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张居正,明朝政治家,改革家。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在万历年间辅助万历皇帝进行了改革,也称为“万历新政”、“张居正改革”。关于张居正改革究竟是有中兴了明朝还是加速了明朝的衰败,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支持者认为张居正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改革政治家。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国家财政得以集中管理,有效的杜绝了明朝地方贪腐的问题。而且也使得明朝官场风气为之一清。但反对者也认为张居正的改革并不彻底。反而激化了明朝社会矛盾。加速了明朝的衰败。你很难说张居正的改革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但可以很明确的是张居正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改革最终化为了泡影。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都说大才之人天生异象。张居正也是如此。据说张居正出生前他曾祖父梦到水瓮中有一轮明月。后来有一只白色的龟从水中升起。张居正曾祖父认为这只白龟就是他的曾孙,所以给张居正起了一个小名就叫“白圭”。希望张居正可以光宗耀祖。张居正长大寒窗苦读之后终于在嘉靖二十六年高中二甲第九名进士。之后被朝廷授为庶吉士。当时内阁阁老之一的徐阶正是张居正的座师。进入官场之后的张居正急切的想要一展胸中之所长。所以在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上书《论时政疏》。但并没有引起嘉靖或者当时内阁首辅严嵩的重视。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明朝嘉靖时期是文官倾轧最为严重的时期。一直以来明朝文官群体虽有争斗,但也绝不是致对方于死地的做法。嘉靖时期,嘉靖皇帝为了加强皇帝的权柄,所以嘉奖皇帝刻意的挑起文臣之间的争斗。而嘉靖就稳坐钓鱼台。这样的话官员不管斗的多么厉害但终归逃不出嘉靖的手掌心。而且大臣们斗起来如果想要压倒对方那么就必须靠近皇帝,争取皇帝的支持。所以在嘉靖的默许下,嘉奖时期大臣斗斗非常凶。首辅大臣好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从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高拱,最后再到他张居正。一个皇帝执政期内如此频繁的更换首辅大臣也就只有嘉靖才能做到了。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张居正早期的官场之路走的相较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谓是顺畅至极。在徐阶这个老师的庇护之下张居正所谓政途略有坎坷。但是基本属于“小毛病不断大毛病不犯”。严嵩父子倒台之后徐阶顺势成为了大明朝的首辅大臣。这个严嵩时期的老好人瞬间完成了老狐狸的转变。嘉靖死后按照惯例内阁众多阁老需要一起来拟定遗诏。但徐阶为了争夺权力,所以就以首辅大臣的名义和张居正两个人就把遗诏的事情给定了下来。通过遗诏朝廷启用了很多在嘉靖时期被冤枉的臣子。而这些臣子回来之后必定会对徐阶和张居正感恩戴德。这就使得徐阶和张居正这对师徒在隆庆皇帝时期权倾一时。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隆庆六年时期隆庆皇帝病逝。而徐阶也在此之前告老还乡。此时的张居正位列首辅大臣之位权柄一时无两。隆庆皇帝死后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继位。由于万历年幼,所以明朝大权实际上就全部掌握在内阁之中。而张居正所谓内阁首辅实际上也就是内阁的实际控制者。这个时候张居正感觉改革的机会来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居正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张居正的改革可以分为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首先经济上张居正主张仗清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包括把田赋,徭役等其他杂赋合并为一条,从而简化了税收制度。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施下来十分具有成效。据了解“一条鞭法”推行之后“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由此可见张居正经济方面的改革是卓见成效的。政治上改革以“考成法”为主。所谓考成法就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考核官员的成绩。杜绝滥竽充数之辈。考成法实施后明朝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办事效率和官员清廉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军事方面张居正开始加强军人的话语权并且提高了军人的地位。当时明朝北方有游牧民族侵扰。南方沿海又受到海盗的侵袭。所以张居正北用李成梁和戚继光。南用凌云翼和殷正茂。明朝的军事方面也由此实力大增。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张居正的改革对于明朝来说可谓是一剂强心针。通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改善和进步。甚至可以说张居正的改革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朝的国祚。但是张居正的改革阻力也是相当之大。明朝到了万历时期实际上大明王朝虽然不能说病入膏肓,但也属于入骨三分了。张居正的改革势必会触犯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股力量可是相当之大的。张居正虽然身为首辅,但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的。毕竟推翻旧的制度和建立新的制度,其中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改革成功是因为张居正掌权时期正是万历年幼时期。没有了皇权的制约张居正自然可以独断专行可以铁腕改革。但张居正的改革有一个很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忽略的皇权的干涉。而且没有和稳定的延续,那么张居正的改革就难免会人亡政息!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形态非常畸形。皇权可以操控一位同时又不受约束。张居正的改革也可以说是“成败萧何”了。万历皇帝年幼的时候不懂得权利的美妙。所以万历把大权交给了张居正。也因此张居正才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改革。而一度万历和张居正也缔造了君臣相合的佳话。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但随着万历度成长一切都开始改变了。自古以来皇帝都是极为自私的动物。在意识到皇权的美妙之后万历皇帝开始逐渐收权。在古代最高权力持有者只可能是皇帝。而张居正在万历年幼时期执政大权近十年。所以万历自然对张居正心生忌惮。但万历收权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影响到张居正的改革。因为张居正的改革就是把权力分散到朝廷各职能部门之中。这在万历皇帝看来就是张居正拿着他的权力在收买人心。所以万历开始极度厌恶张居正。皇帝要收权,张居正为了改革不被破坏自然会阻止皇帝的收权行为。这就导致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站到了对立面上。在古代皇权至上的时期,皇帝本身就事立于不败之地的。那么张居正和皇帝做对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张居正逝世后四天万历皇帝的报复就来了。万历皇帝亲自下令抄张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并且向天下人宣布张居正的罪状。甚至后来万历皇帝还要开棺鞭尸。但后来害怕背上舆论压力所以放弃了。而张居正的家属那就惨多了。要么被流放边疆要么活活饿死。之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但张居正一族基本上已经也毁的差不多了。对于张居正改革的成果万历皇帝也一股脑的推翻了。因为万历认为这是张居正肆意妄为的结果。再加上原本被张居正压制的守旧势力眼看万历厌恶张居正的改革,所以又添油加醋的一顿污蔑张居正,就导致了张居正改革彻底被推翻。而张居正改革中所重用的大臣们,或被削职为民或被弃于市上。“救时宰相”张居正也成了臭狗屎。轰轰烈烈的改革彻底失败。

从张居正改革看穿明朝的命运!

赵翼在《廿二史杂记》中说:“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崇祯的错误。而是万历导致的。 张居正迫切的想要改革壮大明朝。本来想打造一个明朝的“千古圣主”。但张居正低估了万历的贪婪和野蛮。他所认为的有理由大明朝有利于万历的举措。在万历看来都是张居正以权谋私的杰作。而万历的愚蠢导致被张居正拖出泥潭的大明朝再次落入泥潭,而为越陷越深。所以说张居正改革被推翻之时就是大明朝衰败破碎的开始。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