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封與郡縣的抉擇中,劉邦為何選擇郡國並行制?

蘆方文


劉邦是對於當時的情況而選擇的,但並非是劉邦首創。在秦國統一天下後以,有一些大臣也主張郡國並行制。秦朝丞相王綰等人認為秦朝剛剛統天下,燕、齊、楚等國大遠,不封王的話,一旦有事很難鎮壓。請求立秦始皇兒子為王。秦始皇下詔讓群臣討論,大家都贊同。史記: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但受到廷尉李斯的強烈反對。李斯認為周朝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秦始皇聽了講:“以前,天下人都苦於連年戰爭無止無休,就是因為有那些諸侯王。現在我依仗祖宗的神靈,天下剛剛安定如果又設立諸侯國,這等於是又挑起戰爭想要求得安寧太平,豈不困難嗎?廷尉說得對。”史記: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所以秦始皇分天下置三十六郡。



後來淳于越向秦始皇進言:“我聽說殷朝、周朝統治天下達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給自己當作輔佐。如今陛下擁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卻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現象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謀殺君主的臣子,沒有輔佐,靠誰來救援呢?凡事不師法古人而能長久的,還沒有聽說過。剛才周青臣又當面阿諛,以致加重陛下的過失,這不是忠臣。”始皇把他們的意見下交群臣議論。李斯冒死進言,秦始皇聽從了李斯的意見。從兩次提儀分封,秦始皇都讓大臣討論來說,他們所說的也不無道理。陳勝吳廣起義時,就沒有宗室援救。



劉邦會選擇郡國並存完全是借鑑前人。王綰所說的分封諸子和李斯所說的周朝前車之鑑,這兩人說的都有道理。不同的是一個是近憂,一個是遠禍。劉邦打敗項羽後,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王綰所說的齊、楚、燕等地過於偏遠。一旦這些地方作亂,漢朝鞕長莫及。至於李斯所提的事那是後來的問題,不是劉邦目前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劉邦才實行郡縣封國並存。郡縣制也使得中央擁有很強的力量。劉邦任命侄子劉濞為吳王就是為了鎮住楚地豪強。史記: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劉邦不是不知道劉姓王將來會作亂,但那不是當時立馬要解決的問題。劉邦在吳王劉濞上任前對他說:“漢興立以後五十年間東南方向將有叛亂髮生,難道是你嗎?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萬不要造反!”劉濞叩著頭說:“不敢。”史記:告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

劉邦滅掉異姓王后接著都封了自己的諸子和兄弟子侄為王,坐鎮偏遠地區。這裡但偏遠指的是距離關中遠。

諸子:

公元前201年封封給劉肥為齊王。公元前198年封劉如意為趙王。公元前196年封劉友為淮陽王、劉長為淮南王、封劉恢為梁王、劉恆為代王。公元前195年封劉建為燕王。

兄弟子侄:

劉交為楚王,劉賈為荊王、劉喜為代王(後廢為侯)。

劉邦把異姓王都處理了,其地盤全都封給了几子和兄弟子侄。處理楚王韓信,封劉交為楚王和劉賈為荊王。處理梁王彭越後,封為劉恢為梁王、劉友為淮陽王。處理淮南王布後,封劉長為淮南王。處理趙王張敖,封劉如意為趙王。處理代地反叛後,封劉恆為代王。處理燕王盧綰後,封劉建為燕王。劉邦所封劉氏子弟弟為王的地盤大體上是原來是戰國齊、燕、趙、楚的地盤。漢朝中央所控制的地盤是秦、韓、魏。王國的地盤佔了天下一半以上。劉邦把齊、楚兩地的豪強大姓遷至關中,以削其勢。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劉邦所定的封國跟西周的分封在義務上是一樣的。但增加了“相國監國制度”。有輔佐之意,也有監察之意。漢初王國的相國和一些官吏是由中央派遣過去。劉邦曾任命曹參為齊國相、周昌為趙國相等。劉邦還制定了法度以為定製。王國也無權任命二千石的官職。淮南王劉長曾仗著文帝的寵愛請求自行任命相國和二千石的官員。董昭對其勸說這是違背漢家法度的。漢書:漢法,二千石缺,輒言漢補,大王逐漢所置,而請自置相、二千石。七國之亂時楚、趙兩國的大傅、相國、內史皆被殺,景帝封他們的兒子為侯。漢書:封故楚、趙傅、相、內史前死事者四人子皆為列侯。




