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市进入下行通道,钢企老总支招这样应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1.8%,反映出钢价疲软和原料价格上涨已大幅挤压了钢铁行业利润空间。

钢市进入下行通道,钢企老总支招这样应对

11月2日,《中国冶金报》记者在浙江杭州召开的钢之家网站2020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高峰论坛上了解到,钢铁企业普遍认为,钢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将在2020年被打破,供大于求将进一步施压钢价,行业盈利空间会进一步收缩。

为此,企业必须内外兼修,做好降本增效、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工作,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来规避风险。

钢市进入下行通道,钢企老总支招这样应对

供需平衡或被打破

“考虑到受明年钢厂提高产量、新置换产能集中释放、产能利用率提升等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粗钢产量将达到10.3亿吨。”南钢股份市场部部长张秋生在会上预测。

2020年,全球大宗商品将出现拐点,进入下行周期。预计2020年国内外经济继续下行,宏观面总体偏空,粗钢供给维持高位,需求平稳回落,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逐步显现。



预计2020年钢材和原料价格抵抗式下行,原料强于钢材,钢价围绕成本线上下波动,钢价重心较2019年下移250元/吨~300元/吨左右;钢厂利润将继续大幅收缩,吨钢利润区间为负200元~400元;预计2020年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均价围绕80美元/吨左右波动,运行区间在65美元/吨~100美元/吨。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立新表示,预计2020年粗钢消费量在8.8亿吨左右,比2019年减少1000万吨。

钢之家网站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文章认为,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在6%左右,粗钢消费量将较今年下降2000万吨左右,减量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将成为拉动2020年钢材消费的增长点。



他表示,如果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能控制在9.6亿吨~9.7亿吨,则有望实现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总经理刘立华表示,2020年总体钢铁消费需求将下降,但钢企对此不必过分悲观,产业梯次升级、经济梯次补充的韧性仍旧较强,钢材需求韧性仍然较足,下降是个慢变量。钢铁产量虽高,但也将随着政策和成本变化而控制。

产能置换提升实际产量,但环保因素带来限产,兼并重组后的企业主动调节供给节奏的能力增强,电炉钢成本高于高炉也限制其产能释放。”刘立华说。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经销公司党委书记周晖则认为,2020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有望小幅增加,但整体仍是供大于求;预计原燃料价格将弱势下行,钢价重心将下移200元/吨~400元/吨,钢厂利润将收缩,钢贸商盈利能力将减弱。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宋杰川表示,2020年钢铁行业虽然总体行情不容乐观,但在逆周期调整加码的情况下,机会仍有。预计明年市场行情将是“M形”运行轨迹。



在弱市行情下,供应端的变化对行情有重大影响。限产将是明年的主线,市场行情将围绕限产力度展开,在需求随淡季、旺季的转换及供应端的产能错配下,部分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钢企要“两条腿走路”

钢材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客户、服务和成本变得更为重要。

张秋生认为,钢企要苦练内功,提升各工序生产效率,降低工序生产加工成本,重点控制和降低生产系统维修消耗、检修消耗、生产消耗。

他表示,市场并不缺需求,缺的是产品优势、服务质量以及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理念和能力;钢企要通过智能销售系统,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紧密结合,便捷客户,给客户提供最佳体验;要重点解决客户未来的需求,创造和挖掘新需求和新客户,与客户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共赢。

他还指出,企业战略布局和商业模式也要由原来的政策导向、市场驱动向领导力、创新力、数字驱动转变;要把握市场节奏,建立商业情报系统,打通内外部信息通道,科学决策,智慧经营,在波动中寻找商机;要关注资本市场,充分利用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利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基础套保、战略套保、虚拟钢厂等体系化套保从而对冲市场风险。

周晖认为,目前金融力量已渗透到钢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企业要转变观念,双管齐下,学会“两条腿走路”,结合自身实际,利用衍生品市场来降本增效。他同时表示,高端钢材产品更应注重用户和渠道,而中低端钢材产品应注重成本。

鞍钢股份原燃料采购中心商情部经理敬党认为,作为钢厂的供应部门,保障供给是天职,因此要做好预案。

这样,不管市场往哪个方向走,都有对策。首要是风险可控,不去“赌市场”,有利润时不能低库存,无利润时不能高库存,而要在维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持较低的库存,同时适当在期货建立套期保值交易头寸,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宋杰川则强调,钢铁企业要加强自律,控制好产量,避免恶性竞争,打价格战。他表示,虽然2017年、2018年是钢铁牛市,但川渝地区价格经常成为全国价格洼地之一。因此,钢企要谨防区域市场供需失衡而带来行业整体效益受损。

鉴于此,我们也在努力维护川渝区域价格,加强渠道管控和自我约束,通过调整生产指标,产量减少3万吨/月,同时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坚定不移做好终端直发,坚决不盲目增量。”宋杰川说。

同时,他建议周边其他钢厂也加强自我约束,通过监控资源流向、科学制定价格、加强渠道管控等措施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工作,避免恶性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