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現在的4.5%,發生了什麼?

黑夜143126853


近年來,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震驚全世界,2016年第二季度,印度GDP增長超過了9%,躍居世界第一,而美國GDP增速在同期僅有3%;2018年全年,印度的GDP增長率為7.4%,印度也成了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但是進入2019年之後,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呈現斷崖式下跌,印度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為5.8%,二季度GDP增速為5%,三季度GDP增速為4.5%。雖然印度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大多數發達國家,但對於經濟增速一直在7%以上的印度而言,當前的經濟發展確實已經陷入了困境。


印度經濟之所以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存在著很多主原因,從客觀原因上來看,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印度貿易對外依賴程度較高,所以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程度更大。印度的經濟發展本來就是跌宕起伏,現在經濟大環境不樂觀,印度的經濟發展就極為敏感的表現出了疲態。

當然,印度經濟增速猛跌更多是由於主觀原因:一是印度經濟結構合理,印度政府重視第三產業發展,忽視了作為基礎的第一二產業,也就是走路還沒學會就想著飛了;二是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想富先修路,但是印度沒有做到這一點,在進行生產和消費的過程中,大多數成本都耗費在了交通上,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印度在國防軍事上投入了太多,印度經濟雖然保持了幾年的高增長,但始終還是屬於“年輕”的國家,既然年輕,就要不遺餘力發展經濟。而印度卻在經濟剛起步的時候加大國防軍事投入,印度政府2019年在軍費上的投入已經達到了649億美元,佔GDP總量的2.55%。如果國防實力因此提高了也還好,可是印度注重購買其他國家的軍火,而不是把錢花到自主研發上,導致軍工體系也得不到發展。經濟還沒發展起來就盡花些冤枉錢,經濟增速不下滑都難。


國際視角淺說


為了更好地說明印度的經濟都是淚,福垊特地編輯了下圖。福垊為您簡單分析一下這張印度經濟增速形勢圖。福垊發現,印度GDP季度增速,在2016年第二季度,達到了最歷史最高點9.4%,到了2017年第二季度時,GDP增速急降到6%。雖然之後GDP季度增速有所提升,但更悲劇的是,從2018年至今印度GDP季度增速,竟然連續七個季度一降再降。印度的季度增速也從8.1%降到第三季度的4.5%,其增速到下降到了2013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新低,馬上要跌破2013年第一季度4.2%的新低。

印度這個世界第六,亞洲第三的經濟大國,統計出GDP增速只有4.5%時,其朝野慌了,印度總理莫迪(英語 Narendra Damodardas Modi,印地語:नरेन्द्र दामोदरदास मोदी)驚呆了。說好的莫迪老仙法力無邊的,說好的莫迪經濟學,怎麼法力無邊變成一籌莫展,莫迪經濟學變得不經濟了呢?福垊認為,這並非是印度經濟的下滑,而是印度經濟增長率降低,換句話來說,印度的GDP漲得幅度小了,但還是在漲。只是漲得有些差強人意而已。

印度的季度增長率從9.4%降低到4.5%,再差0.1%就降了5個點,這個5點跑哪裡去了,印度到底發生了什麼?

  • 莫迪無力與議員睡覺。

印度人的印度夢就是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可漲速讓印度的專家都坐不住了。《環球時報》報道的是來自印度的經濟、貿易、稅務等領域的五名專家,福垊推斷這五名專家可能來自外貿、財政、稅務、金融、工商等領域,印度的專家經過在電臺的研究、討論,達成一個共識,莫迪經濟學不經濟,都是莫迪的錯!莫迪雖然沒有表示甩鍋,但他手下的財政女部長尼爾瑪拉.西塔拉曼很認真地為莫迪洗地,鼓勵大家振奮精神。她滔滔不絕、大聲疾呼,的確是洗了一屋好地!

