軍作戰的行為,這直接違背中立法。

9月25日,吳煦回信說,他沒有僱傭過美國士兵,也從未派外國人到松江去。當然,他的反駁並不完全真實,而且這時洋槍隊似乎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9月27 日,薛煥命令吳煦寫信給施密威良,告訴他“中國人以前為消滅海盜僱傭的外國人現已全部解僱了”。[4]他補充說,除外國海關人員外,中國政府中沒有僱傭任何外國人。一個月後,《北華捷報》證實了吳煦的說法。報道說,洋槍隊已經解散,但華爾的一些士兵仍然滯留在楊坊那裡,他們當然是希望再次被上海地方所僱傭。

那麼,華爾所領導的洋槍隊真如《北華捷報》所報道的那樣,在1860年九十月間已經解散了嗎?一個事實是,因為洋槍隊隊員們作戰不力,恨鐵不成鋼的華爾在大罵他的士兵們之後,常常要身先士卒指揮作戰,結果華爾在1860年8月的青浦的戰事中身負重傷,再者,正值駐華公使卜魯斯向各方施壓,要求解散洋槍隊,作為華爾的支持者,高夫與希爾便將華爾保護起來,他們給華爾找了一個秘密住處,洋房並派人“守護他,照料他,因為‘泰記’的老闆楊坊,那時以為他就要死了”。所以這給外界一種印象,洋槍隊已經解散,首領華爾這個曾經的海盜也不知所蹤,但華爾的一位密友奧古斯都·阿·海士聲稱,華爾在8月末協助擊退了上海的李秀成部隊。有些報道則說華爾在1860年底到國外進行治療,但對於他的確切行蹤,幾乎得不到可靠的細節報道。[5]

美國人華爾在上海重組洋槍隊,英國艦隊司令在上海抓捕了他

洋槍隊在訓練隊列

到了1861年4月,華爾又重新出現,因為此時華爾的傷情已經痊癒,發音困難的問題也基本上得以恢復。經歷了因為軍紀渙散而使自己身受重傷的華爾每日裡都在思考該如何重新組建自己的隊伍,他也認識到對士兵的訓練,提高他們的素質和作戰能力的重要性。於是,他又從那些流浪在上海的外國人甚至是一些敢於冒險的中國人中遴選那些適合加入洋槍隊的人。

就在華爾為重新組建洋槍隊而積極努力之時,他的出現立即引起了英國駐上海當局的主意,卜魯斯得知華爾要重新組織隊伍,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的希望抓捕華爾並永遠地取締洋槍隊。為此,卜魯斯要求江蘇巡撫薛煥予以配合,但薛煥只是應承,配合起來卻沒有效果,再者,上海地方官也常常與華爾暗通消息,隨時報告英方的消息:只要英國炮艦一靠近,哨兵就立即通知華爾;提供情報的人將搜索隊引入歧途;松江的地方官則公然編造華爾的行蹤。英國駐東印度及中國艦隊司令何伯中將對卜魯斯抱怨說,在拯救在華從軍的英國人時,“我有權要求上海的清帝國官員給予有力協助。但是他們的協助不僅軟弱無力,而且虛偽,就像是為放跑多數人而交出幾個人的詭計”。[6]

英國駐東印度及中國艦隊司令何伯比任何時候都感到厭惡和不耐煩,他決定採取行動,他的決定一是指責華爾的軍隊在上海有劫掠活動,認為這種活動極大地危害著上海的安危,要求立即停止這種活動,另外,對於華爾招募新兵引誘英國水兵離開他們軍隊的做法,也不能容忍,都要求立即停止,認為華爾此舉犯有破壞“中立”原則的罪行。雖然進入1861年,英國的“中立”政策在鬆動,不公開宣佈而實際已經在參與到中國的內戰,但在河伯看來,這是另外一回事,於是,他做出這些舉措後,於4月24日親自率領一隊水兵,分乘英國海軍快艇四艘,直奔松江而去。此時的松江成了華爾的大本營,因為太平軍對英國有1861年底不進攻上海的承諾,便主動退出了松江,所以松江仍由華爾軍守衛。

美國人華爾在上海重組洋槍隊,英國艦隊司令在上海抓捕了他

1860年代洋槍隊在進行軍事訓練

何伯帶著水兵直奔松江,到了松江府城門方才停下,何伯要求華爾軍隊無抵抗的允許他們入城,華爾並不想與何伯發生衝突,便下令士兵大開城門,准許何伯入城。何伯入城後,即要求華爾軍隊列隊接受檢查。何伯說,華爾的軍隊中有英國和美國逃兵,要這些人參加到鎮壓太平軍的行動中,顯然破壞中立法。

經過檢查,何伯果然在華爾的軍隊中發現29名英國逃兵和兩名美國逃兵,何伯不由分說,便下令將這些人帶走。

而華爾的被捕等於是自投羅網,當何伯和他的水兵押著英、美逃兵登上“切薩比克”號軍艦準備返航的時候,華爾匆匆地追趕而來,要求何伯支持他的整軍計劃,何伯不由分說便令人給他戴上了鐐銬,華爾便成為英國駐東印度及中國艦隊旗艦上的囚犯,這便是華爾成為西方階下囚的經歷。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

[1]周元春: 《晚清督撫與“借師助剿”關係》,《文史月刊》2012年第11期

[2] 《北華捷報》1860年7月21日。

[3] [美]史密斯:《十九世紀中國的僱傭軍:外國僱傭兵與清帝國官員》,汝企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頁

[4]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美關係史料》(咸豐朝), 臺北1968年版,第367頁。

[5][美]史密斯:《十九世紀中國的僱傭軍:外國僱傭兵與清帝國官員》,汝企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頁。

[6][美]史密斯:《十九世紀中國的僱傭軍:外國僱傭兵與清帝國官員》,汝企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