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面對奴隸制,南北戰爭前的美國北方政界妥協,將精力集中在選舉和關稅上,民間卻順應時代潮流興起大規模的廢奴運動,甚至發動武裝起義試圖解放黑奴。

那麼處在北方對立面的南方,面對處在南北爭鬥風暴中心的奴隸制,他們是不是也跟北方一樣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大部分情況下,南方政府與民間對待奴隸制的態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必須維護並且擴張奴隸制。

甚至在南北戰爭初期,大量南方白人平民支援加入南軍抵抗北軍。

那又是什麼原因讓南方人在面對奴隸制已經是眾矢之的的情況下,依然如此堅決呢?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典型的弗吉尼亞菸草種植園

奴隸制已經滲透到南方方方面面,既得利益群體不願放棄奴隸制這棵搖錢樹

作為早期南方種植園的拳頭產品,菸草、稻米和藍靛既是南方出口的主力農產品,同時也是英屬北美殖民地對外貿易的大頭。此三種產品主要銷往英國,佔到南部總出口的75%,整個英屬北美的40%,按照人均年平均出口值來算,是北部和中部的2倍。

種植園採取的是粗放落後的耕作方法,很少施肥養地,這塊地貧瘠了就換一塊,為了利潤奴隸往往超強度勞動,壽命短暫,因此蓄奴州需要不斷擴張土地進行耕種、購買新的奴隸來維持種植園。

這種方式使得蓄奴州對土地的需求比自由州強烈許多,刺激了蓄奴州的擴張,也是西進運動的推動力之一;同時也使得種植園的經營成本往往要比北方的工廠更低,這意味著更多的利潤。

17世紀時,種植園規模一般在500-600英畝,大的種植園可以達到5000英畝或者以上,1695-1700年弗吉尼亞最大的種植園甚至達到了13400英畝。

規模擴大,意味著產量的提高。1627年,弗吉尼亞生產的菸草為50萬磅,1700年弗吉尼亞和馬里蘭兩地出產的菸草已經達到了3500萬磅。1766年兩地進出口一項的貿易額就達到了96.8萬英鎊,佔兩地農產品出口總值的87.3%。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黑人奴隸

奴隸制曾經在美國獨立後遭到了困難,差點就要破產,不過隨著軋棉機發明,加上與英國關係緩和,棉花成為了一本萬利的生意,奴隸制種植園再次變得有利可圖。

從1800年到1860年,這些種植園的人口從50萬激增到500萬,1850年,全國有60%的奴隸用於棉花種植,棉花產量也由1820年的1.6億磅到1860年的23億磅,整個產值更是達到2.49億美元,佔當時美國出口額的一半以上。

一個奴隸每年所產生的利潤也非常可觀,18世紀末,一個黑奴每年能產生300美元的利潤,隨著技術進步,到了南北戰爭前夕,利潤高達1000美元以上。

南方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推動下大力發展,其“涓滴效應”惠及普通南部白人,所以儘管北方無論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工業發展水平、工業生產總值來說都全面碾壓南方,但是在經濟總量上反而沒有甩開南方太多。

就算是南方平民,他們的生產生活也與奴隸制緊緊捆綁在一起。南方不是所有人都有奴隸,但是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種植園,他們買不起奴隸,但在農忙時節從奴隸主手中租黑人奴隸比另外請人要划算,他們也享受了奴隸制帶來的好處。

許多南方人自鳴得意:“我們不需要城市,不需要工業,也不期望貿易。只要我們有稻米、甘蔗、菸草和棉花,我們就有錢買到我們所要的一切。”

得益於奴隸制,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創造的百萬富翁超過全國任何地區,奴隸主們享受著奴隸制帶來的利潤和更多的利潤,自然要千方百計維護並且擴張奴隸制。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黑人奴隸

奴隸們在為奴隸主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也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

這些黑人奴隸都是奴隸制用真金白銀買進來的,17世紀每個奴隸的平均價格是200美元,到18世紀就漲到400美元。

進入19世紀,隨著1804年英國政府禁止奴隸貿易,奴隸價格飆升。美國市場奴隸價格從300美元逐年上升到800美元。而在新奧爾良,一名成年男性黑奴在1861年可以賣到1381美元,由於北方廢奴所帶來的影響,到1862年又跌回1116美元。