對此,遭到反對黨的強烈抨擊,他們認為印度的經濟增速如此之低,都怪莫迪。讓福垊忍俊不禁的是在財政女部長和反對黨獻計獻策時,他們身後的聽眾都在做白日夢,真的是在做白日夢啊,大部分都睡著了。福垊驚呆了,事關印度經濟大業,議員(官員)們怎麼就那麼麻木那麼困?這也太尸位素餐了,比濫竽充數可怕多了。這大概就是印度經濟漲速降低的原因之一吧。

  • 前總理曼莫漢.辛格的高見

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認為,印度經濟之所以漲得不過癮,是因為莫迪的出臺的政策不給力,而印度國民又認為不靠譜,缺乏對政策的信任和充滿希望。看看辛格這刀補得多有水平,辛格還強調,莫迪的政策出臺又不講真話,缺乏可行性。辛格復甦經濟的妙招是,印度政府應該取得人民的信任,尤其是要增進官與民,民與民之間的信任,激發人民的熱情。不然,再這樣下去的話,人口比例很大的年輕人、農民還有窮人將是致命的打擊。

  • 印度媒體《今日印度》分析的原因

《今日印度》認為:消費疲軟、投資放緩、出口緊縮、信貸增長、市場低迷。他們的分析有些專業,而且福垊也沒搜到相關的具體信息,怕說多露怯。這個出口緊縮,福垊倒了解一點兒,因為美國搞地方保護主義,玩逆全球化的政策。不是經濟制裁就是提高關稅,而且還“傳染”給其他國家。印度的對外貿易也是一大收益,攤上這樣的局勢,印度到是想提高增長率,可莫迪也只能大呼:同胞們,老仙做不到啊。

  • 莫迪的老仙發力了,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困境。

我們是基建狂魔,印度直接拿來主義,在未來五年通過大力發展基建,來增加就業,擴大內需,提高消費,加大投資。從而,刺激經濟的增長率走出低迷,再創佳績。印度的財長部長尼爾瑪拉.西塔拉曼表示要用100萬億盧比(約合1.39萬億美元,約摺合人民幣9.8萬億)廣泛加大對基建的投資。這麼多錢,印度怎麼拿出來呢?估計又要超發貨幣了,到時候GDP是加油了,可CPI那就要火上澆油了,您信不信?莫迪老仙,您可知道印度人均GDP只有錫金、不丹的三分之二啊。


福垊


所謂的莫迪經濟學,我採用了直接音譯為中文就是:莫的經濟學。也就是那根本不是經濟學,只是莫迪在印度發起的一場大躍進似的經濟運動。

放眼全世界,像莫迪那樣搞經濟的,屈指可數甚至是絕無僅有。

首先,他上臺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變GDP的算法,連牛屎馬糞都納入了GDP的核算和統計,於是乎印度的GDP數據立即像抹了印度神油一樣硬,直翹翹的豎起來了。

立竿見影,印度經濟增長率增加了2%。2%呀,美國的國家GDP的增長率也不過百分之二點幾而已。在國際上,印度是拿了一個漂亮的成績單,一副要成為全球增長第一的樣子。

問題在於,國內的實際增長和產出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印度人們在一遍歡呼後,繼續過著並沒有任何改變的日子。

第二個大動作,莫迪出臺了廢鈔令。莫迪認為那些有錢人、腐敗官員擁有太多大額鈔票,只要限期廢掉那些大額鈔票,就會導致那些見不得光的鈔票成為廢紙。變相的打擊了腐敗和實現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

從一般邏輯來講,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這個一般邏輯只適用於一般老百姓,卻並不適用於政治經濟學範疇。

莫迪辦事倒是雷厲風行,說幹就幹,結果可苦了那十幾億下層老百姓,天天亂哄哄的拿著手上拿幾張將要變成廢紙的可憐巴巴的鈔票,日夜排隊換鈔。而那些真正的有錢人可以通過VIP通道輕鬆完成兌換,那些見不得光的錢都通過地下錢莊洗白再兌換給銀行了。

廢鈔令最大的收穫是勞民傷財,無故增加社會成本,物價大幅波動。莫迪想將那一部分見不得光的錢消滅,搶劫成為國家財產的願望也就落空了。

有這樣一個想起一出是一出,完全忽視物理定律、經濟規律的人運動式的搞經濟,印度的經濟要不下滑才是一個奇蹟。


謝金澎


一種錯覺:中國行,我也行?

近些年,中國的成功,給了全球很多發展中國家一個錯覺:中國行,我也行。

當年被八國列強胖揍,窮的當褲子的中國,以改革開放就發展起來了,我憑啥發展不起來?

