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话说军世】发生于1942年10月26日的圣克鲁斯海战,是二战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海军最后一次胜利,此后,美国海军逐渐占据了优势,并几乎完全消灭了日本联合舰队,不过日军此次不仅“战术上胜利,战略上失败”,同时也埋下了必败的“祸根”,其实“大胜如败”。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日本海军“大胜如败”

击沉和重创美军航母个一艘,自己的损失却更重

圣克鲁斯海战,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第4次海上战斗,日军共派出4艘航母,269架舰载机,总计41艘战舰,美军只有2艘航母,169架舰载机,31艘战舰;战斗的结果是:日军只有2艘航母受伤,而美军则沉没一艘“大黄蜂”号航母,企业号航母重伤,共计沉伤4艘战舰。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但是这场看似大胜的海战背后,却也埋下了必败的“祸根:

1、日军航母受伤短时间无法参战,两艘受伤的航空母舰都被迫返回日本本土维修,远离了重要的太平洋战场,其中“瑞凤号”在1943年1月下旬返回特鲁克。而“翔鹤号”直到1943年7月都还没有返回前线,反观美国航母,则在两周后“满血复活”返回战场,并确取得了第5次海战的决定性胜利。日军因为中途岛海战失败造成的航母数量不足,日益明显。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日本瑞鹤号航母

2、日本联合舰队舰载机损失严重,无法及时补充:圣克鲁斯海战中日军269架舰载机,损失了100架,虽然美军也损失了74架,但是日本工业能力有限,尤其矿产资源不足,没有足够的飞机和战舰生产能力,用以保证战争消耗后的快速补充,这便是此次海战埋下的祸根之一,后来的航母大决战中,日本航母甚至无法做到舰载机满编,以近乎“裸奔”的状态进行决战。

3、日本海军最重大的损失是飞行员。美军在战役中失去了26名飞行员,而日本失去了148名飞行员,其中包括2名俯冲轰炸机指挥官、3名鱼雷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和另外18名战斗机或其他组别的指挥官,相比较于美军控制着瓜岛周边海域,还拥有更为有效的救援体系,飞行员损失很小,日军则有49%的日本鱼雷轰炸机、39%的俯冲轰炸机和20%的战斗机飞行员战死。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日本翔鹤号航母

在圣克鲁斯海战后,参加了珍珠港事件的765名日本航空母舰飞行员精英中,至少有409人死亡,相比较舰载机补充不足,日军飞行员的补充不足更为致命,以至于日军后来虽然还能凑出一些飞机,但飞行员却全是“菜鸟”,不得不发动看似效率更高“神风”攻击。

美军“以退为进”

赢得了时间和消耗战,发挥了工业能力的战略优势

美军虽然在太平洋上也仅剩下“企业”号航母孤军奋战,但实际上美日双方在此时都没有足够的航母来获得制海权,实际上美军获得巨大的优势: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大黄蜂号航母

1、圣克鲁斯海战拖延了日军进攻的脚步,消耗了日军航母战斗力,在后续的第5次海战中,双反序列中都只有1艘航母,在对等实力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2、成功消耗日军战略资源,尤其是航母、舰载机、燃料和宝贵的高素质飞行员,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日本联合舰队,无法再对美军形成对等的威胁。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企业号航母

3、为新航母下水赢得了时间,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战争资源后,日军短时间无法发动大规模航母舰队进攻,在战争进入消耗战的僵持阶段后,美军的战争潜力开始发挥作用。(1942年12月到1944年1月间,美国太平洋舰队得到了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到1945年5月共服役了17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用一年时间造了50艘护航航母,而二战开战到投降,日本一共只造了15艘航母)

4、这次的战术失败换取了战略胜利的时间和砝码。

经典航母决战:日军击沉美军航母,却“大胜如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