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面对奴隶制,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北方政界妥协,将精力集中在选举和关税上,民间却顺应时代潮流兴起大规模的废奴运动,甚至发动武装起义试图解放黑奴。

那么处在北方对立面的南方,面对处在南北争斗风暴中心的奴隶制,他们是不是也跟北方一样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部分情况下,南方政府与民间对待奴隶制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必须维护并且扩张奴隶制。

甚至在南北战争初期,大量南方白人平民支援加入南军抵抗北军。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南方人在面对奴隶制已经是众矢之的的情况下,依然如此坚决呢?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典型的弗吉尼亚烟草种植园

奴隶制已经渗透到南方方方面面,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放弃奴隶制这棵摇钱树

作为早期南方种植园的拳头产品,烟草、稻米和蓝靛既是南方出口的主力农产品,同时也是英属北美殖民地对外贸易的大头。此三种产品主要销往英国,占到南部总出口的75%,整个英属北美的40%,按照人均年平均出口值来算,是北部和中部的2倍。

种植园采取的是粗放落后的耕作方法,很少施肥养地,这块地贫瘠了就换一块,为了利润奴隶往往超强度劳动,寿命短暂,因此蓄奴州需要不断扩张土地进行耕种、购买新的奴隶来维持种植园。

这种方式使得蓄奴州对土地的需求比自由州强烈许多,刺激了蓄奴州的扩张,也是西进运动的推动力之一;同时也使得种植园的经营成本往往要比北方的工厂更低,这意味着更多的利润。

17世纪时,种植园规模一般在500-600英亩,大的种植园可以达到5000英亩或者以上,1695-1700年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甚至达到了13400英亩。

规模扩大,意味着产量的提高。1627年,弗吉尼亚生产的烟草为50万磅,1700年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两地出产的烟草已经达到了3500万磅。1766年两地进出口一项的贸易额就达到了96.8万英镑,占两地农产品出口总值的87.3%。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黑人奴隶

奴隶制曾经在美国独立后遭到了困难,差点就要破产,不过随着轧棉机发明,加上与英国关系缓和,棉花成为了一本万利的生意,奴隶制种植园再次变得有利可图。

从1800年到1860年,这些种植园的人口从50万激增到500万,1850年,全国有60%的奴隶用于棉花种植,棉花产量也由1820年的1.6亿磅到1860年的23亿磅,整个产值更是达到2.49亿美元,占当时美国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一个奴隶每年所产生的利润也非常可观,18世纪末,一个黑奴每年能产生300美元的利润,随着技术进步,到了南北战争前夕,利润高达1000美元以上。

南方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推动下大力发展,其“涓滴效应”惠及普通南部白人,所以尽管北方无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工业生产总值来说都全面碾压南方,但是在经济总量上反而没有甩开南方太多。

就算是南方平民,他们的生产生活也与奴隶制紧紧捆绑在一起。南方不是所有人都有奴隶,但是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种植园,他们买不起奴隶,但在农忙时节从奴隶主手中租黑人奴隶比另外请人要划算,他们也享受了奴隶制带来的好处。

许多南方人自鸣得意:“我们不需要城市,不需要工业,也不期望贸易。只要我们有稻米、甘蔗、烟草和棉花,我们就有钱买到我们所要的一切。”

得益于奴隶制,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创造的百万富翁超过全国任何地区,奴隶主们享受着奴隶制带来的利润和更多的利润,自然要千方百计维护并且扩张奴隶制。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黑人奴隶

奴隶们在为奴隶主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这些黑人奴隶都是奴隶制用真金白银买进来的,17世纪每个奴隶的平均价格是200美元,到18世纪就涨到400美元。

进入19世纪,随着1804年英国政府禁止奴隶贸易,奴隶价格飙升。美国市场奴隶价格从300美元逐年上升到800美元。而在新奥尔良,一名成年男性黑奴在1861年可以卖到1381美元,由于北方废奴所带来的影响,到1862年又跌回1116美元。