而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經過三十年的洪流奠基,已經是一個實打實的工業國。

198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佔GDP比例為48%,其他工業強國德意志的比例為40%,日本為38.35%,而印度只有25.36%。

可能你要說,美國也才25.7%呀,我印度也不差呀,可是美國工業產值佔比較小,是建立在三大因素上:①GDP冠絕全球,領先德日英一個數量級,美國工業增加值雖然佔GDP比例較少,但絕對值仍然是全球前三;②美國工業增加值佔GDP較少,是建立在全球貿易霸權的基礎上,美國掌握品牌、研發、設計,而將利潤低的代工製造部分轉移給了當時的亞洲四小龍,美國仍然獲取了工業生產中最大部分的利潤;③美國曾經是工業化的,工業增加值曾經佔GDP的60%-70%。

而印度,是GDP數額大,還是有能力只做工業頂端,把代工轉交給發展中國家呀?還想依靠軟件外包和醫藥等服務業實現彎道崛起,只能說沒有美國的命,得了美國的病。

事實上,一個國家經濟想要崛起,必先工業化,後商業化,用工業化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充沛的能源供給,大量高素質的工程師、職業工人以及足夠有支撐力的農業。

工業化結束後,才可以在夯實工業基礎上,進行商業化和市場化,創新出高科技產業,生產出海量的商品,發展出高度繁榮的服務業,畢竟高科技和服務業,都是加速財富流動、分割和交換,而不直接創造財富,直接創造財富的只有農業和工業。

所以,工業基礎不牢,經濟發展就地動山搖。

一個內傷:沒有完成工業化,機遇來了抓不住

印度呢,工業增加值佔GDP比例,長期徘徊在30%,即使給予印度了市場,給了它外國投資,它也不能利用本身強大的工業能力,快速轉化為有競爭力的商品。

印度在1995年就加入了世貿,比中國早6年加入全球分工系統,為什麼它沒有成為世界工廠,反而讓中國捷足先登?

原因就在於印度空有繁多的人口,它沒有強大的工業,或者說沒有龐大的工業基礎,面對全球商品需求,它內有餘而力不足,更可怕的是,加入世貿,反而被歐美日韓攻佔了內需市場;而中國一旦加入全球市場,就把自己本身強大的工業基礎轉化為海量的商品,加入世貿,釋放了中國本身已存在的工業生產力。

一個事實:印度從沒有真正的高增長時代

事實上,如果我們去看印度歷年GDP增長率,會發現印度增長率高一段,低一段很正常,這是印度經濟的正常週期,並沒有因為莫迪大仙的改革而發生本質改變。

事實上,由於印度沒有完成工業化,無論是它加入全球市場,還是西方增加對印投資,印度均未出現過真正的高速增長,像中日韓那樣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可以高達15%以上的黃金年代,對印度來說,增長個8%以上,就能把牛皮吹破了。

一個迷思:為什麼印度沒有工業化?

這個原因很多了,如種姓制度、土地私有化、分散民主制、沒有統一的市場等等,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印度想要進入10%以上的高速增長,真正的崛起,至少缺少了兩個關鍵步驟-土地革命和工業革命。

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崛起都經歷了這個過程,印度想要直接越過,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第十經濟觀察室


印度一直是一個比較神奇的國家,而且很多印度網民自我感覺都比較優越,甚至連一些政客也自我感覺優越。比如1998年印度前總統阿卜杜勒.卡拉姆曾經預測,到了2020年,印度將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然而現在距離2020年只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印度超級大國的夢想肯定是要破碎的,更讓印度感到尷尬的是,2019年印度的經濟下滑是非常明顯的。

過去十幾年印度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憑藉其龐大的勞動力人口以及市場,印度經濟一直處於快速上漲的態勢,再加上莫迪上臺之後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印度經濟走向了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從2003年之後,印度經濟基本上每年都保持7%左右的增速,有的年份甚至達到8%以上的增速,最近兩三年印度甚至已經超過了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

然而進入2019年之後,印度的經濟增速卻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根據印度有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7月到9月),印度GDP增速已經跌至4.5%,低於市場預期的4.7%,並創下26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如果考慮到2019年上半年印度經濟增速下滑到5.4%,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2019年印度整體GDP的增速大概是在5.2%~5.3%之間,這個增速相較於2018年下降了1.6個百分點以上。

為何印度的經濟進入2019年之後會出現突然下滑呢?這裡面我覺得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受到全球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

