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掉鏈子,莫迪宣佈印度“暫不加入RCEP協定”,你如何看待此事?

人生觸底反彈


筆者認為,這是印度人一個識時務的做法,他們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現狀。那就是雖說這兩年印度GDP增長迅速,但這並不是工業化的結果,而是服務業帶來的。這種畸形結構在國際貿易競爭中是沒有多少競爭力的,反倒是會極大的衝擊本國經濟。

RCEP全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由東盟十國於2012年發起,後來邀請我國、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參加,成立初衷是實行削減關稅壁壘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簡而言之那就是東盟國家想要抱團取暖,又覺得自己勢單力孤,於是拉了幾個工業大國、人口大國來加盟,不客氣的說,東盟十國此舉多少帶點“吃大戶”的心理。因為十個國家裡沒有一個國家是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豐富的資源足以拉動整個圈子。除了金融、航運、旅遊之類的服務性行業之外,這些國家的主要產業都是資源類產品出口和低端出口加工業,完全是靠出賣血汗。各國產業模式同質化現象非常普遍,彼此之間到經濟關係,競爭遠多於合作。

印度本身實際上就是個放大版的東盟國家,人口雖然很多,但因為種姓制度存在,超過10億人是屬於缺少基本素質之輩。因此,印度很難享受到人口紅利。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加入到RCEP,對本國經濟發展總體來講是利大於弊的。

經過多年反覆談判磋商,各方基本達成共識。可是就在11月4日,印度宣佈不加入。不由得讓世人大跌眼鏡!

筆者認為,印度不加入,主要還是政治因素多於經濟因素!

這又分為國內和國外兩方面。

從國內來說,根深蒂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關係,莫迪雖然貴為國家元首,實際上決策權和影響力都十分有限。有限到什麼程度呢?修一條路都十分困難,因為途經之地會涉及到各個土邦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印度和日本的高鐵項目談了多年都無法落地的原因。現在要加入一個大型國際經貿組織,必然要遵循外國人制定的遊戲規則,無形當中還是會侵犯土邦的利益。這就如同當年大清王朝搞了200多年閉關政策,馬上要打開國門與外國人進行經濟接觸,大量外國商品和經濟理念的進入,會嚴重衝擊舊有的政治、經濟格局。

從國外來說,稱霸南亞——印度洋,這一直以來都是印度的既定國策。假設如果沒有東亞三國的加入,毫無疑問印度可能會馬上接受。從綜合實力角度來說,印度要遠遠強於東盟十國這一極為鬆散的國際組織。現在東亞三個工業強國全進來了,印度在這個圈子裡的話語權自然就十分有限了。進了局就得按照局內規矩進行,在局外卻可以充當攪局者。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國、德國這兩個歐盟的領頭羊堅決拒絕俄羅斯加入歐盟的原因所在。

有國內稱霸一方的諸侯掣肘,國外又有比自己更強大的現代化工業國存在,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印度國內政黨猛烈抨擊莫迪的外貿政策了。顧慮重重的莫迪只能向現實低頭,選擇放棄。


大將軍威武K



印度的“出爾反爾”讓15個國家“失望”了!原本,在印度立場出現“重大鬆動”後,涉及16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即將簽署之際,印度又“退縮”了!

據《環球日報》11月5援引印度媒體的消息,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宣佈“印度將不加入RCEP協定”。這令本來充滿著喜慶的第三屆RCEP領導人泰國峰會難免有點失落。也令這一世界第一大自由貿易體系的“設想”再次“擱淺”。不過,從會後發表的16國聯合聲明來看,印度表示仍然將繼續“談下去”。

RCEP協定的設想是東盟十國於2012提出的。除了10個東盟國家外,還邀請了中,日,韓東亞三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及印度洋的印度共16個國家。創建這個“大自由貿易區”的初衷是抑制貿易保護主義,助力區域內經濟的“互通”。如果這個“貿易區”建成,將是一個涵蓋35億人的大市場,其GDP高達23萬億美元,可以佔到世界貿易的三分之一。然而,歷經7年的談判,仍然沒能在本次會議上籤署。究其原因,是因為印度一直在“猶豫”。



