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现在还在

田间地头烧秸秆吗?答案是:不存在的!

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属地责任,改善怀集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怀城镇大力推行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发包给专业业务公司怀集三农环境美化有限公司(下称三农公司)。双方想方设法,多措并举,为田间秸秆找“出路”,让秸秆变废为宝,逐步做到秸秆“零焚烧”。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秋收时节,

压弯了腰的金灿灿的稻穗,

早已被收割打下谷粒。

走进怀集县怀城镇谭云片区,

记者看到村民们忙碌着把田里的

秸秆捆扎好,搬到路边的秸秆收集点

集中起来等三农公司进行回收。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村民蒙大姐:

家里水稻收割后,我就来三农公司帮忙收拾秸秆,每天的工钱有150元,现在镇上实行禁止焚烧秸秆,空气都变好了许多。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到底怎样综合利用收集来的秸秆呢?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在怀集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加工厂区看见,带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忙着将秸秆平铺整齐放进一台台草绳或草帘编织机的入口,机械的另一头,其他工人则把编织好的一卷卷草绳和草帘从出口地方搬下来并整齐摆放,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清晰。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三农公司副总经理袁明:

秸秆看似不值钱,但只要把秸秆加工编织成日常用品,市场需求量就变大了,像物流、瓷器等防撞包装运输,搭建农庄、牛舍和秋冬季动植物保暖防寒等都需要用到秸秆加工品草绳和草帘;往高档、精致方向看,秸秆还可以做成绿雕工艺品呢。

公司除了在网络销售外,还与很多物流、瓷器厂、秸秆绿雕工艺厂等企业长期合作,因此我们的秸秆加工品具有稳定的销售链。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怀城镇委农办梁益康:

秸秆禁烧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怀城镇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引导村民转变过去露天焚烧的旧观念。现在三农公司收集、加工秸秆的工人都是聘请村里的村民,还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下一步,怀城镇将继续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业务,在助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帮助更多村民农闲期间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三农公司副总经理袁明:

怀集有大小种养殖场上百个,下一步我们将开发一条本地的销售链条,与县内的种养殖场加强沟通对接,将我们的秸秆加工产品直接供这些种养殖场。

希望其他乡镇的村民们可以把秸秆收集起来,我们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做到不焚烧秸秆,共同守护我们怀集的绿水青山。

变废为宝!秸秆有去处,怀集村民增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