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蔡清祠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中路的泉州府文庙广场西侧。此程从安溪县湖头镇准备驶往泉州,刚上车司机又提出一堆说词,先报怨等候的时间太长了,又说开到泉州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有些远,结论是要再加300元,一路上我已很忍受她的各种报怨,现在又提这种无理要求,我不想跟她理论,价格已经谈妥了等等,直接跟她说,不愿去就算了,把我送到安溪长途车站,我支付的价钱是当时她的报价。她看了我脸色不好看,马上又往回说,你再给加一点就行,我已经懒得跟她谈下去,告诉他她我到安溪县城700元,到泉州1000元,让她任选其一,她马上又给其参谋打电话,之后回答我说:到泉州。

这一程的寻访,让我加深了对女性的偏见。因为福建山多,而我的寻访点也大多是穿越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之间,我本以为找个女司机会增加安全度,然而这位司机一路上的拉抽屉习气,搞得我不胜其烦。但出门在外,我还是本是能忍则忍的原则,不想搞出太多的事情,而与她在这一路上的争争吵吵已经让我没有了再与之交谈的欲望。于是在接下来的路途中,我不再跟她说话,埋头记录着自己的寻访细节。到达泉州市郊,离市区还有十几公里时,她告诉我到了,我跟她讲,谈妥的是送到市区内,标准就是看到了高楼大厦,无奈她又慢慢往市里开,中间又停了三次让我下车,均被我驳回,直到进了市区的界河,我才给她结帐。这是我寻访以来打出租最烦心的一次。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酒店住下,先到楼下买了张市区图,我所要寻找的泉州市内几个地点,蔡清祠距离酒店最近,坐了大半天的车,到现在饥肠辘辘,但吃完饭再寻找,肯定就天黑了,于是喝了瓶矿泉水,从华侨大厦后门出来,前往寻找,前行不远,就是文庙广场的侧边,走到文庙大门前,里面已变成了古玩市场,在广场的西侧,有一片仿古建筑,那就是蔡清祠所在了。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清源学派的介绍牌

祠堂的正门口跟文庙是同方向的,门口的大牌匾上写着“文庄蔡公祠”,门的四周还有不同的一些牌匾,例如:泉州市书法家协会、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等等,但大门却从里面上着锁,敲了两遍无人应,无奈只好围着祠堂照外观。祠堂的四围院墙很是特别,是一种砖包石的建筑方式,将竖条的石块整齐排列的与红砖交叉叠垒,我不知道这种建筑方式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牢固,无意间在侧边发现了个小门,从外面看似乎没有上锁,门很厚重,用力把它推开,发出很响的吱吱声。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院中的大榕树

走进院内,看到侧房是间敞开的办公室。我做贼心虚的向那间房里偷看一眼,没想到里面坐着的一位女士正眼睁睁地望着我,这让我的偷窃行为进退两难。她看我不说话,而后问我来这里有什么事。从语气上我感到遇到了善良之辈,于是我跟他说,自己没什么事情,为了寻找蔡清的遗迹,只是想在这里拍几张照片,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允许。闻我所言,她沉吟了一下,用很小的声音说:行吧。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祠堂内景


从内院看,祠堂占地约三四亩大小,第一进院落正中央种着一棵巨大的榕树,底下的气根几乎占了半个院子,把院子中的条石都拱了起来,枝繁叶茂的遮蔽了整个院子的阳光,这是一棵榕树,其枝干我觉得四五个成年人也难以合抱。树的后面即是敞开式的祠堂,祠堂的四周摆列着一些现代化的藤椅和玻璃茶几,其浅黄色的颜色跟祠堂的凝重暗褐色极不相匹配。正中的影壁上没有挂着蔡清的画像,而是一幅写意的水墨画,两边配着对联,都是装在现代化的镜框里,上面还参差不齐的挂着一些各式各样似乎是获奖的锦旗,正中悬挂的牌匾看上去倒是件古物,上面写着“昭代儒宗”四个大字,虽然都是仿古建筑,但感觉上做过落架翻新,总体感觉从里面看不出这个祠堂跟蔡清有什么联系。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在祠堂内望去