郡縣制的目的就是讓中央擁有一定的實力,不至於像西周那樣越分越小。封國制就是讓劉氏子弟鎮住齊、楚、趙、燕。至於他們會成為優患,那不是劉邦目前該擔心的事情。漢文帝時就不斷的有人建議削蕃,文帝都置之不理。文帝不是不知道蕃王對於中央的威脅。文帝時期主要是休養生息。景帝就沒有文帝的那段耐心,結果引起七國之亂。禍首在於晁錯。錯在並沒有應對措施,只知道削。武帝時推行推恩令以分勢。諸侯王再也無力對抗中央。


小鴻哥


總體來說一句話,當時的情況,不給某些人做諸侯王擺不平啊。


分封制中,各國諸侯各自為政,對天子不過是盡一個形式上的義務,而郡縣制則是全國的大小官員都由朝廷從上到下統一任命管理。其實眾所周知,相較於分封制,郡縣制更利於政令通達,更利於穩定,確保了國家財政權,也不用擔心諸侯王反叛作亂的問題。但是,郡縣制的使用是有條件的,關鍵就在於,你一個人能說了算。


秦朝能夠使用郡縣制,因為戰國後期,是秦國憑一己之力,東滅六國。各國王室都覆滅於秦國鐵蹄之下。這時候,秦國自然不用管六國後裔,可以大刀闊斧實行郡縣制改革,全國統一政令,賦稅完全上收,地方官管理各地,不再有世襲的諸侯。因為秦始皇能說了算。但是劉邦不一樣,因為他不是靠自己一家的力量得天下的。


秦朝末年,六國後人和各地農民紛紛起兵反秦,也就是說,推翻秦朝的不是哪一家,而是一個多國聯盟。他們有的是要恢復自己的國家,有的是要自己做國王。而實力最強的項羽,也沒有當皇帝的心思,只是做了一個西楚霸王,希望當一個天下都聽他的盟主,而不想管各國內部事務,於是就有了十八個諸侯國。

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不是他自己本身的實力強過項羽,而是他能利用十八個諸侯國這樣的局面,有的拉攏聯合,有的逐個擊破,還有些本來忠於項羽的人要策反招納。靠著這些人的幫助,劉邦才最終打敗了項羽。但是,他們不是無條件幫助劉邦的,劉邦自然要許諾他們,在那個時代,最高的許諾,就是讓他們裂土封王。


劉邦統一天下後下,雖然已經消滅了十八路諸侯中的大半,還是保留了七個諸侯國。他們楚王韓信的楚國、趙王張耳的趙國、燕王臧荼的燕國、梁王彭越的梁國、韓王韓信的韓國、長沙王吳芮的長沙國、淮南王英布的淮南國。八個諸侯王中,臧荼、吳芮、英布、張耳分別是原本項羽所封十八個諸侯王中的燕王、衡山王、九江王、常山王。他們在楚漢戰爭中支持劉邦,所以劉邦許諾他們保留諸侯王地位(其中張耳是被打敗以後失去封地才投奔劉邦,後隨韓信奪回趙地)。韓王韓信是韓國王室後裔,在楚漢戰爭中幫助劉邦平定韓國舊地立下功勞所以獲封韓王。彭越本是山林強盜,聚集了一支數目可觀的部隊沒有依附,被劉邦招攬封為魏相,替劉邦攻打梁地,後來又一直在項羽後方侵擾,最後參與垓下之戰合圍項羽。七人中唯有楚王韓信本是劉邦部下,但韓信一直靠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連滅數國,而且還經常是在被劉邦奪走精兵之後還能靠老弱殘兵繼續獲勝。對韓信的封王是嘉獎也是安撫,同時也是妥協,害怕他造反。

所以,這七個諸侯王不能不封。沒有他們,劉邦就不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對他們的分封是必要的妥協。是局勢的需要。