在人數上,1714年有黑奴5.9萬人,1754年增加到26.3萬人,1776年獨立戰爭爆發,已經有黑奴46.2萬人,到南北戰爭之前,南方已經有近400萬奴隸,價值超過38億美元。

在1857年斯科特訴桑福德案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首席大法官羅傑·坦尼為首的法官們在判決書中判決黑人奴隸斯科特不屬於《美國憲法》中規定的美國公民,而是主人的私有財產,該判決也極大助長了奴隸主們的氣焰。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斯科特訴桑福德案的大法官

奴隸同時也被用作獎品進行獎勵,1780年,弗吉尼亞州一條法律規定,所有參加過獨立戰爭的退伍軍人可以得到300畝土地和1個奴隸的獎勵。南卡羅來納和佐治亞也保證,在戰爭結束時每個白人民兵志願者將得到1個奴隸的獎勵。

奴隸制被廢除,奴隸被解放,在奴隸身上花的錢就全部打了水漂,所有奴隸主的財產都得縮水至少一半以上甚至更多,而且需要重新花錢去僱人做種植園裡的農活,僱傭的人隨時可能因為工資待遇等問題走人或者罷工,到時候付出的錢可能就讓一個奴隸主破產。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個屬於非黑即白的原則問題,廢除奴隸制、解放奴隸就意味著從奴隸主身上割肉,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獨立宣言

奴隸制讓南方獲得了極高的政治地位,必須通過維護奴隸制來維持。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參與的13個殖民地中有6個就是蓄奴州,簽署獨立宣言的人中就有10個是奴隸主,連華盛頓、傑斐遜自己都是奴隸主,而且終身沒有解放奴隸,制憲會議55名代表中有15人是奴隸主。

為了維持邦聯/聯邦不分裂,所以無論是《獨立宣言》也好,還是《美國憲法》,1793年和1850年兩次《逃奴追緝法案》,一直到差點提前引爆內戰的“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北方都在奴隸制問題上向南方傾斜,南方藉此獲得了大量的政治資源和便利。

獨立戰爭後,據統計,在1789年至1861年期間,美國眾議院的三十六名議長中就有二十四名、參議院的三十六名臨時主席中就有二十五名是南方人;在最高法院的三十五名法官中就有二十名來自南方;而且從1789年以來,南方人一直在法院中佔有多數。

在七十二年中就有近五十年是南方人而且是奴隸主擔任美國總統,在另外的十二年中,包括19世紀50年代那關鍵的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也是由北部民主黨人任總統,他們又對南方人多方遷就。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麥迪遜總統

1790年2月,麥迪遜提議眾議院成立委員會,以審議民間關於廢除奴隸制和奴隸貿易的請願。一個月後,委員會提交報告,堅持國會無權決定奴隸制存廢,但建議國會要求南方各州議會通過法案改善奴隸的生活條件。

這個請求被南方代表拒絕,南方決不允許國會開設干預奴隸制的先例。他們認為奴隸制問題完全是南方各州的內政,奴隸的生活條件不但很好,而且如何對待他們也是奴隸主對自己財產的法律權利。

而根據這個報告起草的對請願案的答覆,在眾議院以29票贊成、25票反對而獲得通過。

當然北方也不傻,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奴隸制擴張到北部,妥協歸妥協,奴隸制不能擴張到北部是底線,大部分北方領導人都懷揣這種想法,包括後來“最偉大”的林肯。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即便南方不支持林肯,林肯依然依靠北方人數優勢當選總統

隨著北方不斷有歐洲移民進入,北方人口的數量優勢已經遠遠超過南方白人加上他們3/5的黑人奴隸,眾議院南方逐漸失守,在全國性的總統大選中對南方來說也變得越來越不利,單純依靠北方的選票,北方的政客也能獲勝。

多次對南方不利的關稅法案通過便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不是南方蓄奴州以脫離聯邦相威脅,可能情況還要更加糟糕。

因此南方必須依靠憲法對參議院每州兩人的明確規定來維持自己政治上的優勢,越多的奴隸制和蓄奴州,也就意味著在參議院話語權更大,只要參議院還在手裡,就有希望。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著名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

