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的人生有多可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个超级大难题。不管父母在解决问题上面有多么的厉害、多么果断。主要碰到孩子就不复存在了。

前两天闺蜜跟我说,她每次一下班就要回去面对两个孩子,这的很累,但很欣慰,因为姐姐非常懂事,让她省了不少心。当时她和我的时候,我只是单纯的一位姐姐是懂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还夸奖了姐姐一番。

“乖孩子”的人生有多可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但有一次,下班带她们去吃饭的时候,发现姐姐不会向我表达她想吃的东西,反倒是妹妹一直在旁边对我说“干妈,我要薯条,吃小鸡腿,还要吃冰淇淋……”妹妹和我说了很多想吃的。我看姐姐没有点任何东西,我问她“你想吃什么呀?”回:“干妈,我不用了,吃妹妹点的就好,我都吃的”。就这样来看确实看不出任何问题,反而还会觉得姐姐是因为懂事。

之后,我就向闺蜜提了一下,她也说“姐姐,经常这样,很多次想认真问她,但她每次回答的很少,看不出问题。”我告诉闺蜜,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跟她谈,不能不注意。她也说,知道,也许姐姐这样是我们经常性的说“你是姐姐,要懂事,要乖。”才导致她这样的吧。

教育孩子一定要细心,要懂得观察,闺蜜她这是知道原因何在,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是没注意到这种细节的。

“乖孩子”的人生有多可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知乎热门贴

@美禾 讲述了自己作为“乖”孩子的故事。在帖子里面写到,她从到大都是家里的乖孩子,无论做什么她都是一个乖孩子。

小时候,弟弟贪玩经常把她做的东西弄坏,但她从来都没有说过弟弟一句,就算自己非常难过,也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妹妹常常会和她强她喜欢的东西,虽然她不愿意,但每每妈妈对会对她说“你是姐姐,你最大,最懂事,你要让着他们”。就因为这句话她努力做了二十几年的“乖姐姐”。

而现在美禾也已经结婚生孩子了,但是因为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的表达过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了习惯。但不好的是,美禾将这些都教给了自己的女儿。

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情绪,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从来没有表达过。最后,导致了小孩形成了讨好型人格,用自我换取的存在感反而失去了自我。

“乖孩子”的人生有多可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在孩子面前没有脾气,孩子就没有性格

有次女儿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她将用陶瓷做的花瓶拿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因为妈妈很少时间陪她玩,做了这个花瓶她非常珍惜。

女儿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告诉小伙伴:要小心一点,这个我很喜欢的。

她同学看了又看,很好奇,就在里面家了一点水,在这之前女儿忘记告诉她,花瓶还是泥坯,不能加水,不然就会变成泥巴。

最后花瓶还是化成水了,女儿小脸气的通红,想哭得不得了。最后不但没有怪同学,还对她说,没有关系。

同学的妈妈夸,真没想到你孩子这样懂事,好乖!

那个“乖”孩子,如今我竟觉得是那么刺耳!我很想告诉她,你可以发火,可以怪她,但因为女儿被我的性格影响了,那时候,我非常的后悔。

卑微讨好的孩子,长大什么样?

电影《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的情况,里面的七月就是人们口中说的“乖孩子”从来不会随便向别人发脾气,从小到大父母说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乖孩子”的人生有多可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一直以来都是优等生,但谁也没有想到其实在七月的心里面,她最想要过的是安生那样的生活,但却因为从小就养成了卑微讨好的性格,最后也让七月的生活过的很压抑。

一般而言,卑微讨好的孩子,基本上内心是向往自由的,反而为了变“乖”而压抑自己,过生活的时候又总是不满意,也不甘心得不到认可,总是在压迫自己,最后就不仅成了自卑讨好性,还压抑了最真实的自己。

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都是有一定对等关系存在的,如果一方只知道服从,从来不给对方任何信息,时间久了会引起别人厌烦,严重可能会想逃离这段关系。

作家希尔蒂说过:“要想实现价值,必须承认自己有价值。”一个人的童年如果就形成了讨好行人格,那么她的童年一定是不幸福的,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代。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1、不做“完美”孩子

如果父母想孩子是完美的,那么在很多行为上,是会给孩子很多压力的。而孩子也会因为不想让父母不开心,就会顺着爸妈的意思来,最后孩子就成了“讨好型孩子”。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做到完美。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们知道“犯错不可怕,但犯错不交流,不改正”这样才是不行的。

“乖孩子”的人生有多可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让父母问孩子变为孩子告诉父母。要让孩子经常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看到她进步,家长就要及时鼓励。因为父母间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他们的以后。

2、多些鼓励和欣赏

孩子都希望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同,如果她长期在一个否定的环境下成长,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一旦有了,孩子在很多情绪和行为上面,都会有所保留,性格上也会变得懦弱。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家庭生活的朋友,学习生涯的伙伴。

3、父母对孩子不要讲过多的条件

不要将自己对她的爱当做是条件,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愧疚感。

有个离婚的朋友带着孩子一个人生活,虽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时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要不是带着你这个拖油瓶,我现在一定生活的非常潇洒!”这种话说多了只会让孩子有负罪感,不利于成长。

孩子不是选择幸福的绊脚石,走什么样的路,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与孩子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