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疍家人,是對中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主要分佈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清光緒《崖州志》稱為疍民。“疍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樓港瀕海諸處。男女罕事農桑,惟輯麻為網罟,以魚為生。子孫世守其業,稅辦漁課。間亦有置產耕種者。婦女則兼織紡為業。”

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於飽和鹽溶液之上的雞蛋,長年累月浮於海上,故得名為疍民。疍民據人類學家考察分析,證實不屬於一個獨立民族,而是我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屬於漢族。疍民祖籍多為陽江、番禺、順德、南海等縣的水上人家。現在主要分佈在廣東的陽江、番禺、順德、南海,廣西的北海、防城港,海南三亞等沿海地區。、

一般把生活在水上以打魚為生的小漁民家庭為“疍家“,他們沒有大船,無法遠航,只能在近海捕魚。漁港裡也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退潮時,他們下籠下網,捕些魚蝦。生活隨著潮汐變化而變化。

關於“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種說法來源於早前他們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殼漂浮於水面;另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水上人家長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於海面的雞蛋,所以被稱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則認為,他們常年與風浪搏鬥,生命難以得到保障,如同蛋殼一般脆弱,故稱為“疍家”。有研究學者認為“疍民”是古越族的後代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解放前他們因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稱為海上的“吉卜賽”人。

對於疍家人的來歷,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疍家人是原居於百越人。歷史學者羅香林認為“水上人”就是越族後裔。然而,疍民也不一定是單純的民族,可能在歷史不同時期融合了不同人群。

由於靠近大海,大風大浪讓疍民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打魚也很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於是,一部分疍民開始向岸上悄悄發展,演變成為具有新的生活方式的“兩棲疍民”。

疍家分為福州疍民以及廣東疍家人。福州疍民講閩東語,福建閩東稱福建疍民為“曲蹄”、福建漁民。廣東疍家人講粵語,被稱作“水上人”或漁民、疍家人等。由於他們經常生活在遊船上,他們的腳同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因而得一矮化稱謂“曲蹄”。

本文將會著重講解生活在廣東的疍家人

一、疍家人的語言

廣東疍家人主要分佈在珠三角和粵西、粵東沿海地區。分佈在珠三角的疍家人,主要的母語是粵語中的疍家話,又稱水上話。疍家話與廣州話是很相似的,但是也有一些獨特的發音與詞彙,並且影響到一些粵語常用詞彙,例如“棹(zhao)忌”一詞,在粵語中是忌諱的意思,其實它出自於疍家話,棹指的是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這裡代指船,表示是水上人的禁忌或者忌諱。這一用語傳至岸上,為岸上人所接受,融入了粵語當中。其他的獨特發音,例如腳讀角,光亮讀江浪,窗讀倉等等。

粵西的疍家方言就因應地方的方言不同而不同,陽江的疍家人有講陽江話、海話、涯話,茂名的有講粵語、海話、涯話,湛江的有講粵語、雷州話。粵東的疍家人講潮州話、福佬話居多。

二、疍家人的服裝

疍家人的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舊時以唐裝為主,現在隨時代變遷,以時裝為主。

上世紀50年代原生態傳統疍家衣裳與舊時大襟衫相似,女裝為闊大袖口、寬短褲腳的黑布斜襟樣式。疍家原始的衣著顏色以藍色為基調。男女都穿著短、寬、窄袖的上衫,寬短的褲子及於足踝之上。

疍家人有戴海笠的習慣,不論四季,頭戴既可遮陽又可擋雨的海笠(垂簷漁民帽),疍家婦女喜愛留長髮,姑娘們把頭髮結成不容易散開的五絞長辮,髮梢上綴紅絨,休閒時就讓長辮搖晃垂及腰際。結了婚的婦女把長辮在頭頂上盤成髻。

