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关于“马”的地名掌故

马洲,靖江古名之一。自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成为吴主孙权的牧马草滩后,1700多年来,靖江许多地名均与“马”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靖城街道的马州书院、马尤丰桥,生祠镇的双马坝、马桥头、马吉圩,西来镇的马骏村,斜桥镇的马家墩,团结镇的马家湾,马桥镇,斜桥镇的马家埭等等。

马洲书院:靖江历史上最早的书院

靖江历史上办了不少书院,其中创办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是马洲书院。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即靖江建县前300多年,马洲书院即已诞生,那是孔子51世孙孔元虔所建。

孔元虔原住泰兴,后迁居靖江西沙。他见那里没有习读场所,便自己出资在西沙孔家祖师堂附近建了一所书院,并以马驮沙的别称“马洲”命名。

后来,马洲书院湮没,为何湮没,无史料可考。明代崇帧九年(1636年),陈函辉任靖江知县。

上任两年后,他对靖江迎恩亭大加扩建,先在篱笆南面建一道牌坊,遁道而入,一边栽梧桐,一边种竹子,中间设栅门。进入门内,有桥、有井;桥下是放生池。

池东有石闸一座,启动闸门可引进长江的潮水。石闸之南建有一洞,桥的北面有屋5间。偏东有一阁,名“大士阁”。大士阁临池而建,高20多公尺。登阁远眺,城野山川,尽收眼底。

循阁向西又有多幢建筑,包括一幢楼在内,计20余间,且皆以回廊相通。房屋四周,砌了围墙,粉白的墙身配以黑色小瓦,庄重而又典雅。这是一所标准的书院。

因为前人建过马洲书院,为表示对前人的怀念和敬仰,陈函辉将此书院仍命名为“马洲书院”。

未隔几年,清兵入关,陈函辉苦心营建的马洲书院在战火中化为废墟。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年)江坍,陈函辉所建马洲书院遗址全部坍入江中。此间,孔子后裔又在西沙流泅港永宁桥边建了一所书院,也叫马洲书院,不久亦毁。这样,马洲书院便三建三废,成为历史的遗憾。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贾益谦任靖江知县,他得知马洲书院的遭遇,不由感慨万端。怀着对马洲书院创建者的崇敬,他向上级呈文,要求将正谊书院改名为马洲书院。

正谊书院坐落南门城内(今靖城中学),为清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杨逢泰所建。共有房屋17间,其中5间前厅、5间讲堂、5间后厅、2间侧厢。论其规模,自然不能与陈函辉所建的马洲书院相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政府明令废科举、办学堂,这时由正谊书院改名的马洲书院已不存在,县府便在其旧址之上,创建了靖江县高等小学堂。

靖江县高等小学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幢“口”字形的两层楼房,式样非常别致:

中间是正方形的天井,植以梧桐,又称梧桐庐。底层和上层皆以走廊环绕,穿堂入室,不必遭受雨淋日晒。

因其与马洲书院有着一定的联系,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楼房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圮,靖城中学便报请县政府同意,将其拆除,新建了一座水泥结构的仿宫殿式建筑,仍叫“马洲书院”。它虽不是当年马洲书院的修复,也不像“口”字形楼房具有古建筑特点和文物价值,但毕竟与马洲书院的历史有关,同样值得珍视。

靖江关于“马”的地名掌故

双马坝:三国时期抗洪要地

说起双马坝的掌故,不得不提起周鸿、周福二人。这两人是三国名将周瑜的家将,三国时代他们领命带数

千匹战马到马洲放牧。来到这里后,他们发现此地确实是块宝地,便想从东吴动员一部分人移民此地定居。二人发现马洲以西的扬中岛,上游常年冲水而下,东海浪潮天天侵袭,并非久安之地,于是就动员当地居民迁来马洲定居。自扬中居民起来后,百姓造木船搞水上运输,还捕鱼捉虾。男垦荒种植、女做饭编织,大家同心协力,围岸建村庄。很快荒滩变良田,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然而每年雨季汛期一倒,洪水来袭,因无牢固的围堤,大水冲坍堤岸,房屋冲倒,良田淹没,人畜遭殃。一个夏夜,台风刮来,大树倾倒,房屋吹飞,再加上游洪峰又到,水势汹涌。突然一处堤岸被冲开一个缺口,人和牲畜被冲向远处卷入漩涡。周鸿、周福见状,临危不乱,先将自己的两匹战马赶进缺口,随即二人同时跳进缺口,并急令兵丁下水,形成人墙。又令百姓卸下门窗,砍倒树木,打木桩,填泥袋,经一昼夜的奋战,缺口堵住了,围堤也保住了。周鸿、周福担心围堤不牢固,又命自家的兵丁举马灯,在堤上逐段巡查,还安排七户人家到围堤巡逻,提出要严防死守。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奋战,风小了,雨停了,大水也退了,他们保住了围堤,也保护了上万人和牲畜的安全。

后来周鸿、周福两人留在此地,娶妻生子代代繁衍,直到现在,全埭都是周姓。后人为纪念那次抗洪,就把先下水堵住缺口的两匹战马所站之地定名为“双马坝”,而另七户百姓守堤的地方定名为“七家村”。

