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光借地借樹石,建築師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樹石,建築師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樹石,建築師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樹石,建築師在60㎡中咫尺山林

“疏密得宜,曲折盡致,眼前有景。”

——童寯《江南園林志》

自述/ 房子與詩工作室

現在想來,如此這般的營造工作室,對於我們這種起步不久的工作室而言是一件奢侈之事。然而那天,當我在小河直街看著河邊的這棟房子時,還是不自覺地陷入其中。思考其中原由,大致有三。

首先是房子。這是一幢江南水鄉的木結構房子,雖曾改造過,但仍舊保留著老的木結構體系以及原先的面貌,置於城市之中,但似乎又與現代都市的一切保持一種分明的距離。房子面積不大,60㎡,但基本可以滿足我心中理想的10人以內的工作室的狀態及需求,甚至有些超出我的預期。

其次是環境。小河直街的氛圍及尺度帶給我一種久違的親近感。這大概源自我成長的記憶與經驗,故鄉的房子門前也有一條河,屋後也是一條路。儘管二者建築風貌相去甚遠,但在空間結構上是極相近的,身處其中,城市的高樓退去,彷彿回到了過去。

最後是造園。此處雖沒有大的獨院,但房子鄰水而立,有水,離園林就近了一步。對此,我想到了滄浪亭和藕園這兩座蘇州的園子,在我寫關於園林的碩士論文時這兩座園子曾引起我特別的注意,因其外圍水勢壯闊,園內則以山石造景為主了。我們是否也可在此營造一座精神層面的“園”呢?況且周邊還是有景可借的,想到此,心中有些許興奮。

▼房子和詩工作室地理位置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 平靜無聲中的建造 /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城北部,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南宋時期,這裡曾是河陸轉運、物資集散地。作為貨運碼頭由此產生了運河商埠文化,形成下店上宅的典型水鄉民居。有水,有橋,有石,有樹,園林的底子似乎已然存在。

▼沿河立面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辦公、居住、及休憩的功能需求決定了在這棟房子內的“造園”活動並非是物理層面的真實造園。比起大動干戈地大改造,我們的嘗試更像一種基於新舊之間的瑣碎建構。通過

層次營造、結構植入、收納風景、添置樹石、採拮物件、流線穿插等手段,在小河直街緩慢建造一座屬於我們自身的生活之園。其中對於諸多小空間的利用處理恰如《園冶》中所言小中見大的“咫尺山林”,這正是營造的樂趣所在。

王澍在《造房子》一書裡論述,營造本質上是瑣碎的,是一種身心一致的謀劃與建造活動,是生活的同義詞。“建築”這種重要活動在今天只發生在“除了實際生活當中”,而實際生活總是平靜無聲的。羅蘭·巴特說:“生活是瑣碎的,永遠是瑣碎的,但它居然把我的全部語言都吸附進去。”我們在工作室這一項目的改造就是在踐行這樣的一種瑣碎——在這樣細碎的無聲裡,延續建造新的記憶。

▼平面圖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空間之用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多層次的標高營造 假想中的“山”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 舊屋的新生 /工作室原址在小河直街一隅,是尋常江南老民居里的一幢,我們將之納入麾下,企圖在此重生出一座結構真實、生活舒適的新家園。將其打造成一個“眼前有景”的生活空間,是我們在這個共計兩層、六十平方的小樓裡的一個野心。

▼沿小河直街的前門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爆炸軸側圖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工作室門面幾乎是無設計的,這般剋制的處理出於對原建築風貌的保護與尊重。房子原始的木結構被保留並展現出來,不做吊頂。新增加的閣樓層同樣採取木結構承重,但木料使用了新的松木方料,結構同型而新舊有別

整個工作室一層地面用水磨石重新鋪設,取代了原先的地磚,與老房子的氣質更相符。牆面使用了具有簡潔肌理的海基布,與易開裂的傳統乳膠漆牆面不同,海基布有環保、防開裂、防蟲蛀、等優點,為老房子解決不少後顧之憂的同時還為純白色的牆面增加了一些細節趣味,一舉兩得。

