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孝”迅速蔓延,比啃老更讓人無奈,子女和父母都要反思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一直教導我們“百善孝為先”,

所謂孝道文化就是關於關愛父母、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人們一直也都尊重、延續著這個優良傳統,但是時至今日,“新型不孝”這一個新詞彙卻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那什麼是“新型不孝”呢?關於這一新詞彙的概念和定義又是怎樣的呢?其實這一詞彙歸根究底還是由於當代年輕人在面對父母時所作出的一系列不當行為,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卻對父母要求和苛責的太多,一旦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做出一些讓父母感到傷心痛苦的事情。

特別是在年輕人進入社會、成家立業之後,這種矛盾的產生更是不可避免的,承受不住外界的種種壓力讓年輕人將自己滿腔的憤懣灑向了父母的頭上。

“新型不孝”迅速蔓延,比啃老更讓人無奈,子女和父母都要反思

有人說子女的不孝行為主要是由於自己太自私,還有人說是因為當代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太大所以總是將自己不好的一面發洩給了最親近的人,但是我覺得這種行為的產生與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離不開的。

自從計劃生育倡導起來,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父母勤勤勉勉省吃儉用只想把最好的一切留給孩子,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情父母也不願意過多的苛責,但是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確的麼?三字經說“苟不教,性乃遷”,人的善良秉性是需要從小教育的,要是一貫的溺愛孩子他們也學不會友愛對人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故事,說從前有一個狡猾的強盜,做了非常多的壞事,終有一天被衙門抓到並被判處了死刑,縣太爺問他的還有什麼話要交代,強盜說想與他的母親見上一面,母親匆匆趕來,沒想到強盜卻對母親說:“娘,以前你怎麼不好好管教我,害我現在...連後悔都來不及”。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是否也覺得這個強盜的行為與新型不孝有一些相似,他們都是不從自己的身上尋找原因,反而將一切責任都推給了別人的人。

“新型不孝”迅速蔓延,比啃老更讓人無奈,子女和父母都要反思

新型不孝表現的幾個方面

新型不孝可以在很多事件中表現出來,但是總的說來,都體現在這幾個方面裡面了。

1、對父母的關懷甚少,總是忽略父母:這種方式算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了,很多人和朋友聊得火熱但是卻不會主動和父母聊天,每當有空閒的時間也許就想著放鬆、玩遊戲,但卻想不到給父母打一個電話,說一句關懷。

2、總是將壞脾氣對著父母: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毛病,總覺得自己無拘無束,不該受到父母的管束,每每父母批評教訓自己的時候還會和父母大吵大鬧,絲毫不顧忌為人兒女應該給予父母怎樣的尊重,面對他人批評尚且能夠虛心接受,但是父母好言相勸一句,子女就將壞脾氣統統發洩在父母的身上。

3、習慣將責任都推到父母的身上:大多數的年輕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陋習,在遭遇不好的境況時總是習慣性的將責任推到了父母的身上,他們很少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從小被寵愛著長大讓他們遇到困難時只會向別人伸手求救,所以父母理所當然的就成為給他們提供幫助的第一選擇人。而且儘管父母給予幫助後,他們也並不會感恩,反而會在心裡想“你是我的父母,你的不就是我的麼,給我那不是應該的麼?”在孩子成家立業之後這種惡劣的行為甚至還愈演愈烈,孩子沒人帶就推給父母,沒錢用了就向父母伸手討要,不幫忙就威脅父母不給他們養老等等。

“新型不孝”迅速蔓延,比啃老更讓人無奈,子女和父母都要反思

案例分析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盡寵愛,雖然家境一般但是父母都竭力給他最好的物質享受,在父母的庇護之下也從沒有遭遇過什麼事情,大學畢業之後交了女朋友沒兩年就迅速結婚了。

朋友的父母拿出多年的積蓄給朋友買了車,付了房子的首付,想要讓朋友夫妻兩自己還房貸,剛開始也沒有產生什麼矛盾,朋友和老婆每個月還完房貸之後,剩下來的錢也夠夫妻兩個過的足夠舒坦了,除了沒錢存下來一切也都過得去。

本來這樣也挺好,但沒想到朋友的妻子懷孕了,這不孩子一生下來小夫妻的生活立馬捉襟見肘了,首先朋友妻子需要在家帶孩子根本沒有收入來源,而後孩子出生的一應物品置辦也需要不小的一筆花銷,再加上每個月的房貸,朋友的生活立馬就亂套了。朋友迫於無奈只能向父母要錢,希望父母能夠幫自己還房貸,而後又想要讓父母辭掉工作給自己帶孩子,看到父母猶豫,朋友還說出這樣的話:“其他人的爸媽老了不都是在家裡帶孩子麼?怎麼就你們這麼多事呢?”

出於對兒子的疼愛,最後朋友父母還是答應了,但帶孩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活,朋友父母年級都大了,帶孩子遠不如工作來的輕鬆。這件事說起來也是很讓人揪心了,父母對子女的無私的愛卻換來孩子理所當然的索取。

“新型不孝”迅速蔓延,比啃老更讓人無奈,子女和父母都要反思

新型不孝產生的原因

1. 小時候父母的溺愛:這個原因是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孩子的優秀品質是從小建立的,過於溺愛孩子則會讓孩子得不到鍛鍊,一直被庇護在父母的羽翼下無法讓他們真正的成長。就像狐狸,狐狸媽媽每每在小狐狸剛剛長大、具有獨自覓食能力的時候就將它們給趕出家門,雖然方法比較粗暴,但對孩子的愛是顯而易見的。

2. 沒有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給予懲罰:中國父母有非常顯著的一個缺點,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總是給孩子找藉口,例如孩子摔跤了就說“都是地的不好”,或者“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你跟他一般計較什麼”。在孩子已經能夠明辨是非的時候我們要向孩子傳遞正確的世界觀,找藉口只會讓孩子愈發有恃無恐。

3. 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的影響:孩子的行為也與周邊的環境影響非常大,“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也知道,選擇一個好的環境與培養孩子好的品性是有很大關係的。而通過教育是可以影響孩子後天的習性的,像尊老愛幼這些傳統中華美德一定要從小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孩子看。

“新型不孝”迅速蔓延,比啃老更讓人無奈,子女和父母都要反思

父母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1. 培養孩子知錯就改的品質:對於孩子,一定不能過於溺愛,做錯了事情一定要給出相應的懲罰,一定要明確孩子的是非觀念,讓孩子知道做出不好的,只考慮自己而損害他人利益事情的時候是會受到懲罰的。

2. 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愛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天性,但是不能讓這種愛束縛住孩子的前進,終有一天父母會老去死去無法再給孩子們庇護,讓孩子學會獨立也是對他們好的一種方式,可以讓孩子幫助完成家務,或者打暑假工鍛鍊社會經驗等等。

3. 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與人相處知識: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知識。”除了書本上可以學到的知識,生活中的小常識和與人的相處方式更多是倚靠父母的教導的,像尊老愛幼、與人友好相處這些理念是需要父母從小給孩子灌輸的。

生孩子很容易,但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人很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家長們的教育歷程還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