不過,劉邦後來還是解決了異姓諸侯王的問題,這七個諸侯王有的謀反被擊敗身死,有的被劉邦、呂后設法剷除。但由於西漢初年國力衰弱,朝廷也沒有力量完全管理這些諸侯國,所以還是立了同姓諸侯。劉邦或許認為同姓宗室同心,能夠更好幫助朝廷。可惜,隨著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同姓諸侯尾大不掉,接連叛亂,到景帝時七國之亂達到頂峰。武帝時用推恩令、酎金奪爵等方法終於解決了諸侯國問題,從此諸侯們再不敢與朝廷為敵。


伊耆角木


漢初施行郡國並行制實在是無奈之舉,並非高祖劉邦的主動選擇,所謂“時勢如此,徒負奈何”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一:戲下分封之後,諸侯混戰的末世亂局

公元前206年,在項羽亡秦的當年,儼然已為天下主的項羽在戲下與當時參戰的將領一同宰割天下、分王諸侯。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消失近15年的分封制再次死灰復燃,成為當時天下政治形勢的主流。

當此之際,作為領導群輪的主帥項羽,為了確保自己的絕對權威,通過拉攏、打壓;提拔、貶謫、擴張、削弱等手段,對新封的諸侯王和舊有的諸侯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和小範圍的調動。如此一來,因為戰功而新受封者自然是喜氣洋洋的前往封地;而因為既得利益被損的舊諸侯則怒火中燒、奮起反抗。

所以,在項羽分封剛剛結束的時候,齊相田榮馬上揭竿而起,呼朋引伴公然豎起犯楚大旗,形勢稍稍有所好轉的西楚天下隨即陷入刀兵四起、死傷枕藉的動亂之中。

二:招降納叛,為打敗項羽,不得不轉變的政治策略

就在項羽深陷諸侯泥淖,為平定叛亂而疲於奔命之際。蟄伏蜀中、心在中原的劉邦在張良、韓信等人的輔佐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奄有三秦之地。至此,坐擁崤函之固,據有巴蜀之富的劉邦成了天下間唯一有能力與項羽分庭抗禮的諸侯王。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為了免於被項羽吞噬的悲慘命運,些許實力已然被嚴重削弱的諸侯王分分轉投劉邦麾下,試圖借“劉邦之刀,殺項羽其人”,爾後達到維持其固有利益的目的。所謂“形勢比人強”雖說已經有了對戰項羽的實力,但懾於項羽的威名,迫於楚軍的戰力,對諸侯心思通透了然的劉邦本著“暫行締盟,徐圖吞併”的原則,還是興高采烈的大開方便之門,捏著鼻子熱烈歡迎前來尋求政治避難的諸侯王。

而隨著燕王臧荼、魏王魏豹、韓王韓信等諸侯的加入,原本純粹的遵循“君臣相守,共創大業”的漢室集團也隨之發生來不可逆轉的改變。在諸臣侯伯的編制之外,劉邦不得不另闢一個獨屬於諸侯王的編制。

所謂“人心難測,慾壑難填”眼見得陣營中驀然出現來諸侯王的分類,原本滿心期望為“侯伯”則足矣的劉氏集團的文武將帥自然也就又多了一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念頭。於是,原本尚嫌幼弱的漢軍儼然成了“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的小強。漢軍那堅韌的耐力和悍不畏死的戰鬥力終於使劉邦在楚漢角逐中艱難取勝,一舉建立綿延四百餘年的大漢王朝。

三:帝國的隱患——尾大不掉的郡國並行制

公元前202年,在漢帝國剛剛建立的第一年,燕王臧荼就在劉邦搜殺項羽舊部的政治清洗活動中,被逼造反而死;其地被收歸中央,後來則成了劉邦發小盧綰的封國。

公元前200年,劉邦路過外黃,即其女婿趙王張敖的封地時,執子婿之禮甚恭的張敖卻平白無故的遭到劉邦的詬罵,忍受不過的趙相貫高等人於是意圖刺殺,後來事情被劉邦發覺。趙王張敖因此而遭遇飛來橫禍,後來雖然沉冤得雪,但由於“御下無方、管教不嚴”堂堂趙王被貶為宣平侯,趙國封地被侵奪過半,成為漢室的郡縣。

而在此後幾年中,劉邦又先後剷除了韓王韓信、梁王彭越、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以及親如手足的燕王盧綰等異姓諸侯王,至於長沙王吳芮則因地理褊狹、風土惡劣而得以苟延殘喘。而在所有異姓王都被殄滅之後,劉邦才算完完整整的鬆了一口氣。在劉邦眼中,直到此時此刻,偌大的漢室江山才稱得上有如磐石之安。

