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二战前,法国曾装备了一种中型坦克,这种坦克皮糙肉厚,速度快。它被称呼为拿破仑的骑兵,军官们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够重现法兰西骑兵的辉煌,但它却最终没能守住法兰西,它就是索玛S-35坦克。

一、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而生的坦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就开始为下一次大战做准备,为此法国陆军提出了骑兵坦克的研究。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1931年的时候,法国国防部门的将军们就下发了新式坦克的设计招标文件,陆军将军们期望法国的陆军小子们能够拥有一款装甲坚固,为他们提供足够保护的坦克,同时这种坦克应该具备一定的速度,以便于能够在机动部队中编制实施进攻作战。

在当时,世界上坦克发展方向主要是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拥有厚重的装甲,高射速的小口径武器,缓慢的速度以便于步兵能够跟得上它。巡洋坦克拥有高速度,偏轻的装甲和威力较强的武器,以便于快速机动,切割或者袭击敌人的侧翼,同时袭击敌人的坦克。新的坦克要求介于这两种坦克之间,因此法国陆军将它定义为骑兵坦克。

这个命名同时充满了法国浪漫主义色彩,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闻名欧洲的法兰西骑兵”仍然在服役并参加战争,他们悍不畏死的投入到战场上,虽然他们在战场就是送战绩的命,不过坦克出现以后才让他们失去了色彩,现在这种坦克可以重现法兰西骑兵的荣耀,这对法国人来说真是再浪漫不过了。

当然这对工业发达的法国来说不是什么困难,承接了设计工作的是在法国“大炮协会”素有威望的“Sociétéd'OutillageMécaniqueet d'Usinage d'Artillerie”公司,现在人们通常简称为“SOMUA”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索玛公司。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当时世界主流还是采用铆钉结构,而法国设计师在这辆坦克采用了焊接结构。新式坦克还采用了很多大胆的创新技术,坦克的炮塔被设计成一个全铸造结构,这个炮塔的正面厚度为42毫米,侧面和后侧厚度为40毫米。不但整体防护性能绝佳并且便于大批量生产,除了对战损维护有一些不利,但是只要整个炮塔换掉就好了。

除此之外它的装甲钢板也尽可能的采用了整体锻造工艺,车身的正面装甲厚达47毫米,侧面和尾部同样达到了40毫米,防御性能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设计师还为它装备了47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它的口径在当时比主流使用的37毫米炮要大,威力自然也更大,可以轻易的摧毁同时期各国主流的坦克,并且厚重的装甲使得它很难被敌人的37毫米炮击穿。

原型车在1935年接受了测验,陆军对这种新式坦克非常满意,并将其命名为索玛-35坦克,索玛当然就是设计制造这辆坦克的公司,这代表着非常高的荣誉。

整体铸造的炮塔和整体锻造的装甲钢,这个思路还是非常的有斯拉夫艺术范的,这帮浪漫松散的法国人偶尔还是会表现的比严谨的德国汉斯更加靠谱那么一点点,

不过他们绝对没想到后面这个新颖的技术会为他们带来什么后果。

二、伟岸身材下却缺陷多多

从1936年S-35坦克开始进入量产阶段,直到1937年,法国陆军已经下达了多达450辆订单,陆军对这种坦克寄予厚望,仔细的划分了新式坦克的战术。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在1938年前后,比起苏联和德国来说,这一时期的法国军队对装甲的战术运用整体上更倾向于防御反击或者机动防御使用。法国的高级将领们坚信这种作战方式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帮助法国赢得胜利,虽然他们知道战争局势瞬息万变,部队随时都可能需要转入进攻模式,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对先打防御战的执着。

索玛S-35坦克拥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可观的速度和相较可观的火力,因此也就成为了使用这种战术的最佳武器。根据法国情报部门从西班牙搞到的坦克战资料分析来看,同时期德军和苏军使用的轻型坦克根部不是强大索玛S-35坦克的对手,它们根本没有击穿这种坦克的可能,除非它们侥幸绕到S-35坦克的后面,给它的屁股来上一下,不过索玛S-35坦克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40.7公里/小时,越野速度也能达到32.2公里/小时,因此想要轻松的绕过它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法国陆军这时候还发挥了严谨的风格,对德国和苏联使用的坦克制造了模拟靶子,以提供给S-35坦克进行伤害测试,射击测试表明这些轻型坦克根部无法承受索玛S-35坦克的一击,它们就像一张废纸一样的脆弱不堪。

这使得法国将领们非常的开心,因为S-35坦克在这时基本上是没有几个对手的。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因此这种坦克的主要战术角色又被定义为用于部署在防线靠后的地带,以防止敌人坦克的突击和渗透,必要的时候法军会将投入已经编制的3个几乎完全由S-35坦克组成的机械化师发动反击,消灭试图入侵的敌人,一如当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骑兵一样。