双马坝埭现在属生祠镇老港村。

靖江关于“马”的地名掌故

马桥头:当地百姓为乾隆铺桥

在生祠镇老港村的南端,还有个“J”字形的埭叫“马桥头”。该埭叶姓为大姓。但为何不交叶家埭而叫马桥头呢?这里面有个传说。

原来长江在涨滩时,由洗向东延伸,人们怕淹,总拣高墩建房居住。而此地当时是东临江滩,西与陆地隔水,虽是一个孤零高墩,但墩下滩涂广阔,土地肥沃,是种植、养殖的好地方。于是由叶清大承头联络姓陈和姓钱的三家到这里围岸开垦种植,并起房造屋定居下来。

到清代乾隆中期,为发展农业,决定从南长江边向北到毗芦市开一条大港。为省工省钱,此港以地形而变,港开到礼士桥北首的“龚家盘头”就改道向东一华里。从马桥头与薄家弄的中间穿过。而住在高墩上的叶、陈、钱三家便借开港的机遇,锯树打桩,锯板做桥面,以便东西连接,方便交通运输。

乾隆几下江南私访。一日,他身着长袍马褂,头戴西瓜皮帽,带一随从,骑马由新桥西南的“得圣桥”出发,向东北方向策马而来。当到达薄家弄时,此处正在造桥,虽桥的架子已好,但桥面还未铺上木板,无法通行,只好下马等待。

而造桥的叶、陈、钱三家人,见来者仪表不凡,且是骑马,度猜这两人不是官家也是绅士,人家急着赶路,必然有要事在身。二话没说,赶紧回屋取出木板,饭也不吃,跪在桥上,拼板的拼板,钉钉的钉钉,七八个人跪钉了大半天,桥板方全部铺好,随即招呼两位客人过桥。乾隆甚为感动。叫随从拿出十两银子以表谢意。但叶、陈、钱三家非但不肯收钱,却还备了酒菜要挽留二人,因要急着赶路,乾隆也婉谢了。

乾隆回到县衙后,想起马桥头的百姓如此情怀,便口占一诗:“人间万物情为首,子民爱心弘千秋。跪铺桥板请君过,免朕长立马桥头”。此诗传开后,方知过桥人是当朝皇帝。为了长久纪念,人们把乾隆诗的结尾三个字,定为地名,该埭就叫“马桥头”,一直传到现在。

靖江关于“马”的地名掌故

马吉圩:马谡之孙用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

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情节,可谓众人皆知。传说马吉就是马谡的孙子。马谡被斩之后,虽孔明将马谡一家老小加意抚恤,按月给与禄米,但马谡的后人总还是恨之于心。特别是其孙马吉,他认为蜀不可靠,遂投奔东吴。但东吴首领见马吉武艺平常,并未重用,只让其当个弼马官,负责到马洲养马牧马。马吉无奈,只好领命前往。

马吉虎背熊腰,武艺不高却有一股蛮力,他爱动脑子,精心钻研,由他喂养的一千多匹马,匹匹健壮彪悍。空余时间他还经常帮当地村民干些粗活。当时马洲之北乃是靖江老岸,长江东流之水不断冲刷,每年雨季,上游大水直冲下来,房屋倒塌,人畜受淹。每到此时,马吉总是组织民众打木桩、灌沙袋,抢修堤坝,堵住大水,使民众少受损失。

有一年大水前,马吉带领民众抢先筑了一道圩堤。有天深夜,马吉四处查堤,发现一个暗洞,如不及时堵住,圩堤就有塌方危险。他一面敲锣呼救,一面纵身跳到堤外的深水处,硬是用身体挡住了暗洞。闻讯赶来的群众把暗洞堵好后,马吉已昏迷补习。后来,马吉在靖江定居下来,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没几年,洪水又发,马吉把原来的圩堤加固后,就迁居他乡了。人们为了纪念马吉,便将马吉临走前加固的圩堤定名为“马吉圩”,办的学校叫“马吉小学”。如今马吉圩没有姓马的人家,但“马吉圩”的称呼一直流传下来了,它隶属生祠镇红英村。

靖江关于“马”的地名掌故

马路埭:孙权马队踏出的大道

马路埭东起斜桥的朱家大桥,经大觉和通太,往西一直连到孤山通往季市的姜八公路。以大觉为界,向东叫东马路埭,向西是西马路埭。这个长埭隶属两个乡镇,被好几个行政村分切着,在明代设置靖江县之前,属常州府江阴县管辖。

据传,马路埭的埭址,原在一片江滩之上,后来成为了马驮沙。到了汉魏年间,这一带的水草特别丰茂,当年孙权麾下的马队走到这里,就一字长蛇阵屯驻下来,厉兵秣马,练兵备战。在一片莽莽的滩涂上,留下了人马踏出的一条大道。

后来,来自各地的迁徙者、逃荒逃难者看到这儿背靠苏北平原,面临浩浩长江,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稻香鱼鲜,交通便利,就纷纷依道搭棚筑巢,居住下来。后来人口越聚越多,房舍越接越长,渐渐地形成了这一长达8华里的长埭。马路埭的名称由此而来。

靖江关于“马”的地名掌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