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螞蟻借唄上線了一款大額借貸產品“借唄+”,主要為其他具有線下審核能力的金融機構導流。不難看出,借唄已經從一款單純的線上現金貸產品,變得開放,轉變成一個多元化消費金融平臺。如此一來,一款爆款產品服務的用戶更多,對接的資源更廣,自身的價值也就更大。

從鏈家升級為貝殼,從滴滴的平臺化轉型,我們可以看到,從居住到出行,平臺化戰略是領軍企業的必然選擇,是互聯網細分產業成熟與做大做強的體現。

而在金融科技領域,會不會也有如此成長路徑呢?從政策看,以平臺化切入B端服務,是風口,更是行業進程中的方向。

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央行近期發佈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明確了金融科技的目標是通過技術創新手段幫助普惠金融落地,最終推進實體經濟降本增效,指出金融科技發展的實施路徑是技術、金融和場景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強調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必須是高科技的、全鏈條的、深層次的。

與此同時,《規劃》還揭示了金融科技下半場將從發力C端業務向發力B端業務轉型的趨勢。

而在金融科技的成熟運用中,正像借唄這樣的助貸業務,率先走出了一條服務傳統金融之路。這一細分行業從無到有,藉助互聯網與金融科技,短短几年時間已具備相當規模,它的平臺化時機已經成熟,但對於到底該如何做,有實力的頭部企業都在試探,也在搶佔先機。

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助貸”勢在必行

一位銀行消金部門負責人對消金界表示,無論未來監管政策如何規定,從大趨勢上看,銀行要想實現服務無處不在,就必須和助貸機構合作。尤其是對中小銀行、城商行、信託、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來說,與助貸的合作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零售業務的變革。

尤其是在消費金融業務上,無論是場景接入、反欺詐、信用評估、資金接入還是貸後管理、逾期催收,都需要很多方面的合作來完成,因此,助貸只會被規範但不會被“殺死”。

這一看法可以從頭部互金平臺的數據上得到驗證,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頭部互金平臺的機構資金來源都在不斷增加,機構資金佔比方面,360金融達85%,趣店為65.7%,樂信為78%,而其他佔比較低的平臺,也還在不斷提升中。

助貸是一個必然要走的路,但並不意味著這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實際上,助貸的門檻比之前To C的互金業務門檻更高。

金融機構對金融業務更專業,風控要求也更高,因此在選擇助貸機構的時候,條件也就更加嚴格和苛刻。這樣的情況下,只有有積累的專業金融科技服務,才能得到金融機構的信息,展現自己的價值。

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對此,中騰信相關負責人對消金界表示,中騰信是從消費信貸業務起家的,但是早在2017年底,141號文出臺後,中騰信逐步調整自身業務結構,明確自身助貸身份——做專注於獲客與風控的金融科技服務商,憑藉科技優勢及實戰經驗,專注為中小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機構等機構提供獲客與風控技術輔助服務。

現在中騰信的目標是最終變身為一家純粹的技術服務公司,通過科技賦能讓合作機構的金融服務能力得到聚變式提升。

消金界瞭解到,2015年中騰信曾在深交所發行了國內首單非持牌機構消費信貸ABS,並於2016年發行京東ABS雲平臺首單資產證券化產品,現已服務包括中航信託、外貿信託、中信百信銀行等幾十家頭部持牌金融機構。

中騰信的行業積累以及實力,為其助貸業務打下了堅實基礎。既得到了眾多資金資產的認可,也讓行業對它所從事的助貸業務有了更多期許。

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平臺化助貸模式

這種期待,用政策話說,就是金融科技要進一步做到“降本增效”。

首先要清楚的是,To B業務被視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從To C到To B的轉型,始於2018年,但是在2019年就已經完成了賽道的切換,起步雖晚,增長的勢頭卻是爆發式的。

根據普華永道發佈的《科技賦能B端白皮書》,科技企業賦能B端、服務C端,將成為未來主流的商業模式。而中國科技企業在2025年,市值預計將達到40萬億至50萬億元人民幣。

那麼面對這樣一個10萬億級的市場,助貸模式將會如何演化來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呢?