▼一層進門的多功能室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原來的實木樓梯用鐵藝框架加固,鋪以實木地板。扶手用本色鐵藝扁鐵製作,使整個空間更為通透。樓梯下方的空間被加以利用,放置冰箱與衛生間的洗衣機。在樓梯邊放置有枯木及多肉綠植,作為一樓的室內小造景。沿扶梯向上攀爬,是二樓的開放辦公空間。

/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

為了更好地引進光線,我們把房屋臨河的窗戶擴大了兩倍,使得靠窗的獨立辦公區更明亮,向外望去便是柳岸成蔭,這是一個真正能看到風景的房間。除了這扇主要的窗,我們還在樓梯側面的對光面設置了一處車刻玻璃,這也是樓道的採光擔當。在裝有車刻玻璃的高臺之上,還有另外一處透光玻璃,這裡我們採用了調光玻璃,可通過遙控切換為透明或磨砂狀。辦公區的背面有一個小窗戶,便於通風,而窗外正臨對面街坊民居的瓦片屋頂,又一處可見風景。另外我們在原先的斜面屋頂結構上輔以天窗,這樣抬頭便是風光。

▼樓梯上方的車刻玻璃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獨立辦公室牆上的電光玻璃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 借光借地借樹石 /

除了開窗“借光”,我們還試圖整合再利用被棄置的兩處窪地——位於二層儲物房間的下沉空間,和閣樓的三角區,所謂“借地”。被原屋主堆放雜物的下沉空間現被改造成私密的一角,置以桌椅成為額外的閱讀區。三角區被放了床鋪,抬頭即是一方小小的天窗,是設計師趕工之餘休憩的地方。這些“多餘的”犄角空間如同山洞,都是我們借來的意外保底,正如園林中移步換景之處,這些也是換景的微縮節點。

▼如山洞般的下沉閱讀角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閣樓休息室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樹石小物件,則是我們借來的另一元素。盆栽、枯木、石器、木器,皆是點綴空間之物,也是再造園林的心思所在。原本徒然的四壁上,我們增以小木架櫃,或將之內嵌其中,既增加了貯物功能,又分割了空間。使窗外的自然與屋內擺件得以對話。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窗框,是室內空間自成園林畫面的又一元素。和繁複的擺件不同,我們所採用的門框均形式極簡,和牆面完全在同一平面,於牆面是天然畫框。牆面的開窗也很簡潔,有中式園林窗框借景之意。

▼二樓公共辦公區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樓梯過道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 舶來物件自成詩 /

設計品牌傢俱的選擇,是這個項目改造的一個心思重點所在。在一樓公共空間,我們採用了Jean Prouvé設計的桌子,同樣還有Vitra的Edward Barber & Jay Osgerby的長條凳、Ronan & Erwan Bouroullec的綠色植物椅、Jean Prouvé的懸臂燈等。閣樓休憩區寫字檯前的椅子,也是G-star Raw與Vitra在2015年聯合推出的限量版。

▼樓梯下方空間利用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正如設計師Finn Juhl曾說過的:“椅子不只是來觀賞的,而是用來被舒適地坐著,當然如果他足夠好看,也可使你開心。”某種程度上,無論對老房的改造,還是對椅子的迷戀,都是我們戀物的意趣所在。與其說這些是主創設計師的個人喜好,更是我們的一點小小企圖:物件是舶來的,但是詩意無疑是再造的。

/ 建成照片 /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借光借地借树石,建筑师在60㎡中咫尺山林

項目地點:浙江杭州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

項目類型:建築及室內改造設計

設計面積:約60㎡

建成時間:2018年1月

設計公司:房子和詩工作室

設計主創:朱浪進

設計團隊:許瀟文、劉亞峰、王佩華、陸巧芸、應卓越、牛新佳、潘於

主要材料:水磨石、鐵藝、海基布、松木、橡木地板

施工團隊:程士銘(觀和營造)、黎文修(鐵藝)

攝 影:池依依

校 對:操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