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兒童早期教育教什麼?

虞永平:兒童早期教育教什麼?

孩子要不要上興趣班?是不是從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開發才會更有利於他的未來發展?該不該早一些對幼兒進行特長教育和定向教育?不管是幼教工作者還是家長,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誤區,這也是當前早教市場亂象叢生的根源之一。為了正本清源,更好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層次剖析,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虞永平。
  專項訓練對幼兒來說是極不合適的
  記者:
  在當前的早期教育市場上,幼兒美術、英語、跆拳道等興趣班熱鬧紅火,孩子有必要參加這些興趣班嗎?
  虞永平:
  幼兒在什麼年齡段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可以學習什麼,在教育上應該做些什麼,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裡說得很清楚了,廣大幼兒園教師、幼兒家長和其他幼兒教育從業人員都應該以這個文件為指南。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科學育兒,確保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童年快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基礎,是前提,也是指針。


  幼兒園教育應以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方向,注重幼兒的素質教育,關注幼兒的全面成長。因此,數學、語言、美術、音樂、科學、運動等都應是幼兒園重要的課程內容。幼兒園教育應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區域活動,並採用小組、個別等靈活的學習形式。因此,孩子一般意義上的興趣在幼兒園是能夠滿足的,不需要專門開設興趣班。至於英語、跆拳道、珠心算、國學等不是幼兒這個年齡段該學的內容,我們不主張搞這些方面的興趣班。個別孩子在藝術上有特殊興趣和需要,幼兒園教育又無法提供,也可以通過社會機構得到滿足。但前提是,這些社會機構必須真正是專業的,對孩子和學習內容要有科學的研究,嚴防利益至上,蠱惑家長,逼迫幼兒,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記者:
  有些早教機構宣傳說,讓孩子早一點進行某些方面的專項訓練,有助於未來更好地強化這些特長,是這樣的嗎?
  虞永平
  人的有些能力、官能是需要適度保護的,超越了規律就要承擔後果。對幼兒的教育要根據幼兒的成熟狀態,不能操之過急。專項訓練對處於人生髮展初期的幼兒來說是極不適合的。幼兒的身體和心智還沒有達到需要專項訓練的程度,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最合理的途徑。兒童的身心發展遵循自然的法則,逾越這個法則,就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身體動作是如此,心智發展也是如此。

  提前教育對幼兒有損害,對幼兒的童年也是浪費。一項幼兒並不具備充分學習條件的內容,需要幼兒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訓練,而到了具備條件學習的年齡,很快就可以掌握。也許成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對幼兒多多少少都有些價值,這是注重了絕對價值。但幼兒教育還要判斷相對價值,要判斷教育付出的代價,要判斷哪些內容更適合3-6歲的孩子學習,哪些內容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而超前的學習一定不具有相對價值。


  記者
  超前教育的確不利幼兒成長,但當前許多心理學專家都在嘗試把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學前教育,而且這些研究也大多能獲得充足的民間資金支持。但這些課題組大多是想通過研究研發出相關設備,用於測試幼兒在哪些方面有特長,以便重點提前培養。您對此怎麼看?
  虞永平
  教育是以心理科學為依據的,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能作為教育依據的不是一時一事的心理學見解,而是得到證實的科學,教育工作者不能因為心理學的某幾項研究或某幾個測試數據就手忙腳亂、狂追猛跟、趨之若鶩,不然就可能會毀了教育科學;二是心理科學只是教育學的依據,不是教育學本身,而且心理學只是教育學的依據之一,更不是直接的教育內容、方法和策略,教育科學有自己的價值、邏輯和系統,任何其他學科的理論要進入教育領域都要經過教育科學的過濾和選擇。真正的心理科學也不會簡單地對教育指手畫腳,這兩門學科各有自己不同的責任。


  關於多元智能研究和測試,只是心理學的課題,作為研究未嘗不可,但能否作為教育的依據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多元智能理論有可取之處,它改變了傳統的智能觀,引發人們更廣泛地關注人的發展向度。但我堅信,這種理論所追求的絕不是隻關注優勢的智能、放棄不足的智能,我們不能因此而使幼兒園教育變成特長教育。使幼兒獲得全面和諧發展是我國學前教育的基本目標定位,教育所要追求的是讓各種智能都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使長者更長、短者變長。我們不能做違背多元智能本意的事,不能做提前教育的急先鋒,提前教育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要借鑑心理科學的優秀成果,但不能追隨危及幼兒全面發展、科學發展的偽科學。
  記者
  在潛能開發過程中,所有的潛能都是積極的嗎?人一旦具備了某種潛能,是否就會一直擁有?
  虞永平
  說到潛能,不得不提到美國分析哲學家伊斯雷爾·謝弗勒。他的《人類的潛能》一書,就是從哲學的角度對人類潛能的概念進行批判性分析與重構。其實,除了哲學,其中不乏生理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分析。謝弗勒對“潛能穩定不變”、“潛能可以和諧實現”、“潛能均有價值”這三個神話進行了界定和批判。從謝弗勒的研究可見,潛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顯現的潛能以後可能會弱化,今天沒有顯現的潛能以後可能會顯現;當在著力實現一種潛能時,有可能在扼殺別的潛能,人的能力之間有相互促進的一面,也有相互影響的一面;並非所有的潛能都是積極的,潛能既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惡的,對潛能需要作價值判斷。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整體不能片面定向
  記者
  過早進行定向教育會對幼兒成長產生哪些影響?幼兒興趣培養和特長教育、定向培養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虞永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學前教育是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關注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興趣,不是指單一的興趣、特殊的興趣。興趣是全面發展的動力和催化劑,不是片面定向教育和特長教育的代名詞。
  早期特長教育、定向教育是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重大幹擾,偏離了我國學前教育的基本方針。從現實的角度看,幼兒將有限的時間過多地集中於某項或某幾項內容的學習,必然會弱化其他內容的學習,導致幼兒發展失衡。事實上,幼兒處在人生髮展的起步階段,幼兒的學習是啟蒙性、奠基性的學習,幼兒的不同發展領域之間是存在關聯的,如果不是忽視了某些領域的發展,所謂的特長也不可能真正發展起來。我們可以創造條件滿足幼兒進一步的興趣和特殊的興趣,但不必給幼兒確定人為的“特長”和訓練方案,更不必為所謂的特長而犧牲了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因此,《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記者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孩子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該如何處理好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之間的關係?
  虞永平

  注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是人類最具生命力的教育信條之一,這也是衡量教育之所以是科學的重要砝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徵。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我們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全面發展不是要所有的幼兒以同樣的速率和在同樣的領域達到同樣的水平,也不是要讓每一個幼兒在不同的發展領域達到同樣的水平。和諧容納差異,差異顯現和諧。每一個幼兒在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特殊的節奏和路線圖,科學的幼兒教育就是要關注、瞭解和理解每一個幼兒的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幫助,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新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