事实上这种被法军看好的骑兵坦克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比如它的单人炮塔设计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它限制了坦克车长的工作范围,车长无暇兼顾过多的任务,所以假如它能够在炮塔里容纳下哪怕是2人,都可以大大提升作战效率。

法军的将军们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当他们先设计师提出修改炮塔设计以增加炮塔成员人数,提高作战效率时。设计师给予的答复竟然是“这样只能削减炮塔的装甲厚度然后放大炮塔了”,结果军官们向设计师妥协了,他们不能接受装甲削弱或者拖延生产进度的后果。

很显然这不过是设计师嫌弃麻烦或者不愿意拖延订单并对已经在组装的坦克进行改造而敷衍陆军的将军们,如果这时候换成斯大林,把这些设计师统统塞进“监狱设计局”,他们肯定能拿出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除此之外,索玛S-35坦克还有一个设计缺陷,那就是它的悬架设计比较复杂,在野外维护非常的困难,即使是在工厂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维护。特别是为了保护悬架而安装上去的装甲,使得野外的维护几乎变成了不可能,士兵们缺乏足够的工具对它进行拆卸和安装。

由于这个问题,索玛S-35坦克的造价也比较贵,每辆需要982000法郎,并且由于使用了较多的整体铸造和整体锻造技术,使得生产效率也进一步的下降,因为法国能够满足要求的企业数量有限,直到1940年法国战役爆发之前,法国还在试图向美国企业转包生产以增加坦克的数量。

根据法国的一些零星说法宣称,S-35坦克也就是美国M3和M4坦克的参考原型之一,他们认为正是在法国坦克的引导下,才使得美国坦克的设计逐渐的步入正轨。

三、失败的法兰西骑士

从索玛S-35坦克投产开始到法国战役爆发前,这种坦克一种生产了大约440辆到538辆之间,实际上远远没有达成法国陆军的订单数量。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在德军开始入侵法国的时候,一共有288辆索玛S-35坦克在法军前线部队服役,它们主要隶属于法军的装甲骑兵师。法国第二和第三装甲师在靠近比利时的地区展开以阻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交战双方动用了多达1700辆坦克,从而爆发了二战史上第一场大规模坦克战。

事实上这一时期法军的装甲兵训练教程和德军的区别并不大,都是通过坦克进行战略突破或者防守,然后再由步兵进行接下来的行动。

尽管战斗一开始法军坦克占据了上风,德军的一号二号坦克很难摧毁这些坚固的索玛S-35坦克,但是指挥官的错误判断使得法军失去了将德军装甲力量合围并吃掉的时机。德军的一部分坦克从法军的侧翼实施了迂回,然后将法军的后路切断,这导致了法军的混乱,法国军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假如说法军指挥官一开始没有判断错误,而是将部队展开并实施反包围,一鼓作气将德军的第3装甲师和第4装甲师吃掉,那么就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迫使德军后撤回比利时地区,甚至能够为魏刚将军实施总动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不幸的是,不可一世的欧陆霸权强国法国40天就崩溃了,根据停战协议,那些逃到法国南部和被保存在库房中的总共150辆索玛S-35坦克都被移交给了维希法国的宪兵警察使用,而那些在前线被丢弃的索玛S-35坦克则成为了德军的战利品,为捍卫法兰西而生的荣耀骑兵却沦为了征服者的走卒。

法国骑兵坦克,为捍卫法国而生却沦为德军俘虏,索玛S-35中型坦克

德军对这些坦克进行了一些升级,部分坦克被改装了一种可以容纳2到3人的炮塔。然后德国将这些索玛S-35坦克编入了国防军装甲部队,其中第201装甲师拥有35辆S-35坦克,第201坦克营在41年几乎完全装备索玛S-35坦克,他们在1942年还参加了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役,直到1943年,这些索玛S-35坦克基本上被转入了后方坦克兵学校用于坦克兵的培训或者是装备给驻守法国的二线部队使用。

事实上最初德国试图组织法国占领区对这种坦克进行生产,根据协议,法国工厂将在42年之前为轴心国生产1050辆索玛S-35坦克,其中200辆提供给维希法国,600辆提供给德国和意大利,另外250辆销售给日本陆军,之后又向日本陆军提供了这种坦克的生产许可授权。

但是在42年末的时候,相关的生产工作全部被终止了,日本陆军的马鹿们连一辆索玛S-35坦克都没有得到。

结语

这种坦克的最初设想是满足角色定位的,它可以兼顾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任务。也许是在早期对装甲部队的摸索,法国陆军的战术经过了一些列的变动,从进攻到防御再到进攻,反复的横跳。

所以这种坦克的角色也跟着一再变化,而在1940年的时候,尽管它装备的47毫米炮已经不能说是先进了,但是对付德军的轻型坦克还是绰绰有余的,是法国指挥官的误判葬送了法国,并不能够将责任推卸给坦克。

参考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的骑兵坦克》

《索玛S-35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