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硬朗:工程機械之都如何煉成

​僅僅20多年,湖南長沙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工程機械製造基地

長沙硬朗:工程機械之都如何煉成

三一重工“18號工廠”,被稱為“中國最聰明的工廠”。圖/受訪者提供

文 |《財經》記者 魯偉

全球近1200家工程機械企業齊聚星城、四天成交金額超過200億元——2019年,湖南長沙舉辦的“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無疑是一次世界級的工程機械頂級展會。

對於有“工程機械之都”之稱的長沙來說,上述展會就是一場高規格的“實力展現”,本土巨頭們組成了一個“最強展團”:有被譽為“省油王”的SY315C挖掘機、有全場“最高者”的ZCC9800W履帶式起重機、 有“作業能力強、準度高”的SWDM60旋挖鑽機……

和本土巨頭同場競技的,是眾多國際巨頭,包括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排名第一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全球最大農機制造商約翰迪爾(John Deere)以及日本的日立建機(HITACHI)、德國的利勃海爾(Liebherr)、韓國的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等。

“長沙第一次舉辦國際工程機械展會,其規模之大與規格之高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工程機械行業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這充分說明行業對工程機械‘湘軍’地位的認可。”

據新華社報道,此前,湖南省決策層赴國外邀請行業巨頭來長沙參展,正是希望搭建一個國際化的展會平臺,在開放中壯大,在合作中共贏。“搶佔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制高點,這是我們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

不過短短20多年的時間,湖南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工程機械製造基地。2018“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中,湖南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重工”,600031.SH)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重科”,000157.SZ)、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河智能”,002097.SZ)、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鐵建重工”)紛紛入選,是中國唯一有四家企業上榜的省份;自2010年以來,湖南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多年來保持全國第一,2018年湖南有99家規模企業的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同比增長17.3%、10.1%、98.7%。

這是湖南工程機械企業的“高光”時刻,總體經營狀況處於歷史最好水平。正如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所言,湖南工程機械行業在20多年時間裡,“低起點”實現“大跨越”,成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大行業。

如今湖南的工程機械行業巨頭們將產品賣到了世界各地,屢屢創造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起重能力的履帶起重機、世界最長臂架的混凝土泵車、世界最大工作幅度的塔式起重機、世界最大起重量的輪式起重機、世界最大扭矩步履式旋挖鑽機等,均出自湖南工程機械企業;尤為重要的是,湖南的工程機械行業巨頭們在很多關鍵零部件方面實現了自給,甚至有湖南公司成為某些工程機械的國際標準制定者,站上了全球技術制高點。

湖南的工程機械企業從零起步,由追趕到領跑;從打破壟斷到替代進口;由收購行業巨頭到全球多地佈局,用短短20多年時間,書寫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一段傳奇。

“湖南名片”

1986年,改革開放大潮湧動,梁穩根等四人放棄國企“鐵飯碗”,借錢下海,在一個地下室開始創業,並立志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世界品牌。

當漣源焊接材料廠(三一集團前身)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當時婁底地區最大的民營企業時,梁穩根沒有滿足於偏安一隅,毅然將企業搬進長沙,並進入中國高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工程機械製造。這次著名的“雙進”戰略,使三一集團(三一重工大股東)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靠50萬元借款起家、脫胎於科研院所的中聯重科,其創始人詹純新同樣決心打造一家“世界級的企業”。詹純新認為,中國工程機械只有走出去,才能成為世界級的企業。詹純新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有著十分深刻的思考。“包容、責任、規則、共創、共享”,中聯重科在併購重組中遵循的五個原則,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的國際新姿態。

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1999年創業,這位當時已經50多歲的中南大學教授,在租來的舊廠房寫下“修身治業、興企強國”八個大字,力圖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以產學研相結合為特色的發展之路。憑藉著“先導式創新”,山河智能躋身世界一流工程機械製造商。

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堪稱湖南工程機械行業的“三駕馬車”,三家企業各有所長,成為湖南工程機械行業當之無愧的“名片”:三一重工的混凝土設備是全球第一品牌,大噸位起重機、旋挖鑽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先後實現深港兩地上市,成為業內首家A+H股上市公司的中聯重科,多年來在建築起重機械、混凝土長臂架泵車品類保持行業第一;山河智能的液壓靜力壓樁機為中國第一品牌,它是中國最早製造小型液壓挖掘機的企業之一,也是向歐洲出口小型液壓挖掘機數量最大的中國企業。