進入2018年以來,全球整體經濟環境都不太樂觀,特別是進入2019年之後,隨著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表現都不太理想,出口下滑是普遍現象。

比如2018年印度出口商品總額為3260億美元,同比增長9%,進口商品總額為5110億美元,同比增長14%。但從2019年上半年印度公佈的數據來看,2019年前6個月,印度對外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156美元,美元名義下同比增長只有0.6%,其中出口商品1668.7億美元同比增長2.5%,進口商品為2491.2億美元,同比下降0.7%。

第二、印度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印度比較落後但是服務業比重卻第二產業比例還高。

從全球很多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來看,大多數國家都是從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社會,再到現代化社會。在這一過程當中,剛開始時候農業佔GDP比例是比較大的,到了工業時代,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是比較大的,只有一個國家到了發達的現代社會之後,服務業佔比才會比較大一些。

但是印度的經濟發展過程有點讓人看不懂,目前印度經濟相對來說是比較落後的,2018年印度人均GDP只有2015美元,排名世界第158位,這個人均GDP排名跟非洲一些落後國家差不多。

但是奇怪的是印度經濟處於相對比較落後的階段,但國內的服務業佔比卻非常高。目前印度服務業佔GDP比重超過50%,而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卻不足20%,這個經濟結構跟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是一樣的。相當於印度還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就進入了現代化進程,但是這種經濟結構,我認為對印度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對於一些落後國家來說,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想要靠服務業來拉動經濟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最終還是要靠製造業來拉動,特別是持續不斷的投資來拉動經濟的發展。

比如2019年印度因為汽車銷量下降導致汽車行業減產,這直接導致印度製造業增長率從一年前的12.1%跌至0.6%。

第三、投資放緩。

最近幾年印度經濟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資企業的投資。特別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世界工廠進行產業升級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外資企業都跑到了印度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去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

比如2018年印度獲得國外直接投資總額就達到377.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是進入2019年,特別是2019年下半年之後,很多外資都開始大量流出印度。據有關數據統計,從2019年6月份開始,印度股市就出現了大量的外資外流,6月份開始就出現了45億美元的外流,創下了20年最大的季度拋售。

股市外資流出只不過是印度整體外資走向一個表現而已,實際上進入2019年以來印度對外資的吸引力是有所下降的,比如截止2019年6月份,印度累計吸引的外資投資只有168億美元。如果按照這個增速來看,2019年所吸引的外商投資有可能比2018年還要低。

除了外商投資表現不理想之外,印度國內的投資也有所放緩,比如2019年有些印度開發商就削減了大型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其他項目,這不僅僅直接影響到GDP的增長,也損害了就業和工資。

第四、大規模的銀行改革導致信貸投放縮減。

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都離不開信貸的投放,特別是對於新興經濟國家來說,銀行信貸對刺激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明顯的。進入2019年以來,印度進行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銀行改革措施,比如對國有銀行實施精簡和現代化改革,把原來的10家國有銀行合併為4家。改革的過程當中銀行的問題不斷暴露,銀行信貸削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經濟的增長。

第五、債務問題。

債務問題一直是印度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不確定因素。據有關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印度政府債務,印度的外債規模大概是1.4萬億美元左右(包括中央公佈的外債、各邦政府以及企業全口徑外債總和),外債規模佔印度GDP的比例超過50%。如果把其他債務計算在內,目前印度政府總體債務佔GDP的比重甚至已經超過65%的國際警戒線。

而目前印度的外匯儲備就只有4200億美元左右,2018年財政收入只有5440億美元,光外債利息佔財政收入的比例就達到20%。

可見印度當前面臨的債務壓力是非常大的,也正因為如此,印度也被一些評級機構下調了信用評級。比如2017年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就將印度的主權信用評級評為Baa3級,這是該評級當中最低的評級。

所以過高的債務壓力已經成為了印度經濟發展過程當中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第六、印度國內一些體制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

前面我們也說了,最近幾年印度經濟之所以取得迅猛發展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個外商的投資,但是對於一個大國來說,真正要實現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最關鍵還是要激發國內的增長潛力。

雖然最近幾年印度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貨幣改革以及稅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對於推動印度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但是目前印度國內仍然有很多問題影響著印度經濟的發展,比如土地私有制問題,基礎設施問題都是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貸款教授


