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大盐商聘请名厨制作淮扬菜,乾隆为何吃罢却连连摇头?

何洁龍


前言

“乾隆下江南”一事,可以说是后世流传非常广的关于乾隆帝的事件。要说乾隆帝,也确实是一位有福气的皇帝,继位顺利,执政期间,国内没什么大的波折,国库富足,而且乾隆帝本人也是长寿。

在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六下江南,在这个过程中,乾隆帝可以说是不亦乐乎,该享受的享受一遍,也由此流传出了许多关于乾隆帝的民间故事。



后话——乾隆帝为何尝菜之后连连摇头?

乾隆帝下江南,不是什么微服私访,而是排场摆的很大,而他的落脚点之类的,更不是什么秘密,这也给了许多当地人表现的机会,想着好好讨乾隆帝欢心,然后为自己谋取荣华富贵。

问题中所提到的大盐商就是这样的人,他想着好好巴结一下乾隆帝,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那样自己的富贵就随之而来了。跟当下许多人一样,到一个地方旅游,当地的特色美食,是要去尝一尝的。



乾隆帝也是如此,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而这个盐商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开始在食物上动主意了,他特意聘请了一帮大厨,准备好好筹备一下地方特色美食,以此讨乾隆帝的欢心。

这位盐商也这么做了,在他上下打点之后,他精心筹备的菜终于上了乾隆帝的餐桌。但是,在这位盐商已经在想象自己未来的富贵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乾隆帝丝毫没有召见他的意思。

这让这位盐商开始慌了,开始想是不是菜出了问题,如果是这样,别说富贵,搞不好他的脑袋都要搬家,可是后来,乾隆帝也没有要处理他的意思,这样盐商开始懵了,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于是,盐商就用钱买通了一位乾隆帝身边负责端菜的小太监,问他菜的事儿,这个小太监在得知盐商的疑问之后,大笑不止,并且告诉盐商,不是他送上去的菜不好吃,而是每次给乾隆帝端菜时,端菜的太监都会往菜里面放上一勺糖。

原来,这些太监都被乾隆帝的“御厨”买通了,因为御厨怕乾隆帝品尝菜之后,觉得好吃,就带着做菜的厨师回京,这样的话,御厨的竞争压力就大了,所以,就出现了放糖事件。

试想,乾隆帝吃了被“加料”的菜,能不连连摇头吗。


說与山鬼聽


1751年,乾隆准备巡视江南。在皇帝外出前,官员们会事先安排好行程,并派专人负责打前站,将沿途的桥梁房屋适当地修整,给人一种国泰民安之感。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乾隆带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地南下。

程大盐商得知乾隆喜欢美食后,立即派手下花大价钱,请来当地最好的厨师,做一桌地道的淮扬菜,让太监送给乾隆皇帝享用。可是,程大盐商左等右等,乾隆迟迟未召见他,也就意味着,这桌淮扬菜未得到乾隆的认可。

乾隆走后,程大盐商非常失落,菜品究竟出现什么问题,难道它们不符合乾隆的口味吗?见乾隆毫无反应,盐商们大为诧异。

于是花钱探听消息。太监说:“你们的菜还怕不好?万岁爷要吃惯了你们的菜,回到宫里要吃,我们怎么办?所以你们每道菜端上去时,我们就一律给放一大勺糖。”这一大勺糖下去,乾隆什么好滋味也吃不到了。

也许你又要奇怪了。宫里的厨子怎么做菜手艺还不如扬州的厨子呢?这是因为宫里规矩太多,一道菜要怎么做,要用多少原料,要放哪些调料,都要记录下来,厨师只能按菜谱做菜,不能自己发挥。这样,即便是一流的厨师,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皇帝也就吃不到他们烹饪的最佳肴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