由此可見,漢初天下選擇郡國並行和並不是劉邦心甘情願之所為,或者說,即便要推行郡國並行制,那也是封同姓宗室子弟為王,而不是封那些智勇雙全,實力強悍的異姓之人。

我是狐筆春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狐筆春秋


從呂后死後的功臣誅諸呂行動來看,分封與郡國並行是明智的,劉邦直到死時,天下只是表面平定,各種勢力暗流洶湧,摧枯拉朽,如果沒有諸侯國的威懾存在,僅憑皇帝一方的力量,天下難以維持多年和平,直到漢武帝的推恩令,郡國並行制才正式轉為郡縣制,劉徹把天下分成十三部州,分門別類,以皇權獨大,制衡天下。但這不能說當初劉邦選擇郡國並行是錯的,它的出臺有特定背景,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考量。


在滅亡秦朝後,由項羽主導的分封,以復六國為主,也多分封了一些滅秦功臣為王,共有十八個諸侯國,這是項羽實力不足以平定天下,採取的權宜。以當時人心來論,如果不給六國後人復國,六國後人將無所依歸,極大可能再起大亂,畢竟他們起義反秦的支柱是復故國。劉邦為了與項羽爭天下,只能把蛋糕畫得更大一點,也打出分封的口號。“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如對英布彭越韓信,就是以分封為餌拉入已方陣營,在之前已存在的諸王如張耳吳芮等,楚漢相爭出現韓信爭立為齊王,加封彭越為梁王,三人才出兵合圍項羽的情況看,劉邦實力不足以操控天下,需要順人心做出分封的姿態才能控盤。在當上皇帝之後,劉邦開始剪除諸侯,三大異姓王先後身死,表面看舊患已除,事實上新憂又起。(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漢朝初立,百廢待興,國力疲弱,北方的河套地區為匈奴據有,南邊五嶺以南為趙佗割據,東南地區和西南地區也控制不了,名為全國,境內只有四十餘郡,與武帝時的一百多郡相比差得極遠。四極未定,外患又生,匈奴多次侵邊,劉邦還受到白登之圍的屈辱。要想立足腳根徐圖發展,只有先守後攻,於是,劉邦與張良等人就鼓搗出郡國並行制,把能實際控制的地方歸中央朝廷管,四邊沿用原異姓王的封國,進行分割歸併,再封劉氏子弟出鎮,為漢朝守邊,兼安撫鞭長莫及的地區。

這種做法,有效的撐起漢初疲弱的局面,為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爭得了時間,到後來隨著國家發展的正常化,文帝景帝二代懷柔,用以親制疏,以新制老,眾建諸侯等策略,逐步削弱諸侯國,待到武帝時國勢大盛,以推恩令一舉解決遺留下來的百年難題。


南方鵬


劉邦選擇郡國並行制並非出自個人意願,而是被歷史裹挾作出的無奈之舉。


第一。劉邦本身就是貧苦出身,起兵之初,靠著口才和激情到處販賣情懷,招攬了一些仁人志士,稱兄道弟,但這些兄弟不能總靠著劉邦畫的大餅為他賣命,所以必須要有利益的均攤,才能最大限度調動起兄弟們的積極性。


據《漢書》中記載,韓信屢獲戰功,在他打敗趙國攻打齊國之前,變向劉邦請求,立張耳為王。看到沒有,這是威脅啊。劉邦你不答應,我們變撂挑子不幹了。


但是,反過來說,這種激勵模式,可以很好地鼓舞將帥士氣,告訴大家靠軍功來加官進爵,甩開膀子去幹,勝利的軍功章上必須有你們的一半。


第二。秦國掃蕩六國後,便開始施行暴政,導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後各地諸侯武裝起義,戰爭爆發,民生凋敝。


可以說早期的大漢王朝,是建立在斷壁殘垣之上,百姓生存都成了問題,所以當時的國家政策方略大體方向就是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力,而這是時候,分封制度的存在,給予了各地諸侯足夠的權利和自由,是保證民生基礎恢復的重要前提。


