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裝備了6發空對空導彈,你覺得數量少嗎?

大志遠思想空間


▼這是F-15“鷹”戰鬥機性感的機腹,可以看到有多大掛載點,可以用於掛載武器。根據其製造商前麥道(被波音收購)給出的數據,F-15是有11個外掛點的,可以攜帶11噸武器彈藥。在使用複合掛架的時候,F-15甚至可以攜帶14枚AIM-120中程空空導彈。不過複合掛架對戰鬥機的氣動外形有一定影響,所以一般戰鬥機使用複合掛架來增加導彈數量時不會作高強度機動動作,主要幹對地打擊的活。

這種將武器和副油箱掛載在機翼和機腹是三代機的通用做法。三代機強調的是跨音速機動能力和亞音速機動性能,並不強調隱身。三代機的氣動外形只考慮機動性,並沒有考慮到隱身的問題。所以三代機沒有設計內置彈倉,直接將武器彈藥掛在機身之外。而四代機不一樣,四代機要隱身,需要特殊的氣動外形將照射自己的雷達波反射到別處,再配合特殊的吸波塗料,使敵方雷達接收機無法接收到自己的雷達回波,從而實現隱身。


所以四代機和三代機相比,機身非常簡潔,連武器彈藥也藏進機身之內。▲這是去年珠海航展上殲-20戰鬥機在表演時露出彈倉的照片,一共裝備6枚導彈,其中腹部彈倉4枚,兩側彈倉各一枚共2枚。其中腹部為殲-20主要彈倉,尺寸較大,可用於掛載中遠程空空導彈或者體型較大的空地制導炸彈。兩側彈倉容積較小,但設計巧妙,打開後導彈可以外翻,艙門關閉後,像這樣子掛在機身之外▼。這照片是今年長春航空展的,掛在外面的是近距離格鬥彈,是實彈!6枚導彈對殲-20來說夠不夠呢?成本如此高昂,性能如此優秀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火力還不如三代機?6枚肯定是太少的,因為美國的F-22都能掛8枚,殲-20體型比它還大,憑什麼不能也掛8枚?要是隻能6枚遇上F-22豈不是還沒開打就落下風的?所以說,殲-20的武器掛載方案還有待優化,至少要和F-22一樣,掛載8枚導彈。目前殲-20的導彈掛載優化方案已經出來了,▼這是央視某一次關於殲-20電視節目展示的殲-20模型。可以看到其腹部彈倉從原來的4枚導彈增加到了6枚,再加上側面彈倉的2枚,掛載的一共就是8枚,和主要對手F-22持平,火力上的短板得到補齊。
不過仔細觀察這個模型的腹部彈倉空空導彈掛載方式你會發現,模型還是模型。雖然殲-20腹部彈倉掛載4枚導彈還有一定空間富餘,但是也不可能可以直接兩端對齊再放進去兩枚導彈。我估計,殲-20的腹部彈倉導彈掛載優化方案可能有兩條技術路線。第一條是治本,即將導彈小型化進行到底。在保證空空導彈性能的前提下,將其體積縮小,彈倉容積不變就可以掛載更多導彈,火力自然而然可以得到加強。第二條治標,即像美國F-22一樣,錯開導彈控制舵放置,將6枚導彈擠進彈倉▼。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導彈小型化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所以第二條路才是短時間內增強殲-20火力的最好辦法。殲-20彈倉尺寸絕對夠大,只要佈置合理,完全可以容納6枚中程空空導彈,火力基本可以和F-22持平,但是依然遠遠落後於外掛武器的三代機。其實這也是四代機最頭疼的地方,誰不想要隱身的同時火力強大呢?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讓四代機隱身,攜帶少量武器去打擊敵方關鍵目標,待敵方防空網絡破損,再派火力強大的三代機和轟炸機進場洗地。


赤焰噠噠噠


在四代隱形戰鬥機時代,即然要考慮隱形接敵就必須要加大載彈量,要不然一架這麼好的平臺飛到空中沒打幾發就要赤手空拳返航得有多浪費。

2018年珠海航展殲-20內置彈艙驚豔亮相,4枚超遠距霹靂-15+2枚近距霹靂-10的配置再加上側彈艙獨特的發射模式確實很吸引眼球。佈局乾淨利落,特別是側彈艙的發射模式更加新穎,不過由於霹靂-15的體積相對較大,主彈艙裝彈量還是略顯不足。

