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國寶《狀元卷》

狀元,是科舉制度的產物。在古代社會,中狀元是眾多讀書人的夢想。一舉成名天下知,那是何等的自豪和榮耀!中國的科舉制度從隋朝中期創立,到清朝末年廢除,有著1300年的歷史,曾產生出700多名狀元,有案可查者620餘名,包括唐朝的賀知章、王維、柳公權,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楊慎,清代的翁同龢等,但由於種種原因,流傳至今的狀元墨跡試卷,在全國卻只有一份,那就是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珍藏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明朝趙秉忠殿試狀元卷。

人物介紹:

青州國寶《狀元卷》

趙秉忠像

趙秉忠(1573—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縣(今山東省濰坊青州市)人。

出身官宦之家,父親趙僖官至禮部右侍郎。明萬曆二十六(1598)年,趙秉忠25歲時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後因秉性剛直,被削職還鄉。趙秉忠狀元卷為歷史僅存的狀元卷,系國家一級文物。

青州才子 秉性剛直

青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傑地靈、才俊輩出的地方,前後共出過六位狀元,其中就包括狀元卷的作者趙秉忠。趙秉忠(公元1573年-1626年),字季卿,號其陽,出生在青州鄭母村的一個官宦之家,因受家庭影響,自幼勤奮好學,熟讀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才華橫溢,在鄉試、府試、院試中脫穎而出。15歲補府學生,24歲中舉人,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89年),他25歲參加殿試,一舉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狀元,30歲任會試同考官,39歲升庶子,典試江南,為國家選拔了不少棟樑之材,後升禮部尚書。

趙秉忠秉性十分剛直,不畏權威。據說當時有一位督學僉劉毅性情嚴厲,由於在昌樂縣主持考試時,有個考生為作弊把小抄夾在鞋子裡,受到重罰,從此規定考生都赤腳立雪中等候入場。趙秉忠15歲參加考試時,對此規定氣憤不過,毅然走上臺階質問劉毅:"為什麼因一人行為不端就連累所有人呢?難道這就是賢者考選人才的入門規矩嗎?"劉毅聽後,便廢除這一規定。

但趙秉忠高中狀元、步入仕途後,其剛正的個性卻為專擅朝政、陷害異己的宦官魏忠賢所不容。1624年(天啟四年)大臣楊漣上書彈劾,列舉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草疏者即趙秉忠門生繆昌期。次年,繆昌期受魏忠賢陷害,下獄論死。魏忠賢責問趙秉忠,趙秉忠不予理睬。魏忠賢恨之入骨,屢次在熹宗面前說他的壞話。熹宗說:"你說的不就是那個穿短袍講經的人嗎?我看那人忠心耿耿,正準備重用他呢!"後來趙秉忠看到朝政日非,魏忠賢又不斷迫害,於是多次上書請求告退,得到熹宗同意。但回鄉不久,就被朝廷以莫須有的罪名削官。其後魏黨越來越囂張,朝政更加不可收拾。1626年趙秉忠憤懣而死。崇禎初年,朝廷為他平反,恢復原官,加太子太保,按大臣禮節重葬。

朝堂密檔 流傳民間

據專家鑑定,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的紙張、綾子、文字、圖章等都是明代原物。在此之前,我國明代殿試卷尚未發現過,因此,趙秉忠考中狀元的這份殿試卷便成了海內外孤本,彌足珍貴。殿試卷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為研究中國的科舉制度提供了真實可靠的資料。