匆忙拍照完毕,出来向那位女士道谢,她点点头没有说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静悄悄的,也许这个祠堂成为了某家机关或某个部门的办公场所,并不对外开放,我的冒然闯入动了她的恻隐之心,但她并不想被领导听到,而这一瞬间,我对那个女司机的抱怨之情,消散得没有了影踪。

蔡清故居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孝感巷24号,开元寺后西侧。访完蔡清祠后,我觉得有必要延续这个好运气,于是决定不再休息,一鼓作气的去寻找他的故居。从甲第巷回到西街,继续向西走200余米,向北有一条不宽的巷子,就是孝感巷,然而这条巷里的门牌号,却是从南向北的递增,进口的第一家是114号,一路数下去,走到了顶头,右转20余米,才看到了24号门。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蔡清故居院内


找到此处时,已是傍晚,院内一家人正在收拾着准备吃晚饭,我先向一位长者请问可否拍照,等他答应后,我进入了敞开的客厅,主人说他把房中的灯都打开,以便我拍照,我跟他讲不用,灯光多了反而难以拍清楚,主人看上去70多岁年纪,他不相信我在这么暗的灯光下能够拍出照片,我把拍得的几张演示给他看,他觉得很新奇,饭桌上有位20年纪的女孩,我不知道是他女儿还是孙女,她边吃饭边淡定的说:单反相机都没问题。老人似乎没有听过这个名词,这位女孩给他讲解着单反的原理,我趁他们说话的功夫,放心大胆的干着自己拍照的工作。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匾额

在门口也同样看到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金属牌,却没有见到石制的文保牌,敞开式厅堂的梁上挂着“文庄蔡公故宅”的大匾额,正中的佛龛内供着蔡清的座像,从材质看似乎是瓷制的,佛龛的左侧挂着巨大的双喜字,可能家里有新近结婚者,而另一侧则摆着十几个相框,里面都是免冠正装照,可能是蔡氏的后人,佛龛前的供桌正面写着“明蔡理学名臣”,上面还摆着两个现代化的盘龙灯,也可能是电子蜡烛。房顶上悬挂着电风扇和照明的日光灯,同时还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以及红色的彩带拉挂,厅堂里还摆着几辆自行车和电动车,古今结合的很有生机。整个厅堂的前面没有围墙的遮挡,拍照很是方便,这种形式,看上去很像古装戏在舞台上表演时的家庭装置,跟北方式的房屋紧闭的高墙大院,感觉完全相反,我只是觉得这种无门无窗的场景,到冬天了寒风凛冽如何度过,可转念一想,我来的时候不正是冬天吗?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正堂今景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就用这个围幔遮挡了一下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供台

拍照完毕后,跟主人道谢,退到院外才注意到,在院墙的另一侧,同样的立着泉州市政府颁布的蔡清故居文保牌。这时街上的路灯已经全亮起,慢慢的走在街上,西街比东街路边要窄许多,是还没有进行旧城改造的形象,沿街全是小商铺,几乎有一半都在滚元宵,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这让我顿生思乡之感,但这个节肯定是回不去了,走出不远看到一家元宵店,斗争一番还是觉得先吃饭再吃这种甜食,想起到此刻这一天还粒米未进,饿的有些过劲儿,如果先吃甜食,担心胃容易反酸,于是给自己定下目标:继续往前走,只要前面还有一家元宵店,那就一定走进去饕餮一番。可是走过了整条街,也再没有遇到一家能吃的元宵店,我所说的能吃,并非是贬意,虽然这条街上卖元宵的店铺比比皆是,但这些元宵店基本上卖的都是刚刚做出的生元宵,我觉得拿回宾馆去,肯定没有办法弄熟,想想只好放弃。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文保牌在这里


蔡清:盖实有是物则实有是气,实有是气则实有是理(下)韦力撰


街区名称

但是肚子的饥饿问题总要解决,在路边看到一家快餐店,门口写着“稀饭”二字,我本以为这是北方的特有吃法,能在岭南看到这两个字,一瞬间让我想起了习惯的味道,于是进内点了一条鱼,一个凉菜拼盘,然而端上来的稀饭却跟我想象的有较大差异:是用剩米饭兑水做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