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電子存儲設備的讀寫速度越來越快,就拿我們熟悉的硬盤來說,目前讀寫速度最快的可能就是支持NVMe協議的固態硬盤了,可能瞭解NVMe SSD的人都知道,只要跟NVMe沾邊的,讀寫速度肯定都不會慢。

U盤作為商務人士必不可少的辦公用品,其讀寫性能、穩定性能都很重要。而隨著製造工藝的不斷升級,NVMe SSD的技術也逐漸被應用在移動硬盤中,甚至體積可以小到U盤那麼大,這樣就更加的便於攜帶和使用了。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今天要分享的這款產品是ORICO 迅龍-翼高速移動固態硬盤,它是一款支持NVMe協議的移動SSD,在這裡要感謝太平洋聚超值眾測平臺給予的體驗機會。那麼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移動固態硬盤到底如何。

一、產品展示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通過產品的外包裝,基本上就能瞭解到產品的規格信息。這款是ORICO家的NVMe SSD,產品型號GV100,右下角標出了容量256GB,速度940MB/S,這裡並沒有明確這個速度到底是什麼速度。初步認為讀寫速度都是940MB/S,後面我們也會通過軟件來測試。從包裝上的外觀來看,這款產品確實像一塊U盤。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包裝背面是產品的具體參數信息,對於懂參數的用戶來說,確實是比較有用的產品介紹。從這些參數我們可以看出:這款GV100移動固態硬盤採用USB3.1 Gen-2 Type-C接口,理論傳輸速度達到10Gb/S,比那些所謂的USB3.1(其實就是USB3.1 Gen-1,也就是USB3.0的馬甲,理論速度只有5Gb/S)的速度提升了一倍。

這款硬盤採用了3D NAND顆粒,支持NVMe協議,所以這款形似U盤的移動硬盤就相當於是一款體積縮小的固態硬盤SSD。同時這款SSD有多種容量可選,有128G/256G/512G/1T。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包裝內產品一覽:移動硬盤、數據傳輸線*2、說明書&感謝卡。可以看出,這款ORICO移動硬盤確實像一個U盤,兩根數據線也較短,整體攜帶起來也比較方便。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移動硬盤表面由藍色和黑色兩部分組成,藍色部分應該是鋁合金材質,有利於散熱,邊緣圓弧形設計,拿起來不那麼生硬。主體表面經過噴砂處理,另一頭黑色部分採用鑰匙扣設計,材質好像是一種硬質塑料,摸上去手感不錯。藍、黑兩部分其實是分體設計,但是不知道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反正手動分解不開,所以想拆開看看顆粒,基本無望了。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產品背面激光打印著產品的參數規格信息,容量256GB,產品型號GV100,還有產品序列號。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硬盤厚度大概10mm,實際上看上去跟一般的U盤厚度也差不多,隨身攜帶還是比較方便的。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數據接口採用的是Type-C接口,正反都能插,傳輸數據能力更強。這款移動硬盤支持USB3.1 Gen-2模式 ,理論傳輸速度達到10Gb/S,換算一下理論速度大概就是1000MB/S。Type-C接口旁邊還有個LED指示燈,當SSD處於讀寫狀態時,會發出藍色的光。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為了讓SSD適配更多的設備,標配了兩根數據傳輸線,一根Type-C to Type-C,另一根Type-C to Type-A,就是說,這款移動SSD可以用在支持Type-C或者Type-A的機器上。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體積比常規的U盤稍微大一些,不過這並不影響隨身攜帶。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體重僅有27.9g,非常的輕盈,隨身攜帶,毫無累贅感。

二、跑分測試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再好看的硬盤如果沒有足夠好的讀寫性能,都是沒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SSD的性能如何。

這款U盤配送了2根數據傳輸線,所以我們都來測試一下,我的電腦Z370主板上有Type-C接口,支持USB3.1 Gen2接口,所以可以發揮出這款SSD的性能。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測試前我們先大概瞭解一下測試平臺: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華碩Z370+i5 8500,內存DDR4 8G*2 3000MHz,顯卡華碩590 8G,都不算太差,基本不會給測試帶來什麼瓶頸。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規SSD測試軟件的表現: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用CDI查看硬盤的規格信息,雖然傳輸模式沒有識別出來,但是從標準NVMe 1.3也能看出這款實際是支持NVMe協議的,硬盤溫度34°,對硬件來講,算是不錯了。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AS-SSD Benchmark是目前最流行的SSD性能測試軟件,通過1G和10G的跑分測試,這款SSD的讀寫速度都達到了900MB/S以上,也基本達到了官宣的940MB/S的讀寫速度。其實4K對於U盤的意義並不大,不過既然是移動固態硬盤,不妨也測試一下,4K水平雖然不算特別優秀,不過比某些SATA SSD的跑分還要好看一點。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CDM測試下來,讀寫速度也都在960MB/S以上,由於算法差異,比AS-SSD的跑分還要好看一些。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ATTO也是很常用的一款SSD測試軟件,這款軟件能模擬固態硬盤等存儲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模式,通過軟件的跑分柱狀圖可以看出,這款移動SSD的讀寫速度確實非常的穩定,能夠較好的保證文件的穩定地傳輸,讀寫速度也基本都維持在940MB/S以上。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HD Tune其實並不適用SSD的測試,這個軟件最初是為機械硬盤HDD測試而設計的,不過一般人也都用它來測試SLC緩存。通過測試,這款SSD模擬SLC緩存的容量大概設置在100G左右,對於我們日常使用來講,已經足夠使用了,所以應付大多數的日常應用,基本能保持全速讀寫,很不錯。

三、文件複製測試

下面我們通過複製10.8GB的文件來看下這款SSD的實際讀寫速度如何: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我的C盤是PCI-E 3.0*4 的NVMe SSD,所以測試讀寫速度時不會有瓶頸,從C盤直接拷貝10.8GB文件到SSD,大約用時15秒,寫入速度基本保持在600~700MB/S。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再將SSD的10GB文件拷貝到C盤,讀取速度基本維持在800MB/S以上,用時大概12秒,這塊移動硬盤的讀寫速度確實很快,如果當作一塊移動U盤來看,確實很優秀,速度真的快!

而如果你的電腦並不支持USB3.1 Gen2,那麼也不要緊,你可以直接用USB3.0的接口接入,只不過,讀寫性能要打折扣,只能運行在理論的5Gb/s的模式下,速度基本只有10Gb/s的一半,下面我門再來看看5Gb/s模式下的跑分。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我們可以將SSD接在USB3.0的Type-A接口上,這裡就簡單的用AS-SSD跑分測試一下。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實測下來,讀寫速度只有425MB/S左右,連USB3.1 Gen2模式下的一半還不到,所以如果選購了這款產品,一定要接入正確的接口,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它的性能。不過對於小文件的讀取,接在哪個接口其實都無所謂,畢竟425MB/S的速度20幾秒左右也能將10G的文件處理完畢,13秒和25秒的差異並不是太大,不過對於大體積文件就有差異了。5分鐘和10分鐘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所以在處理大體積文件時,還是優先接入USB3.1 Gen2的接口。

四、體驗小結

全新生產力工具,ORICO迅龍GV100移動SSD體驗

通過前面的測試,可以看出這款ORICO移動SSD的做工用料還是比較講究的,SSD的實際讀寫性能也比較優秀,大大突破了傳統U盤的傳輸速度。同時,這款產品將NVMe SSD化身為一個U盤形式的移動SSD,比較的有創意,非常方便攜帶,確實是一款有助於我們提高辦公效率的生產力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