第三。劉邦的成功使他看到秦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體制出現了問題:秦朝推翻了周王朝延續800年的分封制,而專行於郡縣制。


劉邦的本意是想繼續沿用秦國的郡縣制度,獨自稱王不是美哉,豈容你們也稱王封地,瓜分自己的天下,但是他也看到了秦國失敗的車轍,不得的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劉邦認為郡國並行制,可以保持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的功能,同時也可以延續分封制的優秀傳統,即保持以血緣為紐帶的凝聚力


劉邦深刻知道,秦二世最後被推翻,是因為中央集權模式潰敗,君王政治獨木難支,天下共棄。而如果分封制繼續執行,就可以避免未來自己也落得個孤立無援的境地。


但劉邦自己心裡明白,異姓諸侯總歸沒有同姓兄弟來的安全放心,所以曾經共戰的異姓王爺,多數沒有個好下場。


這種折中平衡的郡國並行制,在漢朝初期確實有很多益處,但也不得不承認,它也為後來的七王之亂埋下了伏筆。


輕浪五更風


劉邦選擇郡國並行制是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的,以及個人思想也促使他這樣做。

歷史必然性

首先,西漢建立時,與秦國建立實行全國郡縣制不過二十年左右,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還是停留在西漢初。分封制實際上還是當時歷史的潮流,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當時秦末戰爭中,各反抗勢力中有很多六國貴族遺老遺少強烈想恢復舊國舊秩序,比如,陳勝剛剛入住陳地,三老、豪傑就要求:”復立楚國之社稷“等等。這從一方面說明了六國遺存的復辟活動,從另一方也體現了當時各起義勢力迫切希望回到六國相互割據的局面,這正是分封制的一種趨勢。

其次,張良曾指出天下豪傑跟隨劉邦的原因不過”裂土分封而已“,這表面上時說劉邦實行分封制時因為天下豪傑願意幫他的原因,但是從說明了當時人們對於分封制的渴望。所以說當時劉邦所在的社會本身就存在著一股強大的分封慣性力量。

綜上所述,在秦末社會思想的影響下,劉邦接受分封制的意識,實施裂土分王的措施就具有了某種必然性。

被動分封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達到擊敗項羽的目的,劉邦通過分封一些異性諸侯王來支持自己,比如,韓信,還有英布原是項羽分封的九江王,歸漢後,劉邦要承認其原理的地方,有 立為淮南王。

個人思想

劉邦在臨終前發佈了一個詔書:”吾立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或為列後。皆令自置吏,得賦斂,女子公主。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賜大第室。吏 二千石,徒之長安,受小弟室。入蜀漢定三秦者,皆世世復。吾於天下賢士功臣,可謂亡復矣。“因此劉邦得個人思想也室促使他實行分封制得一個重要原因。


實行郡縣制的原因

第一: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因為秦國建立後全國範圍內的郡縣制已實行多年,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第二:戰國到西漢已經室社會經濟的一大轉型期,鐵犁牛耕的出現使得 經濟迅速發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發展,西周的裂土分封已經不適用當時劉邦所處的時代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才是發展趨勢。

因此,總是所述,劉邦實行的郡國並行制既是當時的情勢所迫,也是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


小染愛歷史


在分封與郡縣並行的抉擇中,劉邦為何選擇郡國並行制,說實話,這個問題很不標準,原因是:

一,沒有郡國並行制,只有郡國制;

二,郡國制也不是劉邦選擇的,嚴格來講,是項羽首創,並留給他的政治遺產。

秦始皇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統一天下之後,即推行郡國制,結果呢,從分封到郡縣,彎子轉的太急,老百姓還無法接受,致使,六國遺民心懷故國,都沒把他的郡縣當回事,還根據地域,很自覺的將自己劃分為楚國人、齊國人、燕國人等。

老百姓心目中還沒有大一統的概念,這種想法被原六國貴族利用,秦始皇死後,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貴族乘勢而起,紛紛攻城略地,恢復六國勢力。秦始皇推行不久的郡縣制就這麼灰飛煙滅。

天下大勢如此,誰也沒辦法一下子轉過彎來,即便是勇猛無敵的項羽,推翻暴秦,再立新朝的時候,也不得不向這種趨勢屈服,沒有立刻推行郡縣,而是創造性的發明了介乎於郡縣制與分封制之間的郡國制。於前206年將天下分封成十八個諸侯國。

項羽

分封之後,雖然看似他只掌管著西楚一小塊地方,但他在分封過程中,推行“王與將分開;異地安插或者大宗與小宗並行”的原則,目的就是挑撥諸侯王之間的關係,讓他們互相攻伐,然後自己在從中取事,分封之時,從龍入關的臧荼等人都能封王,唯獨起事時就跟著他,一路披荊斬棘路,屢立功勳的龍且、鍾離昧以及范增等人都沒有封王,為什麼?

