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镇戍制如何取代了卫所制——浅说明代“边防军”

明太祖以兴兵起家,早在明朝建立前,就设立了江南行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同时,又置具有中央侍卫军性质与功能的左、右、前、后、中五翼元帅府等机构,成为"京营"的锥形。此外,分散于各地的二十ー翼元帅府就成为具有地方性质的军事领导机构。后又改江南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将他最亲近的侄儿朱文正从同佥枢密院事擢升为大都督,作为大都督府的最高军事长官,"节制中外诸军"。

明朝建立后,洪武三、四年(1370-1371),明太祖将各翼元帅府改名为"都卫""行都卫",洪武七年(1374)"定卫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ー卫,一千ー百二十人为ー千户所之制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明史・职官志》),奠定了此后二百多年明代卫所基本兵数。

总兵镇戍制如何取代了卫所制——浅说明代“边防军”

明代海龙城军事遗址

卫所平时负责军队训练与管理,而军队的调动权和指挥权则由皇帝直接掌握。卫所的军户世代相袭,编入专门的军黄册,与民户相区别。军户家属随军驻扎,屯田(军屯)垦荒以自养。在民户稀少的地方,卫所也兼管民户。

洪武八年(1375)"都卫""行都卫"更名为"都司""行都司",成为省级军事机构的通称。洪武十三年(1380)在废中书省的同时又分大都督府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以免军权过于集中。五军都督府各不统属,分别管理京城以及各地的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留守司以及直辖的卫、守御千户所。都司、行都司下辖卫、千户所、百户所。自此,明太祖基本完成了"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的军事领导体制,卫所制度的管辖体系完全确定了下来。

总兵镇戍制如何取代了卫所制——浅说明代“边防军”

明代海龙城军事遗址

明朝建立后,在元代行中书省的基础上,划定行政管辖区域和军事管辖区城。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最高行政长官,管一省民事。同时,设十三个都指挥使司,管辖一省军事。另外,由于明朝是在驱逐蒙元勢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作为防卫重点的北方地区多设了大宁都司(北平行都指挥使司)、辽东都司和山西行都司(宣德五年,在河北宣化增设万全都司)。在西北地区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増设了陕西行都司(治所甘肃张掖)、四川行都司(治所四川西昌)和福建行都司(治所福建建瓯)。另有一个中都留守司,设于朱明的"龙兴之地"凤阳。

太祖设计的卫所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它的优势,但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军官和士兵实行世袭制,使军队老少掺杂,战斗力必然低下。其次,军队以自己的电田收入供给自己,虽然减轻了民户的负担,但军户既要训练打仗又要种田养家,并负担各种沉重的军役(特别是军官为了发财,无限制地奴役士卒,使之如同军奴),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时间一长,他们就要想方设法脱离军队,剩下没有逃亡的多为老弱病残,战不能战,守不能守,逐渐失去了战斗力。

总兵镇戍制如何取代了卫所制——浅说明代“边防军”

明代海龙城军事遗址

另外,由于卫所制度的军事指挥权和军政管理权是分离的,军队的机动性也大成问题。特别是北部边镇的卫所军分散驻扎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里的边防线上,在行动迅速、出没无常的蒙古骑兵的突袭下,仓促之间难以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抵抗。而且,卫所军平时只负责训练,将领都是遇有战事时从别处临期调拨来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很难有效地发挥战斗力。

明成祖夺位后,开始对卫所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除了大量增加卫所外,在频繁遭受蒙古骑兵侵袭的北部边镇实行镇戍制,即每镇设置一名常驻官一一总兵官。总兵官的权力很大,"整饬兵备,申严号令,练抚士卒,振作军威。务要衣甲整齐,器械锋利。城堡墩台坍塌以时修治坚完,官军骑操马匹责令饲养膘壮。仍督屯田粮草,并一应钱粮不许侵欺。遇有贼寇,相机战守"(《宣府镇志・诏命考》)。

总兵镇戍制如何取代了卫所制——浅说明代“边防军”

明代海龙城军事遗址

也就是说凡练兵、作战、筹饷均由其负责。过去那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缺点得到了克服,战斗力大为提高。总兵以下后又增设了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备御等,形成了完整的总兵职务体系。总兵、参将、游击等标下都有数量不等的军人,他们或是从不同的卫所召集来的,或是由军官从地方募集而来,或是从各营抽调来的,战斗力较强。此后,总兵镇戍制度逐渐取代了卫所制度,成为北方"九边"的军事体制,后又推广到了贵州、云南、 湖广等南方边远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