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到底誰才是第一謀士?為什麼?

徐老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大爭之世的三國時代,造就了一批頂級的謀士,給予了謀士一個施展才能、指點江山的絕佳平臺。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謀士階層主導了三國時期格局的演變,並深刻影響了那個時代的價值取向。縱觀整個三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謀士當屬以下四位,即:臥龍、鳳雛、冢虎和鬼才。我們先來看看這四位的簡介。

第一位:臥龍。即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家。他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後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並輔佐劉備建立蜀漢。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都無果而終。事實上,諸葛亮的一生,是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的一生,是極不平凡的一生。劉備正是遇到諸葛亮後,才開啟了人生的轉擇點,才使得興漢大業有了真正的起步。基於此,水鏡先生司馬徽對其有著極高的評價: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

第二位:鳳雛。即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相似的是,龐統也是聞名于山野。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龐統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為表彰他的功勳,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陳壽對其有如下評價: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第三位:冢虎。即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在三國時期,司馬懿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可以說,在三國中期,能夠與蜀國軍師諸葛亮比智慧和謀略者,大概只有司馬懿一人。所以,魏明帝曾對司馬懿說:“西方事,非君莫可付者。”司馬懿對諸葛亮,攻無力取勝,守足可以自保。諸葛亮北伐曹魏,在第四、五兩次最有威脅的出兵中,都是因司馬懿的巧妙拒守而使其無功自撤。  

第四位:鬼才。即郭嘉,字奉孝,外號“鬼才”,曹操帳下著名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他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曹操赤壁之戰大敗之後,曾大哭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由此可見,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那麼,在上述四位頂級謀士中,誰才能稱得上是三國第一謀士呢?我個人認為:三國第一頂級謀士,非冢虎司馬懿莫屬。

一方面,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真正笑到最後的人。他熬死了曹丕、曹睿,耗死了臥龍,從而以自己的謀略使魏國遊刃有餘的應對蜀漢和東吳,並奠定了西晉代魏的基礎;另一方面,龐統和郭嘉二人,都是英年早逝,平生功績無法與諸葛亮和司馬懿並論。而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他最擅長的是政治和治國,雖然軍事謀略水平也不低,但是在對陣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時卻無可奈何,致使六次北伐均無功而返,最終含恨病逝於五丈原,從這一點上來說,司馬懿也可以算是諸葛亮的“剋星”了。


漢時明月


要評"第一謀士",首先看“謀士”怎麼定位。

如果是運籌帷幄、軍政縱橫,則諸葛亮、荀彧、張昭都已屬於相國之才。

尤其是諸葛和荀令君,都已是實際的國務院總理地位。曹劉出征,諸葛與荀令君常為後方主持。

但如果是獻計獻謀、算無遺策的貼身戰場小顧問、人肉SIRI的話……諸葛、荀、張就得列開了。

魏之賈詡、荀攸、郭嘉、程昱,都是一時俊傑。

賈詡、荀攸有資格和荀彧獨列一傳,明顯出眾;郭嘉和程昱、劉曄們同列一傳,略次一籌。

史書又如此說龐統、法正:

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所以龐統約等於荀彧荀攸、法正約等於程昱郭嘉。只是龐法論成績策謀,不能說高過荀賈,所以只是候選。重點說荀攸、賈詡、郭嘉吧。

荀攸是曹操的臨場智謀機。南打張繡、東征呂布、破文丑、燒韓猛,離間袁家兄弟,都是荀攸的計策。

尤其是官渡,前線基本是荀攸為主軍師。曹操都承認“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傳說荀攸一共畫秘策十二道,只有鍾繇知道箇中真相了。

賈詡就更可怕了。開始幫著李傕郭汜,破了呂布;幫著張繡屢破曹操,到關鍵時刻又讓張繡站對了邊,在合適的時間降了曹,所謂“使吾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官渡,他和荀攸一起畫謀;取了荊州,他勸曹操不要伐吳;對付馬超,是他提出的離間計;而且亂世裡活了七十七歲,身居高位,聰明得過了頭。

陳壽原話:“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郭嘉跟這兩位比,更偏判斷型。比如勸曹操打袁紹、打呂布、料中孫策之死,後來對袁譚兄弟的間隙、奔襲烏丸等事,郭嘉都是勸曹操“要不要這麼打,要不要撤兵”的那一位。

