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白丁”的正式称谓始于唐代或者稍早。刘禹锡著名的文章《陋室铭》使“白丁”这一称谓广为人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连穿衣服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的衣服,不能穿丝绸锦绣,绫罗绸缎。

因此用“布衣”来指称平民百姓。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白丁”的称谓出自“白徒”和“白屋”。

“丁”是对成年男子的称呼,男子成年后要担当赋役,这时开始称为“丁”。

“白丁”意为临时征集的壮丁。

白徒,指没有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白屋,指平民百姓居住的房屋。

按照等级制,平民百姓的房屋不准涂饰彩绘,因此都露出了木材的本色,故称“白屋”。

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平民,一概叫作“白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