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國——東申,楚國籌建“申息之師”戍邊,抗擊晉鄭

東申在河南信陽,據說古代申、信通用,信陽即為申陽。 篇中已經說過,信陽之申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周宣王所封,一種為楚滅南申後東遷信陽所致。因此,謝國故地也分別產生了河南南陽宛城和河南信陽兩種說法。但根據史料分析,東申為楚立較為可信。南陽之申在公元前688年被楚文王所滅後,與差不多時間滅亡的 一起成了楚國的邑,申人東遷到信陽,呂人則東遷到新蔡,分別稱為東申和東呂。《左傳·成公七年》記載,公元前583年,楚宋發生戰爭,楚軍得勝回國,令尹子重向楚共王索求申、呂兩地作為他的賞賜,楚王同意,當時管理申地的申公巫臣卻說申、呂兩地是楚國北方的軍事重地,用來抵禦晉國和鄭國的入侵,況且申、呂之地也是楚國徵兵的重要來源,如果被私人佔有,就發揮不了作用了。一方面說明申、呂兩地在楚國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申、呂是楚國兵源的重要補給地。

西周古國——東申,楚國籌建“申息之師”戍邊,抗擊晉鄭

春秋之初,楚國逐漸強大起來,楚武王開啟北伐征程,南陽境內的申國和呂國成了楚國的頭號兼併對象。南申被滅後,東申登上了歷史舞臺,並在春秋史上閃爍了將近兩百年。東申實際上是楚國的一個附庸,它的存在就是為楚國服務的,主要功能是向楚國提供兵賦及對荊北地區的戍守。楚國以優厚的待遇利用申人驍勇好戰的傳統籌建了一支申軍,與附近以息人為主籌建的息軍合稱“申息之師”。“申息之師”在春秋重要戰役城濮之戰、邲之戰中都有出色表現,為楚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連晉國都要儘量避它。《左傳·魯成公六年》記載,楚晉邲地一戰大敗晉師,楚莊王稱霸,楚晉兩國關係破裂。楚莊王死後,楚共王繼位,公元前585年,楚國因為鄭國親近晉國而攻打鄭國,晉國前來支援,楚軍撤退。晉國見楚軍退兵,順便襲擊楚國的同盟國蔡國(河南上蔡縣西南),楚軍可能來不及調兵,遂調附近的申息之師前去應戰,分別由公子申、公子成統領,晉國見楚軍來勢洶猛,只好逃回國去。

西周古國——東申,楚國籌建“申息之師”戍邊,抗擊晉鄭

不過東申國在春秋晚期有過一次短暫的亡國,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據《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平王即位,既封陳、蔡,而皆復之。”當初楚靈王將許、胡、沈、道、房、申等國遺民遷入荊地,其國土置縣。後來楚平王即位,再次重封了這些國家,申國應該也包括在內。遷申入荊,這裡的申當然是信陽之申了,也就是說楚靈王取消了東申等一大批江淮小國,將他們安置到了楚國內地。分析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來自晉國和鄭國的危脅,楚國擔心自己的附屬國落入其它大國囊中。直到楚平王即位後,又根據形勢需要恢復了這些小國,當然也包括東申國。東申再次復國是在公元前529年。

西周古國——東申,楚國籌建“申息之師”戍邊,抗擊晉鄭

東申國最後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進入戰國,東申國故地在楚國末落時期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戰國策·莊辛謂楚襄王曰》記載:“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於掩城陽。”分元前278年,秦國一舉攻陷楚國的鄢、郢、巫、上蔡、陳等地,楚國面臨滅頂之災,楚頃襄王流落到城陽避難。城陽,就是信陽,今信陽境內有楚王城,據說當時楚頃襄王就在這裡成立楚國的臨時政府,不久向東遷往陳縣(今河南淮陽),但在信陽期間在莊辛的輔助下收復了部分失地。

西周古國——東申,楚國籌建“申息之師”戍邊,抗擊晉鄭

《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黃歇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黃國(今河南潢川縣)人,楚考烈王即位後拜為相,封春申君,賜淮北十二縣,包括河南信陽古東申,並以信陽之申為號,足見淮北十二國中以申國為影響最大。十五年後,春申君“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即十五年後春申君上繳封地,請求改封於江東,即吳地,於是又將申國文化輻射到江東。今天江蘇以東地區許多地方都以“申”命名,猶其上海別名申城,其境內還有不少帶“申”地名,比如黃浦江即為申江、春申村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