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回顧:比特幣漲了800萬倍,是被人操縱的結果?

正當國內狂歡雙十一之時,國內權威媒體《新華日報》竟選擇替比特幣科普。

雙十一早間,該報以〈比特幣:區塊鏈首個技術應用〉為題介紹比特幣,文中讚許了其匿名及去中心化的特性,但也提醒了比特幣有黑市交易、洗錢等不法應用。

自10月底區塊鏈遭領導公開點名後,《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紛紛替區塊鏈及比特幣做相關專題,甚至還用心地做了科普圖文,即便你是從來不關心區塊鏈或比特幣的人,這陣子來可能也接受了不少科普。

2019年10月30日,除了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外,同時也是比特幣白皮書發佈的第11週年。在這11年間,比特幣做了什麼?為什麼仍有一大批信仰者持有,並認為他可能會漲到多少多少美元?

1.7年,漲了800萬倍。

雙十一回顧:比特幣漲了800萬倍,是被人操縱的結果?

據《英為財情》報道,以不慎嚴謹的角度來看,比特幣最初的價值其實是兩塊披薩(0.0025美元)。2010年5月22日,一位程序員願意用10,000枚比特幣交換兩張披薩券(25美元),而該日也被幣圈稱作“比特幣披薩日”,截至10月26日,單枚比特幣的價格已經突破10,000美元。2017年12月,比特幣甚至一度飆升至20,000美元。若以0.0025-20,000美元做漲幅計算,比特幣在7年間,竟漲了800萬倍!

也正是在該年,在多家媒體推波助瀾下,比特幣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2.11年,死了超過370次。

事實上,比特幣的知名度在2012年後便打開了,只是,在2012-2014年間,比特幣歷經Mt.Gox破產及絲綢之路事件後,有許多負面印象揮之不去。近幾年來,有不少大佬都曾唾棄過比特幣,例如巴菲特:“比特幣是海市蜃樓”;馬雲:“我不支持比特幣”;特朗普:“比特幣是空氣幣”。

雙十一回顧:比特幣漲了800萬倍,是被人操縱的結果?

據Bitcoin Obituaries數據顯示,比特幣已經死了377次。

一個有趣的網站Bitcoin Obituaries就專門記錄比特幣“狗帶”(Go Die)的次數,每當有大佬或是大媒體公開宣告比特幣將死的時候,該網站就會自動記錄一次。

截至今日(11/11)數據,比特幣已經被宣告狗帶了377次。

3.暴漲到2萬,都是一個大佬操縱的?

雙十一回顧:比特幣漲了800萬倍,是被人操縱的結果?

從0.0025美元到現在的8,800美元,比特幣已從動輒一日暴漲暴跌40%、50%或翻倍的瘋狂走了出來,最近一次日漲40%是在10月25日,受到國內政策的利好才瞬間拉抬,否則日內漲跌超過10%的境況並不常見。這是否意味著比特幣已漸漸成為一個如同黃金般的“合格”投資品呢?

據《財經網》11月5日報道,一項司法鑑定發現,2017年比特幣漲破2萬,其實都是一位匿名玩家操縱的結果。金融教授約翰-格里芬(John Griffin)和阿明-沙姆斯(Amin Shams)分析了文件大小超過200G的比特幣及泰達幣(USDT,與美元掛勾,且常用於比特幣交易的穩定幣)的交易歷史數據發現一個特殊的交易模式,而這些模式的背後主使者都是同一個參與者或實體。

他們根據數據,找到了一個共同的來源-知名現貨交易平臺Bitfinex上的一個賬戶,透過極致地操縱泰達幣的行為,其手法是,該帳戶只在泰達網絡上增發泰達幣後,購入了比特幣,而這幾乎導致了2017年比特幣漲至20,000美元高點的結果。

報告指出,該操盤者若非Bitfinex本身,那就是一位與Bitfinex有密切交易的巨鯨。但泰達公司總法律顧問Stuart Hoegner公開表示,他認為這些指控有缺漏,所根據的數據也不充分,很可能只是為了支持寄生訴訟才發表的(Bitfinex和泰達公司都曾在2017年收到CFTC的傳票,但最後檢察官都未提出任何指控)。

4.兩次減半,都暴漲了千倍

雙十一回顧:比特幣漲了800萬倍,是被人操縱的結果?

縱使2017年牛市的原因眾說紛紜,但仍有許多分析師將之歸因於比特幣減半。減半即讓礦工得到的比特幣獎勵減半,用來確保比特幣的價值。11年下來,比特幣發生了2次減半,獎勵也從50BTC-25BTC變至25BTC-12.5BTC,幾乎是每4年減半一次,根據歷史數據,減半前後的一個週年的時間,比特幣都會有所謂的減半行情,幣價總體都上漲了1,000倍以上,第三次減半預計發生在2020年5月,許多投資者仍在意,減半後比特幣是否還會再衝至新高點?

時至今日,比特幣已不再是那枚只能換到披薩券的交換媒介了。多年來已有許多權威人士將之正名為“數字黃金”,甚至認為其在未來可以取代現有法幣的地位。有越來越多的機構甚至國家都漸漸向比特幣敞開大門,在看文章的你,若是第一次聽說比特幣的話,不妨可以趁這次政策利好,多多瞭解何謂區塊鏈?何謂比特幣?蹭一下國家的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