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耿況恐怕是東漢開國功臣中最大的贏家了,長子耿弇是劉秀最重要的將軍之一,高居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其他五個兒子都是朝中金印紫綬級別的高官。一直到東漢末年,耿家位列九卿的有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二千石高官一百多人。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耿況

由於耿弇的光芒過盛,很多人都認為,耿弇是耿氏一族輝煌的核心人物。其實不然,仔細分析耿家父子走過的路,就會發現,他們一家能從亂局中走出來,靠的是耿況的政治智慧!

耿況原本是新朝的朔調連率,朔調即上谷,連率即太守,是以伯爵身份出任的太守。也就是說耿況這個上谷太守,在新朝時期被封了伯爵。耿況年輕的時候專研《老子》,拜在名儒安丘門下,他還有一個同學叫王伋,乃新朝皇帝王莽的族弟。

那時候耿況還不到四十歲!如此看來,耿況在新朝就是個潛力股!

不幸的是,新朝早夭了,耿況成了無根的浮萍。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上谷郡作為防禦匈奴人的前沿,擁有一萬多強悍的騎兵,混亂的世道里,這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有時候,資本就是禍根,從這一刻起,耿況的上谷郡,成了各路梟雄們垂涎的香餑餑,他不得不在險象環生的政治漩渦中掙扎。好在耿況有著出色的政治智慧,耿氏家族就是憑著耿況臨危不亂的指揮,一步步走出險境,最終躋身劉秀開國勳臣行列,奠定了耿氏家族輝煌的根基!

那麼,耿況都遇到了哪些挑戰,他又是如何一次次躲過危機,將家族帶向光明的呢?

智鬥韓鴻,保住上谷郡太守之位

劉玄登基不久,他派出的使者韓鴻,就耀武揚威地出現在了上谷。此時王莽已死,新朝已滅,除非耿況想自己單幹,他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耿況恭恭敬敬地向韓鴻跪交印綬,表示歸順更始政權。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耿弇

這本是一個沒有難度的抉擇,卻愣被韓鴻提高了難度係數。按照慣例,韓鴻接到印綬,會馬上將它再歸還給耿況,以示慰留,甚至額外再賞賜一點恩寵,籠絡人心。韓鴻不按理出牌,他拿著耿況的大印,扭屁股走了!

耿況都傻了!這是什麼節奏呢?沒了大印就意味著自己被罷官奪職了!

當晚,耿況的功曹寇恂,帶著人馬出威風凜凜地現在了韓鴻的館驛,一番交涉未果,寇恂動粗,直接搶了大印!這回輪到韓鴻傻了,好漢不吃眼前虧,低頭吧,他被迫以劉玄的名義,當場宣佈恢復耿況的上谷太守之職。

顯然,耿況與寇恂演了一出黑白臉的戲。

耿況為啥敢動粗?他吃準了韓鴻的虛張聲勢,耿況雖然沒了大印,韓鴻也指揮不動上谷軍隊,玩硬的韓鴻不是對手。一旦事情鬧大了,別的郡縣都學耿況,拒絕歸順,劉玄的招撫政策還怎麼執行?如此,韓鴻的差事就算辦砸了,他恐怕只能提著腦袋回去交差了!

所以,只要耿況拿出不罷休的態度,韓鴻只能低頭!這就是耿況的智慧,對時局把握非常透,深知自己的優勢,捏得住對方的七寸。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寇恂

兩難抉擇,三個問題的考量確保不踩空

幾個月後,河北政壇再次地震:王郎假冒漢成帝的兒子,在邯鄲登基了!這下好玩了,天下出現兩個皇帝。王郎一登基,也立刻派出一堆使者,前往各地招降。

這一次耿況真的為難了,上一次他沒得選擇,韓鴻只是意外,這次他必須要下賭注,拿家族身家性命做賭注!

這時候耿弇從河北迴來了,他給耿況講述了與劉秀交往的經歷,併力勸父親不要接受王郎的招撫。耿弇的建議非常重要,不過耿況也沒有貿然作出決定,他派寇恂聯絡漁陽太守彭寵,希望二郡共同對付王郎。

在得到彭寵的肯定回答後,耿況的心算定了,他派耿弇、寇恂和景丹,率領三千精騎,與彭寵的人馬合兵,一路追隨劉秀攻打王郎去了。

在耿況選擇拒絕王郎這件事上,人們只看到了耿弇的態度,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決策人耿況,到底是如何掂量劉玄與王郎的份量的?

顯然,才20歲的耿弇,他的話雖有參考價值,還不足以起決定性作用,耿況必須考慮三個問題:其一,王郎和劉玄誰才是真命天子?其二,王郎和劉玄誰能給自己第二次選擇?其三,最壞的結果出現,自己能不能扛得起?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耿況

第一個問題很難回答,耿弇和寇恂的判斷是王郎靠不住,那就姑且先把票投給劉玄。第二個問題比較好回答,自己從新朝改投劉玄,假如再錯投王郎,恐怕再也沒有回頭機會了;而對抗王郎是自己的職責,即便劉玄失敗了,也許還有改投王郎的機會。

第三個問題,假如王郎打過來,自己能扛得住嗎?不好說,要看漁陽郡的態度。漁陽郡如果是敵手,前後夾擊,上谷斷無生路;如果漁陽朋友,二郡聯手,王郎想打上谷主意,難度很大。