隨著“三駕馬車”不斷髮展壯大,湖南工程機械產業集群迅速崛起,相關企業紛至沓來。這其中,鐵建重工“鍾情”湖南的故事尤為典型。2008年,鐵建重工尋找製造基地時,正是看中了湖南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其董事長劉飛香曾直言:除了長沙,哪兒也不去!“放眼全國,沒有哪一個地方能像湖南這樣,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優勢如此明顯,既有地上的、又有地下的,既有天上的、又有海上的。”鐵建重工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只開發能夠填補國內外空白的產品,且產品市場佔有率和科技水平必須處於國內行業前三名的原則,在軌道系統、掘進機、特種裝備方面優勢明顯。

“湖南因為有多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很多相關企業就會‘聞風而來’,這就是龍頭企業帶來的集聚效應,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對《財經》記者稱。

數據顯示:2010年,工程機械成為湖南省首個千億元產業集群,湖南工程機械規模首次超過江蘇、廣東,坐上行業“頭把交椅”,這之後,湖南工程機械行業規模長年穩居第一。

在本土市場確立“榜首”地位之外,真正讓湖南工程機械企業揚名的,則是因為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將全球的行業翹楚收歸囊中——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西法公司(CIFA,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首次大規模跨國併購。西法公司是世界混凝土設備龍頭企業。藉助此次併購,中聯重科將西法公司的全球銷售網絡渠道收為己用,同時迅速提高中聯重科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產品技術水平;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了有“大象”之稱的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Putzmeister),後者曾長期佔據全球混凝土機械市場40%的份額,是這一領域的第一品牌。向文波在評價收購普茨邁斯特公司最大的意義時稱,此舉使得三一重工國際化進程縮短至2年,而據此前的估計,這一進程需要5年-10年。

“湖南工程機械企業真正讓世界矚目,就是從收購世界混凝土巨頭開始的,一下把全球巨頭‘吃’掉了,大家就都意識到了(湖南企業的地位)。”8月23日,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

長沙硬朗:工程機械之都如何煉成

1992年9月28日,中聯重科的 前身——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圖/受訪者提供

長沙硬朗:工程機械之都如何煉成

1993年, 中聯重科第一泵生產場景。圖/受訪者提供

不懼“卡脖子”

2019年7月,“中國企業專利500強”榜單發佈,中聯重科排名186位,居行業第一。

中聯重科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3月,該公司累計申請專利9742件,其中發明專利3606件;累計授權專利8121件,其中發明專利2539件。

作為從科研院所體制改革中孵化而來的企業,中聯重科擁有強大“創新基因”。該公司董事長詹純新曾表示,依託國家科研院所發展產業,中聯重科不僅要在市場經濟中做大做強,做出效益,更該肩負起提升民族產業科技水平,推動整個行業科技進步的重任。

與中聯重科“背靠大樹”不同,三一重工幾乎是從零開始,走上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曾表示,只有掌握關鍵設備的核心技術,才能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

早年,三一重工研發拖式混凝土泵(拖泵)的故事廣為流傳。為攻克拖泵存在的問題,有一年多的時間,梁穩根和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易小剛天天睡在工棚。拖泵高低壓切換時需要換接不同的管子,易小剛大膽設計了一個適用的閥門,不料遭到反對:外國人都是用管子,為啥要換呢?但是,梁穩根堅持:“我們可以先試一下。”最終,三一重工誕生了第一件核心專利。

在梁穩根看來,依賴引進技術只能淪為生產車間,不如以自主創新掌握髮展主動權。這之後,三一重工每年的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5%左右,居行業最高,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5.38%。在三一重工,研發人員不允許說兩句話:“國外是這麼設計的,我們也這麼設計”、“國外沒有這麼做過,我們也不能這麼做”。

“我從小就喜歡製造東西,研發是我的愛好,從這個角度說,我是幸運的,將愛好和事業結合在一起。”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出於對研發的熱愛,其辦公室就設在“山河技術中心”,73歲的他對《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公司每年還有不少新產品的創意來源於他,“我從小就喜歡製造,辦公司不過就是組織更多的人一起來製造。”

正是憑藉不斷地創新與研發,湖南工程機械在行業聲名鵲起,並且走出國門、衝向世界。港珠澳大橋、倫敦地鐵、迪拜塔、北京大興機場、中國“天眼”等世界超級工程,湖南工程機械企業均有亮麗表現。

四川某工程機械企業負責人曾感嘆:“全球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輕視來自湖南的工程機械企業,他們的拼勁與倔強,有時令人感到害怕和緊張。”