舊時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包在婦女頭上的狗牙氈布。所謂狗牙氈布是一塊2.5×2.5尺的黑色方布,四邊是用紅藍綠等各種顏色絲線繡成的小斜三角,形似狗牙狀,手工精細,顏色錯落有致。 珠海地區民間服飾。水上人家的婦女習慣披黑色氈布(頭巾),其作法是把布裁成方形,再用各種顏色的絲線,憑手工在布邊縫繡成小斜三角,直到四邊全部繡滿,各種色彩錯落有致,人們俗稱這種頭巾為“狗牙氈布”。披戴氈布時,先對角折成雙層三角形,然後在中間放入一長形椰衣(硬紙片也可以)。這種氈布披在頭上,成一拱形,突出額頭一、二寸,護著雙耳,兩邊臉龐各露一半。一些未婚的漁家女則用紅色的“狗牙氈布”,或者平邊氈布。

疍民婦女還有專門的短褲,長度只到膝蓋上端,配以藍色或灰色的色調,顯得樸質而純美。褲子的後面則是往外翹,以免下田或者下海捕魚把褲子弄溼。婦女在褲子上一般還繫著銀腰帶,腰帶上雕刻這美麗的圖案,銀腰帶的作用主要不是美觀,而是當疍民出海的時候,海上潮溼的空氣容易使腰部沾上水氣,引起風溼。但銀腰帶去恰好避免了這一點,美觀而實用。

三、疍家人的飲食

疍家人依水而居,長期在大海捕撈作業,而大海就賦予了疍家人各式各樣的食物:魚、蝦、蟹、貝殼,他們一日三餐都是海鮮,所以他們是最瞭解海鮮的。疍家講究的是食材的天然和新鮮,原汁原味,習慣不像其他地方的烹飪,不需要孜然、辣椒、味精什麼的佐料,鹽和花生油,即使是貝類也只加點蒜茸即可,熟後以後撒些蔥花,既提味又好看。既有香氣,又保持了野生海鮮的鮮味和口感。他們將水燒開,把剛撈上岸的海魚、海蝦洗淨,放入水中浸熟,加些鹽、姜,輔以蒜、醬油即可,白水煮菜是水上人家獨特的海上飲食味道。

疍家人每天都會收穫大量新鮮的海魚,為了更好地保存下去,他們往往會選擇將海魚曬製成鹹魚幹。在上世紀的70至80年代,你還能常常看到疍家人集體在港口附近的岸上晾曬魚乾的壯觀之景。疍家鹹魚煲是傳統的美食,原料是鹹魚幹配以肥豬肉,大火燒開,再文火燜焗。鹹魚裡的高鹽分直接滲透到肥肉中,而肥肉中的油脂又將鹹魚的香氣勾帶出來,兩種食材之間相得益彰,共同呈現出了一種漁家簡單的美味。無論是搭配乾飯還是稀飯,都是開胃下飯的首選,滿足了成日在海浪中顛簸勞累的疍家人對生活美食的樸素追求。

下面介紹幾味疍家名菜

1)艇仔粥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艇仔粥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疍民(又稱水上人家)創造的,其後又在廣州發揚光大。現為廣東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

艇仔粥的配料有生魚片、瘦肉、油條絲、花生、蔥花、蛋絲、浮皮、海蜇絲、叉燒絲、燒鴨絲和魷魚等。烹製時將滾燙的粥底倒入配料中燙熟即成。艇仔粥以粥底綿滑、味道鮮美、口感豐富而聞名於世。

2)蒸醃蝦蝲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蝦蝲其實是水生扁殼蟹,外形稍扁,殼較軟且薄,螯幼而細,每年3月開始到11月期間都是它生長繁殖的黃金時間。蒸熟後的蝦喇殼上沾著一層膏油,顏色金黃,口感綿滑。據說從前蝦喇的食用方法和價值少為人知,被當作蕉樹的肥料由農民低價收購。而如今憑藉著疍家妹的大力推廣,蝦喇成為餐廳和食客的香餑餑,不僅身價飆升,而且有錢也未必吃得上,需要提前預定,能吃上也要講究緣分。

