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還有3天,今年的雙十一大戰又要拉開帷幕了。

除了10月20號的預售活動,期間商家們還在微博、微信等各大平臺拼命搞花樣,努力搶客戶,各種看得你眼花繚亂的促銷廣告,再次把大家的消費的慾望推至頂峰。

購物情緒已然到位,五花八門的購物券也各就各位,就等10號晚的零點鐘聲吹響今年的雙十一的號角。

但就在這幾天,知乎公開了一組有點意思的數據,來跟雙十一唱唱反調。

他們做了一份《都市年輕人消費決策報告》,裡面顯示:

臨近雙十一,知乎上「雙十一推薦」相關問題的瀏覽量比上10個月高出113.76%,整整一倍多。

而2018年的11月,知乎上關鍵詞含有「雙十一後悔」相關問題的瀏覽量比10月高了544.38%。

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顯然,“買完當場後悔”這個雙十一後遺症年年有人犯,甚至有人年年犯。

11號凌晨剛在購物車那兒浴血奮戰完,睡一覺後醒了悔了,緊接著12號就掐著點搶先登錄退貨頁面,聲勢之浩大,完全不輸前一天。

上一年,淘寶還因為退款界面崩掉上了熱搜。

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在每年的“雙十一”,一次又一次地摔跟頭?

01

有人說,營銷就是把人性付諸於實踐。

在營銷這場大型心理學博弈中,商家們一個個都是學霸,都在想盡辦從不同角度擊潰你的心理防線。

類似“高低價格對比”、“時間緊迫感”、“數量有限”這些人盡皆知的套路,警惕性比較高的消費者早已免疫。

所以,某些有前瞻意識的商家們玩起了新招。

招數一:價格錨點

相比於給你一種“便宜”的錯覺,現在的商家更傾向於給你一種“值得”的感覺。

怎麼做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很簡單,先給你的一個

“很貴”的心裡預期,再換一個概念,告訴你我的產品價格“低”在哪兒。

曾經在《爆款文案》裡看到過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某體檢中心在線上銷售自己的體檢套餐,大多數人都選擇相對便宜的A、B套餐,價格比較便宜,大概300~500元。而項目最全面的D套餐因為比較貴,售價798,所以很少人選。

為了讓後來的客戶覺得798不貴,他們重新改良了銷售話術。

對外說,現在開車每年洗車、補漆、保養等等隨隨便都要2000多。我們每年花2000元保養汽車,為什麼不花798元保養自己呢?

這個“2000多元的汽車保養費”就是的很貴的心裡預期,而“798元的個人保養費”就是的他們想推銷出去的服務產品。

人本自私,你的車都值每年2000多的保養費,為什麼你卻不值得每年798的體檢費?

瞬間,D套餐就變得值得了,他們甚至都不必改良套餐內容,就能把銷量大大提高。

招數二:數字消費

互聯網和移動支付技術,絕對是社會“消費升級”的好幫手。幫在哪兒?

行為經濟學教授 德拉贊·普雷勒 說:

信用卡對商家是個偉大的發明,對於消費者卻是一個糟糕的發明。因為人在付現金時,會有一種類似疼痛的不適感,讓你壓抑消費行為。

而信用卡,則會把這種不適感降到最低。

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移動支付真是一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東西,當信用卡也因它而數字化之後,我們連掏出卡的動作都能省掉,而且市場還衍生出的很多類似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功能類似的於信用卡的支付方式。

選擇更多,門檻更低,消費的“痛”也在不停地被弱化。

參透這點的商家,慢慢地把營銷玩出花來,他們都在為我們消費的“痛”持續降溫。

比如分期,那些相對大額度商品平時也能分期,但大多要付利息,雙十一的時候一堆產品開啟了12期、甚至24期免息的付款方法,把幾千塊錢拆成幾百、幾十塊一個月,一天算下來只要幾塊錢,約等於“不花錢”。

再比如,消費和分期的額度被花光之後,平臺會“體貼”地為我們自動增加臨時額度,讓你在超額消費之後依然有繼續奮戰的“能力”。

“痛”何止弱了,簡直好像消失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商家為了讓我們花錢這件事變得簡單點、再簡單點。

相反,省錢的步驟卻越來越不容易。

現在的雙十一已經不是原來的雙十一了,過去平臺搞促銷活動,大多都老老實實直接減價。

而現在的活動規則複雜到堪比奧數題,什麼活動價、定金立減、購物津貼、跨店鋪滿減、轉發朋友砍價等等等等……

一波操作猛如虎,最後省了兩塊五。

就在昨天,還聽到朋友吐槽:怎麼領券領了半天,才比10月的活動價省了10塊錢???