是這些人的功勞能力都比不上其他諸侯王嗎?當然不是,原因很簡單,他必須將強大的軍力牢牢掌握在手中,才能實現胸中的那盤大棋,然而遺憾的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以及戰略上的失誤,他最後輸給了劉邦。

劉邦建立西漢以後,十八路諸侯已在四年楚漢戰爭中 不斷整合兼併,從而形成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七個新的諸侯王。

劉邦

據史料統計,西漢成立之初,只有49個郡,而這49個郡當中,韓信、英布、彭越等諸侯王就佔了34個,基本上對天子能夠控制的15個郡形成包圍之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有能力廢封國,推郡縣嗎?當然不能,只能繼承項羽的遺產,老老實實的推行郡國制,至於其他的問題,就只能緩緩圖之了。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歷史超可愛


實行郡國並行制的原因

一、漢朝郡國並行制

早在楚漢戰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由於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後數年之中,他們相繼被誅除殆盡。

與此同時,劉邦又大封他的子弟為王,稱為“同姓王”,高於列侯。當時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國,他們在封國內是國君,權力很大,其政權與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擁有一定的軍權、財權、治權等,史稱"郡國並行制"。

二、西楚郡國並行制

《後漢書·百官志》: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

故學者認為,漢朝郡國並行制是西楚郡國並行制的翻版,或者漢朝郡國並行制承襲了西楚。

郡國並行制的發展歷史

西漢(前202年~8年)兩百年間的疆域和政區變化很大,初期的版圖小於秦代,北方的河套地區為匈奴所佔有,南方五嶺以南為趙佗所割據(見南越),東南(今福建、浙南)地區和西南(今貴州、雲南、川西南)地區也脫離了中央政權的管轄。

全境只有四十餘郡,其中大部分郡屬漢高祖劉邦所建立的諸侯王國所有,漢初諸侯王國地位遠在漢郡之上。

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以後,諸侯王國支郡逐漸被削,諸侯王特權被奪,王國地位降格,與郡同為一級行政區劃。漢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遂行郡(國)縣兩級制,與秦代的郡縣制實質上沒有什麼差別。

郡國並行制的背景原因簡介郡國並行制有什麼作用?

文景兩代相繼執行的“以親制疏”和“眾建諸侯”之策,使王國數目增多,領域縮小;景帝悉收王國支郡以屬中央,又使漢郡數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共有王國二十五(西漢一代王國最高數),漢郡四十三。

但是版圖仍與漢初一樣,並未擴大。漢武帝以後分全國為司隸部一,刺史部十三,共十四個監察區,上述一百零三郡國即依地域分屬這十四部。

郡國並行制有什麼意義作用?

一、郡國並行制的作用

郡國並行制開始實施是在西漢時期,其雛形是在楚漢之爭時就出現的。當時劉邦為了分散項羽的部下,壯大自己的勢力,將自己手下的大將韓信和英布等人分封為王。

華夏自周天子分封制開始實施後,天下的各路諸侯王實際上都是周姓,只因封地不同才衍生出來秦楚等等姓氏,所以各路諸侯同周天子本質上實屬一脈。

關於劉邦分封的諸侯王,則並非是劉氏,也不同自己一脈,實屬“異姓王”。“異姓王”的冊封,是後來出現的郡國並行制的前身。即郡國並行制的作用最初是劉邦用來壯大自己的勢力,分散項羽的兵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漢景帝時期,西漢的國土面積不斷地擴張,通過中央集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治理,加上之前“異姓王”的冊封,最終確立了郡國並行制。也就是說在漢景帝時期,郡國並行制的作用將國土進行劃分,從而有利於國家的最高統治者進行管理。