3)清蒸蟹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立秋剛過,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除了蝦喇,蟹也是食客們秋天非常關心的食材。每年秋天的時候,蟹黃多油滿、殼薄、肉質細膩而有香味,這個時候的螃蟹是最好食用的時候。大腿肉肉質絲短纖細;小腿肉絲長細嫩;蟹身肉潔白晶瑩;蟹黃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素,營養豐富。

4)蝦醬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蝦醬是疍家人的點睛之作。疍家人每日都會到大海捕撈作業,捕撈到的海鮮,要不就是拿去賣掉,要不就是自己吃。疍家人為了不浪費大海賜予他們的美食,用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後,做成的醬食品。蝦醬聞起來味道濃烈,但是口感鮮美,用於佐飯菜一流。

5)鹹魚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鹹魚又是另一傑作,疍家人用的是海魚進行醃製,多數用馬鮫,味道鮮美。

四、疍家人的住房

疍家人以舟為家。嶺外代答蜑蠻條說:“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他們生活在水上,他們選擇一個河灣坦地,幾十條小艇聚集一起,為停泊的地方,沙坦搭幾間茅棚,為公眾活動場所,茅棚為疍家人聊天議事或節氣拜祭用。兒童跑到沙灘活動。嶺外代答說:“蜑舟泊岸,群兒聚戲沙中”

他們以艇為家,日常生活均在艇上。疍家艇多為篷船,篷的大小與船的大小相應,船篷是由竹篾所織造構成,彎成拱形,做成瓦狀,漆以桐油,以防水遮陽。船篷一般都有三至五片,船舷兩傍,相對立柱四至五對,以竹架起為梁,把船篷架起遮擋風雨或烈日,嶺外代答:“兒學行,往來篷脊,殊不驚也。” 可見疍家人的孩子,小時便能在船篷上走動,習慣了水上生活。船尾用櫓,拖著櫓為舵。船槳兩支,是行船的動力,行船時船槳架在舷柱上支撐,稱為“掉槳”,船首有竹篙,在淺水時撐船,叫“撐竹”,也用以定船入埠,稱為“邁船頭”。晚上疍家人把船篷放下到船舷,便成了休息的窩棚。

後來隨著圍墾開發,疍家人在水邊搭寮居住,他們住的地方叫作“疍家棚寮”,是傍岸臨水架設的棚戶,竹瓦板壁,陳設簡單。 [7] 疍家人的寮屋一般用原木、竹子、茅草、樹皮等為材料建築而成,牆壁多用樹皮或竹編織成圍笆圍成,屋頂多以茅草、樹皮。這種茅屋冬暖夏涼,居住舒適。《清史稿·食貨志一》:“ 廣東總督奏稱,撤毀雷 廉交界海面之潿洲及迤東之斜陽地方寮房,遞迴原籍,免與洋盜串通滋事,並毀 校椅灣 等三十二處寮房共百六十二戶,另行撫卹安插。解放後,政府鼓勵疍家上岸居住,疍家人耕種沙田,或組建漁業合作社,疍家人分得土地,他們依海邊河涌的高處而居,改住磚瓦房,現在多改建小樓房。

沙田在廣州邊海諸縣,都有沙田,順德、新會、香山尤其多。每到二月下旬,疍家人都到沙田上圍墾,結牆柵二重固定。沙田是圍墾灘塗而成的土地,成了土地後,疍家人在上邊耕種,廣東新語說:“七八月時耕者復往沙田塞水,或塞篊箔,臘其魚、蝦、蟮、蛤、螺、〈蟲呈〉之屬以歸,蓋有不可勝食者矣。其田皆一熟,或種秋分,或白露,或霜降,必兼種之。使自八月至十月,月月有收,其以八九月熟者曰小禾,秋分、白露、霜降等種是也。以十月熟者曰大禾,赤秥是也。沙田鹹鹵之地,多種赤秥,粒大而色紅黑,味不大美,亦名大秥,皆交趾種也。