僅論判斷的表現,不在荀攸賈詡之下。但在“出策”方面,比那二位秘策不斷的,明顯少了一點。

打個比方,李世民說“房謀杜斷”,荀攸好比房玄齡,有謀;郭嘉就傾向杜如晦,善斷。

故,論謀士,我還是傾向賈詡最高,荀攸次之,郭嘉再次之。雖然曹操心裡估計最喜歡郭嘉。


歷史de印記


三國第一謀士,我推薦賈詡。

謀士,以謀略取仕,靠智慧吃飯。都說謀士有5個境界:一謀己,二謀人,三謀兵,四謀國,5謀天下。大家會認為能謀天下的可謂第一謀士,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能謀己,能始終獨善其身而保全自己的才可謂第一謀士,這也是我推薦賈詡的原因之一。

賈詡,字文和,出生於147年,死於223年,享年七十七歲。在古代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說明什麼?說明賈詡長壽啊。在亂世,一個手無寸鐵的謀士,竟然活了這麼久?簡直是個奇蹟。

三國中出名的謀士有很多,不過這些聰明人士,好像活的都不長。有智多近妖而早死的“曹派”郭嘉;因偶感風寒而死,只活到36歲的周瑜;悲催被自己主公逼死的荀彧,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等等。雖然他們之中有謀兵、某國之才能,甚至可以謀天下。但是命沒了,一切也就成空談了。

只有賈詡活得很好,活得最長,這難道不是謀己的最好體現嗎?

有些人會說,可能是因為賈詡存在感比較低,這無法證明他的才能,更不能由此認為賈詡是三國第一謀士。

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被稱為“三國毒士”的賈詡,未曾效勞曹操之前,可是差點讓曹阿瞞有去無回。曹操長子曹昂和其大將典韋就是在這次戰役中為了保護曹操而殞命的。我的天,最厲害的是:賈詡投降於曹操後,還能步步高昇。

三國第一謀士,賈詡當之無愧。





歷史小八卦迷


三國第一謀士那當然是賈詡了,賈詡,字文和,出生於147年,死於223年,享年七十七歲。在古代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說明什麼?說明賈詡長壽啊。在亂世,一個手無寸鐵的謀士,竟然活了這麼久?簡直是個奇蹟。最後還善終而死,其次就是郭嘉,鬼才郭嘉,我最崇拜的三國謀士郭嘉,可惜死得早,才37歲就死了,曹操的得力助手,郭嘉我就不吹了,回答的基本都說了我就不用繼續說了,最後就是諸葛亮,27歲被劉備三顧茅廬出山,曹操死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取代了東漢王朝建立了曹魏,第二年劉備稱帝,建立了蜀漢,諸葛亮打著興復漢室北伐曹魏,可惜用人不當,重用了馬謖丟了街亭,揮淚斬馬謖,措施了滅曹魏興復漢室的最好時機,被司馬懿給活活耗死到北伐路上,可謂是可悲呀,最後就是司馬懿了,年輕的時候逃避曹操,為了逃避曹操的招募不惜以裝病太推辭,中年輔助曹丕上位,但還是沒有得到曹丕的重要,到了曹睿的時候基本就沒有出場的機會,可謂是終其一生都不被曹魏重用,知道曹睿死後曹魏的皇帝不作為到了60多歲耗死了曹真曹休才有了上位的機會,他把握了機會除掉了曹爽才有了他出人頭地,與諸葛亮在五丈原對峙,最後耗死了諸葛亮,最後到死得時候培養了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才有了最後建立晉取代曹魏的根基,其實也不是司馬氏取代曹魏,而是曹魏的末代皇帝太沒用了。。。。


纞柒


這個問題我認為問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

但如果要我給個答案!

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郭嘉!

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38年!可以說是英年早逝!

但是他的成就是三國時期裡很多成名謀士所難以企及的!

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

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再出山時也就是27歲!

距離他生命結束還有短短的12年!

而也正是在這短短的十二年之間,他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實現了自己抱負,在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後世永遠記住了這個‘奇才’!