由於RCEP協定的純經濟性質,不涉政治原則(事實上也無法涉及政治原則,因為不同制度的國家都有)。所以,印度之外的15國談的都比較順利。在這次會議的前期,它們已經達成了框架文件,只待印度“點頭”後簽署“臨時協議”,待明年2月份再“補籤”正式協議。4日早上,泰國官員還對外透露說,印度的立場出現了“重大鬆動”,RCEP協定很可能在本次曼谷峰會完成。於是,很多國家的談判代表都洋溢著“喜悅”之中情。然而,到了晚上,印度的“一盆冷水”卻澆了下來。莫迪於4日晚間決定:“印度暫不加入該協定”。不過,後經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做工作,印度答應“繼續談判”。

可能有人會說“少了印度難道就‘不成席’了?”實事求是的說,如果印度不參加的話,這個“大貿易區”的意義也確實會打折扣。因為,不管是什麼性質的貿易體系,它的基礎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場”。如果是一個小國,即便是它的自由貿易度再高,它的交易額顯然是有限的。而印度,從人口上來說,它即將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由於它的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也就更加凸顯了它的各方面潛力。而在購買力上,印度已經躍居世界第三。試想,這些國家又怎麼會輕易“放棄”印度呢?


其實,莫迪也想加入這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但莫迪的顧慮太多,阻力太大。在印度國內,當莫迪在談判中出現立場鬆動後,隨即遭到了國內反對派和利益團隊的反對。不過,從莫迪自身角度來說,他確實也有值得顧慮的“顧慮”。印度也是個有著遠大抱負的國家。特別是這些年來GDP的高速增長,使印度人對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增強了信心。然而,印度基礎工業薄弱的現實,又迫使印度不敢邁出更大的“步幅”。因為,莫迪擔心印度脆弱的工業基礎會在放開市場的衝擊下“破碎”,憂慮同樣薄弱的服務業無法“獲利”。所以,印度給出的“暫緩加入”的理由是“該協定目前談判的內容不利於印度的國家利益”。

“印度時報”分析了莫迪在最後時刻“退縮”的原因。認為該協議的簽署,將會不同程度的損害農民,商人,工人和消費者的利益。因為,一旦其它貿易大國的廉價商品進入後,首先受到衝擊的是這些群體的利益。因此,人民黨的官員說,“這是莫迪在維護窮人”的利益。據《經濟學人》報道,印度官員認為:“RCEP未能展現出設立的初衷,我們不會因此損害印度的核心利益”。所以,印度媒體認為莫迪的決定是對的。有的官員甚至說莫迪做了個“歷史性的決定”。


據路透社分析,印度之所以決定不加入RCEP協定,它的最大擔心其實是“害怕貿易大國的廉價商品湧入”,那樣的話,在衝擊下,印度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脆弱工業基礎很可能會“土崩瓦解”,於印度的未來極為不利。直白的說,莫迪的退縮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拒絕”。印度學者的解讀是,莫迪這樣做,可能在數據上會拉低GDP數據,但從長遠看,則並不影響印度目標的實現。即在2030年的時候,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對於印度拒絕加入協定的行為,現在評判其利益得失尚早。按照域外國家媒體的分析,莫迪此舉將使印度失去一次“倒逼式”發展的機會。可是,印度的主流媒體則認為,印度潛心發展單邊貿易才更符合印度的核心利益。因此,印度媒體表示,在今後,它們將加強與美國,日本和歐盟的“單邊貿易”。仿效越南與歐盟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方式,與美國和日本等簽署獨立的《雙邊貿易》協議。印度的做法是否正確,只有讓時間來檢驗了!


