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全國掀起了一陣國漫熱潮。不僅口碑爆棚,票房更是勢不可擋的跨過了四十億元的大關。在網絡一片哪吒熱的時候,筆者卻在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哪吒的原型是從哪裡來?


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圖片源自網絡)

哪吒(漢語拼音:nézhā [1],注音:ㄋㄜˊ ㄓㄚˋ,又音ㄋㄨㄛˊ ㄓㄚˋ[2]),亦作那吒,閩南語白話字: lô-chhia。

哪吒作為頂天立地的神話英雄人物,孩童天神,他不僅神通廣大,武功高強,法力無邊,還是位鎮守在一帶當地民俗信仰的大型吉祥物,英勇善戰,驅妖滅怪斬魔王;是鎮懾妖魔鬼怪的剋星,象徵著福娃的神童之尊,被供為斬妖除魔、降龍伏虎的少年英雄,古老不朽的經典神話傳奇,同時也是百姓崇敬的童神,中華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人物。(本段參考百度百科)

筆者寫文章前在路上隨機訪問了50個人。受訪者的年齡段跨越60後到00後。超過90%的人對於哪吒的故事最喜愛的部分是“鬧海屠龍”的部分。超過95%的人對哪吒“割肉剔骨,蓮花化身”的情節記憶最為深刻。而幾乎百分百的人認為哪吒是屬於道教神仙,是道教的大神。其中最有趣的回答是——他爸是託著寶塔的李靖,長頭髮、還有老婆的人應該不是和尚!

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圖片源自網絡)

其實哪吒的原型很可能是道教從佛教"偷"來的

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摩訶婆羅多(圖片源自網絡)

名稱來歷的源考

“哪吒”之名源於“那吒”,那吒是一個舶來神的名字。是以“努扎爾”(Nuzad)和“那吒”(梵語:Nalakūvara)為原型上加工改撰而成的宗教神仙,從古波斯拜火教傳到印度,再從古印度佛教傳到中國。有兩個證據:

1.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等書中就已出現過。後來跟他老爹一起,被吸納入佛教,在古籍《佛所行贊·生品》中有記載。

2.唐代佛經《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中說:“兒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閣(即毗沙門)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

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圖片源自網絡)

人物原型的相同點

“三頭六臂二足”:佛經《景德傳燈錄》有載:“三頭六臂驚天地,忿怒哪吒撲帝鍾。”《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也載:“忽若忿怒哪吒,現三頭六臂。”東晉之後,佛系已經完成了鬧海傳說與屠龍之說的主要內容框架定型。

“三太子的孩童形象及武器”: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稱那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那吒的記載,如“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那吒捧塔隨天王”等。

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圖片源自網絡)

古籍文獻源考

哪吒在佛教古籍記載和形象確立要遠早於道教關於哪吒形象的記載。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是在西漢末年到東漢時期。在宋朝之前,有關哪吒形象的記錄更多是在佛經或是闡釋佛教人物關係體系的相關古籍裡。如上文所提到的《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景德傳燈錄》等。宋朝開始,佛教發展經歷動盪,開始勢弱。佛、道三家互相滲透、融合,最終的結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尚多愛念經化緣,道士喜歡煉藥寫書。這個時期,娛樂業興起,戲曲、詩詞、小說開始流行於民間市井之地。好多佛教中的人物形象被堂而皇之的“偷”到道教的故事裡,編為神明列等,成了有血有肉的傳說對象。哪吒完全被轉換成為道教的神仙,最大的轉折點是這三本著作的相繼出世:分別是明代許仲琳的《封神演義》,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及清代葉德輝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在這三大著作的渲染和傳播後,哪吒“靈珠轉世、鬧海屠龍、割肉剔骨、託夢建廟、蓮花化身、興周滅紂、打仗殺敵、三首八臂、肉身成聖”這樣具有高度故事性,藝術性,並且親切豐滿的道教神仙形象完全建立。從而家喻戶曉,被世人廣為認可和傳頌。

哪吒是“偷來”的?一查還真是

毗沙門天(圖片源自網絡)

李靖手中的塔——一個不成熟的小佐證

“塔”在佛教裡被稱為浮屠,窣堵波是安放佛物、經文,埋藏和尚的舍利子和遺物的地方。相反“塔”和道教一開始扯不上多少關係。因為道教走的是採藥煉丹路線,你託個丹爐我信,你沒事託個塔,實在很奇怪。並且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即毗沙門天,佛經裡所說的哪吒的父親),手中持的寶物就是浮屠寶塔,這是公認的佛教神靈形象。道教傳說的李靖也是哪吒的父親,也來這麼個託塔的形象,這麼多巧合實在很難讓人不懷疑。

當然,我們並不是在較真誰“偷”誰的問題。中國民族的文化本來就是各種各樣的文化交匯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發展才是正常的現象。我們選擇追尋真相併不是一定要有一個答案,而是在享受追尋的過程,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