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投資13億元建設綠動能共享產業園區

11月7日,記者走進寧津縣大柳鎮噴漆產業園,該產業園總投資4000萬元,建設面積18720平方米,已經建成現代化噴漆車間4棟,採用國內高端水性漆技術,自動化、全封閉噴塗,現場無異味,4條生產線年可滿足20萬套傢俱的噴漆。“由於噴漆生產線投入大、運行成本高,許多小微企業無能力建設,而採取露天噴漆,嚴重汙染了環境,現在建成這個噴漆產業園,可滿足張大莊鎮、大柳鎮所有經營業戶的噴漆需求,實現了共贏發展。”寧津縣美琳馨傢俱有限公司總經理羅中海告訴記者。

建設噴漆共享產業園僅僅是寧津縣踐行新發展理念、採用環保治理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從2017年下半年起,寧津縣啟動了綠動能共享園區建設,總投資13億元,建設總面積65萬平方米,其中在杜集鎮、大柳鎮、張大莊鎮、長官鎮建設4個傢俱綠動能共享園區,在時集鎮建設1個五金製造綠動能共享園區,通過引進高端噴漆系統及流水線,採用共享租賃的模式為企業提供轉型平臺。目前,寧津5個綠色共享園區已建成43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後,可整合1000多家小微企業和1.5萬名產業工人入駐。

昔日亮點變“堵點”

——環保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寧津縣民營經濟發展基礎好,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規模化產業集群,傢俱、五金製造等產業面大量廣、遍地開花。特別是實木傢俱產業,是寧津的傳統優勢產業、富民產業,全縣湧現出7個傢俱專業鎮、180個專業村、3000多家生產業戶,為繁榮經濟、富裕農民作出了積極貢獻,但也存在企業規模小、工藝生產落後、產品檔次低、生產環境髒亂差、環保治理不達標等情況,在新發展理念下面臨嚴峻的考驗,急需加快轉型升級。特別是,自2017年下半年起,一輪接一輪的環保督察強勢來襲,寧津的大批小作坊、小業戶被認定為“散亂汙”,過去的“亮點”卻變成了“痛點”和“堵點”,產業發展面臨巨大危機,不轉型、不升級勢必被洗牌、被淘汰。“痛定思痛,我們先後組織各個層面的調研、座談40多次,集思廣益、找尋出路、加快轉型。經過深入調研、反覆研討,一個建設綠動能共享園區、探索環保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的思路日漸清晰,並逐漸成為全縣的共識:即聚焦實木傢俱、五金製造兩大行業,堅決清理取締‘散亂汙’企業,堵住入口,建設綠動能共享園區,暢通出口,倒逼企業進區入園提檔升級,淘汰落後的、升級傳統的、引進先進的,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環境質量改善、富民利民惠民‘三方共贏’。 ”寧津縣委書記王剛說。“其實,不僅寧津縣,全國許多地方的特色產業集群都面臨著‘兩難’選擇。如果不取締,就會違反國家政策、影響工作大局,甚至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效應;如果簡單地一關了之,勢必造成產業斷崖式‘團滅’,引發一系列後續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堅持疏堵結合的思路,一方面堅決關停‘小散亂汙’企業,另一方面也要為整個產業發展尋找新的出路。 ”寧津縣長沙淑紅進一步分析說。

思路確定後,貴在行動。近年來寧津縣按照“關停取締一批、整改提升一批、集聚搬遷一批”的思路,清理取締“散亂汙”企業3000多家,制定嚴厲的工作措施,堅決杜絕“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徹底清理存量。同時,科學佈局綠動能共享園區,充分考慮全縣傢俱、五金製造產業佈局、發展基礎,按照適度集中、科學布點的原則,啟動了5個綠動能共享園區建設,引導小微企業進區入園、規範生產。

共享理念貫徹始終

——全面做好“建管用”文章

“原來我們自己在家裡幹,規模小、環保壓力大,現在我們入駐了共享園區,不僅有了300平方米的大廠房,而且消防、環保等都由園區集中處理,我們對企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寧津縣大柳鎮綠動能共享園區入駐商戶李沛純深有感觸地說。

“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不斷解放思想,決定以共享發展理念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採用政府撬動、社會投入、企業共擔的方式投資建設共享園區,讓所有經營業戶‘抱團取暖’,既破解資金難題,又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王剛說。

——共擔式投入。 5個共享園區中4個由寧津縣財金公司投資,投資額7.8億元;其中長官鎮共享園區通過吸引社會化資金3億元投資建設;杜集鎮共享園區高端噴塗、檢驗檢測等設備由第三方投資,再通過計件、計用電量等方式為小微加工業戶提供共享服務,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資金不足的難題。

——集約化建設。寧津縣對綠動能共享園區,特別是4個傢俱綠動能共享園區,堅持向天空要空間,白茬傢俱車間全部建設多層廠房,共建設多層廠房25棟、34.5萬平方米,節約土地指標近500畝,真正實現了空間換地。

——共享式入駐。對園區車間主要採取分區劃線、共享租賃的方式,積極為小微企業提供轉型平臺,有實力的企業可以整體租賃一棟或者一層車間進行生產,小微企業可以採取多家“抱團”的方式“打包入園”,共同租賃一層車間或一棟車間,把原來散落在各村的小微企業集合成雁陣,形成抱團闖市場的良好氛圍。

——共贏式運營。積極探索“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聘請成功運營睢寧沙集智慧電商產業園的北京盛世輝騰科技公司負責園區的運行,引入國內最先進的運行理念,確保園區不但能建起來,還能管理好、運營好。

引入更多“俊鳥”“靚鳥”

——促進產業園區提檔升級

“這裡是總投資3.5億元的大柳鎮傢俱綠動能共享園區項目,目前主體建築已完工,項目建成後可整合300多家小微傢俱企業入駐,吸納務工人員4000名,同時產品從白茬傢俱向成品傢俱升級,年可生產傢俱13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稅收2000萬元。”寧津縣大柳鎮黨委書記閆榮熙介紹。

寧津縣在5個綠動能共享園區建設過程中,鮮明地提出要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產業轉型升級、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結合起來,不僅要讓本地的“土鳥”“笨鳥”能夠飛起來,還要引入更多的“俊鳥”“靚鳥”,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

寧津縣堅決把好入園關,堅決避免企業物理遷移,特別對本土小微企業進區入園的,就設備標準、工藝要求、稅收貢獻等作出嚴格規定,促進小微企業更新換代設備、改良改善工藝,實現發展躍升。時集鎮五金製造共享園區入園的100多家企業,舊設備淘汰率達到了60%,真正實現了機器換新,產品質量、品質實現大幅躍升。

抬高入園門檻,建立環保新標準。寧津縣要求凡使用油漆的企業必須採用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工藝,並一律安裝在線監測設施;白茬傢俱生產車間一律安裝統一除塵設施,並確保正常運轉,確保實現達標排放、綠色生產。

積極引進新業態,拓寬發展空間。張大莊鎮以綠動能共享園區和美麗村居建設項目為依託,統籌規劃建設噴塗中心、傢俱展廳、倉儲物流、電商中心等設施,聚力建設智能家居特色小鎮。

積極探索園區運營新模式。大柳鎮共享園區與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相關方合作成立木居商務公司,積極探索產品鏈供應新模式,木居公司整體接單,分發園區企業分頭生產,然後整體交貨,實現了抱團贏市場。創新建立F2C商業模式,減少了代理商、經銷商、零售商等一系列中間環節。

□本報記者楊德林本報通訊員孫久生孟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