綜上,郡國並行制從其誕生到被正式確立下來,經歷了西漢的幾代皇帝。其能夠在當時存在並發展的原因在於郡國並行制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即:

第一,郡國並行制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各個分封國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諸侯國自行發展經濟有利於正國家的經濟的發展。

第二,郡國並行制的實施有利於自然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當時的西漢疆域遼闊,但是各地的氣候等並不相同,若朝廷統一制定發展政策,不利於對自然條件的充分利用。實行郡國並行制後,各個諸侯王可以自主的根據自己國家所屬的地區的自然條件,進行與之相適應的農業的發展。

郡國並行制的背景原因簡介郡國並行制有什麼作用?

二、郡國並行制的意義

劉邦初定天下,面對開國功臣,一方面很感激,一方面也不得不防,正所謂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於是郡國並行制就誕生了,劉邦等皇帝實行郡國並行制的主要意義就是為了削弱劉邦之前冊封的異性王的勢力。

地方實施郡國並行制的主要意義在於穩固江山,削弱諸侯國實力,但是這一目的實際上並沒有達到。就西漢的歷史記載,在劉邦去世後,由他的子孫接管江山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七王之亂”。

關於“吳楚七國之亂”的發生,實際是在漢景帝統治期間,當時諸侯國的勢力已經遠遠凌駕於郡縣之上,諸侯王的權利已不能滿足各位諸侯對權利的嚮往,所以他們發動了動亂。

此時,郡國並行制的主要意義已經完全不存在了。這次動亂被佔壓後,漢景帝則認識到了該制度的不足,開始著手削藩事宜,但是削藩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被完成的,郡國並行制也被“推恩令”所取代。





半旅


郡國並行制度,其實就是西漢初年在繼承秦朝時期的郡縣制度的基礎上分封同姓諸侯國,郡國兩種制度同時存在。這種郡國並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與新中國的一國兩制類似。由於秦末的殘暴統治以及征戰帶給百姓無盡的創傷,迫使西漢初年統治階級意識到必須儘快休養生息,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而郡國並行制度則在當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最大限度的給予地方諸侯國的自治權利,中央政府不過多幹預地方政府各項管理工作,增強了各諸侯國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郡國並行制便於各國因地制宜地發展地方生產漢初諸侯王國政治、經濟權力的擴大,也利於各國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充分開發各地的自然資源。在漢初特定的歷史時期,郡國並行制度給當時的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王大哥要吃湯圓



秦朝的郡縣制固然偉大,但是單純的郡縣制也是其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給予王族食祿封地,但封地的管轄權很有限,且秦國(秦朝)兵權自始至終由君王和外臣分享,宗室成員幾乎沒什麼兵權。這在國家上升階段或君王強勢時是有利於國家穩定的,但一旦君王弱勢或政局不穩,就會發生嚴重的問題

胡亥上位後,趙高和胡亥整死了世代武族蒙家,屠盡嬴氏宗族,導致最後能統領軍隊的只剩下王離章邯幾個年輕將領,自然抵擋不住捲土重來的舊六國貴族

秦朝的制度改革方向是對的,雖然偉大但過於激進(當時的傳統貴族勢力依舊不能小覷),劉邦深悉這些道理,故採取了郡國並行制這種折中方法。而後雖有七國之亂,但漢朝還是延續了四百多年。歷代皇帝皆不斷削弱諸侯王勢力,至東漢末年已經幾乎沒有封國存在,自此郡縣天下徹底成為主流

後來明朝一開始也分封諸王,同漢朝一樣,皆源於帝國創始人卑微的出身。劉邦和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二從布衣出身直至九五之尊的神人,其他王朝創始人基本要麼是異族首領,如努爾哈赤,要麼是本朝權貴,如李淵。大家族出身的做了皇帝,自家親戚大都也是朝廷官員,把持朝政不是難事。可劉邦朱元璋呢,自己做了皇帝,可自家兄弟還是一群屁民,萬一哪天手下人反了,誰來幫自己?所以漢朝明朝一開始大封諸侯王,就是為了保護自家皇室。自家人就算造反成功,天下不變姓,朝代不更名。朱棣篡位趕跑了侄皇帝,天下還是朱家的,還是叫大明。可外人造反成功就是改朝換代了。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