同類對比美國F-22戰鬥機,標準配置是6枚中距AIM-120+2枚AIM-9X,主彈艙可以多加兩枚中距彈在作戰中具備一定的數據優勢。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中遠距導彈尺寸的差別,由於霹靂-15射程高達150-200km比AIM-120還要多幾十公里,遠射程必然帶來大體積。因此,為了多帶導彈除了合理的掛載位置安排,還應該配套新一代小尺寸的中遠距導彈。

下圖是網友P圖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

10月13日CCTV2《對話》欄目,殲-20副總設計師帶來了一組模型,顯示機腹掛了六枚中距導彈,這恐怕是目前最權威的標準未來殲-20肯定有體積理合適的中距彈。

據稱這是新一代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為殲-20搭配未來在戰場上完全不輸於美國F-22戰鬥機。


河東三叔


實話講,6枚導彈當然非常少!

殲20的機腹彈艙,經過改進可以增加到容納6枚導彈,加上側面彈艙,這樣就與F-22的8枚導彈持平。但這個數字還是少!

當代戰鬥機的功能不僅僅是空戰,也包括了多用途作戰,說白了就是對地攻擊,載彈太少是一個硬傷。這也是蘇-35、F-15改進型生命力依然頑強的原因。

僅以蘇-30和蘇-35為例,包括翼尖在內掛架達到了12個,最誇張的制空權方案裡可帶上12枚R-77中距導彈,是F-22的兩倍!

蘇-35和F-15的載彈量更是在8-10噸以上,能夠掛載1-2噸以上的大型制導炸彈和導彈。

F-22如果放棄隱身能力,當然也能多掛不少彈藥,但等於把自己降級為三代機水準。隱身狀態下,最多隻能內置兩枚450千克的JDAM炸彈,多用途作戰能力很差。

所以說,F-22和殲-20這類隱身戰機是有著先天不足的。但並不是沒有突破的方法——即保證隱身能力,又實現更強大的火力輸出。

從目前的跡象看,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開發“伴隨無人機”,以可攜帶2-4枚彈藥的隱身無人機,作為F-22、F-35或殲-20的分身。由殲-20這些有人戰機負責管理和指揮,通過數據鏈形成一個空中的戰鬥網絡,殲-20甚至可以不負責搜索,關閉雷達後,完全靠無人機探測和戰鬥。

目前,美國正在測試的XQ-58A“女武神”就是這種類型的無人機。可惜前兩天在測試時墜毀,這套很有潛力的發展方案可能會被拖延一些了。(作者: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我們都知道解放軍歷來有火力不足恐懼症,既然人民空軍選擇了殲-20,那麼六枚制空導彈還有什麼不夠的。不過話說回來,對比數字的話,的確殲-20的2枚近距格鬥彈+4枚中遠距空空導彈的數量似乎有點偏少,美國的F-22是8枚,的確數字層面上要比我們的多,這也是部分添美派的詬病邏輯。

講完數字再來看看有技術含量的東西,那就是機載導彈的技戰術性能如何了。美國F-22早在2005年就已經列裝部隊,眾所周知其機載指制空彈藥組合為AIM-9X近距格鬥彈和AIM-120C中距彈,掛載方案為2枚AIM-9X和6枚AIM-120C;這兩款導彈迄今為止在國際上都算是比較靠前的先進裝備,但在局部技術指標上不可否認的與當前或者未來制空彈藥的差距在一點一點拉開,儘管美國在不斷升級其技術指標。

殲-20在珠海航展上公開了其內置彈艙,終結了有關內置彈艙4枚彈還是6枚彈的掛載爭論,殲-20進氣道兩側的內置彈艙掛載兩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腹部彈倉掛載四枚霹靂-12或是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其中霹靂-10為我國第四代近距格鬥彈,擁有當前世界上最大的紅外陣列,綜合技戰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且在局部實現超越。