卞競婉


RCEP的幾個會員國已經決定明年簽約,甩開印度了。


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觀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印度有三大所謂的“脆弱產業”:紡織,奶製品和農業,這裡面牽扯到幾個國家,紡織牽扯到的是中國,越南之類的國家,奶製品和農業這方面中國是弱項,但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非常強。


印度一下子成了夾心餅,在工業方面,無法和中國競爭,在農業方面,無法和澳大利亞競爭,等於說兩面不討好。

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有沒有印度都無所謂,只不過當你那RCEP實際上是為了對抗TPP而存在的,TPP早已經灰飛煙滅了,現在只剩下RCEP,中國當年並不想拉這麼多國家,只是想搞一個所謂的“中日韓自貿區”,一直被明裡暗裡的勢力所阻撓,每次只要談判,總會莫名其妙的出一些事情導致談判談不成。

現在來看,是通過RCEP繞到搞了中日韓自貿區。


目前看來整個RCEP還是比較互補的,中國市場比較大,體量巨大,澳大利亞之類的國家一方面貪圖印度廣大的農業和奶製品市場,一方面又擔心中國一家獨大,導致力量不平衡,我們看看數字就知道了:


中國13億人口,東盟人口約為6億,日本1億,韓國5000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加起來才2000多萬,中國是剩下幾個國家的近2倍。

經濟也是,中國GDP約為13萬億美元,日本約為5萬億,韓國1.62萬億,整個東盟加起來大概3萬億左右,澳大利亞1.43萬億,新西蘭2000億,所有國家加起來也就11萬億左右,不抵中國一國。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RCEP一強獨大,有點不平衡,搞不好就變成朝貢體制的翻版,當然這樣做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比較有利,未來再搞搞貨幣互換之類的我覺得挺不錯的,至於印度這個國家,憂心忡忡,患得患失,做不成大事的。


不過印度這個國家也是有名的喜歡吃回頭草的國家,當年談WTO也是,談了十年才過,印度國家競爭力實在太差,莫迪說怕衝擊到了印度的製造業和農業,坦率的說,他講的也沒錯,但是當年中國加入WTO的時候就沒有衝擊到中國的經濟嗎?就是為了要衝擊,要改變整個中國的經濟結構,所以才加入的WTO,呆在舒適區能幹成什麼事?典型的沒出息。


莫迪上天以後一直嚷嚷著給印度進行大改革,從目前的情況看,莫迪真是典型的印度人,口號喊得多,執行力少,什麼2020年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什麼2025年GDP超過5萬億,又拿不出什麼具體的措施,真不看好這個國家。


李建秋的世界


隨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了讓商品更好地在更多的區域內流通,東盟峰會逐漸擴大更多的國家加入,大家都期望建立起來,一個相對完善的自由貿易區。自從2016年開始由東盟十國,外加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共同談判,準備建立一個共同的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簡稱RCEP。


令人氣氛的卻是11月4日在泰國召開的第35屆東盟峰會上,印度總理莫迪放棄加入《RCEP》協定。《RCEP》協定按照東盟方面的想法,準備將自由貿易區建立起來,包括所有成員國所形成一個涵蓋東亞、東南亞和大洋洲的廣大自貿區。RCEP所聚集起來的區域將是全球最大,人口涵蓋全球一半數量,GDP總量則佔全球30%,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這將惠利於整個區域內的國家。

可是印度這個國家就有些特別,總是擔心別人佔它的便宜。按照RCEP協議所規定成員國要對其餘參與國放開服務業市場,並對一些進口商品進行減免關稅等措施,這屬於很正常的自由貿易行為。然而印度卻認為在服務業和農業、製造業等方面將會遭到其他國家產品的衝擊,不利於自身發展。顯然這就是印度的過分不安,這樣的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印度雖然在工業產業上處於低端製造業,在產品競爭上存在著一定的劣勢,但是其他東南亞國家還不如印度呢,反而其他國家卻非常歡迎這樣的自由貿易區。顯然,自由貿易區內商品的流通有利於各國發展經濟,同時也有利於促進各國在優勢產業上進行互補。而建立起來一個相互配套完整的產業鏈條,發揮各自國家的優勢。