在人数上,1714年有黑奴5.9万人,1754年增加到26.3万人,1776年独立战争爆发,已经有黑奴46.2万人,到南北战争之前,南方已经有近400万奴隶,价值超过38亿美元。

在1857年斯科特诉桑福德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首席大法官罗杰·坦尼为首的法官们在判决书中判决黑人奴隶斯科特不属于《美国宪法》中规定的美国公民,而是主人的私有财产,该判决也极大助长了奴隶主们的气焰。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斯科特诉桑福德案的大法官

奴隶同时也被用作奖品进行奖励,1780年,弗吉尼亚州一条法律规定,所有参加过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可以得到300亩土地和1个奴隶的奖励。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也保证,在战争结束时每个白人民兵志愿者将得到1个奴隶的奖励。

奴隶制被废除,奴隶被解放,在奴隶身上花的钱就全部打了水漂,所有奴隶主的财产都得缩水至少一半以上甚至更多,而且需要重新花钱去雇人做种植园里的农活,雇佣的人随时可能因为工资待遇等问题走人或者罢工,到时候付出的钱可能就让一个奴隶主破产。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属于非黑即白的原则问题,废除奴隶制、解放奴隶就意味着从奴隶主身上割肉,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独立宣言

奴隶制让南方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必须通过维护奴隶制来维持。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参与的13个殖民地中有6个就是蓄奴州,签署独立宣言的人中就有10个是奴隶主,连华盛顿、杰斐逊自己都是奴隶主,而且终身没有解放奴隶,制宪会议55名代表中有15人是奴隶主。

为了维持邦联/联邦不分裂,所以无论是《独立宣言》也好,还是《美国宪法》,1793年和1850年两次《逃奴追缉法案》,一直到差点提前引爆内战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北方都在奴隶制问题上向南方倾斜,南方借此获得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和便利。

独立战争后,据统计,在1789年至1861年期间,美国众议院的三十六名议长中就有二十四名、参议院的三十六名临时主席中就有二十五名是南方人;在最高法院的三十五名法官中就有二十名来自南方;而且从1789年以来,南方人一直在法院中占有多数。

在七十二年中就有近五十年是南方人而且是奴隶主担任美国总统,在另外的十二年中,包括19世纪50年代那关键的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由北部民主党人任总统,他们又对南方人多方迁就。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麦迪逊总统

1790年2月,麦迪逊提议众议院成立委员会,以审议民间关于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的请愿。一个月后,委员会提交报告,坚持国会无权决定奴隶制存废,但建议国会要求南方各州议会通过法案改善奴隶的生活条件。

这个请求被南方代表拒绝,南方决不允许国会开设干预奴隶制的先例。他们认为奴隶制问题完全是南方各州的内政,奴隶的生活条件不但很好,而且如何对待他们也是奴隶主对自己财产的法律权利。

而根据这个报告起草的对请愿案的答复,在众议院以29票赞成、25票反对而获得通过。

当然北方也不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奴隶制扩张到北部,妥协归妥协,奴隶制不能扩张到北部是底线,大部分北方领导人都怀揣这种想法,包括后来“最伟大”的林肯。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即便南方不支持林肯,林肯依然依靠北方人数优势当选总统

随着北方不断有欧洲移民进入,北方人口的数量优势已经远远超过南方白人加上他们3/5的黑人奴隶,众议院南方逐渐失守,在全国性的总统大选中对南方来说也变得越来越不利,单纯依靠北方的选票,北方的政客也能获胜。

多次对南方不利的关税法案通过便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不是南方蓄奴州以脱离联邦相威胁,可能情况还要更加糟糕。

因此南方必须依靠宪法对参议院每州两人的明确规定来维持自己政治上的优势,越多的奴隶制和蓄奴州,也就意味着在参议院话语权更大,只要参议院还在手里,就有希望。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著名的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