殲-20機載彈藥最大的殺手鐧在於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從公開數據來看,霹靂-15的最大射程達到了200公里左右,遠超現役主戰中距彈120-150公里左右的最大射程;按照空空導彈作戰運用慣例,一般空空導彈的有效射程為最大射程的一半左右,霹靂-15的有效射程相較國際主流中距彈的70公里,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有效射程的提升意味著可以實現先敵發射、先敵摧毀,是超視距空戰中實現上述目的的前提。

還有一個細節,殲-20並沒有安裝傳統戰機的機炮,或者說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證明殲-20安裝有機炮,著從側面反映出人民空軍對於未來超視距空戰以及殲-20作戰運用的一種全新理念。官方對殲-20的介紹通常會用到“高隱身、高機動性和高態勢感知”,這說明殲-20的作戰定位主要考量憑藉先進機載信息感知能力進行超視距空戰,或者說其就是一款主打超視距空戰的裝備。

殲-20設計之初的目標毫無疑問就是F-22隱形戰機,鑑於中美兩國在航空硬件領域的差距,比拼硬實力肯定非一朝一夕可及,所以中國軍工提出“彎道超車”發展理念,既然在整體上很難實現超越,尤其是隱身等核心指標上,那麼我們就選擇在機動性、航電後發優勢以及武器系統的射程上考慮問題。

既然擁有機載武器射程和航電的後發優勢,誰還和你打狗鬥啊?這是個很清楚的道理。我國正在完善作戰體系建設,未來殲-20背靠作戰體系,充分發揮體系作戰優勢,在更遠的距離上實現“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先敵殲滅”,在敵機機載導彈射程之外發射導彈擊落敵機,就算攜帶再多的彈藥也沒卵用,正所謂一己之長攻彼之短。


由此可見,兩枚近距彈對於殲-20自衛足夠了,四枚中遠距彈才是殺手鐧,未來我們在彈體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後,殲-20也可以攜帶6枚中距彈或者更多,未來還會有比霹靂-15更遠的型號出來,從而真正實現近距格鬥、中距攔射和遠程截擊的對空打擊體系,真正實現流傳已久的遠程截擊敵作戰體系節點,發揮節點破擊戰的效能。


鷹鴿分析


這個問題看時期和對比。殲20目前在腹部彈倉裝載PL-15這種中遠程空空導彈的時候,掛載數量是4枚;加上側彈倉的兩枚PL-10格鬥導彈,一共是6枚導彈。但是,如果腹部彈倉掛載的是PL-12這種中程導彈,則可以增加到6枚,(加上PL10)總計8枚的掛載。對於這個掛載數量多少的問題,對比一下是最清晰的。

首先,以前F-22的內置彈倉掛載就是6中(AIM-120C)2近(AIM-9),共8枚的掛載。所以,目前殲20的掛載數量,跟以前的F-22是比較接近的。其次,目前的F-35,只能實現內置彈倉4枚中距彈的掛載。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F-35並沒有側彈倉,而腹部彈倉目前只能掛4枚。與F35相比,殲20的內彈倉空空導彈掛載量,接近翻倍了。

F-35掛載,左邊為內彈倉掛載,4枚中距,或者2中距,2炸彈

目前洛馬公司正在F-35的空軍型(F-35A)上測試內彈倉掛載6枚彈的掛載方案,後面有望增加到6枚——不過那是後面了。所以,殲20目前的掛載數量,還是不錯的。

說到這裡,筆者就想到了殲20與FC-31的對比之爭。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FC-31也是沒有側彈倉的,而且腹部彈倉也沒有殲20大。不排除FC-31也只能掛4枚彈的可能;當然,擠一擠也許有掛6枚的希望吧。

話題回來,類似F-22、殲20這種6中2近的掛載,其實已經挺好了。3代重型戰機,特別是3.5代的改型,“全掛載”的情況下,是可以掛載10枚以上的空空導彈(比如F-15E系列,F/A-18E/F等),但是,這種掛載基本也就是測試/展示用用。在實際作戰中,這種掛載下機動性會嚴重變差,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會採用的。