三年前,印度的經濟增長率約為9%。現在,擴張速度已降至這一數字的一半。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7月至9月季度僅增長4.5%,是2013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去年同期GDP增長7%,上一季度增長5%。經濟增長已連續六個季度下降,這部分歸因於印度工廠最近的疲軟。上一季度製造業萎縮了1%,而去年同期增長了6.9%。農業的增長率減少了一半以上。而且這種趨勢似乎仍未停止。



在過去的一年中,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出現了麻煩。該國的汽車部門已經裁掉了數十萬個工作崗位,據報道,由於需求放緩,像聯合利華這樣的消費品公司開始大幅度削減價格。自5月份以壓倒性優勢贏得連任以來,莫迪和他的政府一直在努力促進經濟發展。他們放寬了法規,為初創企業推出了減稅措施,並提供了更便宜的住房和汽車貸款,以及其他措施。印度儲備銀行也一直在降低利率,並且有可能立即採取行動。但是這些政策沒有成效。反到造成的一場2億人大罷工。印度前景依然黑暗。


經濟愛好


最近20年西方媒體一直想把印度吹捧成與中國媲美的經濟明星,但印度經濟發展不穩定,容易大起大落,2008年經濟危機、2014年的歐債危機以及2017年的“廢鈔令”,印度都曾經遭遇過比較明顯的經濟減速問題。

進入2019年度,畫風突變,印度經濟再度減速,今年一季度印度經濟增速跌破6%,為5.8%;二季度進一步放緩至5%;而第三季度再度跌破5%關口,僅增長了4.5%,三年前,印度某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甚至超過9%,而去年印度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經濟體當中增長最快的國家,沒想到今年的表現會這麼糟糕。



本次印度經濟增長放緩,各項經濟指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比如製造業出現了1%的萎縮,農業僅增長2.1%,建築業增速也只有3.3%,製造業萎縮,企業投資放緩,內需不穩的同時,失業率走高,而且由於國際環境複雜多變,貿易戰危機四伏,導致出口受阻等,這是印度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



前幾個月莫迪還信誓旦旦的說到2024年,印度GDP要達到5萬億美元,想實現這個目標,印度GDP增速起碼要達到兩位數以上,目前看來,可能性越來越低了。不知道印度這一次會採取什麼措施來提高經濟增長率?不會又再次修改GDP統計方法吧?這可是有“前科”的,我們還是靜觀其變吧!


錦繡中源


經濟增長率為4.5%,是全球多各國夢寐以求的經濟增長率,這個數據放在美國、日本、韓國或者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是幾十年都不曾見過的高增長率,但這個數據如今在印度,卻被很多人耿耿於懷!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十位數的增長率!



不過從去年的9%,到今年第三季度的4.5%,印度的經濟增長率的確陷入了腰斬,為什麼印度經濟增長率會有如此大幅度下滑呢?



印度經濟前幾年以較高的速度快速擴張,但印度經濟結構存在問題,難以實現持續的高速增長,因此出現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符合預期。



印度經濟難以持續高速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自2018年美國挑起了全球貿易爭端,讓國際貿易增長陷入停滯甚至倒退的區間,印度這類剛剛開始進入國際貿易的新興經濟體,難免會首當其衝的受影響。



第二,印度的基礎設施相對較差,曾經預期的承接勞動產業並未青睞印度,而是湧入東盟基礎設施相對較好的國家,印度的相關配套政策也極不健全,對外資投資限制比較多,很難形成大規模的產業。



第三,印度從去年開始,就主動挑起平息已久的印巴關係,讓印度的安全環境受到影響,而全球格局的深度調整,讓國際投資者趨向於將資金投入美國避險,讓印度吸引國際資本投資的能力更是雪上加霜。


涇水書生


印度制訂了很多宏偉目標,比如2024年之前GDP總量由目前的2.7萬多億美元增至5萬億美元。為此,莫迪政府還進行了多項規劃,計劃未來5年內投資1.4萬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國有企業私有化等,希望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以達到預期經濟目標。

不過,印度經濟遠沒有莫迪預想的那樣,而是增速連連降低,並不斷快速放緩。據印度中央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以來,印度第一季度經濟發展速度跌破6%,僅為5.8%;第二季度又創新低,僅為5%;如今,第三季度的數據也已出爐,降到了只有4.5%。而到2024年之前經濟總量達到5萬億,增速必須一直保持在9%以上,印度還能做到嗎?