公元196年,曹操非常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死,求才於荀彧,後者薦郭嘉。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大喜道:“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欣然:“是我真正值得輔佐的人。”,遂出仕。

從那一年之後,郭嘉助曹操平呂布、定河北,滅烏桓,定遼東,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的流域!可為建立不世之功!

他所寫的《十勝十敗論》,可以說是絕唱!

可惜的是在消滅遼東太守公孫康之後,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偉大的毛主席曾平價郭嘉:

①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②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平價郭嘉:

①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②雖然天數三分定,妙算神機亦可圖。若是當時存奉孝,難容西蜀與東吳。

③經天緯地實可誇,少年才學冠中華。曹公深識真樑棟,兵敗猶然想郭嘉。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郭嘉是何等的驚才絕豔!





小胖說史一頁書千行淚


我們通俗認為的“謀士”的本領是什麼?三點:一、戰略眼光,即閱讀天下動向,審時度勢的能力,著名的如周公瑾雄圖二分和諸葛亮隆中對的天下三分。這在那個信息傳輸極不發達的三世紀中國是很不容易的,非常考驗謀士的戰略研判能力。二、戰術制定,這就是我們傳統意義所的“謀士獻計”根據具體的戰場形勢為主公出謀劃策。三、事件預測和判斷能力。這個稍微解釋下,不同於第一條的戰略研判,這個考量的是對事件走勢的預測能力,和對環境,形勢,人心的判斷能力。

戰略規劃

考量戰略水平,不僅要看其對天下大勢判斷預測的眼力,還要考量其戰略制定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其對戰略的部署和實施,最終達到目標的能力。以此依據,曹魏的荀彧、司馬懿;東吳的張昭,魯肅;蜀國的諸葛亮,都是這類型人才的頂尖水平。那麼誰才是真正的第一呢?荀彧在曹操漢室混亂的時候第一個提出讓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毛玠後提出“奉天子以討不臣”);周瑜、魯肅有“吞劉抗曹”和“連劉抗曹”的戰略規劃(但是這二人嚴格來說是將領而非謀士,包括後面的呂蒙陸遜);諸葛亮更是在隆中就為劉備制定了連吳抗曹,攻略荊蜀,天下三分的宏偉規劃,並積極幫助其最終實現了這個目標。相較之下,司馬懿雖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之志,在戰略謀劃上要略差一籌,其人更傾向於靜待天時,陰而取事。至於江東張昭,雖是東吳內政的一把手,但其在孫策和國母兩番託孤之下,於赤壁時,主張孫權投降。雖然在當時看起來,確實是現實的選擇,但從結果看來,其軍事判斷能力明顯要弱於前面幾位。

戰術制定

戰術上比較出名的謀士基本以曹魏為代表,周郎雖有赤壁火攻,呂蒙能陰襲荊州,陸遜火燒連營,諸葛亮平南蠻,出祁山,姜維、鄧艾、鍾會、後期的陸抗、杜豫也都有奇正相佐,克敵制勝的戰績。但是一方面這類人多是於一戰一役中表現出色,另一方其身份也多是將領成分居多,不符合謀士的評比範圍。就戰術制定而言,水平最高的應該是魏國的荀攸、程昱、郭嘉、賈詡;蜀國的龐統、法正等人。三國志中,荀攸、賈詡與曹魏總理級別的荀彧合列一傳,明顯更為出眾,郭嘉、程昱與劉曄等稍次之。荀攸相當於曹操的戰場顧問,平張繡,滅呂布,破文丑,燒韓猛用的都是荀攸的計策,官渡之戰荀攸更是主力軍師。曹操稱其“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預測判斷

決斷是亂世謀臣的一項重要能力,相比謀略甚至都更為重要。出謀劃策的高低無外乎就是好主意,餿主意,忽悠主意,好的主公自己有鑑別好主意,判定並決斷的能力,比如曹操,相反袁紹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見事遲鈍,好謀無斷(這其實是普通人的通病)。那麼作為謀臣哪些人在這一方面更為突出呢?當屬賈詡、郭嘉、荀彧、諸葛亮等人。郭嘉曾精準預測孫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這簡直是對孫策命運的神預測。

