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探究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的歷史文化,首先提到的應該是鹽文化。記述最早的利津先民活動,就是躬身熬鹽的忙碌身影。最迷人的景緻,就是鹽灶遍佈的動人場面和百里渠展上空那嫋嫋升起的青煙。如果說河海文化、移民墾荒文化兼容幷蓄,那麼,鹽文化歷史最為悠久,她開啟了利津文明歷史,成就了利津美名,是利津文化的根。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一、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公元前685年,做了齊國相臣的管仲,開始思考富國強兵之策。不久,他那睿智的目光被渤海邊、濟水畔那熬海煮鹽的景象吸引。經過一番考量,他向齊桓公提出了將鹽和制鐵業收歸國家專營的建議。他對齊桓公說:“楚國之所以富有,是因為盛產黃金,齊國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渠展產出的鹽,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以鹽的用量徵稅,國庫豈不豐盈?有這取之不盡的海鹽,還愁國家不富?霸業不成?”管子的政策得到實施,並“設鹽官煮鹽”。渠展之鹽成就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新唐書》記載:“山東煮海之饒,得其地可以富國。”渠展,由此名播天下。

千百年來,研究《管子》“齊有渠展之鹽”者不乏其人,關於渠展的具體位置和區域,多有爭議。但有一點達成了共識,那就是渠展在古濟水入海處。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打開《中國歷史地圖集》就會清楚地發現,這裡所說的濟水入海處,即是現在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明集鄉南望參、謝家灶一帶。清康熙《利津縣新志》記載:“渠展在縣北濱海,古置鹽所。”這裡所言“置鹽所”,是指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設置的掌管鹽業生產的機構。

20世紀70年代的一次考古發現,更加佐證了渠展之鹽主戰場在利津縣的歷史史實。1975年,在利津縣明集鄉南望參村一個叫明灘子的地方,開挖河道的民工挖到了堅硬的陶土片。隨後,這一區域的很多民工都有了共同的發現,有的掘出了陶片、盤子,有的掘出了類似現代人用的罐子狀器皿。聞訊趕到的利津縣文物工作者隨即封鎖了現場,經省文物局專家鑑定,這是一處東周戰國時期的古窯群遺址。經進一步挖掘發現,古窯群遺址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1000米。從出土陶器的用途看,多為煮鹽、濾鹽、盛鹽的器皿,其中以將軍盔為最多。循著這一發現,翻看對照歷史上關於“齊有渠展之鹽”的記述,不難發現,作為遠古時期濟水入海口,不僅鹽業相當發達,而且與製鹽業相關的製陶業也達到一定的規模,為熬海煮鹽提供了物資上的保障。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據長期從事考古與研究的利津縣文化學者王增山先生考證,渠展之鹽分佈綿延100餘公里,分佈在沿海高地和近河流地帶,大約在今山東省無棣縣車王城、沾化縣楊家、利津縣望參門、東營區六戶、廣饒縣東北一代。從地理位置看,古文化遺址的分佈同當時的海岸線走向是一致的。那時這一帶沿海灘塗平緩,蘆葦叢生(古時煮鹽多用蘆葦),河渠遍佈,具有製鹽、運鹽的自然優勢,為熬海煮鹽提供了便利條件。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二、永阜鹽場冠齊魯,鳳凰城盛極一時。幾千年來,歷經煮鹽、煎鹽方式的傳承與改進,沿海灶民一直在努力加大海鹽生產的開發力度,提高製鹽的技術含量。灘曬之法是從明代中葉開始的,據說是福建人傳授的技術。曬鹽較煎鹽而言,生產工序簡化、成本降低、產量大、省工時,經濟價值十分明顯。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清代保留了明代的鹽業制度,只允許專業灶戶開灘製鹽,其他民戶不得染指,故有“民不侵灶”之說。從康熙十六年(1677年)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山東鹽場幾經裁併,最終保留八大鹽場(即永利、永阜、王家岡、富國、官臺、西由、石河、濤雒)。利津永阜鹽場與豐國、寧海合併,組建新的永阜鹽場,產量為八大鹽場之首。場區東西跨度65公里,當時共有灘池446副,其中內潮灘248副,井灘198副。場內設仁、義、禮、智、信五處鹽坨,分列大清河兩岸。利津鹽業盛於昔時。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當年鹽運主要靠水運。大清河,後來是黃河,為鹽運的主要通道。河稱“鹽河”,船叫“鹽劃”,享譽海內外的鐵門關就是當年主要的鹽運碼頭。永阜一帶所產之鹽,由鐵門關裝載,順大清河南上,經利津城東關碼頭,到蒲臺縣城北關稱驗後放行。運銷魯西、魯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的66個州縣,年銷售額達50多萬包(每包320斤),產量居山東省之首。鹽運、漕運帶動了利津經濟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鐵門關碼頭和縣城東關碼頭,車船川流不息,客商雲集,盛極一時。

三、鹽池禁垣“官灶城”。說到利津的鹽業,不能繞過官灶城。官灶城,是官府為保護鹽灶不受潮水侵害,防止鹽被盜運私賣而建築的城池,也稱禁垣。古代鹽業生產由官府統一組織,鹽民灶戶只管生產,官府以非常低的價格收購,統一銷售。官商將鹽轉賣給商販,層層轉手,到普通民眾手中,已是價格不菲。巨大的利潤引來商家覬覦,走私、偷盜、販運私鹽現象盛行。為加強對鹽業生產、運輸、銷售的管理,官府除在生產地設立管理機構派員督查、渡口碼頭加強稽查外,設立禁垣,派兵把守成為不錯的選擇。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官灶城向屬利津縣地,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沾利兩縣劃分界址,始歸沾化縣管轄。《利津縣誌》《大清統一志》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官灶城,利津縣北七十里,舊時煮鹽之所,昔常屯兵於此,因置城戍守。城垣延茅三十餘里,遺址臺階、門垣宛然。城中有棘刺,刺皆向上,名曰‘順王棘’。臺上有古井七十二,唯一井甘冽。土間有一‘鐵櫃’微露,掘之即隱,少頃復見。”


在民間,至今還流傳著一首歌謠:“鐵櫃何時開,但等趙家來。”傳說趙家指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這首民謠為考證官灶城的建立年代提供了口碑資料。舊志中兩說並存,實際上秦始皇應該排除在外,因為在秦代,所謂官灶城所在的今利津縣虎灘、沾化縣官灶村一帶還是汪洋大海,根本沒有建城的前提和條件。而到了唐末宋初這裡已經是沿海灘塗,民眾開始設灶煮鹽。翻看典籍,後漢高祖劉知遠在位時期是公元947至948年,而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代周恭帝而行皇位,是在公元960年,時代差不多。所以,劉知遠或趙匡胤時期建官灶城比較可信。

「學習強國看利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

名噪一時的官灶城後來毀於海潮和戰火。北宋後期,遼金頻繁南侵,包括現今利津在內的魯北地區,成為戰爭的通道。後來,成吉思汗驃悍的鐵蹄又反覆蹂躪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一直到元末明初,燕王掃北,“靖難之役”毀掉了百分之九十的村莊,殘殺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在戰爭中倖存的被稱為“漏刀戶”,一些沒有被完全毀掉的村莊後來以“莊科”、“留舍”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