很顯然,印度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其實,莫迪政府早就應該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畢竟,印度經濟結構很不合理,缺乏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比如,印度工業體系很不完善,很多對GDP貢獻較大的產業印度缺失,或發展的不好。印度的基礎設施還非常落後,這都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嚴重製約。印度的農業也相對落後原始,機械化程度不高,大批青壯年勞動力都從事農業生產,效率不高,也創造不出多少價值。

印度雖然很落後,但又非常保守,不願進行廣泛的開放和引進外資,害怕衝擊本國脆弱的產業。本來,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對於印度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遇,不僅會讓經濟發展提速,還會促進印度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相關參與國家都準備簽署該協定的情況下,印度最後打起了退堂鼓,拒絕參加了。理由就是印度企業普遍反對,害怕外國商品的湧入會衝擊他們,導致本國企業無法生存等。

如此害怕競爭,安於現狀,這導致印度企業效率低下,生產成本較高,質量還上不去,所生產的商品根本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出囗經濟並不發達。而印度貧困人口太多,消費能力有限,富人又都去購買外國質優價廉的商品,印度企業普遍陷入困境也就是必然的了。

除了以上這些,印度政府為了讓經濟數據更好看些,調整了統計方法,有人戲稱印度甚至把牛糞都計入GDP中。當這些所有該統計的數據一項不漏的全部加進去後,而主要的產業還是沒有大的發展,經濟發展數據斷崖式下跌也就不可避免。

早在十多年前,印度前總統卡拉姆喊出了一個響亮的戰鬥口號,宣稱印度會在2020年到來之際成為超級大國。這一口號令多少印度人熱血沸騰,他們渴望2020年新年那一天的到來。可就在2020年到來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印度統計局不識時務的發佈這樣的經濟數據,讓印度人情何以堪呢?

(討論經濟發展,印度議員睡大覺)


高山流水116820061


被腰斬的感覺一定很難受,但這也許不是印度GDP真實數字的被腰斬,而是在真實國民總產值下降兩個多百分點的基礎上,那個國家統計局的官僚,別有用心的剔除了牛糞等GDP數字,他這是在有意的摧殘政府的業績,不知道他是那個黨派的鬥爭搶手,印度人民不應該聽信這種數字的蠱惑,而繼續堅定的支持政府,帶領他們向更高的GDP目標跳躍。



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已經堅持了20多年,前幾年還曾一度達到兩位數。同時也應該承認這兩年的印度,發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卡脖子伸不開腰的問題,為了保持GDP數字不下降的過快,政府還把農民作為燃料撿的牛糞,還有建成了一萬多套廁所等產品項目計入了GDP數字,但是是無論怎麼說這些也都是實際存在的產品,遠比經濟總量第一的美國,用債務堆砌GDP真實的多,那位統計官僚的這種手段確實有失公允,值得懷疑。


政府的的政績不容置疑,在印度的那種國情條件下,帶領13.5億多人民,讓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有如此快速的增長,已經實屬不易,如果那位統計官僚,確實有意用這種數據去詆譭政府的政績,好像就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印度的人口基數是足夠龐大,而且還有平均不到30歲的年齡結構的,龐大年輕勞動力資源的巨大優勢,低薪酬的成本優勢,這也確實是個支撐經濟發展的巨大優勢。

但這個龐大的勞動大軍,絕大部分從事人畜結合模式的農業產業,絕大部分只能用官方文字書寫自己名字,就不算文盲的知識水平,依靠這種水平支撐的勞動力素質,生產效率,能夠創造出人均兩千美元的GDP數字,有多麼難能可貴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在加上種姓等級,性別等級,民族等級,宗教等級秩序;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區間的利益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造成的對政府領導力執行力,國民行動力發揮的制約,政府能夠做到如此的難度可想而知,換誰來又當如何?



因此印度人民不應該被這種統計數據而迷惑,堅定的支持服從政府領導國家更快的發展,實現政府在2023年把印度人送上月球,10年內把GDP數字發展世界第三,讓印度成為世界響噹噹一級,登上超級大國的寶座,光彩照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