以蘇27為例,其較為標準的空戰掛載,也就4中4近共8枚的樣子,與F-22、殲20是相同的。而且,與4代機不同的是,3代機由於是外掛,在掛載多枚導彈的情況下,會嚴重的破壞氣動特性,(在空重增加之外)從而進一步造成速度、機動性的下降,這一點相對4代機是一個比較大的缺點。比如蘇27本來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35馬赫,但在4中4近這樣的掛載情況下,最大速度將大幅度的下降到1.7馬赫左右——這個速度已經低到接近F-22的超巡速度了。要知道,類似F-22、殲20這種隱身內置導彈的戰機,其最大速度,在掛載導彈下,受影響是比較小的。甚至,類似F-35,其最大速度,本來就是在內置掛載2枚中距彈和2枚炸彈下的結果。

大外掛是很破壞氣動特性的

所以,雖然F-35的最大速度一直被詬病,但其實,在實際空戰中,其最大速度跟標準空戰掛載的蘇27是比較接近的。至於F-22、殲20,則要明顯超越蘇27了。

不過,目前美國顯然並不滿足於F-22這種6中2近的掛載,特別是F-35這種4-6枚的掛載。所以,美國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體積小一半,但射程基本不變的空空導彈。目前美國雷神公司在開發這種導彈,暫時代號為“遊隼”。一旦這種導彈服役,F-22、F-35的空空導彈掛載量,就可以接近翻倍了。

我國也是比較關注這種最新發展的,殲20總師楊偉在採訪中稱,對於殲20、F-22這種新一代隱身戰機來說,相對於超機動性,載彈量要更加重要。想必我國也會緊跟最新發展潮流,發展出配套殲20的新一代小型的空空導彈。


晨曦談兵


看看這張圖就能明白,殲20內置彈倉有幾種組合方式:

1、其中格鬥彈是不變的紅外成像霹靂10。2枚。

2、紅框裡是中距空對空導彈霹靂15,這個彈比較細,可以裝6枚。而且可以看出彈翼做了優化。

3、綠框裡是一種遠程的霹靂空對空導彈。可以看出它的彈體更粗,射程更遠。但是體積大隻能裝4枚。

由此可以看出:所謂的殲20帶6枚導彈是2枚格鬥彈➕4枚遠程彈的組合。如果跟f22一樣帶6枚中距彈➕2枚格鬥彈,那就是一共8枚彈了!

而最大的問題在於:f22目前沒有!沒有!沒有遠程彈的組合!達不到“深入敵後打擊對方關鍵節點”的作戰任務!這才是殲20強於f22的最大差別!


知識就是力量啊


珠海航展殲-20帶彈亮相,向觀眾展示了6枚空空導彈,其中腹艙4枚遠程空空導彈,左右側艙各1枚近程空空導彈。近日,央視《對話》欄目中,一架殲-20模型,腹艙掛載了6枚遠程空空導彈,這樣的話殲-20至少能夠攜帶8枚空空導彈。

殲-20掛載6枚導彈

殲-20側艙設計非常巧妙,通過旋轉臂將導彈外送,再關上艙門。不難看出,旋轉臂上還有剩餘空間,如果採用複合掛架,那麼每個側艙也能攜帶2枚空空導彈,殲-20帶彈極限值應該是10枚。

殲-20腹艙掛載6枚導彈

攜帶10枚空空導彈,火力算是超強了。我們拿重型制空戰機殲-11B作比較,最多也就12個掛點,平常戰鬥值班只掛著4枚空空導彈。從公開圖片看,殲-11B最多也就掛載了10枚空空導彈。殲-20戰機不像殲-11B全身掛滿導彈,視覺衝擊力沒有後者大,在感覺上好像武備不夠。其實,全部採取內置方式,滿載10枚空空導彈,火力指數是相當勁爆的,而且並不影響其隱身性。

殲-11戰鬥值班出動

執行制空任務時,並不是掛彈越多越好。掛彈太多,影響到戰機的航程、速度以及機動性,背離了空戰基本要求,制約了戰機性能發揮。並不是掛滿導彈戰鬥力就強,空戰講究的是編隊戰術配合,除了掛載導彈,電子干擾吊艙等電子戰設備也必不可少。編隊內多架戰機,採取不同的掛載方案,互相配合,才能發揮最大戰力。

殲-11掛載10枚導彈

殲-20作為新一代制空戰機,主要任務就是爭奪制空權。隱身性、超音速巡航與超機動性能是其看家本領,超音速切入戰場,視距外攻擊敵預警機、指揮機、電子戰飛機等空中戰略目標,再掃清敵制空戰機,就算基本完成任務了。殲-20大量掛載空空導彈,勢必影響殲-20的作戰半徑與機動性。如果外掛空空導彈,還會破壞其隱身性,完全是背離初衷,得不償失。

