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美聯儲出於緩解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壓力,重新開始了資產購買,在9個月的時間內購買超過5000億美元的短期債券,摺合人民幣接近4萬億,並不是美元放水了4萬億。而這次債券購買計劃確實如美聯儲所說,不是量化寬鬆,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也沒有媒體上說的那麼大。

一、美聯儲為何要進行放水?

第一,縮表造成的流動性短缺。

假如你有一個朋友正在辦企業,每個月都來管你借100萬用於經營,雖然第2個月都會歸還,但是你的朋友會漸漸熟悉了把從你這兒借得的100萬作為自己日常的流水。如果有一個月,你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個月只借給朋友80萬用於週轉,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顯然朋友公司的現金流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如果他經營仍然良好,可能只是手頭緊一點而已,但是如果他的經營本來就面臨問題,缺少的這20萬現金流可能對這個公司產生非常大的打擊。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美國的情況也是如此,長期以來美聯儲龐大的資產負債表為市場提供了非常低廉的融資成本,是大量公司適應了借貸經營的環境。而從2015年開始,美聯儲採取的縮表卻正在改變這個環境,從量變最終轉化為質變,今年造成了銀行系統流動性短缺的情況。

第二,注入短期流動性。

9月16日開始美國隔夜回購市場突然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現象,隔夜利率飆升,代表銀行和金融系統在市場上借不到錢了。對這種現象,紐約聯儲即刻開始了回購操作,相當於美聯儲充當這個向外借錢的人。但是即便如此,市場上還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並且到了10月下旬,隔夜利率飆升的情況再次出現了。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為了解決隔夜利率,超出聯邦基準利率波動的情況,美聯儲雙管齊下,既開始了回購操作,同時又進行了超額準備金利率的下調,並且重新開始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既然縮表過快,導致銀行持有的現金比較少,那麼,重新恢復一部分的負債表擴張,能不能讓流動性缺口被補上呢?這是美聯儲正在考慮的問題。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二、為何放水不是量化寬鬆?

第一,與量化寬鬆的區別。

量化寬鬆是美聯儲應對經濟衰退的極端方法,主要是通過購買長期國債壓低長端利率,從而向市場上放出過多的流動性,這種干預方法非常的粗暴,並且觸動的門檻很高。目前來講,經濟數據的下滑並沒有達到這個激發量化寬鬆的閥值,並且在利率降低到零之前,美聯儲也沒有理由這麼做。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本次的資產購買一方面只是對短期國債也就是小於一年期的國債進行購買,因此對長端利率影響並不大。另一方面這次的資產購買只是針對市場上流動性短缺的情況進行的,也就是說,流動性缺口被補上之後,放水就會停止。但量化寬鬆不止於此,量化寬鬆會議在流動性缺口被補上之後,仍然持續的釋放流動性,這是兩者關鍵的差別。

第二,釋放的流動性並沒有那麼多。

很多專家和自媒體揪住美聯儲購債的總額宣傳,說美聯儲釋放了超過4萬億的資金,真的是這樣嗎?並不是。美聯儲宣佈的是每個月6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持續到明年二季度,看起來總量確實與宣傳相符,但是這個購債計劃只是購買短期債券,所以很多流動性會迅速吸收,並不會持續那麼久。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本次計劃是購買一年期以內的債券,其中重點是3月期國債。就是說600億購債計劃,其中大部分三個月之後,流動性就會被收回。這超過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釋放並不會一直持續留在市場之內,累積計算的人,只是為了博眼球而已,或者乾脆就是不懂。

三、對世界經濟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

第一、短期影響比較小。

正如剛才所說,短期債券購買釋放的流動性,並不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另外,即使購買的是長期債券,也是恢復縮表之後的購買,流動性僅僅是恢復到今年以前的水準,並不意味著更多的流動性增加,影響自然也很小。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不過如果恢復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能夠對美元流動性的問題有所改變的話,那麼,對於資產市場來說還是一個好消息,流動性的增加不足以把資產價格推到更高,但是卻可以防止資產價格出現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那樣的大跌,相當於為市場加了一層保險。

第二,影響會在明年擴大。

像上一點所說,短期之內美聯儲對於短期債券的購買不會對市場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這些流動性釋放並不會太長時間的停留在市場之內。不過這種現象卻不會一直延續到債券購買的結束,也就是說現在短期債券的購買早晚會變成長期的流動性停滯在市場之中。

美聯儲印鈔放水4萬億,會掠奪全球多少利益?還是先別聽媒體忽悠


這是因為雖然短期債券的購買是解決一個暫時的問題,不過,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擴大,美聯儲在降息之後的量化寬鬆勢在必行。在本輪債券購買結束之後,非常可能進行在融資計劃操作,就是把到期的債券資金重新,投入市場購買債券,為流動性延期;同時非常可能進行扭轉操作,賣短買長,使短期的流動性變成長期流動性注入市場。

因此網絡上流行的美國釋放4萬億鈔票,只是為了博人眼球,這只是購買短期債券的行為,釋放的流動性相當有限,並且遠不及量化寬鬆對市場的影響大。不過,短期債券的購買很可能在明年被轉為長期流動性釋放,從而對市場造成更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