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士太魯勇:身懷“獨家祕籍”,解決芯片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萬物互聯的時代,天線越來越重要。張江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區,匯聚了一大批集成電路企業,其中就有一家企業

專注於物聯網無線傳輸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上海捷士太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士太”)。

捷士太長期堅持天線和通信產品的基礎研究工作,擁有一支技術實力強大的研發團隊,並和國內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開展了長期合作,提供業界領先的物聯網天線和通信產品。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標準的集成天線的無線模塊,可用於不同的環境,解決芯片行業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近日張江頭條採訪到了捷士太CEO魯勇,說說那些年他與天線、與捷士太的故事。


與天線結緣,捷士太應運而生

說起魯勇與天線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04年南京理工大學讀研期間。研究生期間,為了弄懂環境對天線性能的影響,他不斷學習、時刻關注學術界動向。最終,讓他在自己的的研究領域——毫米波陣列天線與電小天線有了新的發現,通過仿真、實驗,得到比現有文獻更好的結果,並發表相應的研究成果。

捷士太魯勇:身懷“獨家秘籍”,解決芯片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捷士太魯勇

深耕天線,讓他發現了電小天線學術界研究動向的一個問題:電小天線在工業界的主要應用是手機天線,所以學術界對電小天線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手機天線的研究,對於固定尺寸的一部手機,誰設計出更小的天線,性能更高的天線,誰就更有優勢。那時他就在思考:“到底多大尺寸的天線性能更好呢?尺寸小一點的天線難道一定比尺寸大一點的天線更好嗎?”

“電小天線”的極限理論,為他當時的研究指明瞭方向。他與學術界的研究主流方向反其道而行,將電小天線的研究重點,放在了天線環境對天線性能影響上。

2006年,因為種種原因,魯勇沒能按照原定計劃出國深造,而是去了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工作。在中興通訊工作的8年裡,他從剛入職的小白一路成長為資深研發工程師、Sourcing總監、物料管理團隊負責人;參與業界第一款智能手機的研發工作,並於2009年,帶領研發團隊開發出業內第一款3G無線通訊模塊。

在2008年左右,魯勇慢慢開始接觸到物聯網領域,當時各大研究機構都在分析將來物聯網巨大的市場,他當時一直在考慮:如果我在這個領域有一個獨門 “秘籍”,每一個物聯網應用的傳輸點,都需要用到我們的技術,那將可以創辦一家很厲害的公司。就這樣,2014年12月捷士太應運而生。


獨創“秘籍”,解決芯片行業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說起天線,魯勇有著說不盡的話,他告訴筆者,這款獨創的通用型集成天線物聯網無線模塊在創立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

在與客戶接觸過程中,魯勇發現不同主板的每個天線都需要額外調試,並聯想到研究生期間研究的環境地對天線的影響。物聯網應用中,每一個傳輸節點的環境都不相同,那按照研究生期間的研究結果,對每一個傳輸節點的天線都需要額外調試,這顯然極大的影響了物聯網的發展。最終,這個獨門 “秘籍”還是讓他找到了,解決了芯片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捷士太魯勇:身懷“獨家秘籍”,解決芯片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捷士太的研究:天線工作的環境對天線性能影響

對於這款獨創的通用型集成天線物聯網無線模塊,魯勇坦言道,“近20年以來,學術界研究天線的重點可能比較多的放在天線本身,要做到天線尺寸小,性能更好,而忽視了構成天線重要組成部分的天線地。而我們這款天線是從天線基本原理的角度去重新設計的”。

在研究天線性能的基礎上,捷士太重新設計了這款天線,該天線自身包含了天線地,使得天線本身(含天線地)與天線工作環境做到隔離,消除了環境地的影響,創新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業內第一款標準化、通用型集成天線的物聯網無線模塊。該產品解決了長期困擾物聯網產業的無線產品信號不穩定、傳輸質量差的關鍵問題。該通用型物聯網天線性能不隨工作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且無需額外的調諧器件,達到了通用型的目標,並有望實現物聯網通信模塊的行業標準。

據魯勇介紹,相關產品設計理念已經得到了

西門子、LORA聯盟等工業4.0產業巨頭和物聯網行業組織的認可。

在新一輪資金的注入下,捷士太未來可期

目前很多高科技公司都是以創新驅動發展,捷士太也不例外。從創業初期,捷士太就在不斷摸索創新之路。“因為作為初創公司,我們必須研發出創新的產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魯勇解釋到。

經過多年的摸索,捷士太總結出——學術+產品的研發模式。公司堅持學術基礎研究與產品開發相結合的研發模式,不斷及時地吸收、消化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並將這些研究成果適時地應用到產品開發中。採取這種研發模式,公司可以不斷開發出創新的產品。

捷士太代表性的產品都是基於從基礎研究的角度創新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業內標準化、通用型集成天線的物聯網無線模塊的設計理念,目前已研發出了

LoRa模塊LR100藍牙低功耗模塊BT100藍牙5.1模塊BT300

捷士太魯勇:身懷“獨家秘籍”,解決芯片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捷士太解決方案的優勢

立足公司已有產品基礎,未來捷士太也會根據客戶與市場需求,不斷優化產品矩陣。他說到:“未來公司產品要結合5G大趨勢,做到寬帶、遠距離、不要流量費,真正做到點對點,點對多點,大力研發毫米波天線、雷達模塊。”

在魯勇看來,未來物聯網無線傳輸產業競爭的核心是市場和相應的生態環境,而這最終的核心是性價比高的產品。3-5年以後,市場份額會將集中於市場的前10大公司,而小公司的競爭優勢將喪失。他還透露,捷士太即將開啟第二輪A輪融資,希望在新一輪資金的加持下,不斷創新研發新產品

如今,張江集成電路產業星羅棋佈,正用一種“芯”方式重新定義上海,為上海乃至世界孕育更多的集成電路企業。競爭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張江更應該在全球視野中,更清晰的審視自己。在張江,像捷士太一樣的集成電路初創公司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激情在這片熱土上不斷奮鬥,相信他們會在打造“中國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