在由小變大、從弱到強的過程中,湖南幾家工程機械企業曾不同程度遭遇液壓件、發動機、變速箱等零部件“卡脖子”的問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原副秘書長茅仲文曾坦言,缺少核心零部件和重要零部件支撐的自主創新是難以為繼的。日本小松(Komatsu)、美國卡特彼勒等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都是自己生產發動機、液壓元器件、控制元器件等基礎零部件。

據《財經》記者瞭解,早在2010年,為解決工程機械行業液壓元件長期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困局,由政府部門牽頭,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共同出資,就“液壓元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合作,但合作未能持續很長時間,最終兩家公司選擇自主攻克的道路。

三一重工自2005年以來,先後成立十餘家零部件公司,累計投入超過70億元,對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進行研發及產業化。目前發動機、油缸等多個產品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國外標杆產品水平,實現進口替代。“如果遇到‘卡脖子’的情況,我們完全可以(將進口零部件)替換過來。”向文波稱。

中聯重科近年來也在工程機械零部件自制方面持續發力,在很多關鍵零部件方面擁有核心技術。被中聯重科引以為傲的是,該公司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制定者,主導、參與制定或修訂逾30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也是唯一代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參與制定或修訂國際 (ISO)標準的企業。中聯重科擁有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中國唯一的建設機械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唯一的混凝土機械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掌握工程機械領域的核心技術。

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強調,萬一出現“卡脖子”的情況,公司同樣有能力應對。“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核心零部件方面能‘卡‘我們的不多,即便真的‘卡’我們,我們也有國產化零部件替代。”

“有質量的增長”

2019年上半年,湖南工程機械行業“三駕馬車”的業績紛紛創出新高:8月29日,三一重工發佈2019年半年度報告,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3.86億元,同比增長54.27%,淨利潤67.48億元,同比增長99.14%——2019年上半年67.48億元的淨利潤比2018年全年61.2億元淨利潤還高;中聯重科2019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2.62億元,同比增長51.23%,淨利潤25.76億元,同比增長198.11%——2019年上半年25.76億元的淨利潤同樣高出2018年全年20.2億元的淨利潤;山河智能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3億元,同比增長33.28%, 3.16億元的淨利潤直追2018年全年4.29億元的淨利潤。

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湖南工程機械行業“三駕馬車”的經營業績捷報頻傳,比如三一重工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932.6%、中聯重科2018年現金流50.64億元,創歷史最佳水平、山河智能2017年與2018年兩年淨利潤增長了五倍,等等。

分析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2017年以來的財報,其營業額、現金流、人均產值持續創新高,風險、成本和費用率不斷下降,呈現共同特徵是資本開支少、現金流充裕、淨利潤率穩定、有息負債率低等。

“現在風控已經成為我們經營層面的一個核心詞,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考慮到風險,這就是過去五年行業低迷期給我們的教訓。”向文波稱。

2012年至2016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有過長達五年的“低迷期”,這是向文波“整個職業生涯從來沒有見過的”。以三一重工的拳頭產品混凝機械為例,從最高峰的300多億元收入跌到最低谷時的50多億元。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陷入了低迷期。

財務數據顯示:2012年,三一重工的淨利潤縮減至56.86億元,2013年繼續萎縮,為29.04億元,較上年減少48.96%。2014年,淨利潤僅為7億元。2015年與2016年,三一重工淨利潤僅為1.39億元、2.03億元。

三一重工的遭遇並非個案,2012年-2016年期間,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陷入低迷,經營狀況普遍不佳。

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對《財經》記者表示,在這五年低迷期,該公司有“三座大山”需要翻越:一是應收賬款激增,多達數百上千億元的應收賬款難以收回的問題;二是客戶大量逾期違約,拖回來的二手設備如何處置的問題;三是公司積壓的存貨怎麼處理的問題。孫昌軍強調,上述“三座大山”也是當時行業面臨的共有問題。

據《財經》記者瞭解,在工程機械行業處於低谷的2016年,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對有關部門提交的《湖南省工程機械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有過批示:“美國卡特彼勒、日本小松是世界性工程機械企業,都是百年老店,我省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是新興企業,在經歷一段超高速發展後,遇到暫時困難,應有客觀分析。不是工程機械行業不行了,而是進入了一個調整、提高,積蓄髮展動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階段。對此政府和企業都應該有充分的信心和務實的措施。”

多位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湖南工程機械行業人士均強調,經歷了五年的低迷期,大家的共識是,不能再依靠過去“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等激進營銷手段搶奪市場,行業應該變成“有質量的增長”。