美國北方民間廢奴運動的推波助瀾

從18世紀開始,廢除奴隸制和奴隸貿易的運動在歐洲興起,1804年,海地正式成為第一個黑人共和國;1807年英國禁止奴隸貿易、1833英國廢除奴隸制的法案通過、1838年英國77萬黑人奴隸得到解放,此間廢奴運動不斷蔓延,來到美國。

在“第二次宗教大覺醒運動”中,“奴隸制”成為眾矢之的、人民公敵,各種廢奴協會雨後春筍一般在北方冒出來,各種報刊雜誌不斷對奴隸制進行批判抨擊,《湯姆叔叔的小屋》更是將廢奴運動推向高潮,吃飯、睡覺、廢奴成為當時北方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北方還組織各種渠道來協助南方奴隸逃跑,許多奴隸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逃到了北方或者海外,成為自由民,而其中廢奴組織組建的“地下鐵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廢奴主義者接引逃亡的黑奴

這讓南方大為光火,北方這種行為就是在挑釁,與小偷強盜沒有區別,也正是如此,他們逼迫北方簽署了兩次逃亡奴隸追緝法案,要求北方尤其是警察在碰到逃亡黑奴時必須逮捕並遣返回南方。

再說北方的工廠才是真正的血汗工廠,工作多沒加班費,溫度高噪音大,工作環境惡劣,還不管吃管住,一個月掙不到幾個錢,辛辛苦苦一整年都給老闆賺走了,還不如南方種植園好,至少管吃管住還管生娃。

北方有什麼資格來指責南方奴隸制不人道?簡直就是龜笑鱉無尾,北方越反對,南方就越堅持。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南方奴隸主貼出的追奴啟事

有部分南方人曾經打算解放奴隸,但是形不成主流

就像北方有人反對廢除奴隸制一樣,南方同樣有許多人要求廢除奴隸制,這些人大多家庭富裕,受過北方的新式教育,思想更為先進和開放。

1830年代,有一對名叫格林克的白人姐妹在自由州巡迴演講呼籲廢奴,激起了北方民間強烈反應。但她們其實是南方人,出生於查爾斯頓,父親是州法官。廢奴的立場使得她們無法在南方立足,只得前往北方,加入貴格派的廢奴協會。

也有一些沒有奴隸沒有土地的貧窮白人對大種植園主所擁有的地位和特權十分反感,想要廢除奴隸制獲得更多的實惠,例如自詡為普通人代言的田納西州安德魯·約翰遜和佐治亞州約瑟夫·布朗這樣的政客,借反對“奴隸主統治集團”之名來獲得權和利。

也有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了奴隸制與宣揚的美國精神格格不入,他們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既不會對南方既得利益群體、現有經濟體系造成過多傷害,又能廢除奴隸制的平穩過度的辦法。

但是這些動作在南方就是泥牛入海無消息,主流依然是維持並且擴張奴隸制,南卡羅萊納州的參議員、當過副總統的約翰·卡爾弘,弗吉尼亞大種植園主愛德蒙德·魯芬,曾任聯邦參、眾議員的南卡羅來納的另一個種植園主詹姆斯·亨利·哈門德,喬治亞州政治家、南方邦聯副總統亞歷山大·斯蒂芬斯等人都曾在國會抨擊廢奴運動。

不斷有知名人士、政治人物為奴隸制辯解、背書,進行辯論,堅稱奴隸制比資本主義更加優越,他們在南方的影響力可比普通人要大多了。

奴隸制已成眾矢之的應當廢除,為何美國南方卻堅決維持並不斷擴張

南北戰爭

奴隸制在美國南方早已經滲透到經濟、生活、政治中的方方面面,大多數白人安然享受著奴隸制帶來的好處和便利,上到國會參議員,下到南方各州議員再到地方官,要麼是奴隸主砸錢捧上去的,要麼自己就是奴隸主和寡頭,指望他們來反對自己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只有堅決維護並且擴張奴隸制,才能繼續享受奴隸制帶來的紅利。用馬克思的話來講,“不斷擴張領土,不斷擴展奴隸制度到舊有的界限之外,卻是聯邦各蓄奴州的生存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