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難?巧用“椰殼效應”,孩子吃飯不再是“老大難”問題

【本文為暖媽育兒經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是許多家長的心頭大患。

其實很多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都是因為還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管理。其實自我管理對於很多大人來說都不是很容易,更不要說小孩子了。

至於怎麼解決孩子在吃飯上不能好好地約束自己呢?不妨試試“椰殼效應”。

孩子吃飯難?巧用“椰殼效應”,孩子吃飯不再是“老大難”問題

什麼是“椰殼效應”?

“椰殼效應”來源於一則故事:一個孩子不喜歡吃飯,每次吃飯都讓父母傷透腦筋。一天,父親無意中把一個椰子殼鋸成兩半給孩子當飯碗,結果那天孩子吃了兩碗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家庭教育上,當孩子犯了錯誤,我們可以用哲理故事或者用側面表揚的方式來委婉地表達對孩子的批評,這會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只要父母找到正確的方法,孩子的厭煩心理就能迎刃而解。

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身為父母,首先要了解其中原因。

孩子吃飯難?巧用“椰殼效應”,孩子吃飯不再是“老大難”問題

孩子為什麼不肯好好吃飯?

1. 飯不好吃,不喜歡吃

很可能孩子只是單純的覺得飯不好吃,所以才不喜歡吃。每個人的口味都是不同的,孩子也有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在他還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他不喜歡吃的意願時,就很可能出現不好好吃飯的情況。

2. 因為不餓,所以不想吃

很可能是平時家長準備了許多小零食在家裡,孩子在吃飯前只顧著吃零食了,所以在該吃飯的時候,就不餓了。

孩子吃飯難?巧用“椰殼效應”,孩子吃飯不再是“老大難”問題

3. 因為覺得吃飯不好玩

很多孩子都是單純的覺得吃飯不如看電視、玩玩具有意思,所以經常會出現孩子被電視或者是玩具吸引注意力,邊玩邊吃,玩著玩著就把吃飯這件事拋之腦後了。

4. 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不想吃飯。

總之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一定不可以忽視,要第一時間弄清孩子不想吃飯的原因。

孩子吃飯難?巧用“椰殼效應”,孩子吃飯不再是“老大難”問題

巧用“椰殼效應”,讓孩子好好吃飯

1. 用一些花樣讓孩子不挑食

當發現孩子有不喜歡吃的東西時,可以用好看的餐具把食物裝起來,也可以用一些模具把食物做得很好看、色彩豐富,讓孩子對其感興趣,刺激食慾。

2. 控制孩子吃零食

在家裡少準備零食,把握好孩子吃零食的時間,並且適量給予孩子零食

孩子吃飯難?巧用“椰殼效應”,孩子吃飯不再是“老大難”問題

3. 豐富每日菜單

多多花心思在孩子的菜單上,不可一成不變,多花心思擺盤,豐富食材的種類,多探索、多改變。

4. 允許孩子吃自己喜歡的食物

可以把孩子喜歡的食物和不喜歡的放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不喜歡的食物的味道,就能接受了。

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家長也要切記,以身作則很重要,不要在孩子面前評價哪個菜好吃,哪個菜不好吃。萬萬不可以威脅的方式強制性逼迫孩子吃飯,營造良好的吃飯氛圍對孩子的健康更有益。

孩子不吃飯,家長要學會用一些積極地方法引導孩子吃飯,一味地批評指責或是用威脅來讓孩子吃飯是不可取的。只要家長肯多花心思,孩子的厭煩心理就會削弱,逐漸消失。

你的孩子也有不好好吃飯的現象嗎?你都是怎麼應對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我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我的存在就是為寶媽解決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所以當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時,您就可以來諮詢我,我們共同成長,如果您喜歡該篇文章的話,請點贊評論+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