袁曹決戰中郭嘉的“十勝十敗”之說是羅公演義的,原型是荀彧的四勝說,荀彧對袁氏諸謀士的命運預測也相當精準,但是之後北征烏桓和緩攻袁紹二子,皆不出郭嘉的判斷和預料。賈詡人稱“鬼謀”其最擅長的是對人心的判斷,比如裹挾漢帝,勸張繡投降,平西涼時離間韓遂和之後的擁立曹丕。可以說賈詡對人心的判斷三國無人可出其右,而且其深諳韜光養晦,明哲保身之道。身處亂世漩渦的中心,能七十高壽,身居高位而善終,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但從出發點上,其似乎更在意個人的得失與安危,相較郭嘉的天縱才華多了一份保守和私意。諸葛丞相在這一方面並沒有太多突出的事例,甚至還有誤用馬謖的一時之失。

綜合三個維度的評比,諸葛亮戰略第一,荀彧稍次;荀攸戰術第一,賈詡稍次;郭嘉決斷第一,賈詡稍次。






飄零的曾搖曳


東漢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湧現出許多軍事家和佈局者,當屬曹操,袁紹,孫權,劉備,劉備,馬超,司馬懿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促成三國鼎立局面者當屬曹操,孫權,劉備,而三國謀生 如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魯肅等

1.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 諸葛亮早年隱居南陽。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打敗曹軍。211年,隨劉備奪得漢中。221年諸葛亮被任命為蜀漢丞相,主持朝政。234年病逝於五丈原,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特追封他為武興王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2.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208年,強行闢為文學掾。曹操封魏王后,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249年,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權力,誅殺曹爽。251年,司馬懿病逝,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3.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謀士,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郭嘉早期投奔袁紹,後轉投曹操,且為曹操統一北方做出了極大貢獻。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於公元207年英年早逝,諡曰“貞侯”。

綜合上述我覺得諸葛亮是高尚品格的代表,司馬懿 確是勝利者





載途清歡


感謝有機會分享。

誰是三國第一謀士,看《三國演義》來說的話應該是諸葛亮。而且諸葛亮遠遠超出了謀士的價值,太多事蹟不一一闡述。對於曹操身旁的謀士當屬郭嘉,諸葛亮是207年出山跟隨劉備,郭嘉也是207年死去,所以很多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認為郭嘉是第一謀士。郭嘉在三國只有三十三回,主要是官渡之戰前的《十勝十敗論》郭嘉遺計定遼東。曹操話語中他的第一謀士是郭嘉,赤壁後曹操席間痛哭流涕,說若有郭奉孝何至於有此敗,但曹老闆應該是說給當時在座的各位聽的,也是對郭嘉的一種肯定與懷念,如果贏了赤壁之戰,曹操難道還會說郭嘉在會贏的更漂亮?諸葛亮未出茅廬便有三分天下,難道不比郭嘉的十勝十敗?諸葛亮對事情發展的推測等等不亞於郭嘉的遺計定遼東吧!且有諸葛亮多智近妖之說。我想三國之中最厲害的當屬諸葛亮錦囊了!對於司馬懿與諸葛亮,雖然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但是大多數人認為是長壽不長壽的問題。孫權這邊呢,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張子布被諸葛亮過江時就罵了一頓,周瑜也被諸葛亮氣死。誰是誰非一看便知了。


三國多才俊


要說三國,武將群星璀璨,文臣很是不遑多讓。魏蜀吳很是上演了無數次經典的謀略較量。而在之初,田豐,沮授,李儒,陳宮。此後,陸抗,羊祜,杜預等,都藏經天緯地之才。然或識人不明,下場無存,或者操勞一生,死而後已。

而這之中,賈詡最為有才。何謂才,露才展示自己,隱才保全自己。既可榮耀光芒,又可退身幕後,還可廕庇後人。

賈詡,先從董卓,後更李傕郭汜,再投奔張繡,最後歸於曹操。先後四任,有兇殘之流,也有奸惡之徒,既被委以重任,又可安享晚年。而其子孫,賈穆,賈模等,都榮其一世。


雪在天上游


三國第一謀士當屬司馬懿,雖然多次敗給諸葛亮,但雖敗猶榮,他能屈能伸,不去和勁敵硬碰硬,不去和上司爭名利,養精儲力,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各種攻擊,最終三國歸晉,成功只論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