然而印度卻是一個另類的想法,不想著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就擔心那些低端產業市場將被擠佔。其實區域內的自由貿易就是大家想要在產業上擁有一個互補,這樣能夠降低產品成本,增加競爭力,可以幫助很多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而印度產業鏈根本就欠缺太多,正好在自由貿易區內可以增加互補,又能促進國內的產業升級,這對於印度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大於弊的好事。可是印度的心裡完全是一個必須要佔便宜的心理,總是懷著防範的心態,不想讓大國商品進入印度市場。


在看到印度這種小九九的算盤上,有的國家明顯就不耐煩了。比如緬甸、菲律賓和柬埔寨等國家就提議,先由15國先簽署協議組建起自貿區,印度暫時先放在一邊。然而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卻不同意,卻要求大家共同簽署,這樣就導致RCEP協定就要等到2020年的東盟峰會上再進行談判。顯然印度這條魚,是腥了一鍋湯,因此挺好的發展經濟的事情,只能再度推遲。(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印度


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換一種說法,
這就叫爛泥扶不上牆,整天播弄著自己的小算盤,計算得失,成不了大氣候。

11月4日晚,泰國曼谷,由於印度決定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導致16國談判了7年的協議在關鍵時刻又面臨擱淺。

會議結束比原定時間晚了許多。會後15個成員國共同宣佈RCEP準備明年簽署協議,同時又表示“印度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他的最終決定將取決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意思就是,談判大門依然對印度開放,但15國決定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也要簽署協議。

RCEP貿易經濟圈涵蓋了東盟10國+中、日、韓+印度、新西蘭、澳大利亞共16個成員國,這個經濟群體如果達成自由貿易非同小可,因為其中包含了世界第二、第三、第六經濟體,總GDP含量達23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32.2%,有超過35億人口,佔世界人口47.4%,外貿總額佔全球29.1%,正如某國領導人所說的“是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員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本來,經過漫長談判,應該取得最後成果,但因為印度一直猶豫不決,導致簽字落地一拖再拖。

泰國曼谷參會的各國代表

印度在最後關頭止步不前的核心思想,是擔心簽署RCEP之後大量外國低價商品流入印度市場,衝擊印度本來相對薄弱的製造產業,實事求是的說,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旦形成自由貿易區,每個國家都面臨外部商品對本國產業的衝擊影響,但是也應該看到,RCEP給本國帶來的長期市場便利和經濟效益,也可以說“自貿區”是一把雙刃劍,既受傷又得利,這對十幾個國家都一樣,而非單指印度。

印度總理莫迪在4日表示,由於關稅差異、貿易逆差等其他原因,印度不加入RCEP。他拒絕的背後還有來自國內多個反對黨反對的原因。印度國大黨、草根國大黨、達羅毗荼進步聯盟、印共在當天向莫迪政府施壓,要求莫迪為經濟放緩、失業率上升等問題負責。莫迪有點招架不住。

不過印度雖然拒絕,卻並沒有宣佈就此終止談判,揚長而去。各方決定將RCEP簽署時間推遲到2020年,就是給印度思考的時間,讓印度政府重新權衡利弊得失。站在RCEP立場上來看,肯定不願意失去這個13億人口、世界第三購買力的大市場,站在印度方面看,他更不願意關上與15個國家的自由貿易大門,而且大部分都是身邊鄰國。在這種“相互吸引”的誘人前提下,可能雙方還要經過一番艱苦的討價還價,以期達到最終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參加會議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對七年談判未果表示不滿,他要求排除印度儘快簽署,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時間不等人,大家不會永遠等待印度決定。


印度總理莫迪

說句題外話:象印度這種經常以大國自居,卻懷著小國心態的發展中國家,說穿了他只配讓美國和俄羅斯去割肉放血…在RCEP貿易圈內,三哥既想搭上國際經濟快車,又怕因此損失自己的利益,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最終將一事無成。


