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宴要以淮扬菜为主?

舌尖上的食监

国宴经过时代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国际化,国宴菜采国内各菜系之长,按“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要求,上及宫廷肴馔谱录,下采民间风味小吃,外涉世界各国名菜,内及国内各个菜系,广采博取,撷英集精,形成独特的系列菜系。因为要顾及南北方人的饮食差异和习惯,所以中国国宴菜通常以淮扬菜为基准,汇集了各地方菜系,整理、改良,以咸味为主要口味,川菜减少了辣椒、花椒等刺激性调料的使用,淮扬菜减少了糖的食用,清淡可口,软烂嫩滑,满足了国内外大多来宾的要求。国宴一般在人民大会堂或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人民大会堂共设宴5000人,国宴菜单不超过三菜一汤,不上白酒。狮子头、佛跳墙及三宝鸭已成为国宴菜的代表菜系。


现在的中国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会在中国召开,因此,现在的国宴也越来越国际化!不仅满足国内人们的饮食要求,还要顾及外国友人的口味!所以现在的国宴基本上保留中国元素,以及中国特色的食材,再烹饪和调味上则需要中西结合!


餐饮小吃创业

国宴的菜品选择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口味限制方面、食材限制方面、价格限制方面、文化底蕴以及与一些硬性规定等。



首先口味上要做到大众化,那么一些刺激性口味当然就会遗憾出局了。尤其是中国菜中的麻与辣,对于很多国外来宾是口味上的大忌,所以川菜、湘菜几乎不在考虑范围内。此外味道是否过于浓重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问题,因此主打重盐重油的鲁菜如今也在国宴中较少露面。

其次是食材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考虑到是否含有易造成过敏的刺激性食物、以及来宾是食素还是食肉等问题。还有就是食材要尽量是常见的,吃法简易的。就像是含有过多葱姜蒜等配料的食材,许多外国人是无法接受的。



然后就是文化宗教等问题了,那么说到这个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清真与非清真食品,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宗教信仰上忌口的食物,这统统都是要考虑在内的。就像粤菜以取材丰富而著称,如果拿来做国宴的话,是一件极受限制的事情。

此外还有价格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都有出台明确的规定,一个来宾人均花费处在多少范围内最合适,以及菜品样式如何搭配(比如是四菜一汤还是其他的)都是受价格因素限制的。这其中粤菜就又要被这一标准挡在门外了,我们知道粤菜的做法偏复杂,食材又很讲究,自然也不在考虑范围。



所以只有淮扬菜,它经得起低糖低盐、少油少辣的标准考验,菜品样式也比较讲究但相对于粤菜来说做法较简便,而且自古对淮扬美食评价颇高,“淮安饮食华奢,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


武汉壹周

国宴是元首或政府招待国宾或在重大节日招待各界人士而举办的礼仪性宴会。中国的国宴通常以淮扬菜为基础,另外汇集了各个菜系的名菜改良而成。国宴菜口味的标准是满足国内外大多来宾的需求,重在清淡可口、软烂嫩滑。在国宴的三大代表菜狮子头、佛跳墙和三宝鸭中,就有两道菜是正宗的淮扬菜。

国宴对菜品的价格和食材的普遍性有着严格的标准。1984年起,外交部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不仅对国宴的标准规格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还要求宴请来访外宾的次数不宜过多。虽然最新的标准没有公布,但肯定有严苛的限制。

淮扬菜历史悠久,发源于淮扬地区,在选料、加工、烹调技艺等方面都独具特点。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扬州盐商的发展弘扬,使得淮扬地区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外来人口,淮扬菜吸纳各地菜肴的精髓,加以制作改良,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的一个菜系。

饮食学者对淮扬菜总结了四个特点:“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火候,擅长炖焖;清淡入味,咸甜适中;造型优美,色泽艳丽。”——这几个特点显示了淮扬菜在烹调上和口味上的普适性,因此受到了国人的赞誉和欢迎。

相比于其他几类菜系,淮扬菜有着先天的优势。粤菜虽然做工精细,但是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费时费工,取材成本较高;川菜、湘菜等虽然十分“下饭”,但是口味较重,不具有普适性;其他如浙菜、闽菜,都不及淮扬菜低糖低盐、少油少辣。

此外,淮扬菜起源于扬州的盐商文化,淮扬地区的文化底蕴甚浓,淮扬菜更是“文人菜”的代表。康熙《扬州府志》称:“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

淮扬菜名满天下,自然更能符合和代表国宴的餐饮文化水平。


虾吃


乱风飞絮27767427

因为国宴菜单的选择,绝不能仅仅考虑“好吃”一种因素,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全国的各大菜系里,淮扬菜是最适合国宴的。

首先,口味清淡。

淮扬菜追求鲜美,相比于浓油赤酱的鲁菜,麻辣浓烈的川菜,淮扬菜的中庸口味更适合国宴的场合,甜咸适中,能够让最多的食客接受。如果国宴上上一盘水煮鱼,把外国元首吃的汗流浃背,那场面简直太美不敢想。

第二,味道天然。

一般来讲,高级场合的大菜,全球共同认可的标准是——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食材的原味的菜,更高级。

所以虽然中餐好吃,但中餐在世界上的地位还是远不如法餐的。因为法餐中调料的角色更淡一些,更能够保持食材的原味,所以在高层交往的正式场合中,还是以法餐为主。在各大国际化大都市里,都能找到地道的法餐馆,却不一定能找到地道的中餐馆,这就是区别。

在这个原则下,中餐菜系里最符合这一原则的是东北菜,调料叫淡,口味天然。但由于卖相太差,国宴上实在没法考虑,只能选择淮扬菜。

第三点呢,就是做工精致,卖相良好。


淮扬菜能发展到今天,跟扬州盐商们是分不开的。

明清的盐商们,个个都是一方巨富,有钱没地方花,于是只能挖空心思的在吃的上下功夫。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扬州人在食物上下足了功夫。“文思豆腐”这种费时费力的精致到变态的菜品,也只有不差钱的扬州盐商们才吃的起。

可是国宴同样不差钱,所以当年盐商们挖空心思研究出的菜品,就成为了国宴上为国增光的国菜。淮扬菜这股精致的“工匠精神”,倒还真是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股奇葩呢~


小约翰

哈国宴怕做价高粤菜难入围?国宴会怕食材贵?为何以往每月要在广州旧南站,发一车皮广东最好的食材到中南海呢?外国人怕辣花辣八角刺激味?为何成都外国人会评为食都?他们没试吃吗?没做出地道川菜吧?全自相矛盾难以交代。。


看唔够一55

漂亮,对西餐一点不逊色。另外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味道折衷,不辣或者咸,对感觉的要求很棒。西餐估计不是对手。而且同样可以展示中餐中精湛的刀工,对食物火候时间的把握,完全是中国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