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中國詩歌 | 頭條詩人 | 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中國詩歌 | 頭條詩人 | 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 Abiodun Olaku 畫作

從別人那裡

打聽到了自己的消息

中國詩歌 | 頭條詩人 | 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詩歌不能僅靠詞語的堆砌,意象的頻繁轉換來達成,那可能看起來很美,像一份包裝精美的禮物擺在面前,讓人有拆開的慾望,但當你層層剝開,發現內裡空虛是會感到失望的。從張常美的近作中,我們能讀到一種結實而綿密的東西,一種緩慢的耐心,那是屬於生活的質地。語言所指向的地方,逐漸清晰而聚焦起來,詩意在一種看似平淡而樸拙的表達中,如靜水深流之中的靈光閃現。

—— 本期薦讀:熊曼


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組詩)

張常美

在日子裡

我住的這間房子不是這棟樓的中心

這棟樓也不是這個小區的中心

小區的中心是一個小噴泉

每到中午,音樂響起

水花會準時濺滿孩子們嬉戲的臉

彷彿這些孩子才是宇宙的中心

連陽光也追著他們四處亂跑

而看護孩子的老者們在皺紋裡藏的太深了

陽光也懶得把他們從樹蔭裡翻揀出來

他們端詳著孩子的目光讓人心驚

那裡彷彿一個黑洞

有一種攝取時光的能力

那裡模糊一片。既沒有中心,也沒有邊緣


使 命

縴夫們拉著一艘龍舟,在深陷黑暗的群峰中穿行

遠遠望去,那座光明的宮殿像是自己在漂移

縴夫們拉著一艘龍舟,在林木蒼翠的群峰中

埋著頭穿行。什麼也不看

木頭裡歡樂的日子與他們毫無關係

沒日沒夜。好像,他們只是為了把這堆木頭送回群山

在流水快要斷掉的峽谷中

他們就用汗水續了一程。又續一程


黃昏真美

遠遠地,看見另外一個人

和我一樣站在湍急的水邊,很久了

有些隱隱擔心。然後

假裝隨意散步的樣子

靠近他,那麼輕易

晚風吹動了他懸在腰間的一串鑰匙

清脆的聲音。我安心下來——

他是個帶著家出來散心的人

我沒帶鑰匙

在他回頭看我的時候

只好掏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片

假裝笑著發給誰,並大聲說:你看,黃昏真美!


我希望我有這樣的手藝

我喜歡看著那些專注於活計的手藝人

他們滿身塵屑、油汙……

咬著牙、沁著汗,頂著風、冒著雪……

一絲不苟的樣子

我希望我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能自食其力。也不用巴結誰

我們相互扔一支菸,點上

也不說話。倚著一件彷彿永無完成的東西

鐵的、土的、木頭的、水的……

休息一會兒。我喜歡他們的葷段子

——總是調侃那個乾的稍微慢了些

順手把煙夾在耳朵上,又繼續埋頭幹著的人

這段子爛熟的像是一種慰藉

一粒止痛藥。每次都能找到其中的一個苦命人

我喜歡,如果哪天某個人沒有來

其他人仍舊埋頭幹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昨日電話有記

以前,我們年少

從來不看老天的臉色行事

有時候不管不顧

衝出屋子,才發現外面下著瓢潑大雨

有時候故意抵著風

往它深處走

後來,我們越來越膽怯、隱忍,察言觀色

好像變成了一張紙

在雨中會溼,在風中會飄起來

在人群中就會被塗抹或揉皺

年近四十。我才知道

我們既不是少年時雨水打不溼的人

也不是後來風會吹遠的那張紙

我們是近乎被遺忘的透明

雨水穿過,仍在繼續下墜

昨天雨中有人打電話問我最近怎麼樣

然後說起天氣

我居然激動不已,並在窗戶前想起以上內容

像是從別人那裡,我才打聽到了自己的消息

我當然應該說很好。然後

謝謝他……


安慰別人就是安慰你自己

我們不厭其煩的語言仍舊不能

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我們的路也不會把他領進一座花園

在盲人那裡,我們的表達

遇見了啞巴一樣的麻煩

美以不同種方式傳遞給所有人

——活著的和死去的

是什麼阻斷了我們對秘密的分享

你嗅到的是什麼

而他摸到的又是什麼

有人在花叢中落淚了我們卻不知道為什麼

有些花手舞足蹈

哪個方向吹來的風也不能使它們平靜下來


空虛的秘密

樹葉已經落光了,風還是搖個不停

莫非樹上還有什麼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而風認得出來

我不能確信這一點

哪怕夜深人靜的時候

也會豎起耳朵

總能聽見嘎吱嘎吱的響聲

好像有什麼

正費力地一圈一圈絞緊那棵樹

當我一遍一遍望出去

卻只有黑暗

——終有無法忍耐的一天

從那棵砍倒的樹裡

我發現了秘密

——樹木在往高處奔跑。每一段記憶

都那麼均勻而結實

哪怕是去年剛剛長出來的那個新枝條


詩作者

張常美,1982年生,山西代縣人,居大同,地質隊工人。曾獲第十七屆華文青年詩人獎。

中國詩歌 | 頭條詩人 | 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 Abiodun Olaku 畫作▼

Abiodun Olaku,尼日利亞人,生於1958年。在大學裡,Olaku形成了一種高度現實主義的風格。他的技術精準和才華使得尼日利亞大師尤瑟夫 · 格里洛將他描述為“首席”。他對逐漸減少的光線的敏感處理,完美地捕捉到了黃昏的縈繞不去的特質。

中國詩歌 | 頭條詩人 | 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頭條詩人是《中國詩歌》紙刊堅持了十年的名牌欄目。2008年設立以來,每月刊發一位實力詩人的作品,已累計刊發

120位。並從中誕生了10屆聞一多詩歌獎得主。

2019年伊始,我們決定換一種玩法。每個月由《中國詩歌》編輯部初選出4-5位當下實力詩人的詩歌,發佈在《卓爾詩歌書店》微信公眾號“頭條詩人”欄目上。月末由讀者投票+嘉賓評選的方式,產生“月度頭條詩人”。投票情況作為重要參考。

“月度頭條詩人”將獲得獎金2000元,成為年度“聞一多詩歌獎”候選人。未能成為“月度頭條詩人”的,組詩作品也將擇優在《中國詩歌》紙刊刊發。

中國詩歌 | 頭條詩人 | 張常美:讓一個盲人認識一朵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