中國古代的殿試狀元卷,一般都作為重要檔案收藏於宮廷之中,任何人私自攜帶出宮廷都要滅門九族。但由於改朝換代、戰火連綿以及外國侵略,歷代存於宮廷中的狀元卷都已佚失。趙秉忠的狀元卷,在青州博物館徵得之前,收藏在其後人手中,並一直被視為傳家之寶,悉心珍藏,從來秘不示人。從明代萬曆年間到現在,歷經400多年的風雨滄桑,狀元卷依然保存完好。那麼,趙秉忠殿試狀元卷是如何流出宮廷的?這一問題,後人只能推測了。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趙秉忠因怕魏忠賢以狀元捲上的爭論為把柄對自己加以陷害,所以告老還鄉之前將自己的殿試卷子偷偷拿出帶回,於是,狀元卷就一代代流傳下來。最後,狀元卷於1983年由趙秉忠第13代孫趙煥彬捐獻給青州博物館,成為其鎮館之寶。

青州國寶《狀元卷》

捐獻狀元卷的趙煥彬一家

據趙煥彬老人說,這狀元卷是他們家的傳家寶,一輩輩人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特別是在文革時期,狀元的很多遺物都被毀了,是趙煥彬老人多了一個心眼,將狀元卷藏在了枕頭中,天天枕在頭下,才倖免於難。

清雅絕倫 氣息高古

這份狀元卷為十九折冊頁,通高47.6釐米,每折寬14.1釐米,三層宣紙裝裱,封面、封底全綾裝裱,以不同書體昭示著內容迥異的上下兩闋。上闋的宋體,方正圓潤,舒展蒼勁,下闋的小楷,清雅絕倫,虛和婉麗,是一篇2460字的八股文,行文流暢工整,字體雋永,全文無一處塗改,無一處錯字別字,一氣呵成。美文的篇末,依次署著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張位等九名閱卷官的官職和姓名。冊頁之首的下方,赫然蓋著豎長碩大的"彌封關防";上方,則是硃筆頂天的渾然御批——"第一甲第一名"。

從書法、文風、佈局、神韻、才情來看,這份狀元卷都堪稱經典!趙秉忠在字裡行間的書寫功夫讓人驚歎,從開始到結束,如行雲流水,恣意縱橫,沒有刻意準備,這是在考場上限制時間內的命題之作,能到如此程度,實屬不易。而評卷官所寫之批記的功夫也毫不遜色,從其書法功夫上足可見古人對文化素養、修養的重視。

深入淺出 雄才大略

趙秉忠這位力壓群芳的頭名狀元,他在卷子上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

殿試時,皇上欽定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這個題目非常明確,就是要求答卷人站在帝王的立場上,回答如何執政和用什麼樣的思想指導執政的問題。趙秉忠在答卷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回答,帝王執掌國家政權,要把國家治理得和諧興旺,就必須有實政和實心,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治國辦法和切實可行的治國思想。接著,他對這種治國辦法和治國思想作了解釋,認真總結歷代帝王治國的經驗教訓,並針砭時弊,提出了治國安邦的十條建議。有理有據,言辭懇切,從總結歷史和當時的社會現實出發,不怕冒犯皇上的威嚴,反映了他的雄才大略。這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用實政和實心的論述回答了皇帝的策問,使皇帝龍顏大悅,硃筆欽定"第一甲第一名",即狀元,一舉成為明朝第47位狀元。

華夏瑰寶 完璧歸趙

狀元卷於1983年收藏在青州博物館後,該館名聲大振,國內外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但誰也沒有想到,1991年8月初,被稱為該館鎮館之寶的這件國家一級文物不翼而飛。能準確地潛入一級文物庫房,說明盜賊對庫房及文物非常熟悉。警方分析這肯定是一起監守自盜或內外勾結的案件。經排查和詢問,發現了一個重點嫌疑人——當時青州博物館的保衛幹事林春濤,就在警方實施監控時,林春濤謊稱上廁所,趁夜色逃跑了。後來,在文物尚未出手之時,公安人員奮戰8天9夜,奔波萬里,終於追回了狀元卷,完璧歸趙,盜竊者被判死刑。

青州國寶《狀元卷》

狀元卷失而復得已經16年了,它不僅是研究趙秉忠這位歷史人物必不可少的文獻依據,也是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科舉制度的寶貴資料,更是一件珍貴的藝術珍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