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結婚沒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萬人出生證有她的名字

她是中國第一名女院士,一位愛人如己的基督徒,終生未嫁,卻成為了“萬嬰之母”。悠悠八十載,60個春秋都在產房。皇天不負有心人,她一次次的一往直前終究換得世代傳頌。她就是現代婦產科泰斗林巧稚。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1901年,林巧稚生於廈門鼓浪嶼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她就被親生母親丟棄在一旁,只因為她是女孩,沒能滿足母親生一個兒子的願望。直到黃昏,父親回到家中發現渾身冰涼的林巧稚,她才得以活下來。

在林巧稚5歲的那年,她的母親因患子宮癌病逝,母親被病痛折磨的畫面深深地刻在林巧稚的腦海裡。或許就是從那時起,她立志要為天下人減輕病痛。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192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林巧稚與同伴餘瓊英一同來到上海,參加北京協和醫院的考試。因為天氣炎熱,餘瓊英中暑暈倒在考場上。林巧稚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筆,顧不上試卷還沒有答完的題目,與另外一位女生將餘瓊英抬到陰涼處。然而,當她重返考場,卻錯過了考試時間,無法繼續答題了。

此時的她一定想不到,在一個月之後她能收到協和醫院的錄取通知書。考官看中了她獨具優秀醫生必備的品質,她小小年紀便能如此沉著冷靜地處理突發事件,況且林巧稚還說得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於是醫院破格錄取了林巧稚。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以優異成績畢業的林巧稚很快就收到了協和醫院的聘書。聘書中寫道:“茲聘請林巧稚女士,任協和醫院婦產科助理住院醫師。聘任期間凡因結婚、懷孕、生育者,作自動解除聘約論。”

老協和的管理者堅持認為一個女人不可能同時扮演好賢妻良母和職業女性兩種角色,只能二選一。林巧稚深知醫生的工作需求,毅然決然地接下了這張光榮的聘書。為了完成醫生的使命,她下決心獨守一生,終身不嫁,要把生命都奉獻給這偉大的事業。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一次意外,因為她獨當一面的勇氣,林巧稚再次贏得機會。在1929年的聖誕前夜,醫院的醫生都去放鬆狂歡了。怎料一位中國婦女突然大出血,生命岌岌可危,此時的林巧稚還是一名住院助理醫生。情急之下,她決定親自操刀做手術,全然不顧醫院的規定,連自己的前途也來不及多加考慮。

幸運的是,林巧稚成功將學習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轉化成了實踐,這是她的第一場手術。她挽救了那位婦女的生命,也沒有辜負自己的一腔孤勇。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當然,從一開始,林巧稚就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無論前方艱難與否,她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慶幸黑暗裡總有些光亮,對於林巧稚而言,她最開心的事就是聽到嬰兒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即使是生日那天,她也堅持守候在產房一線,生怕錯過哪個寶貝來到這世界上的驚喜。

每一個由林巧稚親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證上都會有她的英文簽名“Lin Qiaozhi’s Baby”。每接生一個孩子,就如同她自己生孩子一樣,將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安全地帶到人世間來。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林巧稚一生中接生過五萬多的新生兒,其中就包括作家冰心的三個孩子,詩人林徽因的子女,還有將軍傅作義的小兒子。若不是因為高超的醫術,在那個嬰兒夭折率高的年代裡,產婆的接生率都比醫生高,她能夠取得人們的信任實屬不易。而林巧稚的職業生涯中,總有絡繹不絕的病人堅持掛她的號,即使是排長隊,也要去她那裡看病。

1941年,因為戰爭,北京協和醫院被迫關閉,林巧稚便在北平東堂子衚衕10號開了一個診所,專門為患病的婦女看診。無論是在協和醫院,還是在那小小的診所,她始終堅持一視同仁,只看病,不看人。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如果病人付不起醫藥費,林巧稚便自掏腰包替他們墊付醫藥費。要是遇到不方便下床,無法親自到診所就診的病人,她甚至騎著毛驢到病人家中去,為他們登門診治。一張張工整詳盡的病例單,記錄了林巧稚這難能可貴的醫德,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直到1948年協和醫院恢復工作,整整六年時間,林巧稚在那個小診所裡,親手書寫了8887份病歷,一筆一劃,從未敷衍了事,而且是中英對照,讓病人能夠更清晰地瞭解病情。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1949年,戰爭再次危及北平,在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當時的北平城防總司令傅作義的夫人給林巧稚送來了一張傅將軍親筆簽名的機票,有了這張機票,便可以去往世界各地。多少逃亡的人用金條也換不來的機票,卻被林巧稚謝絕了,她只想守著病人,完成她的使命。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戰爭勝利了,慌亂的世間終於能夠平靜地喘息了。在那舉國歡慶的日子,林巧稚收到了開國大典的觀禮邀請函,在當時算得上是無上的榮耀,可林巧稚卻選擇留在醫院。當時她只解釋了一句話:“我是個醫生,去做什麼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需要守護在他們身旁。”在她心裡,病人永遠是第一位。

没结婚没生育,她60年活在病房,五万人出生证有她的名字

歷史從來都是腳踏實地去創造的。1959年,林巧稚名副其實地當選首屆中科院唯一的女院士,並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轉眼間,林巧稚在產房裡已經度過了60多個春秋,從上帝手中接過五萬多個嬰兒。可是長期高負荷的工作耗盡了她的生命。1983年,林巧稚走了,終年82歲。

林巧稚的一生都在與死神交手,從鬼門關救下了上萬條生命。直到去世前一天,她還接生了6個嬰兒。雖然她終生未有婚戀,卻成為了“萬嬰之母”,每一個由她接生的孩子,都是“林巧稚的孩子”。

有些生命永遠沉默,有些生命萬古流芳。“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場所便是病房,存在的價值就是醫治病人。”這是林巧稚的墓誌銘。如此醫技達煉,醫德純正之人,想必是前無古人,但也總希望後有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