上一年的雙十一,Papi醬就曾經在自己的視頻裡,演了一出向小學數學老師請教平臺減價規則的橋段,把雙十一的“誠意”諷刺了一番。

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確實,錢沒省多少,倒是自己的計算能力被結結實實的訓練了一遍。我們中國人對於數學的優越感,大概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吧。

招數三:販賣焦慮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且焦慮的事情。

女人怕醜,男人怕窮,老人怕死,打雜的小員工怕不能升職,天天加班中層領導怕被取代,手握重權的老闆怕拿不到下一輪融資。

反正人各有怕,就算你現在不焦慮,也有人不停地給你的製造焦慮,在你耳邊講一個又一個的恐怖故事,再為你介紹一種又一種療效顯著的藥方,附帶上他們的產品。

怕胖嗎?怕就對了,你看看你身邊的美女哪個體重過百,怕胖證明你思想覺悟高。

當然,我也知道的你愛吃火鍋愛喝奶茶,這麼好吃誰不愛呢?不過我這款酵素對減肥超級有效,還能調理胃腸道,就算吃火鍋也照樣能瘦,不減肥吃了也對身體好。

殊不知,酵素其實只是酶,大多是蛋白質,還沒起作用會被分解掉了,而小作坊或者自制的酵素還特容易混入細菌,導致腹瀉,所以你減的不是肥,是水。

諸如此類打得一手“販賣焦慮”好牌的產品,比如和普通洗手液效果差不多的“抗菌”洗手液,比如各種高糖的“健康”果汁和維他命水,吃了“百病全消”的權健妙藥。

他們使勁戳的,就是你害怕的點。

怕了,自然就掏錢了。

02

商家的套路,有些人看穿了,看懂了,就會自動躲開。

但,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時時刻刻警惕、隨時清醒。

想跳過上面這些坑,避免不必要消費,你還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一、預算先行

如果你打算買個電腦音箱,你的預算是多少錢?

這個問題在你打開購物app之前就應該想明白,在心裡默默定好價格之後,超額的產品就最好別看了,這是預防超支的第一步。

但,如果你看上的那款就是超了,別人的你也看不上,咋辦?

那就想清楚,超額的那部分錢你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等價兌換。

多攢一個月的錢?這個月多加班一天?業績上多搞定幾個客戶?還是多接一份兼職?

在不影響的原消費計劃的前提下,算清楚自己需要額外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換來額外的獎品,這是一種重拾消費“疼痛感”的有效方法,親測有效。

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二、再放一放

我有個朋友是球鞋發燒友,他買鞋不為炒鞋,只是單純喜歡攢球鞋,自己收藏。

但實在太貴,而且其中不乏“買完當場後悔”的產品。

後來他想了一招,那些收藏價值並不高但是自己看著喜歡的鞋子,他就不著急入手了,先在購物車上放一兩個月。等過了那股衝動勁兒再回去看看,發現其實也沒那麼想要,然後就放棄了。

遇到那些不著急要的東西,建議你給自己一點時間,驗證一下自己對它的需要程度。

請放心,真正的“需要”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三、分散注意力

可能你沒察覺到,有時候你買東西不是因為需要,而是為了開心。

《心理學與市場學》雜誌上發表過一份研究,裡面說購物不僅能改善不良情緒,有時候甚至能給我們帶來吸毒的快感。但是,購物療法雖效果顯著,但也往往轉瞬即逝。

曾經在知乎看到網友的經歷:

當自己省吃儉用買到第一個香奈兒包包的時候,高興了一個多月。

但第二個、第三個同樣貴的大牌包到手時,興奮持續的時間明顯變短,到後來自己甚至波瀾不驚了,除非遇到更貴的包。

消費的慾望會膨脹,你遇到好的,就會想要更好的,於是越買越多,越買越貴。

人性而已,無需羞恥,誰都有這樣的時刻。

不過,要想重新找到當初的那種興奮,不必非得靠買包,你可以換種方式來給自己製造滿足感。

喜歡做飯的,那就在週末給自己空出大半天的時間做一頓大餐,約上三五朋友好好吃一頓、聊一番;喜歡畫畫的,給自己一個安靜的角落釋放靈感;喜歡運動的,那就掉手機去健身房的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

幸福的方式明明有很多種,為什麼非得買買買。

03

很多人都跟我吐槽過,自己真的不想浪費,但在買單的那一刻,常常會被興奮矇住了心,分不清到底需要還是不需要。

其實區分的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明天要搬家,你會帶著那個東西嗎?

這個方法來自日劇《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劇中主人公還提到,對於我們買來的東西,留著它和珍惜它完全是兩個概念。

一發工資,餘額清零,其實我們每個月都在過“雙十一”

很多人買東西的時候都有過珍惜的念頭,然而珍惜的關鍵不在省,而在好好用。

其實雙十一在打折,雙十二也在打折,往後還有聖誕、元旦等等,每個月都有優惠,商家們有的是招讓你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幸運,又碰上了大減價。

但,除非你全年盯著價格,否則根本分不清哪天才是真的雙十一。

那些你真正需要的東西,不必等到雙十一,而那些能讓你忍到雙十一才買的東西,其實也算不上重要。

所以,趁這次雙十一,嘗試一下襬脫物慾對你的控制吧,跟不必要的消費徹底地告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