網友製作的殲-20掛載圖

越是攻擊遠距離目標,掛彈就越少。大規模空戰,殲-20主要擔當踹門斬首的角色,以攻擊預警機和隱形戰機為目的,其它任務交給殲-16、殲-10C等三代半戰機去做就行了,所以就不需要帶太多空戰武器。殲-20掛載6枚彈,可以就是以後作戰的標準模式,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擴展到8至10枚彈。戰鬥值班的殲-20將與殲-11B一樣,2枚超視距空空導彈,加2枚紅外製導空空導彈,足夠應付一般威脅。


紅龍軍團長


殲20戰鬥機是我國空軍最新一代戰鬥機,他擁有非常完整的隱身設計,因此在不但在機腹設計了腹部彈倉,而且還在機體兩側設置了側彈倉。在世界上,同時擁有腹部彈倉和側彈倉的五代隱身戰機只有F22A和殲20兩款,美國的F35和俄羅斯的蘇57都是隻有腹部彈倉,沒有側彈倉,蘇57沒有側彈倉,但是設計兩個翼根繭包,可以容納導彈,但是對隱身破壞較大。

圖為殲20戰機展示自己彈倉內的藍色訓練導彈,看彈翼的形狀,分別是PL15和PL10導彈。

殲20設置的兩組一共3個彈倉,可以容納6枚導彈,其中腹部彈倉可以容納4枚PL15空空導彈,兩個側彈倉內一共可以容納2枚PL10空空導彈,這種掛載能力雖然算不得是強大,但是也非常可觀了,畢竟我們如果參照我國空軍其他四代戰機來看,其他飛機使用了機翼掛載導彈,但是也不過就是4-6枚空空導彈,這是我國空軍的標準空戰掛載。

上圖為掛載4枚PL12導彈的殲10戰鬥機,下圖為掛載PL15的殲10戰鬥機,可以看出PL15的彈翼形狀和PL12有明顯區別,PL12的彈翼更長更尖。

當然,美國的F22A戰鬥機可以在彈倉內掛載6枚AIM120D空空導彈,但是也需要看到,殲20腹部彈倉內的PL15導彈之所以掛載數量少,主要還是因為首先保障了導彈的先進性和質量,PL15導彈尺寸比AIM120D要大不少,射程也更大。AIM120D有效打擊射程為150公里左右,但是PL15的射程如果使用高拋彈道可以達到300公里以上,這樣的射程優勢是導致PL15導彈尺寸大、掛載數量少的原因,但是這是值得的。

上圖為殲20的彈倉全開,下圖為殲20的機首雷達區域,可見其設置的電子設備非常多,機首下還有EODAS/EOST設備。

現代空戰早已經不是過去拼數量、拼格鬥的時代,現代空戰講究一個先敵發現、先敵鎖定、先敵開火,由於導彈的機動性遠遠強於戰鬥機,往往可以有幾十個G的機動過載,因此戰鬥機一旦被導彈鎖定,基本很難逃脫,尤其是進入相距30公里左右的時候,一旦被導彈鎖定,基本就進入了導彈的不可逃逸區,所以現代戰機在作戰中基本就是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一方獲勝。

圖為美國F22A戰機,他的腹部彈倉內可以攜帶6枚中距離空空導彈。

即便是對方採用了機動+電磁干擾方式躲過了攻擊,也會因為機動規避導致飛機速度、高度大減,能量損耗殆盡,飛機變得非常笨拙,此時如果繼續攻擊,則必然可以擊落,所以先手優勢巨大。殲20本身雷達孔徑和技術就要比F22A的先進,探測距離也更遠,數字化程度更高,使用了三面式有源相控陣雷達,搜索角度也比F22A的單面雷達要大許多,再加上導彈射程更大一倍,所以空戰中優勢較大,為此付出的一些數量代價完全值得。