夢裡青山1


幾多年來,一直滿嘴跑火車而信心滿滿的印度,一直自詡“世界大國”,“印度製造”比“中國製造”有多麼多麼強,這回還不是癟犢子了。


其實莫迪很想加入RCEP,如此大的貿易市場,外出遠大抱負的印度,怎麼能會失去這樣的機會呢?但是,一旦真的實行零關稅,莫迪的底氣就全沒了。因為”印度製造”並不像印度人吹噓的那麼強。中國商品在印度是“搶手貨”,佔據了印度市場的40%以上。加入了RCEP,莫迪十分擔心“印度製造”會被湧入的“中國製造”的商品所沖垮。印度觀察家舒克拉(Ashish Shukla)說,印度的農業可能受到中國大型國企的衝擊。 印度汽車製造協會已經提出要求把包括電動混合汽車、電動汽車和三輪車等28種產品排除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範圍。 舒克拉認為,莫迪如果加入RCEP無異於玩火,因為那樣會遇到國內強烈反對,在農民民和服務行業、汽車行業的企業看來,莫迪就變成了一個惡人。所以莫迪心虛,沒有自信。其實,印度在談判後期提出許多要求。但是印度合適了,其他15個國家就不合適了,自然大家不會答應。莫迪不得已,也只能做出不加入RCEP的決定。


RCEP的全稱叫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該貿易協定內容涵蓋貨物和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和爭端解決機制等。是由東盟10個成員國和6個外部自由貿易伙伴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印度)的貿易集團。這16個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一半,如果他們組成貿易集團,其GDP總和將佔全球1/3。即使這次印度不參加,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將成為讓世界各國都會眼紅的最大的貿易市場。中國一直是RCEP的主要推動者。

印度不加入RCEP,對於中國來說,自然有一點點遺憾。但是此時中國卻顯示出大國風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表示:只要印度準備好了,任何時間都歡迎印度加入。

不管印度參加與否,明年的某個時候,RCEP15個國家 都將簽署這個貿易協定。這將成為一件大事受到世界的矚目。在那一天,不知道被冷落在一旁的莫迪,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兒?


培君走世界


很遺憾11月4日在泰國召開的第35屆東盟峰會上,印度總理莫迪放棄加入《RCEP》協定。《RCEP》協定是東盟十國加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自貿區協定。
如果印度加入這個協定,那麼這個自貿區,將形成佔47.4%的全球人口,32.2%全球GDP,29.1%全球貿易的龐大經濟體,並且這個經濟體將會是全球最具有發展前途,最具有活力的經濟體。


莫迪對印度不加入《RCEP》協定的理由是,《RCEP》自貿區協定規定,凡加入該協定的國家,在貿易時90%以上的商品將取消關稅。到時廉價的各國商品,將會對印度本土企業造成衝擊,會讓印度的商人和工人失業。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對印度農業也將會形成衝擊,失去貿易保護的印度農民將會破產。

“如果我簽了《RCEP》協定,我會對不起印度國民,我的良心將會受到譴責。”這就是莫迪不讓印度加入《RCEP》協定的理由。




上面的三張圖上,大家發現了什麼沒有?

很明顯我們國家和印度的貿易,每年都在不斷擴大,而形成兩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對我國出口的商品,主要還停留在礦產類和初級加工的工業和農副產品上。

如果印度大膽加入《RCEP》協定,那麼她擁有的龐大人口紅利,完全可以承接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產業升級後的工業轉移,完全沒必要擔心企業破產和工人失業的問題。

在農產品上,印度只要轉換思想,她南部一年三熟的水稻和北部優質的大豆和麥子,將會完全佔領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市場。還有莫迪也不想想,只要其國內3億多頭牛每年能出口5000萬頭,將會給自己帶來一個多大的市場。
我認為印度這次放棄《RCEP》協定是遺憾的,這不光是對協議內的國家,對印度更是如此。莫迪是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現在印度政治舞臺上的,而這次的固步自封,肯定會讓印度失分很多,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其實印度要發展,莫迪更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力來,只有全面改變印度人的思想,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印度的強大,這樣印度才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滾滾看竹筍


題目中所問到的RCEP,全稱是“區域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協定”,包括東盟10個成員國: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文萊,以及韓日中澳新印6個經濟體。