也就是說,只要做到漁陽和上谷步調一致,耿況基本上可以確保,在政治和軍事兩方面都不會落空。這就是他趕緊派寇恂聯絡彭寵的原因,彭寵如果不答應,耿況很難做出這個決定。從這一點來看,耿況對政治勢力的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有做大事臨危不亂的氣質。

盟友反叛,耿況大是大非面前的表態

建武二年,漁陽太守彭寵反叛。這件事對新生的東漢政權影響很大,讓原本穩固的幽州大後方危機重重。

弔詭的是,這件事劉秀竟然拖了兩年才去解決。筆者曾經撰文分析,彭寵謀反,本質上其實是劉秀與河北集團的矛盾衝突。彭寵反叛後,他向耿況拋出了橄欖枝:你我同樣遭受劉秀的不公正待遇,咱們一起幹吧!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彭寵

實事求是講,劉秀對彭寵和耿況確實不公平,作為平定北州貢獻最大的兩位大佬,連他們的部下都升了官,他們還是原地踏步,弄了個朱浮架在他們頭上當上司。說白了,劉秀對他們並不信任。

結果,彭寵與朱浮摩擦不斷,劉秀明顯偏袒朱浮,導致彭寵被逼走向謀反之路。對耿況來說,彭寵的今天,也許就是他的明天,他該怎麼辦?

假如耿況與彭寵共進退,對劉秀來說就是一場難以承受的災難!很可能劉秀會丟失幽州,進而威脅整個河北。要是那樣的話,劉秀就成了漂浮的流寇。

然而,耿況選擇了對劉秀的忠心,他二話不說,斬殺了彭寵派來的使者!我估計,在那一瞬間,劉秀的心總算放下了。

耿況為何寧可受著委屈,也要保持對劉秀的忠誠?除了耿弇在劉秀身邊,他賭不起,更主要的是,耿況知足,他面對劉秀的不信任和不公正,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始終以恭謹的態度對待劉秀。朱浮曾批評彭寵,耿況和你一樣建立功勳,人家始終“謙讓,屢有降損之言”,你倒好,“自誇其能,以為功高天下”。

更難能可貴的是,耿況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堅決與彭寵劃清了界限!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劉秀

送子為質,為耿弇掃清所有障礙

建武四年,耿弇做了一件“莽撞事”,他自告奮勇,回到上谷,請調上谷兵馬去平定彭寵之亂。但回到上谷後,耿弇又後悔了,他給劉秀回了一封信,自稱沒有能力完成這個重任,話說大了,請求回到劉秀身邊接受處分。

很明顯,耿弇就是個不懂政治的小年輕,回到家肯定遭到了耿況的一頓狠罵!耿況應該是這麼說的:

“誰都可以承擔平定彭寵的任務,唯獨你我父子不行!不是因為我父子不忠心,而是我們和彭寵都是河北集團成員,漁陽和上谷還有那麼深的淵源,上谷動兵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即便你說是平叛,也會有人懷疑我們與彭寵有所勾連!萬一平叛不順,你我父子就會陷入萬劫不復!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我早就出兵了,還用等到你?皇帝為啥遲遲不讓我去,他也擔心我捲進去拔不出來!你倒好,愣頭青一個,主動往是非圈子裡鑽!”

耿弇這才發現自己就是個政治低能兒,但是大話已經說出去了,劉秀鄭重地派他回來了,開弓沒有回頭箭,怎麼辦?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彭寵

只好耿況來擦屁股!先讓耿弇打報告,認錯,請求撤銷任務。果然不出耿況所料,劉秀不同意,一面表示了對耿家父子的信任,一面令耿弇開展行動!耿況這一招很厲害,等於提前給劉秀打了個預防針:萬一有人在你面前構陷耿弇,你別忘了今天你說過的話!

接著,耿況又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他讓三兒子耿國,立刻前往洛陽,到劉秀身邊工作。啥意思?潛臺詞就是:皇上,我再送一個兒子給您做人質,請您相信我父子的忠心!

舉族搬遷,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建武五年,彭寵之亂徹底平定,劉秀派使臣給耿況下了一道詔書:北方氣候寒冷,朕捨不得你,你們全家搬到洛陽來住吧!

果然,彭寵的預言發生了。你以為劉秀的這道聖旨滿滿都是愛嗎?從政治上,劉秀就是要調虎離山,拔除耿況的根,結束他的政治生命!彭寵就是因為不接受調令,最後被迫反了。

劉秀做事的風格就是這樣,聽我的話,自動解除威脅,我會給你足夠的回報,也會保你一生平安!所以,也不能說劉秀完全是過河拆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君臣相安,犧牲你的政治前途,富貴你的家族,不好嗎?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劉秀

耿況非常豁達,他沒有做任何猶豫,立刻帶領全族搬遷至洛陽定居。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早早退出了政治前沿。當然,劉秀也很慷慨,他對耿況的兒子們,全部提拔到重要崗位,悉心培養,為耿氏家族的昌盛,奠定了基礎。

耿氏顯貴,耿況是出色的航標燈

回顧一下七年前,耿況的處境其實很微妙,很多人因為選擇不慎,在政權動盪中做了犧牲品,包括為劉秀立下大功的彭寵。

然而耿況七年間接連做出了五次重要決定,每一次都將家族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耿況表面上遠沒有他兒子耿弇那麼耀眼,其實他的政治智慧,才是確保耿氏家族走向輝煌的航標燈!

一門十九侯,耿況的五次關鍵性抉擇,讓耿氏家族從危機走向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