美国北方民间废奴运动的推波助澜

从18世纪开始,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的运动在欧洲兴起,1804年,海地正式成为第一个黑人共和国;1807年英国禁止奴隶贸易、1833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法案通过、1838年英国77万黑人奴隶得到解放,此间废奴运动不断蔓延,来到美国。

在“第二次宗教大觉醒运动”中,“奴隶制”成为众矢之的、人民公敌,各种废奴协会雨后春笋一般在北方冒出来,各种报刊杂志不断对奴隶制进行批判抨击,《汤姆叔叔的小屋》更是将废奴运动推向高潮,吃饭、睡觉、废奴成为当时北方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北方还组织各种渠道来协助南方奴隶逃跑,许多奴隶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逃到了北方或者海外,成为自由民,而其中废奴组织组建的“地下铁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废奴主义者接引逃亡的黑奴

这让南方大为光火,北方这种行为就是在挑衅,与小偷强盗没有区别,也正是如此,他们逼迫北方签署了两次逃亡奴隶追缉法案,要求北方尤其是警察在碰到逃亡黑奴时必须逮捕并遣返回南方。

再说北方的工厂才是真正的血汗工厂,工作多没加班费,温度高噪音大,工作环境恶劣,还不管吃管住,一个月挣不到几个钱,辛辛苦苦一整年都给老板赚走了,还不如南方种植园好,至少管吃管住还管生娃。

北方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南方奴隶制不人道?简直就是龟笑鳖无尾,北方越反对,南方就越坚持。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南方奴隶主贴出的追奴启事

有部分南方人曾经打算解放奴隶,但是形不成主流

就像北方有人反对废除奴隶制一样,南方同样有许多人要求废除奴隶制,这些人大多家庭富裕,受过北方的新式教育,思想更为先进和开放。

1830年代,有一对名叫格林克的白人姐妹在自由州巡回演讲呼吁废奴,激起了北方民间强烈反应。但她们其实是南方人,出生于查尔斯顿,父亲是州法官。废奴的立场使得她们无法在南方立足,只得前往北方,加入贵格派的废奴协会。

也有一些没有奴隶没有土地的贫穷白人对大种植园主所拥有的地位和特权十分反感,想要废除奴隶制获得更多的实惠,例如自诩为普通人代言的田纳西州安德鲁·约翰逊和佐治亚州约瑟夫·布朗这样的政客,借反对“奴隶主统治集团”之名来获得权和利。

也有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奴隶制与宣扬的美国精神格格不入,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其他既不会对南方既得利益群体、现有经济体系造成过多伤害,又能废除奴隶制的平稳过度的办法。

但是这些动作在南方就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主流依然是维持并且扩张奴隶制,南卡罗莱纳州的参议员、当过副总统的约翰·卡尔弘,弗吉尼亚大种植园主爱德蒙德·鲁芬,曾任联邦参、众议员的南卡罗来纳的另一个种植园主詹姆斯·亨利·哈门德,乔治亚州政治家、南方邦联副总统亚历山大·斯蒂芬斯等人都曾在国会抨击废奴运动。

不断有知名人士、政治人物为奴隶制辩解、背书,进行辩论,坚称奴隶制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他们在南方的影响力可比普通人要大多了。

奴隶制已成众矢之的应当废除,为何美国南方却坚决维持并不断扩张

南北战争

奴隶制在美国南方早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政治中的方方面面,大多数白人安然享受着奴隶制带来的好处和便利,上到国会参议员,下到南方各州议员再到地方官,要么是奴隶主砸钱捧上去的,要么自己就是奴隶主和寡头,指望他们来反对自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只有坚决维护并且扩张奴隶制,才能继续享受奴隶制带来的红利。用马克思的话来讲,“不断扩张领土,不断扩展奴隶制度到旧有的界限之外,却是联邦各蓄奴州的生存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