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据记载,汉武帝刘彻小时候喜欢表姐陈阿娇,并说,如果能娶陈阿娇为妻,他会盖一座大房子,让陈阿娇住!

后人把这个故事叫“金屋藏娇”。

不过,今天要说的金屋藏娇,可不是刘彻和陈阿娇的故事,而是和乾隆皇帝有关。

相传清乾隆年间,吴村有一户姓徐的人家,这人家是儒商,徐家的儿子娶了当地一名殷姓女子,完婚后徐家儿子便离家经商赚钱,自此从未回过西山东村。

第二年,殷姓女子生下一女儿。殷姓女子与徐家儿子其实并无婚姻之实,这襁褓中的女娃娃,实则为当朝天子乾隆的公主。

故事要从乾隆下江南开始,在某次下江南的时候,他来到太湖西山岛,结识了这位殷姓女子,这位殷姓女子生在书香之家,只是后来家族没落。她年轻美丽,知书达理,乾隆皇帝与她一见钟情,留下情缘。

但殷姓女子是汉人,满汉不能通婚,所以乾隆皇帝无法带她回宫。这时候,殷姓女子偏又怀上了龙胎,乾隆皇帝找当地的官员商议此事,官员说,东村有一徐姓人家,常年在外经商,他的儿子与殷姑娘相仿,不如让殷姑娘嫁给徐家儿子,这样殷姑娘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生下龙胎。乾隆皇帝自然是不允许的呀,他爱的人怎么可以嫁给别人,但官员说,这只是走过过场,不行夫妻之实,乾隆皇帝确实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选了这下下策。

徐家在东村修了这座敬修堂,给殷氏母女居住,敬修堂内宅名叫凤栖阁,乾隆皇帝在敬修堂的长窗上,雕刻12条长龙,意思是说这龙就代表自己,时时刻刻守护着她们母女。

故事的真假,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至少,这传说为古宅渲染了浪漫的色彩。据导游讲,我们熟知的《还珠格格》里夏雨荷的原型,就是琼瑶阿姨听了“金屋藏娇”的故事想到的。不过,夏雨荷的人物安排在了济南大明湖畔,而非苏州太湖畔。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如今的敬修堂住着一位九十多岁的奶奶,她身体硬朗,几乎不出宅院,真正的深居简出。敬修堂不对外全面开放,目前还属于私人住宅。在这里,曾拍摄过许多江南大戏。像《橘子红了》、《凤穿牡丹》、《风雨雕花楼》、《庭院里的女人》等。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敬修堂的木门上落着一把九十年代的锁,木门上都是斑驳的迹象,约莫五十多岁的男子问,你们要进去看吗?我们点点头,对方说,要收费,一人十元。给了钱之后,男子打开门锁,待我们走进去,男子又把门锁上了。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许是没有经过修葺吧,敬修堂更原始,更古朴。几大扇雕花门,进门有一块旧的文字说明,写着敬修堂与殷氏女子的故事。院儿里的植物杂乱的生长着,一口老缸歪歪斜斜的放在门口,砖墙落了皮,萧瑟与落寞续写着这座老宅的故事。

房子前后共六进,一进进的往里面走。幽深。戚戚。因为没有大肆对外开放,反倒还原了旧时深宅大院感觉,没后人加工的痕迹。很有宋代欧阳修所写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最后一进是凤栖阁,阳光落在斑驳的门窗上,落在植物上。从屋里走出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她就是敬修堂如今唯一的住户。一楼摆放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二楼有时候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掉下来几粒灰尘。再往后,一只家犬拴在后面,它的眼神里,分不清是孤独还是平静,仿佛一个守望者,沉默,无声。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沿着一楼到二楼的木楼梯往上,一束光从幽窗里落进来,怀古的感情涌上心头。如果“金屋藏娇”的故事存在过,那位殷姓女子和她的女儿,这一生是否有过遗憾呢?

爱情,亦如落花。多少身不由己,多少痴心守候。

正如《还珠格格》里夏紫薇弹唱着夏雨荷写的歌。

山也迢迢水也迢迢

山水迢迢路遥遥

盼过昨宵又盼今朝

盼来盼去魂也消

梦也渺渺人也渺渺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歌不成歌

调不成调

风雨潇潇愁多少

愁多少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但是,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如果没有遇见他,她会嫁一温良男子,平凡的过一生,只是,生命或许将会是一口枯井,了无生趣。所以夏雨荷会说。我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但我依然感激上苍,让我有一个可等、可恨、可怨、可想的人。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座太湖边的古村,竟然是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门楣上,窗棂上,每一个雕花,都是一段故事传说。老奶奶说起这些故事。年年有余,贵妃醉酒等等,只是苏州话我听的断断续续,许多都没听明白。如果细考究,那些雕花,将会成为一篇篇美好的文章吧!

断垣残壁,形容这里的雕花最合适,因为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们经历过毁灭,经历过战火,但断垣残壁未必不是另一种美,风华不在,韵味犹存。

离开后,这里也会成为我们心中的过往。

老奶奶的音容笑貌,软糯的苏州话,幽深幽深的宅院和丛生的杂草,守着老宅,守着漫长的光阴,在无声的朝朝暮暮里,老去,老去。留给后人的,亦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浪漫的故事。

文字 小隐

图片 小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