圖為殲20戰鬥機展示空彈倉,他的彈倉空間是世界五代機最大的。

當然,殲20也可以在腹部彈倉內掛載尺寸稍小一些的空空導彈,比如展示過的一款“鉛筆”導彈,或者PL12導彈都可以,但是殲20並不願意為了數量犧牲了技術先進性,戰機首要追求的依然是先敵打擊,多出來兩枚導彈不會對戰局有太大影響,如果殲20用6發導彈也沒有擊落敵機,那就可以返航了,那可真算是遇到高手了,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因此6枚導彈是完全足夠的。


海事先鋒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被人類所掌握,這些技術被應用在生活中,造福了全人類。當然其中的一部分也被應用在了軍事裝備領域,使得我們見到了一個又一個強有力的武器。

對於中國來講,最近幾年在軍事裝備領域發展迅速。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已經進入了世界先進的行列。這其中就包括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殲20戰鬥機。

殲-20(英文:J-20,代號威龍,北約代號:火焰獠牙 Firefang)是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第四代(按照中國、歐美戰鬥機劃分標準為第四代,按照俄羅斯戰鬥機代次劃分標準則為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四代空中優勢戰機,該機將擔負中國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

殲20能掛的導彈並不多,機腹彈倉內有4-6枚(分導彈),側彈倉內是2枚,一共也就6-8枚導彈,其中4-6枚中距離超視距導彈和2枚近程格鬥空空導彈,這個空對空作戰掛載方案並不是特別強大,比起很多四代機都要更少一些,但是這主要是為了照顧隱身,如果不照顧隱身的話,就能提高到10枚以上了。

我們知道,典型的第四代戰鬥機,比如蘇27或者F15都是載彈大戶,動輒上10發各類型導彈,顯得威風凜凜,但是每個時代的發展都有其特點,在能量空戰時代,能拉、能跑、能機動就是優勢,但是在第五代戰鬥機時代,就憑隱身兩個字,多數飛機都要吃虧,第五代戰鬥機就算其他性能比較差,只要隱身是合格的,第四代戰鬥機就難以匹敵。

▲(蘇27)

▲(F15)

第五代戰鬥機強調依靠隱身能力和大孔徑先進雷達系統實現在發現距離上相對於敵人的優勢,然後先發制人的發射主動制導空空導彈,取得先手優勢,在空戰中,空對空導彈很難規避,需要較好的技術才可以,所以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五代機優勢明顯。不過,為了隱身,五代機需要把空空導彈都塞到自己的彈倉裡,因此五代機的掛載能力相比於四代機很吃虧,因為彈倉不會比外掛空間更大。

但是這不代表說五代機不能掛載,實際上,在敵人較弱的情況下,五代機如果沒有空戰的考慮和隱身的需求,那麼也是可以外掛武器彈藥的,殲20在機翼下就有4個重載外掛點,如果算上這4個掛點,那麼殲20的掛載就很強了。如果我們不算這4個外掛點,只是和典型的五代機,比如美國的F22和F35比較,那麼殲20的彈倉空間是最大的,載彈量也只是比F22稍弱,主要是因為主力空空導彈PL15的體積較大,只能掛4枚,如果是稍差的PL12,就可以掛6枚。

▲(上圖為中航拍攝的掛載6枚導彈的殲20彈倉,彈倉內應該為PL12導彈)

因此,殲20的掛載能力並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而是要結合技術發展的趨勢來討論,就算是未來的戰鬥機只能掛載1枚導彈,那他也肯定比現在能掛11枚導彈的戰鬥機厲害,這是毫無疑問的

  殲20如何作戰,大家都比較清楚,這就是成都所已故老所長宋文驄一直提倡的:超越常規作戰,超越視距作戰,利用超音速性能優勢,利用先進傳感器發現目標,利用隱身性能隱蔽接近,利用超音速巡航降低油耗,末端猛推油門,衝刺提速,將導彈遠遠甩投出去,利用數據鏈及時更新目標信息,最終導彈快速命中敵機。

  這一切都發生在距離敵機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之外,導彈發射出去之後,證實敵人消失之後,就尋找另外一個目標,假如敵機還活著,那就繼續來一發彈!當然整個過程敵我雙方保持了相當遠的距離,殲20戰鬥機完全可以保證自身安全,假如霹靂15導彈打完了,還有敵機的話要怎麼辦?