目前16個國家在泰國曼谷,就RCEP的事情進行協商,目前已經協商完成。除了印度外的15個國家已經表示,決定在2020年簽署這個協定。

印度對這個協議的精神是支持的,但是對具體的條款表示擔心。

根據媒體的報道,印度擔心根據協議會開放市場,屆時外國產品湧入,會衝擊到印度本國農民的利益。

所以考慮再三,終於在而在最後一刻決定不參加這個協議。

印度官員之後在曼谷的記者會上宣佈了印度的官方態度,那就是:為了印度國家利益,印度決定不參加。

其實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在接受印度廣播公司採訪時談到了這個態度,那就是——

“現有RCEP協定的形式,無法完全反映RCEP的基本精神和已同意的指引原則。它並未充分解決印度重要的議題和疑慮。”

如果印度參加,這個區域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協定將涵蓋全球一半人口的市場和全球30%的GDP。

印度不參加之後,少了一個13億人的大市場以及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的協同,讓RCEP多少有點和之前想象中的不大一樣。

在木叔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個:

一是剛才分析的經濟原因。

RCEP參與國須逐步消除關稅,因此印度一直擔心,加入RCEP將開放國內市場湧入大量廉價商品,以及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農產品。

這導致印度製造業和農民利益損失太大。

此外,印度還考慮到和其他成員國的貿易逆差及非關稅貿易壁壘因素。

二是政治原因。

印度不參加這個協議,確實是思考了很久才做了一個決定。

媒體報道,在幾乎最後一刻印度撤回了。要知道印度也是派遣高官到曼谷來參加會議的。如果印度根本不想參加RCEP,就不用派人來。

他們派人來討論就是說明之前還是對此有希望和期待的。只是最終協商的成果不讓他們滿意,特別是對莫迪的支持者,比如小工商業者和農民有一個交待。

看這張照片,上面寫的是:如果印度加入RCEP,莫迪就是歷史上第一個反農民的印度總理。

可見印度農民對此協議的敵視態度。

在這種情況莫迪只能顧全自己的政治地位。

否則莫迪政府很可能因為RCEP損害到他們的利益,而最終被這些曾經的支持者而趕下臺。

不過印度方面也說,在2020年簽署協議前還會繼續討論,如果能滿足印度訴求,印度還會加入到這15個國家的協議中來。


木春山談天下


永遠記住,這個世界每個洲都有個攪屎棍。在亞洲,攪屎棍不止一個,但印度永遠是最大的那一根!



起源之地


日前在泰國舉行的有關自貿的重大會議中,印度總理莫迪宣佈印度暫時不加入rcep協定,這讓與會的很多國家都感到無比的失望。因為本來大家都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協定會在這次會議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卻因為印度擺了這麼一道,導致無功而返。




RCEP協定本來是東南亞聯盟的10個國家,再加上中國韓國日本,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共16個國家舉行的有關自貿協定的談判。一旦這個協議簽訂,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貿體系,對這些國家的經濟都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不過印度雖然暫時沒有簽訂,但是也表示會繼續談下去,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自貿體系以希望。



本來除了印度之外,其他的15個國家談判都比較順利,只不過印度這一點比較麻煩一些。因為印度本身的工業基礎比較差,所以他們擔心一旦自貿協定簽訂,會對本國的經濟和工業造成非常重要的影響。印度有這樣的擔心也是比較正常的,當然其他國家也在耐心說服他們,所以他們也打算繼續談下去,畢竟這個自貿體系對印度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印度為了保護本國的經濟,暫時不簽訂自貿體系,這個也無可厚非,畢竟印度是民主國家,印度總理莫迪也擔心簽訂這個協議會遭到來自於國內反對派的指責和刁難。不過自貿體系本身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進入自貿體系會損失一些,但同時也會帶動印度經濟的發展,所以印度還是希望自貿體系的談判能夠繼續進行下去。



總之recp的談判我估計還會繼續推行下去,也許印度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加入,但是其他國家如果談成也依然是世界上非常巨大的一個經濟體系,會對世界的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