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豆被拍賣,微型電動汽車還有未來嗎?

欣竹_木小木幸福麼麼噠


微型電動汽車未來一片光明,但市場在B端。

知豆汽車被100%股權拍賣並不令人感到以外,這一品牌從出現到消失可以說從事行業分析的業內人士都能預測的到。因為知豆並沒有核心三電技術,無法自行生產電池電機電控則無法將成本控制到理想範圍內;而知豆產品定位又過於低了,低價格的電動汽車想要實現足夠長的續航里程只能依靠補貼,說白了得是動力電池的成本只是賬面價格的一半甚至更少才能實現低價高續航,補貼才是這些企業的“血液”。

然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從出現到退出也是可以預見的,初期的大額補貼是為了刺激車企從事電驅技術的研發,為汽車領域迎接能源革命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階段可以說是不計成本的,而且是任何車企只要獲取資質,依靠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三電成品組裝上都能獲取暴利的階段;於是則出現了諸如知豆這類沒有技術沉澱的品牌,甚至出現了以一組電池裝多臺車的騙補案例。


然而補貼隨著各大主流車企的技術升級,其補貼力度必然會越來越低直到完全退出。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式傳播的時代,技術的升級速度連摩爾定律都能顛覆,至於目前沒有出現改變對電動汽車理解的技術出現只是因為各大車企的保留。不過在經過這一階段後已然出現了強者越強、弱者更弱的現象,技術領域的強者能夠實現自主研發生產,以推動電動和混動汽車續航增長、質量穩定以及價格走低,在掌握這種能力後一旦主流合資品牌同步開始轉型,則利用正常且良性的市場競爭即可實現打破過高的價格結構普及新能源汽車的目的。

而一旦競爭開始則會出現如知豆這類車企的倒閉潮,屆時產生的影響會大的多,所以在退補過程中補貼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整——扶優扶強。

利用低續航低補貼、高續航超額補貼的方式刺激技術型企業推出更優秀的產品,沒有技術的車企則會因續航里程這一核心因素出現產品力的快速下滑。產品沒有了競爭力自然會失去市場,這些品牌則會按照技術水平高低的排名緩步陸續的退出市場或者被收購;知豆正是這些品牌中的一員,後續會出現各種“豆”的退市,這是整個補貼計劃進行到一定程度後必然會出現的場景,但整個領域還是積極向上發展的。

微型電動汽車的最終形態——共享出行

汽車“新四化”分別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以及共享化,電動化是因化石燃料儲備問題帶來的必然轉型,作為普通人需要了解的是未來一定屬於“電”即可,否則開篇至少是5000字左右的小論文才能解釋的清楚。而電動化是智能化以及網聯化的基礎,因為只有足夠的儲電量才能實現各種遠程雲操作,以及終端車輛數百個傳感器的穩定運行實現智能操作,所以電動智能與網聯是順水推舟,唯獨共享化是個特例。

電動汽車全面替代燃油動力汽車是最終的結果,但2.4億臺機動車的保有量如果係數轉型電動則要考慮車輛電耗以及民用與工業用電的平衡問題,控制電耗的平衡對數量的控制有一定要求。其次打破一種使用百年的車輛動力元難度很大,因為群體意識的共同特點對改變是持有排斥心態的;那麼想要讓消費者能普遍接受電動汽車,最有效的方式則是以共享汽車為基礎讓更多的人以極低的成本體驗電動汽車,一旦體驗後則會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電機對動力體驗以及NVH體驗的顛覆性升級,自此才能實現從心態上接受這種實際也有百年曆史,但是中間“斷更”數十年的全新電驅汽車。

而普及共享汽車自然要控制成本,同時也要考慮到操控的技術難度能適應大部分駕駛人;那麼低價格與低續航的微型電動汽車則成為最理想的選項,共享汽車除了行駛中的其他時間都在充電,所以對續航的要求並不高。以這種低成本的微型電動汽車實現了加速普及,同時做到了對公共交通切換盲區的接駁,對於城市形象的提升也是非常理想的;所以B端消費市場仍會接納這種車型,未來一定會有些重量級技術型車企填補這一市場。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由天和Auto原創發佈,內容請勿站外搬運(保留版權保護權利),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天和Auto


知豆就是補貼政策下催生的產物,在2016年前後,補貼金額最高的時候,也是知豆的巔峰時期,過後,補貼退坡,補貼技術標準提高,知豆的生存空間就沒有了。

產品沒有競爭力,拿不到補貼,最終一步步走下神壇。

但是知豆並不能代表微型車市場的全部。

市場上除了知豆,出現了越來越多有競爭力的小車,比如寶駿E200/E300、奇瑞eQ1、眾泰E200等,這些品牌有傳統車企的造車經驗,在品控方面做得更好,而且相比知豆,那些傳統車企有更多資源,無論在設計、配置、安全、三電方面都做得比知豆強。儘管價格更貴一些,但帶來的新體驗和品質也更容易被人們接受。

舉個例子,從2018年6月寶駿推出E100後,在短短一年半內寶駿新能源純電微型車累計銷量已達到3.7萬輛。

一邊是知豆被拍賣,另一邊是北汽、長安、奇瑞、比亞迪、上通五菱等都在謀劃自己的微型車,車企的動作就是從市場調研得來的,微型電動車必然是有市場的,所以車企才會大膽謀劃。


電車匯


其實電動汽車目前的技術和電池瓶頸決定了越小的電動汽車其實性價比和實用性是更高的,你看看各地的老年代步車,沒有任何補貼,但款式和車型遠比電動汽車多得多,而且不乏一些配置和做工非常精良的老年代步車。


電動汽車最大的瓶頸依然是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充電時間,這兩個問題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在量產車上解決的,不相信你可以試試掏出你的智能手機玩一天不充電嗎,答案是依然不行。


所以國內的電動汽車要滿足以續航里程為補貼標準就要玩命的往裡增加電池數量。後果就是自重遠超燃油車,包括比亞迪這類電池車生產廠都不在官網中公開自己電動車的整備質量。而且電池增加還帶來自燃等安全方面的隱患。還會出現因為買車有補貼,但換電池時費用比買新車還貴的情況,加上電動汽車電池壽命有限,所以二手電動汽車的殘值少的可憐。


微型電動汽車其實恰恰可以在現有的技術中規避上面的很多問題,性價比其實可以更高。但無奈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也是走入了歧途,偽稱新能源車,廠商大多靠補貼或互聯網風投造車,發力點也並不是在做好產品。所以不是微型電動汽車沒有未來,而是我們彎道沒有超車,發現走的又是彎路。


感觸汽車影像特效


我感覺沒有未來。畢竟現在電動車整體都不被看好,知豆這種續航里程很短的更不行了,就像一代步車而已。


罪行愛護


有的,只要能山寨國外,就能發展。要是純靠自己研發,基本沒未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