遠程打完就撤不糾纏,這是殲20和F22戰鬥機的共同設計,撲上去狗鬥那就是失敗

  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掉頭就撤,不給敵人任何還手機會,這也是設計師的設計核心要求,遠距隱身高速開火,開火之後迅速撤離,不和敵人糾纏。

  另外一種選項就是利用側面彈倉的2發霹靂10紅外導彈繼續和敵人糾纏,當然,這種情況僅僅侷限於和敵人的隱身戰鬥機作戰,因為霹靂15導彈和美國AIM120導彈比較相似,導彈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這種雷達導引頭對於常規的非隱身戰鬥機目標,雷達反射截面3-5平米目標來說,截獲距離都在20公里以上,但是對於F22,F35這一類的隱身戰鬥機目標來說,由於極低的雷達隱身反射截面,使得導引頭捕獲距離縮減到3-5公里!還不如紅外彈能力。

▲(殲20發射導GC圖)

  隱身戰鬥機之間如何作戰,現在變成了全世界的一個難題,美國人對此諱莫如深,某些消息說兩架F22打開雷達迎頭穩定發現距離在12公里左右,已經進入了視距作戰的範疇,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作戰,全世界各國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但是中國霹靂10導彈總師卻給了一個答案:用四代高機動紅外導彈更好,理由是,先進的四代紅外導彈截獲敵機的距離比三代紅外導彈距離更遠,而且能清晰成像,對敵人的干擾更不敏感,而且導彈機動性更高。


雖然關於殲20這款戰鬥機,我們依舊還有許多不瞭解的地方,但是可以想象,憑藉其優良的性能,在不久的將來它必將會成為保衛我國領土完整,人民安全的最主要裝備。


鐵桿軍迷


在第12屆珠海航展上,有2架空軍的殲-20隱形戰機作為非常精彩的飛行表演,突然在眾目睽睽之下,瞬間打開了機腹和機翼彈倉,露出了機腹的4枚霹靂-15遠射空空導彈,以及機翼下的2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因此,在國內軍迷中殲-20只能攜帶6枚空空導彈的概念就根深蒂固了。

PL-15,是我軍工研發並已經裝備空軍的超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200公里,網絡上甚至有射程300公里和400公里之說,但都未經證實,最大射程200公里,是據權威媒體報道過的,因此可靠性較高。

即便按PL-15最大射程200公里計,也已超越大部分西方先進的遠程空空導彈,加上殲-20戰機的高隱身、高機動性和高態勢感知能力,具備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優勢,4枚遠射程的PL-15空空導彈,戰時具備擊落2-4架敵機的能力。

至於2枚PL-10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是國產第4代近距格鬥空空導彈,作戰性能位居世界前列,一旦進入近距離空戰狀態,只要PL-10發射,一般敵機都已經是不可逃逸了,因此,具備擊落2架敵機的能力。

但由於殲-20是高性能高價值的空優戰機,在空軍體系內作戰時,不會強調空中格鬥,將機腹內的4枚大射程的空空導彈打光以後,一般就會掉轉機頭主動撤離戰場。

那2枚PL-10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是以防萬一和敵隱形戰機近距離相遇時的保命武器,如果不和敵隱形戰機或其他戰機相遇,是會隨機降落到己方機場,而不會主動將其打掉才返回。

因此,對於高性能的殲-20來說,機腹攜帶4枚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的PL-15空空導彈,即便在戰時也已經足夠了,因為殲-20不會與敵機近距離纏鬥,隱形先進加上主動相控陣雷達,使得殲-20完全具備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優勢。

此外,殲-20事實上具備機腹攜帶6枚遠程空空導彈的能力,加上機翼的2枚近距格鬥彈,具備戰時攜帶8枚空空導彈的能力。

這方面的圖片網絡上曾經流露出來過,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搜索之,將打破軍迷因為第12屆珠海航展上殲-20攜帶4枚機腹空空彈先入為主的觀點。

不管是殲-20是攜帶6枚導彈,還是能帶8枚導彈,對於殲-20這架專門執行遠距離打擊,一般不與對手近距離格鬥的空優隱形戰機來說,導彈數量已經夠用了,打掉遠程空空彈戰鬥任務就完成了,而不必再消耗近距格鬥彈,就可掉轉機頭返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