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九河下稍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南门外叫海光寺,北门外是北大关;

南门里是教军场,鼓楼炮台造中间;

三个垛子四尊炮,黄牌电车去海关。

2017年,一部《河神》把民国时期的老天津拉到了大众的视线之中。电视剧《河神》是根据天下霸唱的2013年出版的小说《河神1;水鬼怪谈》改编。天下霸唱本名张牧野,就是天津人。《河神》是天下霸唱‘四神斗三妖’系列中的第一部。四神斗三妖讲的就是在民国时期的老天津卫发生的奇人异事。‘四神’是指老天津卫的四大奇人:屡破奇案的“河神”郭得友,追凶拿贼的‘火神’刘横顺,无宝不识的‘财神’窦占龙,降妖捉怪的‘殃神’崔老道。三妖至今只在《火神》中提到了白骨塔李子龙是‘三妖’之一的‘妖道’。

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天津是古黄河形成的冲积平原,汉代即作为产盐之地。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天津更是成为了南北转运的大码头,天津范围内南运河、北运河和海河三条河交汇,史称三会海口,地点在今天的金刚桥一带,俗称‘三岔河口’有运河联通南北,又有海河可以向东进入渤海,往来者众,成为天津的起源之地。

天津旧时多盐碱之地,唐代在芦台开辟盐场后直至明代一直作为水路枢纽和盐产地。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称帝,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正式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但也给天津带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民国时期成为与上海滩并称的繁华之地。

天津临近北京,是袁世凯创立的北洋系的起家之地,民国时期除了当地的富商外,还有以庆亲王为首的不少离开北京的八旗子弟,以及离开政治中心下野的高官都在天津寓居,由此还产生了很多私房菜并至今流传。

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天津五大道‘庆王府’

天津卫被称为‘九河下梢’自然是河汊纵横,‘九河’一词一般解释是虚数,并非九条河。在天津境内准确来说有五条较大的河流,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天津市区基本上处于海河下游,即这五大干流的下梢,因此,确切地说应该是“五河下梢”。不过除了主河道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交错纵横的支流,此处借用‘九’有数之极的含义所以称‘九河下梢’。并非真的是九条河,而是天津境内海河水系所有支流、干流的总称。

‘三道浮桥两道关’中‘三道浮桥’指的是当时南运河上的‘钞关浮桥’(俗称‘北大关浮桥’或者‘北浮桥’) 、北运河上的‘窑洼浮桥’,东门外海河上的‘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即现在金汤桥的前身。‘两道关’为钞关和盐关,俗称北大关、海河关。

康熙五十五(1716)建成钞关浮桥,沟通北门外大街与河北大街。后光绪十四年(1888)在李鸿章的主持下,请英国人设计成为天津第一座西式浮桥,命名为‘金华桥’。也是天津第一座悬臂式可开启式的西式铁浮桥。

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钞关浮桥老照片

盐关浮桥也叫东浮桥,由13条木船连接形成。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了铺设从东浮桥到东站的有轨电车线路,盐关浮桥改建为永久性钢梁铁桥,即现在的‘金汤桥’。

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金汤桥老照片

窑洼浮桥又叫窑洼木浮桥,1903年原木浮桥改建成双叶承梁式钢架桥,因为是钢结构,所以称为‘金钢桥’。1996年5月进行拆除改建。

什么是‘九河下梢天津卫’,哪里是‘三道浮桥两道关’

盐关浮桥老照片

钞关是专门征收货物税银的机构,当时天津地区漕运发达,进出口货物较多,所以天津的钞关比其它地区的都大,又因其位于北门外,所以又叫‘北大关浮桥’、‘北浮桥’。这座桥当时一天就打开两次,交纳完关税之后,才统一放行来往船只。天津自古就是直隶地区著名的盐产地,自然有专门的盐关厅管理相关事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