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乌斯河,汉源县大渡河边唯一一个有火车站的小镇,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省道306线与成昆铁路交汇点上,到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到县内皇木镇必须经过这里。小镇明以前为松坪土司治地,明以后始渐开发,清属富林乡、民国属万工乡、1950年属马托乡管辖,1973年在窝石河取名乌斯河建镇。火车站为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时设置,先叫乌斯河火车站,后来改成了汉源火车站。

我本是小镇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然而小镇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像。

想当年,这里是我等汉源外乡人回老家与回小家的中转地,为了赶上回老家的火车和回小家的汽车,那时的我总是在这里匆匆忙忙地排队买票,在候车室刺鼻的烟味酒味汗臭味中焦急无聊地等车,好不容易等到火车来了一窝蜂的挤着上车。上火车时潮水般的人流涌向站台,抢占有利于上车的位置,下火车时同样是潮水般的人流涌向出站口,抢占回县城的汽车座位。那赶车、挤车时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拚着劲的阵势还真像干仗火时发起冲锋一样。回老家时起早,回小家时贪黑,拚劲全用在了回家的渴望上,其辛苦状可谓千姿百态、个中感受五味杂陈。好在这些焦躁的情绪都被回家的激情淹没了。

漫漫长路,这一走就是三十年。

记得头些年,乌斯河汽车站离火车站还有一段约一公里多的石梯坡路,乘客们赶火车或是赶汽车还必须大包小包的扛着拎着行李走过这段坡路,后来,汽车站(严格说只能算是乘车点,先上车后买票)搬到了火车站旁边,火车汽车换乘才稍方便了一些。

还记得也是头些年,有一年年后从老家回单位,火车晚点,到小镇已是深夜,早已没有了回城的客车,只好在火车站旁小旅馆住下,恰逢春雨天气,在那里听了半夜春雨滴答滴答的响声。

终于有一天,大约在2012年的春天,号称“云端上的高速”雅西高速通车了,汉源与山外相隔的天堑一下子变成了通途,人们进出大山有了更多的选择,不用再去挤火车了。以后因事偶尔有几次经过小镇,我都要不时地瞄上小镇几眼,恍然间只觉得过去的一切景像似乎陡然间都成了历史,小镇也似乎陡然间寂寞了下来,除了火车进站出站的气笛声依然长鸣而外,小镇少了往日人声的喧闹、拥挤,当然,也少了些往日的繁华。

不过小镇的人对他们的未来倒是非常乐观,因为紧靠小镇有旷世奇峡绝美深谷大渡河大峡谷,有天梯上的村庄古路村,有日夜奔流不息的大渡河及大渡河上的大型电站高峡平湖,吃的、耍的、攀的、爬的游乐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开发,相信用不了多久时间,这里又会升级版地重新热闹繁华起来。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小镇乌斯河

七十年代中期的乌斯河,仅是大渡河边的两个沙坝子。

上沙坝是小镇中心,顺公路两边依次排列是汽车站、养路段、粮站、邮局、银行营业所、镇政府、卫生所、工矿贸易公司、旅店、川矿及新康转运站。贸易商店门口时有几农民卖菜,这儿算是小镇的政治经济中心了。从上沙坝下坡经成铁西昌分局乌斯河工务段下到成昆铁路边,经铁路顺河边上行至下沙坝到火车站。

下沙埧火车站侯车室外有个小卖部,火车站对面有几排铁路部门的宿舍。再往前就是搬运社、盐巴公司、铁路货运室、汉源石棉供销社货场、水电南桠河分局货场、铁道兵七六五九部队仓库及货场。此外公路边还有一个铁路子弟校、一个杀猪的经营站。

除了这些单位和每天过往的旅客外,整个乌斯河没有一个常住户的居民,也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倒是每到下午大风刮得漫天飞舞的黄沙是这小镇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