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黔東各郡邑,獨美於銅仁”。銅仁,處萬山之中,錦江繞城東流,山川秀麗,文物豐富。據《銅仁府志》載,共有文物二百七十餘處,歷為詩家遊家題詠贊頌。惜歷史悠久之壯麗風物,經歷次風雨所毀,今存者寥寥。

一九八零年銅仁縣文化館遵國家文物局指示,對屬地文物進行復查,全縣僅存一百一十多起,其中較完整保存原貌的僅三十餘處。今與眾分享的十六景即為其中經典之處,現存更罕。每念至此,扼腕嘆息。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東山樓閣——城東臨江壁立一山,此山古木參天,峭嶂嶙峋,懸崖下江水浩蕩橫流,絕壁樹出石罅,蒼翠挺拔,古林深處曾建有文昌閣、奎星閣、澄江樓、川上亭、武侯祠、天壇等,今尚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參議蔡潮建澄江樓、川上亭,並題額“舞雩遐思”。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知府李資坤增建大觀樓。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太守梁懋宸建雙峰閣(又名兼隱庵)之後,相繼興建或擴建大雄寶殿、文昌閣、崇貞觀、真武觀、武侯祠、奎星閣、護國樓、二吳亭等,解放後均毀。臨江壁下,鐫有“淵渟嶽峙”四字系民初滇軍副司令劉法坤摩崖題字,現存尚好。在山巔平地,民國元年(1912年)曾豎有“光復紀念碑”。抗日戰爭時期,在其舊址上新立“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於1966年被毀。東山樓閣舊時被譽為“銅江十二景”之冠,內八景之一。現已恢復“大雄殿”“雷神殿”“真武觀”“川上亭”等古建築。1990年,東山上設立了全國首家儺文化博物館;1995年,重建了“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東山古建築群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文筆凌雲——東山隔江之西有嶺,高插入雲,秀如筆削。該嶺原名“岑嶂”,明提學使沈思充更名為“正人峰”。旭日東昇,彩霞輝映,正人峰如五色錦箋巨筆繪彩。山腰有洞形如牛角,因取名牛角洞。明萬曆二年(1574年)都督鄧鍾於洞前隙地建亭,並將此地帶謂之“青蓮界”,洞壁上刻有鄧鍾與觀察劉觀光的唱和詩。山麓有鄧鍾之子鄧光遠墓冢(陣亡)。明清兩代,此地常經戰亂,因此相繼於洞左上方修建烽火臺,遺蹟尚存。洞前建有鎮江樓,登樓可俯瞰銅仁全貌,洞內供觀音大士像及彌勒佛像,樓閣裡塑有臥佛、羅漢像,均毀於解放初期。清光緒十六年(1891年)知府馮鵬於正人峰頂建文筆塔(又名凌雲塔),型為六角錐體,用方石砌成,底座直徑約五公尺,高約十餘公尺,於一九六六年被衛校紅衛兵炸燬。自建文筆塔後,即把牛角洞更為文筆洞,故亦稱文筆峰又名文筆塔。一九八二年五月,經銅仁縣人民政府列文筆洞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文筆塔已恢復,青石臺階自山麓至山頂齊整鋪就,兩側設置了路燈,文筆洞前新建了氣勢恢宏的“回龍寺”。於文筆塔前回首東眺,城東有兩座像金字塔一樣的山峰,分別是天乙峰和太乙峰。此二峰實為古時文筆峰。銅江外八景之一的“文筆凌雲”其實指的那裡。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西嶺歸樵——相傳城西四里,有山柴草茂盛,多為城內人砍柴割草之所,西嶺薄暮之時,歸樵踏歌歡娛,歌笛相伴,甚為悅耳。明舉人徐以瞿賦以七律“結伴高山薄暮回,束薪又見夕陽催。一肩壓處雲添重,復柚歸時月正來。遙數寒鴉投寺塔,橫吹短笛落江梅。羨他釋負全無事,戲共群兒笑口開。”於是,此題名得以相傳,列為銅仁外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金鱗游泳——位於城南三里,逆大江而上,於木沙河交匯處兀立一巖,其形若鯉魚,清道光年間譽為“金鱗游泳”。巖下有一凹壑,其中部一石突出,形如鯉魚頭,特別是那魚唇、魚眼、魚腮,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故又名“鯉魚嘴”。其上建有古寺,題額“金鱗寺”,當時知府滿族人敬文曾以此景題詠。此地環境幽雅,柏竹掩映,歷為遊覽勝地,為外八景之一。現寺毀,風光仍佳。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中流砥柱——城南大小江匯合處,有巨石屹立江心,出水面約三丈餘(未築蘆家洞壩之前),小而險,上可坐數十人,曾多次建有亭閣,俗稱“銅巖”,又稱“中流砥柱”。 相傳,元朝時有漁人潛入銅巖底,“見巖足如鼎,中有銅範三教像”,“挽而出之”,“銅仁”也因此而得名。三尊銅人為儒、道、釋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銅仁因此而得名“銅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義宗旨均以“仁”為核心,遂改名為銅仁。明明正德十一年(1516)參議蔡潮,建亭於巖上,名曰“跨鰲亭”。以巖作中流之砥柱,挽狂瀾於既倒,於是又榜以“砥柱中流”四字題巖。後有銅仁詩家劉秉彝、胡長新及銅仁知府袁開第、觀察易笏山等改用“中流砥柱”作為吟詠題材,列為內八景之一,相沿至今。。舊時相傳,銅巖旁迎小江處有沙洲隱於水中,每逢鄉試前,如洲現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掛榜洲”。每逢鄉試前七日,銅仁的地方官按古制舉行賓興大典,在跨鰲亭上設宴招待應舉之士,“酌旨酒以盈卮,於斯亭以寵餞”,以求個“獨佔鰲頭”的吉兆。古亭早毀,2010年市政新建三江公園,於舊址新建一大(居中,兩層)一小(西側,一層)之金碧輝煌亭閣,並以現代科技於巖四周設噴池水景,水景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祖聖影美輪美奐,堪稱盛世美景。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兩江春色——錦江兩岸歷來桃李廣播,並多楊柳,每至春江初汛,春綠兩岸,桃李爭芳,綠柳飛絮,漁舟泛泛,鳥翔魚躍,人們紛至踏青,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兩江春色圖。明嘉靖間,銅仁鄉賢蔣其賢以“兩江春色”題詠,後人以此命景,為銅仁內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雲彩江聲——東山南面臨江,峭壁間繚繞的縷縷雲彩和山下澎湃的聲聲江濤組成一道絢麗的風景。臨江絕壁上刻有“雲彩江聲”四字,書法遒勁,力力可扛鼎,相傳為明代“何採”所書,但何採其人,舊志記載不一,一曰嘉慶(清)十八年(1813年)癸酉選貢,一曰明隆慶年間歲貢,官知縣。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袁開弟補書重刻,每字一米見方,字跡倜儻,氣勢蔚為壯觀,為內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漁梁夜月——順江而下,至天乙峰、太乙峰下,河流成灘,魚多爭激流而上,漁舟多以灘為梁,故名“漁梁灘”。此處風清月明之夜,天、太二峰倒影江中,襯以漁火,波光粼粼,江流有聲,漁舟穿梭,甚為幽寂,頗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意境。明舉人徐以瞿遊漁梁,曾以此景題詠。現由於蘆家洞電站水壩積水,灘已淹沒。原為內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六洞嵐光——位於城東4公里的錦江河畔蘆家洞處。明時曾於此置瑤洞長官司(遺址為現水文站處)。為一字鳳山(即架樑山,有作嫁娘山,誤)支脈,山腹有一洞,泉水清冽長流,可灌田百畝(至今仍存於渝懷鐵路軌邊)。舊傳久逢乾旱,祈則必雨。清嘉慶銅仁知府王湛恩曾書“天乳真泉”四字刻留石壁。咸豐間,何冠英來守是邦(何由中丞擢升至貴州巡撫告歸),建亭覆蓋泉上,祀泉神。光緒十三年(1887年)郡人易亭為閣,上祭“文昌”。距門前二百公尺的小坳上,豎有石牌坊,橫額刻“六洞嵐光”四字。解放後修電站,閣坊全毀。至今洞泉潔淌不枯。原為外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石笏朝天——城東五里寨桂鄉錦江東岸。臨江兀立一峰,主峰山巔如人頭,亦如木魚,腹部又另起一峰,高二十餘米,若石筍狀,更酷似古代官員朝笏;亦有傳說曰八仙之一曹國舅手持的笏遺留在此。明天啟年間,徐以題詩詠贊此景,其後便稱此景為“石笏朝天”,俗稱“金棒敲木魚”。後因雷擊,石笏斷去一截,至今景色依舊。原為外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玉屏晴雪——城南約三十里,一山如屏,曰“玉屏山”,為學宮(孔廟)遠案。由於山高氣寒,瑞雪初霽,群山融雪,此山仍積雪皚皚,經旬不化,素色玉潤,銀光閃爍,蔚為壯觀。據南遠眺,此山則若一碧玉屏風,晴雪閃光,更為耀眼奪目,工畫者常加以描繪。明徐以瞿以“玉屏獻秀”題詠,後有詩家劉秉彝改為“玉屏晴雪”,自此郡人便以“玉屏晴雪”列為銅仁外八景之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南嶽飛泉——於城北八里逆小江而上, 兩山並峙,澗水中落,若玉龍天降。澗中有洞,稱“南嶽洞”,洞中泉水清冽。澗水由川硐經塢泥小河曲折至九股坡腳,由於斷崖數丈,水流傾瀉,形成條條飛瀑,注入錦江北源(即小江)。唐李白廬山觀瀑有詩“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此瀑亦當如是觀。前人因題景為“南嶽飛泉”,列為外八景之一。現因修小水庫水流變小,但自然景色尚佳。