為此,湖南工程機械企業紛紛“練內功”。比如著眼於產品創新,以實力獲得市場青睞;又比如著眼於內部精益管理,實施全流程成本管控和風險管控;再比如著力培養新興業務板塊,構建健康良好的產業生態圈。

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樂於提及的是,2016年上半年,在行業還處於低迷時期,公司通過三年的“內涵式”發展,率先走出低迷,實現逆勢增長。2016年上半年,山河智能淨利潤為1764萬元,同比增長477.66%。

所謂“內涵式”發展,核心是兩點:一是實行集團化管控模式,將管理權限上收;二是加快自主研發的步伐。

到2016年下半年,工程機械行業部分產品增長由負轉正,行業整體觸底反彈,這之後的2017年,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的經營業績大幅提升。

“在20多年的時間裡,工程機械行業就經歷了一個高峰與低谷的循環,讓我們知道了行業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行業壞的時候怎麼應對。”孫昌軍告訴《財經》記者,“這樣的經歷是很重要的經驗,未來我們會更加自信。”

向文波也對《財經》記者表示,三一重工創建的第一年就開始盈利,此後在工程機械行業逐步發展、壯大,但前述五年低迷期讓“三一人第一次知道什麼是週期”。為此,三一重工在五年低迷期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公司“流程更優化、組織效率更高”,因此“現在抗風險能力更強了”。

發力智能製造

長沙硬朗:工程機械之都如何煉成

中聯重科的智能工廠。圖/受訪者提供

三一重工位於長沙的“18號廠房”,是亞洲最大的智能化製造車間之一,被譽為“中國最聰明的工廠”。在“18號廠房”,身穿深藍色制服的工人們與機器人一起工作,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港口機械從這裡源源不斷生產出來。

三一重工近年來持續加大智能製造的轉型,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同事”,如焊接機器人、地板總成機器人、打膠機器人等,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比如,泵車臂架轉檯的連接軸原來是靠人工裝配,一個人四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現在,通過生產線上配置的壓軸機,這項工作可在兩分鐘內迅速完成,且裝配質量更有保證。

據《財經》記者瞭解,三一重工過去最多時有7萬多人,現在只有2.5萬人,業績卻創了歷史新高。根據三一重工公佈的2018年報數據計算,2019年上半年,三一重工人均產值250萬元,預計2019年全年人均產值將達到500萬元。

無獨有偶。近年來,中聯重科同樣在智能製造領域表現搶眼,該公司在業內率先推出了“4.0系列產品”——以“模塊化平臺+智能化產品”為核心的新一代產品。

據《財經》記者瞭解,從2014年開始,中聯重科按照國家“三去一降一補”的要求,開始去槓桿、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發力智能製造,是中聯重科補短板的關鍵,公司董事長詹純新深度參與其中。在詹純新看來,中聯重科的智能產品一定要是“靈動的”,為此,他要求公司的智能化產品“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孫昌軍回憶稱,前幾年為研發4.0系列產品,公司幾乎所有資源都會向4.0系列產品傾斜。

中科雲谷CEO王曉冬告訴《財經》記者,工程機械不是“傻大粗”,其實可以很智能。他舉例稱,混凝土泵車的臂架越長越不穩,但公司通過車身和臂架的傳感器,可以確保臂架在安全範圍內作業。此外,通過傳感器、控制器可以自動計算泵車重心位置狀態,主動調整設備動作,防止泵車傾翻,保證作業安全。中科雲谷是中聯重科子公司,該公司專注於工業互聯網研發領域。

產品平臺化、設計模塊化、零件通用化,這是中聯重科4.0系列產品顯著的特徵。中聯重科副總裁付玲對《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4.0系列產品的通用化率超過70%。也就是說,只要是在一個平臺下的產品,即使型號不一樣,它們之間70%以上的零部件都是可以實現互換的,“其中混凝土機械通用化率超過了90%”。目前,中聯重科共有50款智能化的4.0系列產品推向市場。2018年,4.0系列產品的銷售額已佔中聯重科總營收的80%以上。

“即便是在2012年-2016年行業低迷期,公司研發人員的工資也是在上漲的。”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對《財經》記者表示,該公司一直以來重視研發,近年來也在不斷推進智能製造的實踐探索。

