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7岁女生在校被殴打拍视频,两名施暴女生被刑拘, 你怎么看?

Wiil_wei


小巧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很伤心。曾经小巧看过一篇文章,全球超2亿的孩子,都正在遭受校园霸凌。

学校是一个伴随孩子成长、接受教育的地方,在大众看来本应该是一座象牙塔,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艺术乐园,更是纯粹认真的求知天地,但是近年来的一些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却屡见不鲜,人心惶惶的同时也为和谐的校园蒙上了厚厚的阴霾。

但其实,不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他们都同样是受害者。

对于绝大部分霸凌者而言,在他们的自身成长中,有很大的问题。例如他们缺少朋友、学业跟不上、对自我的形象或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不满意等等,因此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形成问题行为。

面对这些成长中的羁绊,他们会产生不良情绪、错误认知,这些负面的东西得不到好的解决,就会想着用暴力的方法去发泄情绪或解决问题,因此有了欺凌者、被欺凌者。

其次,产生校园欺凌,往往也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系。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成长在粗暴教养方式的家庭中,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就比较暴力的话,他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因此他长大以后也会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也有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控制的氛围里,因此形成了服从的、懦弱的、焦虑的、自卑的性格,这些孩子在面对矛盾时,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方式去应对,那么就容易成为被欺凌者。

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对少年儿童形成很大的影响。经常生活在否定的氛围中,经常被批评、指责、否定、体罚,或者经常被过度保护、溺爱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成为一个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社会环境也是如此。如果社会成员生活在仇视他人的、冷漠的、斤斤计较的环境下,从未帮助过他人,也从未感受到他人的帮助,就难以养成向善的爱心与情感,逐渐形成戾气很重的待人处事方式,对他人不够尊重,不能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或处事方式,遇到一点点矛盾就有可能成为点燃烈火的“火种”。

还有一些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本该就是学校的事,我们只需要提供你给他学习的钱就够了,如果学生犯了错那就应该是老师的责任。这类家长的教育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狭隘的观念。

校园霸凌事件的减少,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光家长或者学校是不够的。





巧学宝育儿


其实这种行为就是校园霸凌。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学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对别人的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通常被称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的缺失,这里的教育既指学校教育也指家庭教育。如果我们学校和家庭对这一教育缺失或者一味的模糊化而放任自流的话就会发展到如题的程度,当够了量刑的年龄就会由社会来教育了。总的来说被刑拘,也是自造的苦果,也是对其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方式。


悠然南山情


我觉得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针对那些被施暴的未成年人生效,施暴的未成年人应该不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保护!其次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追责应该通过个体意识行为,以及家长责任来进行共同判定,比如16岁少年,虽然在法律上属于未成年人,但实际意识和心智已经具备分辨好事和坏事的能力,而且家长在孩子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情况下,还对小孩进行袒护的话,那就连家长一起判刑!如果小孩不具备是非辨别能力,但是家长在事情发生后并未主动担责的话,建议也要进行严判[发怒]


随基硬鞭


此类案件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在校学生之中,说明学校、家庭及有关部门的法制教育有明显的不足甚至缺失,要避免这类案件的发生需多方联合加强教育以及加重对当事人的刑罚方能显效。


用户4225154404496


校园暴力主要来自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每个一出生都是一样的,后天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


中山华鍵刘勇


好,拍手!

我一直认为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应该最终成就了对未成年人的放逐。

社会在发展,人受到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未成年人。

所以,真正对他们的保护应该是让他们知道“线在那里”。

而不是一味的放纵,变成了学习放纵的实例。


往事旧闻


还是那一句:所有学校校园都不应成为法外之地,守法意识必须从小培养,执法部门可以换个形式或方法有效介入,比如:法律援助处、法律宣讲处等等,给校园一个清静安全的读书学习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