助貸的出現,本來就反映了消費金融產業的分工細化與合作深化,可以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而平臺化,是助貸這個產業升級的客觀規律。

在中騰信看來,平臺化可以更高效地對接資金方、資產方、金融科技機構等平臺,打造消費信貸的生態,也可以說是朋友圈。在這一生態中,各方在中騰信的調配下,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實現多贏。

舉個例子,在這一平臺上,每家資產方的貸款產品有差異,有3000左右的小額產品,2萬左右的中型產品,還有10萬左右的大額產品。中騰信將用戶需求分層,推薦給對應的合規的資金方,不僅方便用戶獲取服務,還可以做到精準分發和資源匹配,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能。這是金融科技“降本增效”的典型應用。

助貸平臺化,不僅帶來了資源的集約化,更是幫助機構專業化。這主要體現在將風控能力“歸還”至金融機構。

助貸的進化:搶佔平臺化與B端服務兩大風口

在這個去中心化開放平臺生態裡,每家參與主體在平臺上各司其職,就需要把自己的業務能力做優做強。對於像銀行這樣的資金方而言,按照監管的要求,“風控不能外包”,他們擁有獨立的風控能力才能更好地參與平臺上的資源分配。

此前的助貸模式中,往往一些頭部平臺會在風控方面大包大攬,替代甚至剝奪了金融機構的風控職能。而在平臺化後,這一生態不僅會”授人以魚“,分發用戶;更會”授人以漁“,幫助金融科技建設。這是監管的要求所在,也是金融機構自身科技能力建設的趨勢所至。

這樣看來,一個助貸平臺組建的生態系統,可以為每位參與者提供標準化的全套解決方案,參與方在“拎包入住”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薄弱環節。

目前中騰信已搭建了一個號稱“助貸路由器”的平臺。

這個“助貸路由器”,將數據能力、算法能力、風控能力,甚至是調度能力沉澱下來,能夠在第一時間精準判斷雙方需求,形成相應的資產推送策略。

在風控方面,中騰信通過自主研發的反欺詐偵測系統、決策引擎系統、催收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的風控技術輔助服務,能將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的防範細化至客戶借款的全生命週期。

在獲客方面,中騰信利用精準營銷引擎等打造覆蓋線上和線下的多元獲客矩陣,加上自身大數據信用評級及人工智能反欺詐模型對客源進行初篩,為合作機構提供高效精準的獲客解決方案。

因此在這個平臺上,不同來源的機構資金不再受單一場景、單一渠道、單一服務需求的客戶群體限制,資金資產的對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助貸路由器”的升級,從業務模式上看,主要體現在各項能力既可以整體打包,又可以獨立輸出;從對外合作看,主要是從“一對一”變為“多對多”;從運營方式上看,主要是從合作對接變為自動化匹配;從服務用戶角度看,主要是從特定人群變為精準分層。“助貸路由器”實現了助貸由1.0進入2.0時代。

消金界瞭解到,目前中騰信的“路由器”平臺已具有處理千萬級資產與資金數據的能力,並能在當天實現完成純線上的自動化全流程操作。2019年,中騰信已經獲得金融機構綜合授信人民幣180億元。

中騰信相關負責人對消金界表示,希望更好地對接更多持牌金融機構,發揮出中騰信的“路由器”作用。

於中騰信而言,目前To B業務,因其門檻更高,且剛剛起步,現在還是一片藍海,而且還沒有形成像BATJ那樣的巨頭,但To B的賽道上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起跑者,中騰信“助貸路由器”契合了金融科技“降本增效”的初衷,而且這樣的平臺化順應了產業發展規律,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下,更讓人期待它的未來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