五、疍家人的文化

廣東的水上疍家人有一種自娛自樂的一種漁歌文化- 鹹水歌,又稱鹹水嘆、嘆哥兄、嘆姑妹、嘆家姐。包括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嘆家姐等。鹹水歌有長句、短句兩種,字數不等,風格各異,抒情悠揚。而高堂歌則以每段四句,每句七字為規則,一、二、四句押韻,以敘事為主,格式如七律七絕一樣。

早在明末清初鹹水歌就已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帶。人們為調劑生活,增加之間的友情,逐漸形成了一種對歌酬答的習俗。主要用獨唱、隨編隨唱、對唱等形式歌法。作為珠江三角洲一帶先民們世代流傳的口頭文學,它反映了珠江入海口“沙田”(河流衝擊而成的沙灘)地區的疍家民間生活:海河生產和沙田農耕勞動,具有海河文化與農耕文化和融合的特徵。

疍家歌以其獨特的形式,伴隨著疍家人的一生,百多年來,為疍家人的生活增光添彩。自有疍家人以來,這裡的疍家人已經習慣用唱、嘆流暢的疍家歌來舒心解悶,歡樂助興。他們在嫁、娶和喜慶的日子裡唱;在出海打魚、搖船駁艇時唱;在織網絞纜時唱;在田間地頭、休閒歡聚時唱,處處歌似清風細雨,情如涓涓流泉。

可惜這種文化瀕臨消失,原因這種文化只有年事已高的水上人懂唱,但在廣東中山坦洲仍有人用粵方言中山次方言歌唱,流傳廣泛,曲目豐富,至今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漁歌唱法文化。

1949年後,疍家人上岸居住,孩子們進了學校讀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政府幫助疍家的青壯年讀書識字,並幫助他們發展生產,使他們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觀,使疍家人能正常地溶入現代社會。

六、疍家人的信仰

疍家人信仰媽祖、北帝和龍王等道教神仙。媽祖是水上救難之神,求她保祐行船平安;北帝是調水之神,求他風調雨順;龍王是水族之神,求它魚鮮滿獲;土地是安居之神,求他保護屋宅。要是與其生活生產活動有關,他們也信觀音菩薩,那是他們要求子求孫這傳宗接代的大事。每逢初一、十五都給它上香,且必備豬和魚奠祀,讓神明保佑他們安全幸福。

疍家人求神,一般巫祝都唱著鹹水歌:三杯燒酒滿沱沱,王姓阿生捰老婆,龍鳳明燭照神靈,祈求保祐阿生哥。一杯保祐子孫生滿地,二杯保祐白髮齊眉,三杯恩愛甜過糖李,丁財二旺呀一齊來。

七、疍家人的婚嫁

廣東攻略第四十四篇:疍家文化篇

水上婚嫁習俗便源於疍家人對歌成親的禮儀。它形成於清初,成熟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融匯了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在備婚宴、接新娘、拜高堂、會歌友等幾個環節上,以船為交通工具,以鹹水歌來貫穿婚嫁活動的全過程。

水上婚嫁融合了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以船為交通工具,在備婚宴、接新娘、拜高堂、會親友等情節上,以歌唱貫穿整個婚嫁活動的全過程。水上婚嫁的出現,對促進平民百姓的仁愛禮儀、衣著服飾、家居陳設、民歌創作都是一次檢閱,它歡慶、祝福、諧趣和真誠的文化魅力影響著珠江三角洲整個沙田區。

水上婚嫁以船作接新娘的交通工具,以歌來貫穿整個婚嫁的全過程。

新娘到達夫家時,新郎須出門迎接。新郎和新娘在親人的陪伴下舉行拜高堂儀式:拜祖先、拜祖輩、拜父母、夫妻相迎,敬過堂茶。這是水上婚嫁最喜慶的一個場面,又是體現新郎、新娘的禮貌、才智和孝心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