(另據郡、府志載,俗稱“銅壺滴漏”,“一步三拱橋”,“金盆撈月”,“東閣禪關”等四景,據民間傳說記錄如下):

銅壺滴漏——在城內便水門左側,原名張家洞,其地茂林成蔭,下陷為壑,石竊玲瓏,城內有三池塘水由巖隙淅瀝而下,音韻叮咚,故為“銅壺滴漏”,為銅仁內八景之一。該洞先被縣物資局後被地王廣場候車廳及公路填塞,僅江邊殘留依稀痕跡。

一步三拱橋——在城內原縣塘坎附近,形若拱形,長約步餘。橋下有三圓拱洞,以疏城內池塘之水入江。原為銅仁內八景之一,現無痕跡。

金盆撈月——在城內雷家塘,性形似圓盆 ,值皓月當空,水天交相輝映,明月倒掛其中,恰似撈起明月之金盆,故鄉賢為之題景,為銅仁內八景之一,現毀。


歷史上的銅仁十六景


東閣禪關——在城東二里(即東關)。清時為碼頭所在,光緒六年(1880年),王憲珍為銅仁知府時,設“培文局”,在此收稅,以所收稅款作為培養地方士子之經費。河岸上建有“觀音閣”,彼岸為“水星閣”,皆有和尚主持,此地風景宜人,古樹蔥鬱,流水潺潺。原為外八景之一,今兩岸閣樓盡毀,古樹凋殘,風景遠不圖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