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利華帶著中國作品“走出去”

譚利華帶著中國作品“走出去”

譚利華帶著中國作品“走出去”

10月26日深夜,法國圖盧茲穀物廣場音樂廳裡,2000名觀眾起立鼓掌,意猶未盡。近四分鐘的謝幕裡,著名指揮家譚利華三次登臺致意。這場由他執棒法國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上演的名為“中國之夜”的音樂會大獲成功,不僅全球最大的古典音樂在線直播平臺Medici.tv對演出進行了全程同步直播,權威音樂網站“圖盧茲古典”也盛讚這是一個“震撼迷人”的夜晚。郭文景、張千一、陳其鋼、周龍四位作曲家各有千秋,都是中國作曲界的領軍人物。譚利華從他們的作品中各自遴選一部,盡展當代中國交響樂的圖景。在譚利華“激情而又不失嚴謹”的指揮下,樂團的演奏細膩精準,中國旋律被法國觀眾聽進了心坎裡。當演出成功的激動散去,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再次顯現:我們的文化,到底應該怎樣“走出去”?

帶哪些中國作品“走出去”

10月23日,譚利華乘坐飛機到達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一進機場大樓,即將上演的“中國之夜”音樂會海報迎面而來。有過太多次國外巡演經歷的譚利華敏銳地感覺到,等待著他的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演出。

漫步城中,書店的玻璃窗、街角建築的張貼欄上,指揮家譚利華、鋼琴家李堅的照片與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並列出現,200張海報遍佈城市的各個角落,觀眾都在期待這場音樂會要帶來怎樣的中國故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國愛樂樂團發起了系列演出,中國指揮家與國外知名樂團合作奏響中國作品,比如張國勇與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演奏了《絲綢之路》幻想組曲,許忠與倫敦的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演奏了《黃河協奏曲》,圖盧茲是這一系列演出的收官地。

很多人知曉這個城市,是因為空客公司的大本營坐落於此,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則是另一張名片。在法國當地,這支樂團的口碑常與巴黎管弦樂團不相上下,尤其以演奏法國作品聞名。“這樣的樂團,一定要演有分量的作品”,9月份接到演出任務後,譚利華就決定,音樂會的曲目既要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又要有技術難度,不能“浪費”樂團的實力和當地觀眾深厚的古典樂積累。

郭文景的《蓮花》、張千一的《雲南隨想》、陳其鋼的《二黃》、周龍的《京華風韻》,每一部都獨具特色:《蓮花》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而作,融匯著東方文化“和”的境界,作曲技法也非常高超;《雲南隨想》運用了白族和藏族的音樂元素,通俗動聽;陳其鋼的《二黃》化用了戲曲中廣為人熟知的板式“二黃”,耐人尋味;首摘普利策大獎的作曲家周龍是鼓樓下長大的老北京,《京華風韻》用音樂勾勒了他記憶中的故鄉。

“音樂超越國界,不需要文字,人們的喜怒哀樂在音樂中是共通的。如果我們拿出真正有水平的作品,外國觀眾都非常信服”,談起這些達到了國際水準的作品,譚利華很自豪。多年來,譚利華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廣中國作品。本場音樂會的四首曲目,除了《二黃》,其他三首都是他執掌北京交響樂團期間參與委約的。

中國作品怎樣“走出去”

在與樂團兩天的排練中,譚利華感受極深的是,中國文化越來越被國外藝術家認同和尊重了。

過去這些年裡,譚利華常常指揮國外樂團。與藝術家們溝通時,譚利華一般都用英語,但這一次,他專門請了一名法語翻譯到排練現場,希望能用地道的法語讓樂手們更清楚地瞭解中國的文化。當大家不解《蓮花》中的小提琴為什麼要一個接一個地響起時,譚利華說,那是在模仿蓮花花瓣上滴滴水珠滾落的樣子;《京華風韻》分為“鐘鼓風”、“廟會風”、“京韻風”、“急急風”四個樂章,譚利華把音樂中描繪的景象娓娓道來:天空掠過鴿哨,鐘鼓樓佇立在往事的風雨中,京韻大鼓的曲調在京畿一帶膾炙人口,戲曲打擊樂凝結著中國人的“精氣神”……

樂手們聽得認真,排練也格外仔細。每天5個小時的排練結束後,他們還主動要求加練。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總經理多次告訴譚利華,演出消息傳回團裡時,大家既興奮又緊張,總是擔心拉不出作品裡純正的“中國味道”。

“他們非常非常認真,也特別謙虛。”從樂手的態度中,譚利華感受到,世界看待中國文化的視角由早年間的“獵奇”心態變得越來越平等和尊重,“第一次排練後,他們就流露出了對這些作品的喜愛。”樂團曾與陳其鋼合作,相對熟悉他的曲譜,郭文景、張千一、周龍的作品雖然風格迥異,但都各具魅力。

譚利華同時被樂團的職業精神深深打動,“這是值得我們的樂團學習的。”他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國內部分樂團在演奏西方大部頭經典時非常仔細,但演奏中國作曲家自己的作品往往不上心,“我們不是寫得不好聽,一些好的作品可能就在二度創作中被扼殺了,沒有經過足夠的打磨,成為留下來的精品。”想要繼續推廣中國自己的交響樂作品,不只作曲家要努力創作,樂團也必須投入更多感情和精力。

“走出去”到底給誰看

當晚的演出結束後,擁有百年曆史的圖盧茲穀物廣場音樂廳沸騰了。一向冷靜拘謹的南法觀眾起立鼓掌,近四分鐘的謝幕後,盛情難卻的譚利華和樂團加演了一曲《北京喜訊到邊寨》。離開劇場時,譚利華又在後門“遭遇”了很多排隊等待簽名的觀眾,這些觀眾裡,80%以上都是自掏腰包買票的當地居民。

“我們‘走出去’,到底應該給誰看?”譚利華一直反對打著出國巡演的名義自娛自樂,如果侷限在華人觀眾的小圈子裡,“走出去”的意義何在?

與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的這場音樂會,提供了另一種“走出去”的思路。一般來說,推廣中國作品的方式不外乎巡演和發行唱片兩種,譚利華就曾帶著北京交響樂團七次赴歐洲演出,每場音樂會都安排半場中國曲目,樂團還和著名的古典廠牌EMI合作錄製了唱片。但相較之下,譚利華髮現,對外國觀眾來說,始終是本土樂團的親和力更強,“讓圖盧茲國家管弦樂團這樣的名團演奏一整場中國作品,影響力還是要大很多。”

把這些作品推向國際主流平臺,既是一次考驗,也是建立在音樂這種跨國界的“語言”基礎上的平等交流,“我們還有很多作曲家的作品應該‘走出去’。”一場成功的音樂會不是終點,作為我國代表性的指揮家,譚利華深感責任重大,“文化自信是靠我們自己贏得的,不是強求來的。” (高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