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四連跌!新能源汽車市場“退燒止痛

11月11日,中汽協發佈2019年10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

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5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45.6%,降幅遠高於整體車市下的4%。截止目前,新能源汽車已連續4個月下降,前10月銷量目標僅完成63%。

銷量四連跌!新能源汽車市場“退燒止痛

從月度銷量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今年6月份達到15.2萬輛的高點之後,7月份銷量跌去一半,只有8萬輛,8月小幅回升至8.5萬輛後9月份再度回落至8萬輛,10月份持續下降至7.5萬輛。

在補貼新政施行之後,中汽協將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目標從160萬輛下調至150萬輛。但截至10月,銷量僅有94.7萬輛,距離目標仍有55.3萬輛的缺口,最後兩個月達成市場目標困難重重。

“銀十”難敵寒冬

銷量四連跌!新能源汽車市場“退燒止痛

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萬輛和7.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5.4%和45.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5.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3.3%和47.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1.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4.3%和38.7%。

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3萬輛和94.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7%和10.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5萬輛和7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4%和1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萬輛和1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6%和5.7%;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91輛和132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2倍和8.0倍。

銷量四連跌!新能源汽車市場“退燒止痛

同期,我國乘用車銷量完成192.8萬輛,同比下降5.8%;商用車銷量為35.7萬輛,同比增長7.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分析稱,從數據來看,10月車市產銷量較上月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仍較小。這主要受10月乘用車市場消費需求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商用車在各地加快更新淘汰及投資拉動等因素影響。

相較於整體車市銷量降幅有所回升,10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降幅加劇,“金九銀十”市場規律“失靈”。據悉,從6月25日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過渡期結束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降溫。到10月數據出爐,市場也未能回溫抬頭,慘遭四連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分析稱,這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仍與政策緊密相關。他表示,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合資品牌旗下新能源車型的陸續推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加劇。

迴歸市場,退燒止痛

但在中汽協看來,持續下滑的新能源汽車車市不會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造成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認為,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經歷高增長後,開始反思的好機會。

“少了新能源補貼的支持,可以讓我們反思,此前的新能源銷量高增長中,有多少來自消費者真正需求,又有多少用於出行運營車輛。否則,新能源銷量的一路高增長,很容易讓車企甚至是汽車行業產生一種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非常好的錯覺。”許海東表示,經過本輪洗牌,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在明年恢復正增長。

銷量四連跌!新能源汽車市場“退燒止痛

陳士華認為,下半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銷呈現了降幅逐漸收窄的走勢,但影響整體車市走向的因素短期內仍將存在,行業將繼續承壓,企業分化也將更加明顯。若還想靠著“低價”站穩市場,必將面臨虧損的境地,只有真正有技術實力、懂市場規律的企業才能活得下來。

據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正從初期消費的啟蒙期發展到現在的培育期,要進入穩定增長期,培育期十分關鍵。為此,市場要冷靜思考,保持合理的發展步調。市場 “四連跌”也可以幫助市場迴歸理性,讓新能源車企“集體退燒止痛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