2018年,山河智能獲評“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的入選門檻較高,要求參評企業能通過智能製造新模式的應用實現生產效率提升、運營成本降低、產品研發週期縮短、產品不良品率下降。山河智能的項目成功獲評,意味著該項目在技術上處於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在降低運營成本和縮短產品研製週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商品不良品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此外,備受關注的山河工業城總投資超過10億元,預計2019年底山河智能的工程機械板塊將全部搬遷至這個“智能車間”。山河智能方面預計,項目全部投產後,高端工程機械系列產品產值將達45億元。“山河工業城的製造體系,從全球角度看也是先進的。”何清華表示,“公司正在朝世界級裝備製造企業邁進。”

對標國際巨頭

“不在中國爭地位,要為中國爭地位。”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的這句話,代表了湖南工程機械企業共同的心聲。

國際併購,是中聯重科全球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早在2001年,中聯重科就收購了非開挖設備領域的知名企業——英國保路捷公司,開始生產開發全球最先進的定向鑽系列設備。

“越是本地化,就越是國際化。”這是詹純新多年來帶領中聯重科發力國際市場的重要經驗。在他看來,中國企業要實現真正的國際化,首先就是要進行本土化的過程,也就是要遵循國際規則,融入目標市場的本土文化和氛圍中,利用本土化的人才、資源、運營模式等,從而在國際化推進中,實現共贏甚至多贏。

中聯重科併購融合意大利西法公司充分體現了“越是本地化、就越是國際化”的特點。2008年9月,中聯重科收購西法公司,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走出去的首次大規模併購,一舉將世界混凝土設備龍頭企業收歸囊中。

不過,讓很多人深感意外的是,中聯重科在完成對西法公司的“超級收購”後,早年的整合方式卻足夠“寬容”:一位中方經理都不派駐,完全保留西法公司的管理團隊,實行本土化管理。

8月23日,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向《財經》記者強調,海外併購不是“佔領”對方,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包容”。孫昌軍回憶,一直到收購西法公司的第三年,中聯重科才往對方派駐審計人員,“第一次審計時對方很不合作,但後來慢慢就變成了一項制度。我們的管理和戰略是逐步滲透進去的”。孫昌軍表示,中聯重科與西法公司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就像親戚一樣”。他舉例稱,中聯重科每年的新春年會會邀請西法公司的優秀員工參加,“他們每次來都非常高興”;而中聯重科的人去意大利,對方也會準備紅地毯迎接,“已經非常中國化了,現在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今中聯重科與西法公司之間的品牌整合取得了顯著成果。2018年,在歐洲工程機械市場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西法公司逆勢增長22%,其年度銷售額、利潤、現金流等各項經營指標均創併購以來最好水平。同時,在中聯重科的佈局下,西法公司由單一的混凝土產品製造廠打造為涵蓋混凝土、工起、建起等產品的綜合性工廠,其業務也將向中東、北美區域市場拓展。

與中聯重科頻頻在海外發起併購不同,三一重工雖然也在2012年成功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但其國際化戰略更多地藉助在海外直接建廠。

2012年1月,三一重工宣佈,以3.6億歐元(摺合人民幣26.54億元)收購成立於1958年的德國企業普茨邁斯特。用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的話說,從1994年三一重工進入混凝土機械製造領域起,普茨邁斯特就一直是三一重工學習的榜樣和努力超越的對象。收購普茨邁斯特之後,三一重工在產品技術和質量上都得到顯著提升,並藉助普茨邁斯特已有的全球銷售網絡迅速完成國際化佈局。

與此同時,三一重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一帶一路”提出的這五年,是三一重工國際業務發展最快的五年。沿著這條世界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三一重工打造了與“一帶一路”高度契合的產能與業務佈局。目前,三一重工在美國、印度、德國、巴西建立了四大海外研發製造基地,13家制造工廠,形成了覆蓋非洲、亞太、俄羅斯、中東、拉美等地區的10個銷售大區,業務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三一重工有70%以上的海外收入來自“一帶一路”。

在全球最大機場沙特吉達(Jeddah)國際機場、阿爾及利亞國內最長高速公路、非洲最大電廠南非庫斯(Kusile)發電站……三一重工產品以其優異的品質正參與到越來越多的國際重要工程中去。2018年,三一集團海外銷售超過150億元,較往年同比增長27%,迎來了歷史上最好銷售業績。海外市場的人均銷售額、總體利潤均較大幅提升,海外市場地位明顯提升。2018年,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50強榜單”,三一集團是唯一上榜的工程機械企業。

“我們現在和卡特彼勒、小松這樣的全球巨頭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景就是在工程機械行業打造一個高品質的中國製造形象,打造出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向文波稱。

(本文首刊於2019年9月30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