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導語

在臨床上,糖尿病是非常麻煩的一個問題,如果血糖控制效果比較差,將來可能導致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而且如果進行外科手術的話,恢復起來也非常的麻煩。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而很多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很多細小的改變,這些細節方面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造成全身疾病的前兆,一定要重視。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首先,我們來講一個案例:

患者老劉,65歲,患糖尿病20年,目前應用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效果一般,空腹血糖在7.0mmol/L左右,餐後在12mmol/L左右。這十幾年來,雖說患有糖尿病,但胃口一直不減,飯量挺大,體重也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最近1個多月來,經常感覺吃很少的東西就感覺到飽脹,而且吃吃不能消化掉,甚至近幾天清晨經常感到噁心,甚至在昨天還嘔吐出前一晚吃的蔬菜。因為吃的東西少了,但是胰島素的量沒有減,有一天還出現了低血糖,差點鬧出大麻煩。

為此,老劉以為是自己的消化道出了問題,首先便來了我的門診,我為他安排了胃鏡和消化道造影檢查,胃鏡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病變,但消化道造影發現了胃蠕動明顯減慢的情況,結合患者多年的糖尿病病史,而且控制不佳,所以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發生了糖尿病胃輕癱。

其實像老劉這種情況在糖尿病人中並不少見,還有人出現了嚴重的便秘和腹瀉,而且這兩者交替、持續出現,對生活的干擾很大。

到底這些情況的發生是為什麼呢?

糖尿病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病因

研究發現,自主神經調節失常、消化道菌群失凋是糖尿病患者便秘和腹瀉普遍發生的原因。

1.自主神經系統

消化道的正常蠕動是依靠複雜的自主神經調節系統來支配的,也稱腸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只有兩者協調工作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消化規律。。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神經退變,這就可能引起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的功能失調,導致胃腸腸蠕動障礙,從而使患者發生胃輕癱、腹瀉或者便秘的發生

2.腸道菌群

我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過( ),腸道菌群有三種:益生菌、中性菌、有害菌。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處在一種平衡狀態。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長期血糖過高的情況下,腸道內嗜糖的有害菌種就可能逆襲佔上風,進而導致菌群結構失調,引發一系列消化功能紊亂的疾病。

另外,很多糖尿病患者要每天所吃的藥物也對腸道有一定的損害,也會導致菌群失調。

3.其他

還有很多原因,有可能在糖尿病患者的消化不良中推波助瀾,例如微血管病變導致胃腸道血供變差;還有,糖尿病容易繼發感染,引起腹瀉;另外,很多患者胃腸激素分泌也會發生改變,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

1.食管蠕動障礙

據報道,食管蠕動障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高達63%,患者的主要表現為

燒心和反流症狀,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胸骨後的不適感、噯氣等,嚴重者可出現吞嚥困難。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2.胃輕癱

糖尿病是已知的最常見的胃輕癱的原因,患者可出現早飽、腹痛、噁心、嘔吐、腹脹及餐後飽脹等症狀。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3.消化道潰瘍

因為神經系統退變,感知鈍化,糖尿病患者出現消化潰瘍常缺乏潰瘍典型的節律性腹痛特點,部分糖尿病患者潰瘍發生時甚至無明顯的自覺症狀。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4.膽囊功能障礙

膽囊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脂肪餐後收縮減弱,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膽結石的發病率遠高於正常人群。

5.腹瀉與便秘

多表現為間歇性水樣瀉或脂肪瀉,也可表現為頑固性水樣瀉,有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便秘主要以排便減個時間延長或排便困難為主要臨床特徵,往往無明顯誘因且以夜間多發。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目前,對這一系列的胃腸功能紊亂尚無很好的治療辦法。如能夠積極預防和早期發現並治療,可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活質量。

1. 規律飲食,維持體重和營養平衡,戒菸戒酒

應該少吃多餐,進食易消化而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勻漿食物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同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心理調節,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每日1-2次)。

另外,對於胃輕癱患者,以往推薦的高膳食纖維的食物並非適宜,這類患者需要控制攝入膳食纖維。

2. 運動鍛鍊

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提高人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還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以利於血糖控制和腸胃蠕動,如快步走、健身操和家務勞動等,還可以進行胃部按摩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3. 促進胃動力、保護胃黏膜及營養神經的藥物應用

常用的藥物有奧美拉唑、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維生素B1、甲鈷胺等,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存在有HP(幽門螺桿菌)感染並且已經出現這一系列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則建議積極根治HP。

同時,可以適當注意益生菌的補充,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注意消化功能的正常維持。

總結

如開文所講,提起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大家先想到的往往是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其實,糖尿病所致的胃腸功能紊亂臨床也不少見,但由於瞭解不多,重視不夠,而常常被忽視,甚至被誤診。

這些胃腸功能紊亂的發生,與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內分泌功能失調、胃腸微血管病變、腸道菌群紊亂及糖尿病代謝紊亂等因素相關

,只有通過規律有效的生活和藥物調節,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此類病變的進展,保證生活質量的提升。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它們的關係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